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与各分型间的鉴别诊断

时间:2022-02-04 04:00:59

16层螺旋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与各分型间的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 对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16层螺旋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及各分型鉴别诊断。 方法 使用16层螺旋CT机,采用多时相薄层连续扫描技术收集原始数据,进行MRP、MIP等技术重建,对2006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CT表现发病部位,额叶9例,颞叶3例,枕叶1例,第四脑室1例,跨叶者2例;平均低密度者6例,混杂密度10例,伴钙化3例,出血1例。增强扫描,8例轻度环形强化,4例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壁结节强化者1例,4例未见强化。 结论 CT检查可以对胶质瘤的定位、定性进行准确诊断。

[关键词] 16层螺旋CT;胶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097-02

原发性脑肿瘤中,胶质瘤约占半数,75%的胶质瘤为星形细胞肿瘤,探讨脑胶质瘤各种类型的鉴别诊断中,螺旋CT是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的主要手段,总结本院2006年8月~2009年5月1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CT资料,利用MSCT强大的后处理(MRP、MIP等)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现对16例经手术及病例证实的胶质瘤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胶质瘤的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16例行螺旋CT扫描,男10例,女6例;年龄24~70岁,最小24岁,平均36岁。其中,9例出现偏瘫及感觉运动障碍,3例出现精神症状,记忆障碍及人格改变,1例眩晕、头痛,1例头痛、恶心、呕吐(喷射性)。

1.2 检查方法

使用设备: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层螺旋CT。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的碘海醇(欧苏,国产)采用Bolus法,肘静脉团注。取常规卧位,行常规螺旋CT扫描,120 kV,250 mA,2 s扫描,层厚5 mm,螺距5 mm,发现病变后行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进行MPR及MIP等三维重建。

2 结果

2.1 CT表现

CT表现发病部位:额叶9例,临床出现癫痫、偏瘫及感觉障碍,CT表现为肿瘤呈稍低密度,部分成等或稍高密度,有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周围无水肿,占位效应轻,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且较均匀。颞叶3例,临床出现精神症状,记忆障碍及人格改变,CT表现:平扫低密度,增强呈轻度强化。枕叶1例,第四脑室1例,早期就出现颅高压症状,耳鸣、视力减退,吞咽困难,声嘶哑,CT表现:脑室内等、略高密度分叶状,内见散在点状钙化,均一强化,跨叶者2例。平均低密度者6例,混杂密度10例,伴钙化3例,出血1例。本组星形肿瘤13例,占81%;少支胶质细胞瘤1例,占6%;室管膜瘤2例,占12%。

2.2 增强扫描

12例呈不同强度强化,8例轻度环形强化,4例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壁结节强化者1例,4例未见强化。1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水肿。

3 讨论

胶质瘤或胶质细胞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成分,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等。胶质瘤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45%[1],按肿瘤分化和渐变程度可分为Ⅳ级。平扫为低、等及混杂密度,可有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瘤周水肿,边界清或者不清。Ⅰ级星形细胞瘤平扫境界清楚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区,以低密度为多见,常位于脑凸面皮层或皮层下白质内,呈浸润生长,CT值为18~24 HU,增强后CT扫描:Ⅰ级星形细胞瘤常无增强或者有轻度增强。Ⅱ级偏良性者表现低、等混杂密度,Ⅰ、Ⅱ级有时有钙化,无或轻度灶周水肿,占位不明显,Ⅲ、Ⅳ级多为混杂密度,境界不清,水肿重,多位于白质深部,靠近中线,常有坏死囊变,钙化少见,部分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瘤可呈环状增强,环壁大多比较整齐,其上可见强化的瘤结节,因肿瘤血管形成不良,造影剂外漏固有强化。部分偏良性的Ⅱ级星形细胞瘤,仅有轻微增强,不呈环状,与Ⅰ级表现相近。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边缘强化明显,形状多不规则呈花冠状。增强扫描可帮助部分肿瘤明确边界,但大多数边界仍不清楚。即使边界十分清楚,也不意味着它就是肿瘤的边缘,因为星形细胞瘤是浸润生长,会有假包膜,其外方仍可有部分肿瘤细胞。再者增强部分只能代表有血脑屏障破坏的部分,不能代表肿瘤全部。近脑表面可导致邻近骨膨胀性破坏,瘤周可无水肿或较轻,增强大多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少数分化者可明显强化,伴明显水肿和占位效应。中线肿瘤位于第三脑室、侧脑室体部及前角[2]。本组星形肿瘤13例,占81%。星形肿瘤起源于星形神经胶质,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胶质瘤的70%以上,可发生于脑和脊髓各部,成人多发生于幕上,儿童多位于幕下。最常见于额叶,幕下好发于小脑半球[3]。本组少支胶质细胞瘤1例,占6%。少支胶质细胞瘤占脑源性肿瘤的5%,源于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多见于半球皮质或皮质下,常累及皮质、软脑膜、硬脑膜,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软组织。额叶最常见,颞叶次之,脑室内少见。多见于35~40岁成人,儿童少见。肿瘤多表现稍低密度,也可等或稍高密度,钙化常见,部分肿瘤可囊变,无水肿,占位效应轻,增强扫描强化不显著,多均匀强化。其特征是病灶内大而不规则钙化,常呈去条带状或团状[4]。本组室管膜瘤2例,占12%。源于脑室系统的室管膜细胞核在旗下的角质上皮细胞,占神经胶质瘤的18.2%和颅内肿瘤的7.6%。常见于儿童和青年,多发生于30岁以前。男性稍高于女性,75%位于幕下,肿瘤大多位于脑室内,常见于第四脑室内,少数位于脑实质[5-6]。多见于侧脑室且常向脑组织浸润,第三脑室、大脑半球及鞍上。位于四脑室临床表现:早期就出现颅高压症状,耳鸣、视力减退,吞咽困难,声嘶哑,位于侧脑室三角及颞角可引起双侧象限盲,三脑室后部及上丘肿瘤可引起双眼上视不能,室管膜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化,平扫及邻近脑组织相比可呈低、等或高密度,也可表现为混杂密度,约一半的病理瘤内见钙化灶。CT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呈均匀强化[7-8]。肿瘤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脑室内者一般无瘤周水肿,但可见室管膜种植,而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则常伴有轻度瘤周水肿。脑实质室管膜瘤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位颞、枕、顶叶交界区,额叶常有较大囊肿和钙化,偶有出血,成人常发于三角区,极少发生在额叶,囊变和钙化少见。肿瘤较大时,常向侧方生长至脑桥小脑角、向后生长至小脑蚓。此时可伴有局部占位征象及脑积水。幕上室管膜瘤常位于侧脑室或脑室周围脑实质。各种胶质细胞瘤各有特点:星形细胞瘤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多呈环状强化,伴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占位效应。室管膜瘤呈等低密度,常位于第四脑室内,周围有带状或新月形脑脊液包绕,证明肿瘤位于脑室内。脑室内室管膜瘤应与星形细胞肿瘤鉴别,两者特点相近,鉴别困难。少支胶质瘤多位于脑表面皮层,呈低密度区,且病变面积较小(<2 cm)。可见弯曲条索状钙化或呈团块状钙化,水肿及占位轻微。脑室外室管膜瘤与偏恶性胶质瘤难区分,儿童和青少年典型部位发现囊变和钙化的脑内肿瘤,应考虑脑实质室管膜瘤。螺旋CT可对肿瘤的发病部位、肿瘤的密度、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缘,增强特点,周围水肿特点,占位效应及颅骨有否受侵来判断,总之,16层螺旋CT及其三维成像对临床治疗和诊断胶质瘤方面具有较高准确率,成为临床首选常规检查。

[参考文献]

[1] 张宗军,贾传海,朱宗明. 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445.

[2] 杨文昊,崔世民,靳松.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J]. 实用放射杂志,2009,25(2):160-162.

[3] 归云荣,谢家良,归俊. 中枢神经系统的CT与MR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7):1066-1069.

[4] 车友谊,陈燕萍,肖浩. 形似脑膜瘤的胶质肉瘤2例影像表现级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8):1277-1030.

[5] 闫俊荣,沈加林,许建荣,等. 多体素1 H-MRS在脑胶质瘤与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2):1791-1795.

[6] 吴雪斌,张伟国,方靖琴,等. 最大灌注区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胶质瘤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5.

[7] 曾立兵,,汪明全,等. 128层螺旋CT全脑灌注对浸润性星形细胞瘤的分级评估[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5.

[8] 李志军. 脑胶质肉瘤1例[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8):1272.

(收稿日期:2012-01-31)

上一篇:CTA、MRA、DSA在头颈部动脉瘤诊断的应用 下一篇:MSCTU在泌尿系梗阻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