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唐朝文坛的两大诗人

时间:2022-02-03 07:10:28

“诗仙”李白

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他在诗歌上创造性的成就,把屈原开启的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

他就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十几岁时就善作诗赋,爱好剑术,轻财任侠,有许多抱负和理想。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历时十多年的漫游生活。他到处寻找着参加政治活动的机会,渴望施展才能报国,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天宝元年,李白终于被召进京。离家时他高兴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真地认为从此可以扬眉吐气、激昂青云。可是无隋的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想。那种“戏万乘若僚友”、蔑视权贵的傲岸作风,使他不断遭到权臣贵戚的诽谤和陷害。天宝三年,李白愤而出京,又开始了漫游生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洛阳,他与比他小12岁的杜甫一见如故,“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

安史之乱中,李白应邀参加了永王李磷的幕府。永王的哥哥李亨(唐肃宗舶永王争夺帝位,派大军攻打永王,永王兵败身死,李白受牵连入狱,被流放夜郎(今贵州铜梓),幸而走到半路就遇到大赦。李白此时已59岁。61岁时,他还准备从军讨伐叛乱,因病途中返回。第二年,在贫病交加中死于安徽李阳冰家里。

李白诗歌今存近千首,题材十分广阔。表达自己宏伟抱负,抒发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懑;关心国事,关心人民;批评时政,批评世风,批判统治集团的腐败昏庸;记叙行旅,描写山川自然;蔑视权贵,浮云富贵,批判封建秩序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脱;抒写爱情、友情及亲情;咏史、咏物等。李白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深厚。但李白的伟大与不朽,更重要的是他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卓越非凡的艺术成就。

《古风》59首中的许多篇章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诗,揭露了李氏王朝的黑暗统治和皇帝贵族的腐朽生活,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概括了整个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揭露了宦官外戚的势焰薰天;“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抨击了统治者的重声色而贱贤才的现实。

《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诗,抒发了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懑。“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些诗句都饱含着李白“在世不称意”的忧愤,但他并不向现实妥协,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诗中有不少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当李白出蜀之后,漫游四方,从此再未返回家乡,可是他无论何时都常常思念着家乡,往往触景生情而写下了若干怀念家乡的诗篇。如:“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等。而最为人们传颂的,就是那首堪称千载名篇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诗仅20个字,却直抒胸臆,极其出色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这首诗,千百年来不知在多少人心中引起了思乡的共鸣。

李白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一面旗帜。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只有杜甫可与相当。他的诗歌作品已经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考验,成为文学武库中的瑰宝。他的诗,不仅以其高度的艺术性,润泽着我们的心田,其文化精神,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仍然大放异彩。

李白的家乡,即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太白故里的美名早已传遍九州。这里有曾经是李白故宅的陇西院,有相传是诗人青少年时代的读书之地太白洞和洗墨池,以及根据“铁杵磨成针”的传说而制成的磨杵处,有为寄托哀思而兴建的李白衣冠墓,有专门为拜谒诗人而恭立的太白祠,有据说是李白之妹月圆所居的旧址粉竹楼和遗冢月圆坟。这些纪念李白的胜迹。是自北宋即开始建立并陆续发展而成的纪念建筑群,加上近年在江油市建成的李白纪念馆,就构成了著名的李自故里。

“诗圣”杜甫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他就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他35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10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晚年举家东迁,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由于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使他不仅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且获得了世界文化名人的声誉。历代诗人,都把杜甫的诗作为学习的最高典范,其追随者之多,在古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人们爱杜诗,不只是由于艺术,更主要的是由于思想。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由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而想到天下穷人,渴望得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甚至为此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出他对人民的关切。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甫虽不是四川人,但是他在生命最重要的49岁至59岁时,一直居住在四川。在此期间,他写诗达700余首,差不多占了今存杜诗的50%。中外的杜诗热爱者与研究者一致公认,四川成都的草堂为瞻仰、纪念杜甫的中心。杜甫草堂,是早在北宋时期就在杜甫成都浣花溪草堂故址所建杜公祠的基础上,由历代逐步扩建起来的,现总面积已达两百亩,有工部祠、诗史堂、恰受航轩、草堂书屋、一览亭、水榭、大廨、花径等建筑和纪念景点。国家专门成立了杜甫草堂文物管理所,全国的杜甫研究会也设在这里,还出版有专门研究杜诗的《草堂》杂志。此外,在四川奉节县,也有为纪念杜甫而建筑的草堂遗址。四川人民对杜甫有着深厚的感情。

上一篇:大熊猫的“爱情走廊” 下一篇:普京总统接力棒为何交给梅德韦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