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 引导创新

时间:2022-01-30 10:00:45

放飞思维 引导创新

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教师要用创新理念武装自己,抓好数学课堂创新教学,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验证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兴趣;质疑问难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54-02

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我们中国的学生,书面成绩虽好,但动手能力偏差,创新精神不足,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缺憾。因此,作为教师要用创新理念武装自己,抓好数学课堂创新教学,在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好奇是人类的天赋,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创新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用一个魔术情境引入:事先把一些50以内的卡片按卡片内数字颜色(红、绿两种)分成两份,任请一位学生上台从左手一份中任抽一张混入右手卡片中,教师都能准确找出来,这个游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展示卡片,让生发现其中奥秘,这样学生由于好奇,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接着我让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创造一种新的玩法。过了几分钟后,学生汇报了多种创新玩法:有按能否被2整除分的,有按能否被5整除来分的,还有按20以内和20以上来分的……进而重点研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样使学生的创新兴趣大增,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创新思维。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彻底改变“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的陈腐观念,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发挥自己的才能;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允许学生“犯错”, 即使学生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教师也应鼓励并加以引导。逢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依附,不盲从,引导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和表达欲,使他们逐步养成自主、进取、勇敢和独立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扼杀在摇篮里,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有了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实践、得以解决,只能称之为空想,而且学生也无法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乐趣,创新意识和兴趣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或疑问得以践行和解决。

例如在教完《比和比例》后,我布置一份作业:让学生测量学校升旗台上旗杆的高度。顿时全班沸腾了:“老师,那么高怎么量啊?”“我们没那么长的尺啊!”“总不能把旗杆推倒吧?怎么办呀?”……我微笑着看着他们。这时,有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探讨解决方案。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旗杆旁边有护栏,我们可以选一根,看看护栏和影子的比例,就可以知道旗杆和它的影子的比例……”我及时提出:“还可以怎样?……”我让学生课后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天汇报时,又发现了多种不同方法:许多同学算的旗杆高度虽然基本一样,但同一护栏(或竹竿、身高等其他参照物)和影子的比例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交流讨论,学生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测量时间不同造成同一护栏和影子的比例不同,但两个影子的测量时间必须是一致的,就可以算出旗杆高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讨论,学生的想法得到实践和肯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四、慎用绝对化语言,鼓励多角度思考。

教学中如果经常使用绝对化的语言,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束缚,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规蹈矩,按照固定模式解决问题,从而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某教师在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出示练习题:

求出下面各圆的面积。

1、2、

3、圆的周长是15.7米。

教师强调: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

学生练习……反馈时,教师多次强调: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这样学生顺利地做出这三题,接着又出一题:

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分米,求圆的面积。

过了许久,还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最后教师自己分析解答。

其实仔细分析,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语言上:教师多次强调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断地去找圆的半径,而这里的半径无法求出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像必须、一定这类绝对化的语言,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谨慎使用绝对化语言,而用一般、通常、可以等变通性语言。多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对于有道理个性化的想法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个性及创新精神。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外,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开展讨论,注重开放题的教学,布置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提高创新能力。

上一篇: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创造绿色英语课堂体验成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