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急性腰扭伤的针刺疗法

时间:2022-02-01 09:50:47

探析急性腰扭伤的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281-01

【摘要】急性腰扭伤是针灸科常见病,本文针对如何应用单针针刺叉气穴配合旋转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刺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多系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中医认为伤后引起气滞血瘀,瘀血内停,经脉阻滞,“不通能痛”。 头有“诸阳之会”说法。纵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直接循行到头皮的经脉有8条,8条经脉中主要为阳经。再加上奇经及经筋等各种联系,经脉之间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经络系统的整体循环体系,未与头皮部直接联系的经脉,其经气也同样通过经络接通于头部。因此,针刺头部“伏象”穴,可对经络系统进行调整,使阻滞的经脉得以畅通,阴阳趋于平衡,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腰痛一症消失。

1 临床表现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1.1 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1.2 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1.3 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1.4 外伤后即感腰痛,不能继续用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也不能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增加。有时在受伤当时腰部有响声或有突然断裂感。

1.5 腰部僵硬,主动活动困难,翻身困难,骶棘肌或臀大肌紧张,使脊柱侧弯。

1.6 损伤部位有压痛点,在棘突两旁骶棘肌处,两侧腰椎横突处或髂脊后有压痛处,多为肌肉或筋膜损伤。在棘突两侧较深处压痛者,多为椎间小关节所致损伤。在骶髂关节部有压痛者,多为骶髂关节损伤。

1.7 一般无下肢放射痛,部份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则为阴性。鉴别困难时,可作局部痛点普鲁卡因封闭。若痛点减轻或消失,则为牵涉痛,腿痛无改变者为神经根放射痛。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叉气穴,在双手指第2~3掌骨上端交界处。根据扭伤腰部左右之偏重而取左右叉气穴。

2.2 刺法:针前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合作。患者取坐位或立位,穴位消毒后,取1枚30号1.5寸毫针,快速直刺皮下,然后针尖向上横刺15°,进针0.6~1寸,泻法得气后时。嘱患者站立,做腰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亦可做下蹲站立交替运动。动作可由小到大慢慢进行。15~20 min起针,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2.3 疗效标准

痊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

显效: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

好转:腰部症状较前好转,脊柱活动轻度受限。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脊柱活动受限。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能从事各项工作为痊愈;以疼痛减轻,能从事工作为有效;经3次治疗疼痛未减轻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本组92例,经过1个疗程治愈80例,占86.96%,有效11例,占12%;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在92例中,针刺1次治愈49例,占53.26%;2次治愈23例,占25%;3次治愈者5例,占5.43%,病程在1天以内1次治愈者35例,占75.2%;2天以内1次治愈20例,占49.91%;3~5天1次治愈1例,占51.12%。

4 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腰扭伤,多为跌仆闪挫,致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久病气血运动不畅,气滞血瘀,经脉瘀滞不通而致腰痛,治宜通经活血,叉气穴为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以治腰背扭伤。再者,中医辨证认为,急性腰扭伤多属实证,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故用泻法,强度视患者体质而定。

从现代医学上来讲,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并非总是一样的,而是时强时弱。有人提出了疼痛闸门控制学说,认为疼痛的闸门是由“守门”细胞来管理。如果和痛觉信号同时传入抚摸或按摩等其他的感觉刺激信号,“守门”细胞就会把闸门关闭,这就阻断了痛觉信号的传入。而针刺头部,作为一种刺激信号,阻断了人体“闸门系统”而产生镇痛作用。

在本病的治疗中,笔者认为主动活动腰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治疗,它实质上是神经系统的一种作用。第一,运动引起的传入信号和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传入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相互作用产生止痛作用;第二,运动引起的传入信号激活脊髓上位中枢,发放下行冲动,加强下行抑制产生止痛作用;第三,主动运动本身就是主动运动时传出冲动控制伤害性传入,产生止痛作用。

单刺叉气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缓解症状等方面,均优于药物及其他疗法,且见效快。特别对腰背痛不能仰卧侧转者为佳(即西医诊断:腰肌或筋膜损伤,棘间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损伤)。对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者,经配合局部取穴治疗,亦可起缓解疼痛减轻病痛之苦。

针刺运动疗法在治疗该病中,有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是针刺提高痛阈或耐痛阈,产生疼痛的暂时缓解,这可用前面的“闸门学说”解释,疼痛的暂时缓解为运动提供了条件。而从临床病例来看,患者受针后疼痛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这与上点是符合的。第二阶段是在疼痛暂缓解的基础上,紧跟着主动运动是疼痛获得持续缓解的决定因素。这一点用传统的体针疗法是做不到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针刺时患部的活动激活了脊髓上位中枢,发放下行冲动,在底节、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水平控制伤害性传入,产生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改变传入信息的特异性,使伤害性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异常活动模式转变为正常的活动模式,从而产生疼痛的持续缓解。

因此,头针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多、快、好、省的优点,只需1针1酒精棉球,简单易学,取穴少,见效快;疗效好,一次治愈高;较其他疗法节省人、财、物且不受时间、地点、条件设备限制。更具有基层医疗、社区服务推广应用。

上一篇:浅谈病例讨论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83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