“舍生取义”VS“人皆有之”

时间:2022-02-07 12:17:30

孟子是战国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他的代表作,集中地闪烁着他丰富的、深邃的思想火花。《鱼我所欲也》是其中的一则名篇,历来是中学课本上的必修篇目。然而,对于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一些认识值得商榷。

很多人认为,《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并有着如下的解释:

文章第一段中,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接着就从一些人对“舍生取义”的认识或态度上进行论述,最后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对前文进行“升华”。至于第二节、第三节都是举例论证,分别从“义重于生”、“义重于利”两个方面,具体论证了“舍生取义”。

这种观点认为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来组织全文内容的,强调了“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理解有一定的说服力。

但是,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文章中作者还有一个观点也很鲜明突出,不能等闲视之。这个观点就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人都有“义”)。结合文章三段内容来看,第一段末尾鲜明地提出这个观点,二、三两节加以具体论述,先是正面强调“行道之人”和“乞人”保存了“义”,接着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一些人丧失“义”的原因,从而强调“人人都有‘义’”这一内涵。

从上面看来,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舍生取义”与“人皆有之”两个鲜明的观点。那么,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呢?是不是传统观点认为的“舍生取义”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首先从文章有关背景及作者的思想上作些探寻。

本文是《告子上》的第十章。《告子上》主要论述“人性”的问题。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是“性善”的,并具体说“恻隐之心谓之仁”、“羞恶之心谓之义”、“辞让之心谓之礼”、“是非之心谓之智”。他认为这些都是人本来“固有”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至于有的人“为不善”,是由于后天丧失的原因。而告子却认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也就是说人性的善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后天养成的结果。

我们很容易看出,孟子写这样一篇文章似乎就是想来和告子“论辩”的:你告子认为“性善”是后天的,而我认为是先天的,即“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结合文章背景材料及作者思想上去理解文章内涵,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当然,从逻辑上看,上面的“论辩说”还只是一个“猜测”。而且,尽管孟子和告子“性善”观点存在“先天与后天”的争论,还是不能说本篇文章就是在宣扬“人皆有之”,因此,笔者不想把上面的“推理”作为结论方式,只强调其中存在着结论的“可能性”。不过,这个“探寻”显然有着一定的启发性和说服力。

要弄清问题实质,更重要的是,当然要紧扣文章本身的思路去理解。

持“舍生取义”观点者的理解思路,从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但仔细探究起来,其中又有难以解释的地方。如果说文章论点是“舍生取义”,那么第二节所谓的“举例论证‘义重于生’”与第一节结尾之间明显缺少紧密的联系,第三节所谓的“举例论证‘义重于利’”更显得突如其来。而且,把第三节内容理解成举例论证“舍生取义”,更有点“风马牛不相接”,因为这一节孟子谈的是“利”,而不是“生”。如果认为这是作者在证明“义重于利”则在逻辑似乎也说不通,前一节已经证明了“义重于生”了,哪里还有必要证明“义重于利”呢?。孟子论述问题很讲究逻辑严密性,上下文过渡上更是自然巧妙,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疏漏呢?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笔者觉得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运用了“现代化”的方式来解读本文:把文章主要观点确定为“舍生取义”,然后依照现代议论文的特点,按图索骥地探讨下文材料是如何为论点服务的。

值得一提的是,撇开上面的问题不谈,把“舍生取义”说成文章的论点,在说法上也是不通的。所谓论点,它应该是一个鲜明的价值判断或价值取向,而文章并不是对“舍生取义”这种境界作出判断或评价的。“舍生取义”只是作者所宣扬的立身准则,然后文章由这个做法生发出去,一步一步地彰显文章的观点。

因此,把文章论点界定为“舍生取义”,可谓“问题”重重,相反,如果把“‘义’人皆有之”作为孟子的主要观点,上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节,文章先是借“鱼和熊掌”引出“舍生取义”这个话题,接着论述这样做的原因以及用假设推理和一般事例论述“义是存在的”,最后,进而明确提出“(义)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观点。清代学者焦循也在《孟子正义》中指出,孟子之所以在这里反复说理,就是说明“惟其有此良心,乃能如是”、“反复以明人必有此良心”。

第二节,承接上文“人皆有之”而来,由路上的的饥民和乞丐宁可饿死也不接受那侮辱性的施舍,阐明他们心中有“义”,这不但具体举例论证了观点,而且体现上下文之间内在的联系。传统的观点把这一节内容作为“舍生取义”最有力的论据,从表面上看也说得通,因为“行道之人”和“乞人”的确这样做了。不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徐克谦曾撰文指出,这一节也是在谈人内心“有义”,而不是“取义”。人有内在的义,所以人才是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受本能的驱使,欲吃的时候就不能不吃,欲睡觉的时候就不能不睡觉,随时只能受食色之欲的驱使;而人既不听命于神灵的权威,也不是听命于自己的本能,能超越动物的本能之欲、生死之念,正如这里的“行道之人”和“乞人”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们心中有“义”。

第三节,承接上文“贤者能勿丧耳”而来,从反面具体论述了“义”丧失的原因:有的人为了房屋之华美、妻妾之侍俸、穷困朋友的感激,而丧失了做事做人的原则,“不辩别礼义而受之”,结果就这样丧失了“义”。“此之谓失取本心”一句结尾不但呼应了上文,更是总结了全文,凸现了文章的论点:“‘义’人皆有之”。

显然,把“(义)人皆有之”作为的文章主要观点,不但有可能符合孟子写本文的目的,而且在文章思路上统帅全篇,前后照应,一气呵成,顺理成章。因此,笔者认为,《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重在宣扬“人皆有之(义)”的观点。

上一篇:如何进行名著阅读 下一篇:农村学校语文教师更应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