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两基”中的基础教育之新课程改革

时间:2022-01-30 09:04:15

浅议“两基”中的基础教育之新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实施,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许多思索,面对的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是因循守旧,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还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学有所成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浅陋的看法。

一、学习新课程, 转变教育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人的发展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在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基础上又有了进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富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自由的人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甚至有人预言人的潜力的发掘可以是无止境的。然而这种发展观忘记了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的发展不仅要全面、个性化,也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过分密集的枯竭性的智能开掘如同对地球资源的毁灭性利用一样是十分危险的;学生是独立的自成一体的生命,无视孩子的个体需要而进行过度开发,就必将付出比破坏自然生态更大的代价。生态文化虽似冰山初露,但生态的教育、生态的课堂已经呼之欲出 。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灵动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上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具有"三性";一是积极性。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积极性也就产生了。二是主动性。学生有了求知欲,具有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就能不断发现问题,并善于探索研究问题。三是绩效性。每一次教学,都应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形成新的创新意识,这样的课才能称得上有效益。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是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需要着力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二、以人为本,齐抓德智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每一个适龄青少年,要能够接受到充分的、基本均衡的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怎样学,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由于受课程评价系统的制约,评价不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成绩的主要标准。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三、学习新课程,创建新课堂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寻找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今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绞尽脑汁想出调动学生活动的“高招”,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作一团,教师往往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得不到完成,自己许多“经典的练习”还没有的到落实,教师又得板起面孔维持秩序,活跃起来的气氛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就这样“潮起潮落”,教师声嘶力竭,精疲力竭。课堂上来自分数与教师自己权威的影响,甚至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人性的举动。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老师还在这矛盾中徘徊。然而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在此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四、师生共勉,勇于创新

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来发展的,因此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指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它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本领,将学生培养成“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领域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教师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过去,但他们希望改变学生的态度,并能让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想一想:即使你的教学质量只提高了10%,那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有影响。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最后再引用加拿大人戈培尔的一句话:无论设立的目标看上去如何遥远,都不能不做出系统的描述。毕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变迁,只要它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生的,就比方向错误的变迁乃至无方向的变迁更具有积极意义。

上一篇:浅谈发现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的美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生有效英语阅读策略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