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的前与后

时间:2022-02-02 07:44:33

做父母的往往有一种成见,以为小孩总是错的,父母总是对的……其实是相反的,错误的总是在父母,小孩子总是对的,就是现在看起来他好像不对,实际上我们考虑他不对的原因,还是父母的缘故。――儿童教育家陈鹤琴

之前: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一个小生命的呱呱落地,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不仅意味着从此必须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还意味着必须重新做人,改变已成定势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没有在这方面及时做好心态调整的父母,自然会在抚育孩子时不断地与之发生冲突,平添许多烦恼。

苦于天天和孩子之间大大小小“战争”不断的父母不妨试试,在怒火上冲之前先“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看事情的另一幅面貌。慢慢地,你也许会发现和孩子在一起你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心平气和的了。

现象一:大人的眼里:1岁多的宝宝满地扔东西,大人一次次地捡,他一次次地扔,纯粹是在捣乱嘛。

孩子的眼里:这一切多么有趣啊!扔玩具多好玩!爸爸一边跟我玩扔玩具的游戏,一边还高声嚷嚷着,真是太好玩了!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成人的世界,它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观念,聪明的父母会尊重它。

现象二:大人的愿望:拜托你安静地呆一会儿,让我能安静地看看书、聊聊天、躺一会儿,别闹腾,别来烦我!为什么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

孩子的心情: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我不需要休息。我想看看皮球能不能飞到天花板上,我要爬到沙发靠背上再跳下来,多么了不起!妈妈看看我!妈妈!

我们有寻求安静的权利,孩子也有发泄无穷精力、尽情玩耍的权利,这两种权利是平等的。试试用耐心的劝解和协商来调节,而不是使一方完全屈服于另一方。

之后:讲道理与道歉

冷静之后说明道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可能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发脾气。那么,除了发脾气时要时刻牢记在语言和行为上要有所克制,不可伤害孩子的身心外,待双方都冷静下来后跟孩子讲讲道理,告诉他是他的某个行为太让妈妈生气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令大人生气的只是他做的事,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是没有改变的。

错怪了孩子后真诚道歉――在管教孩子时,我们都难免有错怪孩子的时候,一旦发现骂错、罚错了孩子,应及时承认错误,并向被伤害的孩子道歉。我们应该弯下腰来,抚摸着孩子的头,轻声地说:“对不起,刚才妈妈没问清楚就说了你。”“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妈妈不该这么凶,真对不起!”对受了委屈的孩子应给予真诚而明确的道歉,不要用物质手段作为弥补。

父母向孩子道歉,可以让孩子知道大人也有犯错的时候。犯错并不是一件罪过,只要承认并改正就行了。让孩子知道在人的一生中不必扮演一个永远不会犯错的角色,而要做一个有勇气、坦诚地面对现实、大度而真实的人。

图/方关通

上一篇:发脾气四戒 下一篇:小小孩儿缘何也会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