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

时间:2022-02-01 05:18:41

大河网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本来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主要意义在于抢占舆论新阵地,打通两个舆论场,另外还有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2004年开始,大河网便与《河南日报》开展报网互动,促进媒体融合,谋求共同发展。经过10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

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

2004年10月,大河网与《河南日报》开启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第一步,在全国率先推出大型报网联动栏目《焦点网谈》,一方面反映网上焦点、热点;另一方面用党报引导网上舆论,为报纸和网络的互动融合探索出一条新模式。该栏目在报纸和网络上都有呈现,党报上体现其权威性和导向性,网络上则凸显其参与性与互动性,两者交相呼应,相得益彰。

该栏目的报网互动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积极开展报网互动。《焦点网谈》充分发挥集团八报两刊一网站优势,把报刊上的内容放在网上讨论,把网友的意见放在报刊上,特别是《河南日报》的专版上发表。二是积极开展“网网”互动。充分调动起国内重点新闻网站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的力量,就一些热点话题,引导网友讨论。三是积极开展嘉宾互动。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分别就网友关心的问题,积极沟通交流,深化讨论主题。四是科学开展网络调查。五是开通短信特服号,及时将民生民情通过《短信民声》栏目刊登。

大河网通过《焦点网谈》,使网络报道的权威性大大提升,使得网民的声音从草根走向了高端,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坊间”走上了“殿堂”。《河南日报》则通过《焦点网谈》关注网络舆论,占领网上阵地,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这种报网互动,让报道从“单向传播”走向“多向互动”、从“白纸黑字”变得“声情并茂”、从“零碎分散”走向“立体聚合”、从“地方新闻”成为“全国焦点”。

二维码――纸媒立体化的直通车

大河网除了打造《焦点网谈》栏目外,2014年大河网再度与《河南日报》携手,推出扫二维码,听声音、看视频,打通《河南日报》与大河网的融合通道,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向全媒体业态发展的又一新举措。

为应对新媒体发展趋势,延伸《河南日报》阅读,扩大其影响力,提升新闻报道效果,《河南日报》在报纸版面上全面推行二维码,读者只需要用手机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登录大河网的专题,从而实现在《河南日报》上“听广播”“看电视”的全媒体新闻播报。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推出《航空港这一年》重大策划,并在策划专版首次推出了二维码多媒体报道,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自动登录大河网看到有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海量”资料,这是对此次特别报道和策划专版内容的链接和延伸。这些内容通过精编视频、高清图片、海量专题等一系列手段精彩呈现,详细介绍了郑州航空港的基本情况、一年来发展成就以及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访谈,实现了在报纸版面上“看电视”的立体传播,受到读者和网友的好评。

大河网、《河南日报》二维码多媒体报道的推出,不但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延伸阅读相关信息,也让《河南日报》更加“高大上”起来,很多读者感慨省委机关报也可以这么时尚和新锐。

大河网与《河南手机报》融合发展

2006年,《河南手机报》从大河网的母体中呱呱坠地,随着其快速成长,又反哺大河网,进而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壮大。目前,《河南手机报》正向着“一省一报”,千万订阅量的目标快速接近,是名副其实的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典范。

2006年5月15日,一种全新的手机媒体――《河南手机报》在河南出现,用户数从零开始,此后的2007年、2008年,一年一个大的台阶跨越,至2008年12月12日,《河南手机报》用户数已经超过100万,成为继《大河报》之后,在河南省的第二份超过百万的大报,在全国高居榜首。

8年间,大河网与《河南手机报》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方面,两者是一体的,《河南手机报》转载大河网新闻,将网站新闻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但手机报的影响范围基本局限在省内,大河网又将手机报的原创内容传播到网上,将影响力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二是在经营方面,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内容方面的融合,也包括经营方面的融合。多年来,《河南手机报》一直是大河网的经济支柱,从2013年开始,这种局势发生了变化,手机报所占网站的总收入比例下降。但是,大河网和《河南手机报》广告打包销售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样既可以满足广告商想要的广告效果,又能实现大河网利益最大化。

2014年4月25日,新版《河南手机报》上线,“一省一报”正式启动。截至5月14日,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平台上的《河南手机报》用户成功切换到河南手机报平台,河南手机报“一省一报”整合工作圆满完成。目前,“一省一报”工作进展顺利,总用户近850万。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

作为互联网媒体,大河网在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方面始终走在集团的前列。

2010年,大河网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先后注册设立账号,当时由大河网市场部用于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工作。2012年11月,大河网官方微博交由新闻中心运营维护,“粉丝”量和影响力开始快速增长。通过近10个月的规范运营、组织系列网友活动等措施,借助大河论坛的互动平台优势,大河网官方微博迅速发展,截至2014年5月27日,大河网官方微博“粉丝”量突破274万。目前,这两个微博平台共信息32935条,大河网官方微博自觉担当责任媒体,充分利用微博短小精悍、实时交互的特点,聚焦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关注“草根”阶层,弘扬主旋律;发挥“微公益”力量,传递正能量。

2014年2月17日,大河网微视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大河网微视公众平台共了1000多条微视;“粉丝”量迅速增长,截至5月27日,“粉丝”量已达1609人。

2014年3月1日,大河网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大河网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有“豫热闻、思想者、微社区、福利会、逛论坛、八卦堂、涨姿势、冷笑话”等栏目。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截至5月27日,“粉丝”量已达3万人。

另外,大河网手机客户端是河南开办最早、最权威、最专业的新闻类手机客户端,2012年4月大河网客户端1.0版正式上线,同年9月大河网客户端2.0版上线,至2013年8月大河网客户端3.0版上线。大河网客户端基于本地化、生活化、服务化理念,聚合了新闻、实用资讯、海量阅读等内容,用户不仅能通过“要闻、河南、图片”等11个栏目浏览丰富的新闻内容,还可以用手机登录大河论坛,随时随地刷帖子、发评论进行民生投诉或互动社交,“大河网客户端”品牌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至2014年5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0万。

4年多来,大河网与移动互联网积极融合,“三微一网一客户端”的新兴媒体格局基本形成。

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内容的简单搬迁

纵观国内外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可以发现媒体融合通常会从“你是你,我是我”,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最高境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即所谓的“大象无形,有‘融’乃大”。大河网与国内其他大多数媒体一样,只是大致走完了第一、第二个阶段,正在往第三个阶段发展。

媒体融合决不是传统内容的简单搬迁,需要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渠道的互通,提升传播的能力,二是内容的创新,提高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兴趣。未来媒体融合发展,各个传统媒体势必要建设自己的全媒体体系,打造自己的“中央信息厨房”。“中央信息厨房”的打造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所谓全媒体“中央信息厨房”就是集团所属报媒以及新媒体发展的“综合新闻业务支撑平台”,是集团全媒体内容管理中心,或可以称为“集团内部的多媒体通讯社”。

媒体融合之路上,产业化的发展之道非常重要。如果融合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烧钱”,看不到经济效益,没有形成产业化,媒体没有“造血”能力,所谓的媒体融合就没有生命力。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与市场的完美对接,特别是商业吸引力的营造。只有盈利才能够更好地扩展读者,强壮自身的肌肉,壮大自己的能力。

《河南手机报》董事长助理

上一篇: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治理中的形象传播策略 下一篇:生态中脉,和青奥共精彩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