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时间:2022-02-03 01:15:35

亭湖区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73-01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是多年来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为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对亭湖区2012年9216 例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来源

收集全区所有接产医院上报“围产儿情况月报表”。根据WHO公布的围产期计算方法,即妊娠满28周(胎儿体重小于1000g至产后1周)为围产儿标准,每1000个围产儿中死胎、死产、7天内新生儿死亡数为围产儿死亡率。

2 结果

2.1本地户口及外来流动人口围产儿出生数及死亡率:2012全年出生数为9216 例,围产儿死亡数69 例,平均死亡率为 7.49‰;

2.2围产儿死亡类构成比:69例围产儿死亡中,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分别为47、5、17例,占死亡总数的68.11%、7.25%、24.63%。

2.3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除去不明原因外,前3位是新生儿窒息、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

3 讨论

3.1围产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围产保健工作的开展,围产儿死亡率逐渐下降,据WHO1998年报道的数字,不少国家(特别欧洲)都已降至5%,2004年上海市围产儿死亡率为6.17%。我区2010年是6.71‰,2011年是5.93 ‰,2012年降到了5.45‰,这与我区今年认真做好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咨询、早孕建卡、高危筛查、开展产前诊断、接产医院提高接产及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等工作是分不开的。

4 干预措施

4.1抓好婚检、孕前、产前、产时每一个环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4.2提高产前筛查率,开展产前筛查的单位将产前筛查率提高到85%以上

4.3提高产检医院、接产医院医疗水平,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除了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外,在产检及接生的各环节中挖掘潜力。产前检查应早孕体检、定期进行,如果孕妇到期未来,可通过电话或发信约她尽快来院检查;高危孕妇及时筛选及转出,以利进行重点监护。

4.4办好孕妇学校,以讲解、示教、录像等多种方式教会孕妇及家属如何数胎动、听胎心、识别临产征兆等自我监护方法,若有异常情况,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这样可挽救许多早产、宫内窘迫、脐带及羊水异常等高危因素的胎儿的生命。

4.5提高B超检查水平,做好胎儿20-24周产前诊断水平,尽早发现畸形而引产,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通过胎儿各经线的精确测量了解有无IUGR可能,以便及早治疗,了解胎盘有无低置、老化和血供情况,脐带有无绕颈、打结、羊水有无过多、过少等来预测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加强产程监护、加强产程严密监护,提高接产质量,减少难产和滞产,减少宫内胎儿窘迫,做好新生儿抢救复苏等工作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4.6对不明原因的围产儿死亡尽可能做尸体解剖和病理检查工作,已明确死因,指导今后工作。政府在经费方面能够支持为最佳选择。

4.7做好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围产儿死亡评审是评价围产保健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评审成员应由产科、儿科、病理、超声、护理等专家组成,每年对每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认真的评审,这对指导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围产医学质量都有很大帮助。

上一篇:人文关怀在脑血管病后遗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护士人文素质现状及培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