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话马姓

时间:2022-02-06 11:23:28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可以说,姓氏寻源对中国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中国人这样重视宗族、家族的血脉传承,也正如此,才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姓氏文化。

我们喜欢将中华姓氏比喻成“树”,根须旺盛、树干粗壮,上面枝枝丫丫,分叉极多。正是这棵树,它稳稳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又将枝干错落有致地伸向天空,一派蓊郁勃发之气象。在众多枝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比较大的枝干葳蕤生光,这就是马姓。马姓是超级大姓,在当今中华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4位,总人口超过1846万。马姓的源流众多,真可谓“百川汇成海”。

马姓主要分为汉族马姓和回族马姓。汉族马姓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在河北邯郸,得姓始祖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马氏之歌》里唱道:“我们的根,萌发邯郸紫山春。马姓尊始祖,赵奢马服君。”这里的“紫山”指的就是坐落在邯郸西郊的“马服山”(如今的紫山被称作“神山”、“邯郸第一山”,这里也被认定为中华马姓的祖源地),因大将赵奢在阏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就把马服山周边的土地分封给他,并赐号为“马服君”。因为这份荣耀,赵奢的子孙便改姓“马服”,后又改姓为“马”。战国末期,这支马姓有一部分人迁往陕西关中的兴平地区,到西汉初年,马姓已成为当地望族,并且,出了不少守卫茂陵(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的守陵将军。不仅如此,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马姓深深扎根于此,文臣武将荟萃,人才辈出,根系茂盛。其中的著名人物有马通、马援、马防、马融、马良、马腾、毛超等。因为兴平在古代曾隶属于右扶风,故而马姓的这一发展繁衍中心被称为“扶风”。如今,众多马姓人将兴平当作另一祖源,全国一些汉族马姓聚集地建有“铜柱堂”或“绛帐堂”,也是了纪念伏波将军马援、儒学大师马融;而建有“扶风堂”则同样是为了追根祭祖。另外,邯郸也有马姓迁往中国很多地方,世代相传至今。

“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回族马姓聚集地在今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广大的西北地区,当然也早已扩大到中国的几乎所有地方,与汉族融为一家。马姓影响能有如此之大,回族贡献了巨大力量。回族马姓来源于。在伊斯兰文化进入中国的初期,“”曾被译为“马哈麻”,还有人将其尊称为“马圣人”,因此姓“马”成为回族人的敬神和荣耀之事。回族马姓的另一重要来源是北宋早期的马依泽(921―1005年),这位精通天文历算的伊斯兰星历学家来自当时归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土耳其,迁居中原后世代繁衍,于是马依泽也成为回族马姓的鼻祖。

马姓源流众多,以上所说是马姓之最大两宗,其余皆为支流。而这些支流,使我们对马姓源头的追溯可至春秋甚至西周时期,这些马姓大都跟马这种驯化较早的动物有关,比如当时专职掌管马匹征收的官员,专职掌管君王、王族马匹的官员,专职负责鉴别马匹优劣的官员,专职负责为马治病的官员,以及专职负责教导骑兵如何骑驭马匹的官员……这些懂得马语的人成为最早姓马的人,他们也使马姓成为非常古老的姓氏。

上一篇:心脏病人的手术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 下一篇:杭州市消保委通报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比较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