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技法浅析

时间:2022-02-06 11:12:18

小学书法教学技法浅析

【摘要】: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书法随着电脑的普及而淡化,书法教育流于形式,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我校选择了《深化小学书法教育,全面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是:采用新方法玩笔激趣;采用新方式六分看、三分练、一分悟;采用新手段先临摹、后创新等方式进行教学,并采取多种形式督促,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传承民族文化。并在优美的文化浸润中,提高审美能力,产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愫。

【关键词】:书法教学;现状;弊端;主要观点

一、书法教学现状

教育部2009年12月2日公布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汉字书写水平明显下降。这份调查访问了1.5万名师生,其中60%的教师认为现在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有所下降或明显下降,65%的学生认为国家应该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我校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我所任教的小学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连执笔姿势、坐姿都不规范,字迹潦草、马虎,看着学生的字让人头痛。

二、书法教学弊端

现行的新课标中,书法教学目标虽有所体现,但书法教育的位置并未确立,并没有规定书法课设为考察或考试科目,书法课在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导致书法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弹性很大,书法教育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故此,当前我国的书法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民间的书法培训,应赛的急功近利,只重视临摹一、二幅书法作品,不对学生进行整体的书法教学。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上级部门监管不力;基层学校认识不足,课程计划执行不力,课程设置每周一课时,课外活动零星开展,大多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需要参加比赛;教师缺口严重,教师不专业,很多学校没设专业书法教师,大多是其他教师兼职,其专业多数为中文或美术,年龄分布上多数是中年教师,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教材不规范,不系统,缺少教辅资料,大多数教师借用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进行教学;设备不齐,场地有限,缺少摆放墨汁、毛笔和纸张的空间;课程安排少,练习时间有限;从上至下研究滞后。致使学生对书法课的认识不足,在书法教学中有不少孩子的坐姿和执笔姿势都存在着问题,更有甚者,把书法课挪着它用,书法教育流于形式,而且很多孩子写出的字迹不工整,马马虎虎。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要为传承民族文化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三、书法教学技法的主要观点

(一)新方法:玩笔激趣

新的学书方法就在于先拿起笔“乱画”,空手运腕、书空运笔、信手涂鸦,提高兴趣,在“乱画”的同时,教师趁势加以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画线意识,领悟出“原始线条”形态,并在“运笔”中,初步掌握行笔技巧,包括硬笔的起始、收止,毛笔的提按、墨色变化等等,为“准规范汉字线条”的书写提供保证。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从对笔的执使到熟练运用,从信手涂鸦到规范笔画的书写,寓乐于学,在“玩笔”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玩笔”中诱发强烈的学书欲望。

(二)新方式:六分看,三分练,一分悟

在具备书写汉字基本笔画的能力后,掌握字形的间架结构和布局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汉字,不仅每一种笔画都有其书写要求,而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结构形态,笔画或高或低,或疏密,或虚实,或向背等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如何搭配笔画、协调偏旁、平衡重心,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都在字帖里,所以每节书法课我都要学生认真观察笔法、结构,把它们牢牢记住,再书写,书写先是描红,教师要强调按字形的间架结构和布局规律描红,千万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描,通过描红,等练熟了,再让学生对照字贴临摹,学生经过多次练习,最好能背贴,这样才能真正撑握。书写完毕,又把自己写的字与字帖对比,看看那些结构没把握得好,再改进。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对照观察,肯定做得好的,提出该改进的。

(三)新手段:先临摹、后创新

借鉴教改浪潮中有人设制的“灯笼格”,它基于汉字“形方意圆”理论,充分体现隶书结体扁平、结构内敛的结字特征,有利于隶书的规范化书写。还借鉴设制的“圆米格”,充分体现汉字结体“形方意圆”之精髓,能使汉字笔画收放适度,并向中心凝聚。让学生在临帖时当向传统回归,“取法乎上”。还要注重运笔方法的指导:轻重缓急、锋之藏露,笔之提顿等。使学生尽快在临摹中解决用笔、用墨、章法等技术性问题。

(四)新程序:玩笔激趣、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是学书的新程序

关于硬笔书写,首先当具备使用书写工具的能力,再进行规范的基本笔画训练,然后书写规范化的楷书。隶书、行书则是在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之后(初中以上学生)学习的,并自始至终把实用性放在首位。

关于毛笔字书写,因隶书笔划类型少、结构可塑性大,笔划稍大或稍小均无伤大雅,初学者易于把握,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隶书的外形,逐步领会其神韵。这样,当对汉字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执笔、运笔、着墨、用纸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进行楷书学习,自然显得驾轻就熟容易多了。

四、激趣,督促之法

(一)形式多样的比赛

1.进行自己前后习作的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增强自信心。

2.在班级中进行个人与个人的竞赛,小组与小组的竞赛,使学生“见贤思齐”,抓住学生渴望成为小组中的积极因素,为小组争光的普遍心理,争强团队的凝聚力。

3.学校评比“写字”优秀班和书法优秀班,给予流动优秀奖旗挂牌鼓励和适当奖励。

4.每学期开展一次集体书法艺术活动,如即席挥毫大赛。

5.各班办好文化墙,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字作业和书法作品,让文化墙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利用社会上的书法展览机会: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并请书法名家专题讲授书法知识、书法体会,当场挥毫表演,现场辅导。

(三)逐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网络教学的传播。

总之,讲求书法教学技巧,完善书法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的内涵,了解书法的相关领域,培养学生把字写得准确、工整、美观,具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并在优美的文化浸润中,提高审美能力,产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愫。

作者简介:徐长余,男,1963年3月,重庆市垫江县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参考文献

[1] 书法教育现状及对策

[2] 《书法报》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浅析 下一篇:海安船闸建设的学习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