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2-06 03:09:57

浅议多媒体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音频等方式,使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多媒体的使用能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气氛和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 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探索

众所周知,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要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这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正弦函数图象》这节课时,我列举了一些生活中正弦曲线的实例,如学生物理中学过的声波、电磁波,“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水波等,并通过多媒体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运用多媒体创设感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数学这门学科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若采用传统的注入灌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说,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在上《正弦函数图象》这节课时,我使用多媒体,利用单位圆中正弦线,画出一个周期内正弦函数的图象,再根据函数的周期性,通过平移整个得到正弦函数的图象。图文并茂的课件再加上适当的声音,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的变化,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产生课堂的直观性的良好效应,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帮助学生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中许多概念比较抽象,有很多知识的获取都要结合图象,正所谓“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学生往往只知表象而不知数学结论形成过程的实质;再加上传统教学手段对重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些内容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而教学重点正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正弦函数图象》这节课中,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简图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突出一个周期内的两端点、最高点、最低点及中点这五个点的位置和它们的坐标,然后很动感地用光滑曲线将这五个点连结起来,从而画出正弦函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这样将抽象变为直观,变静为动,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缩短了认识过程,为教师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数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因此,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其思维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正弦函数图象》这节课中,根据诱导公式cosx=sin(x+π/2),将y=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π/2个单位得到y=cosx的图象。这一过程运用多媒体把抽象、静止的图像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画面,这样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由此学生很容易可以想到: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实际上是一类函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可以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在《正弦函数图象》这节课中,先由学生自己分别画出y=sinx、y=1+sinx、y=2sinx、y=1/2sinx的图象,然后通过投影将更多同学画的这四个函数的图象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到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让每个同学都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比较y=sinx与y=1+sinx这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只见y=sinx的图象慢慢上移,和y=1+sinx的图象重合;比较y=sinx与y=2sinx和y=1/2sinx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发现将y=sinx的图象拉长或压缩一倍就分别得到y=2sinx和y=1/2sinx的图象,这一设计,使学生在头脑中较深刻地留下过程表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对地震强弱的原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使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的被动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思考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下一篇:《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教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