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时间:2022-02-04 04:23:41

夏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摘 要】因为夏季气温比较高,混凝土在拌合、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水分蒸发量较大和蒸发速度较快的现象。浇筑后的混凝土水化反应较快,而且混凝土表面干燥快,容易产生裂缝,甚至出现混凝土强度降低的现象。为了保证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和技术的要求,本文对夏季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筑和养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夏季;混凝土;质量保证;施工;措施

一、夏季混凝土的拌合措施

在夏季炎热高温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施工,搅拌后的混凝土温度会升高,浇筑后硬化阶段的混凝土也要经受周围的高温影响。混凝土拌合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混凝土的拌合是保证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夏季混凝土的拌合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合理的水泥品种标号。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二)砂石料的级配要合理。一般情况下,石料要采用连续级配,砂料采用中砂,并严控控制砂石料的空隙率、含泥量、吸水率及压碎指标等;

(三)合理掺加混凝土用掺和料(如粉煤灰)、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以降低水泥水化热;

(四)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根据试验室试配资料,对比现场情况(或预拌厂拌制现场)砂、石料含水率、含泥量等与试验室试配原材料的差别,适当调整混凝土配比,满足实际混凝土拌制要求,以确保达到质量标准;

(五)要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尤其是石子与水,对出机温度影响很大。在气温较高时,宜在砂、石堆放场设置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采用向骨料喷水等措施;

(六)在炎热季节混凝土施工前,可以用冷水或地下水来代替部分拌合水。对于高温季节里长距离运输砼的情况,可以考虑搅拌车的延迟搅拌,使混凝土到达工地时仍处于搅拌状态。

二、夏季混凝土的运输措施

(一)夏季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和初凝的现象,要保证混凝土运输到浇筑地点时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

(二)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夏季混凝土入模的最短时间最好不超过1h;

(三)混凝土的运输调运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工作的连续进行;

(四)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不吸水,夏季应将混凝土容器漆成白色,以减少容器所吸收的阳光辐射热;

(五)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较长距离的运输时,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要保证缓凝剂掺量正确。

三、夏季混凝土的浇筑措施

(一)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可以降低温差从而减小温度应力,其措施主要有预冷骨料和加冰搅拌等。浇筑时间最好安排在低温季节或夜间,若在高温季节施工,则应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回升的措施,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暴晒时间、混凝土运输工具采取隔热遮阳措施等。对于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道,应全程覆盖并洒以冷水,以减少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对夏季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影响非常明显。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分次、分层浇筑的间歇时间。混凝土的浇筑应按区域先竖向、后水平的结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注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上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接1:6~1:10坡度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应采用2次振捣工艺,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秒,并且在20-30分钟后对其进行2次复振,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对混凝土进行拍打振实,实行2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逢。

(三)埋设冷却管。

为了降低夏季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用连续流动的冷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可以把混凝土块体冷却到稳定的体积。冷却水管大多采用直径为25mm或19mm薄壁钢管或铝管,按照中心距1.5~3m交错排列,水管上下层间距宜为1.5-3m,并通过立管连接。在浇筑开始水管覆盖一层混凝土后即应开始通水,通水持续时间应足以保证混凝土第二次温升不超过初次温升,较小的大体积混凝土当到达最高温度并开始下降时应停止通水,要避免使混凝土开裂的大陡的温度梯度,冷却速度以每天温度下降0.6℃左右为好。

(四)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在炎热天气下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当天的最高温度时间浇筑混凝土,对于一些重要结构,不得已时也要选择阴凉天气或改在夜间施工。要保证混凝土浇筑上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中间间隔时间不宜大于3--5个小时。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做到不少于二至三次的抹面、收光,最后一次收光的时间要控制在接近初凝时完成。最后一次收光,有利于塑性沉降裂缝和干缩裂缝得到及时的愈合。

四、夏季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夏季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的的养护。

(一)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7-14天。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1―2天,必须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的湿润状态,且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养护龄期;

(二)当完成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拆膜时,最好为其表面提供潮湿的覆盖层;

(三)夏季混凝土由于内外部温度高,表面失水很快,需要及时补充水份;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只有在足够潮湿的状态下才具有补偿收缩的效应,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有条件的应做到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

(四)养护时要防止温度骤变,避免曝晒、风吹和暴雨浇淋;

(五)对于粉煤灰混凝土至少湿润养护14d,对重要结构的混凝土至少湿润养护28d,停止养护时也要逐渐干燥,以避免干燥收缩裂缝的发生。

五、结束语

总之,在夏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从施工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下一篇:创制嫩、峰、玉、顶宣笔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