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时间:2022-01-30 06:43:04

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后浇带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后浇带的施工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简述了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及设置原理,重点对后浇带设计、施工两个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

Abstract: with the use of the pouring belt wide range,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problems should be attached.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and the setting principle, focus 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in the two aspects of technical points are analyzed.

Keywords: houses; Building engineering;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施工中,根据工程需要,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连续整体的结构体,这就是后浇带,它即能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施工问题,又能解决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但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设计的中的受力分析和温差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只有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的工程技术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满足工程的设计意图,才能起到它所应有的作用。

一、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

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 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1)调压力差。 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 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 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 ,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会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 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二、后浇带技术要点分析

1、后浇带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房建工程在施工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其中包括对后浇带施工的设计,只有在这个阶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为具体的施工行为提供技术方面的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设计的时候应该坚持“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 采取措施释放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做法就是我们所说的“ 放”;后浇带施工中,我们用混凝土填补建筑物的缝隙,是为了抗衡没有完全释放的预应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因此,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到“抗”“放”兼备,但是,要以“放”为主,尽可能地释放应力。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留设。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有些后浇带是考虑到建筑沉降方面的因素而设置的, 因此,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和施工中涉及到的技术参数,要坚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后浇带的预留和设置。

(3)合理控制后浇带间距。 通常情况下,在对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时候, 后浇带的间距以30―40cm为宜,而后浇带的具体宽度应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 也要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构造,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为700―1000mm。

(4)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是贯通的,不能断开。如果房屋建筑物的梁 、板的跨度不是很大,可以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配足钢筋; 如果梁和板的跨度比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将钢筋焊接好。

(5)后落带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不能将建筑物上面的部分模板进而支柱拆除,要等浇筑混凝土后,且混凝土凝固好了以后再拆除模板和支柱,以避免梁拆除以后使板、 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悬臂,进而引起房屋建筑的梁板变形。

(6)合理设置后浇带的位置。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设置后浇带,也可以考虑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设置后浇带,这个位置弯矩一般情况下比较小,剪力也不大。 另外,也可以选择在建筑物梁、 板的中间部位设置后浇带,这个地方的弯矩虽然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个部位受到的剪力却比较小。

2、后浇带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 我们应该特别注重施工工艺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后浇带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下面我们对主要的工艺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

(1)模板支设工艺。 在支设模板的时候, 要根据设计的分块图所划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进行,在支设模板的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要严格按工程施工方案进行。

(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对于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厚度,不能过厚,浇筑厚度较大的情况下,钢丝网模板受到侧压力会明显增大, 可能会引起钢丝网模板向外突出 ,造成建筑物局部的实际尺寸和设计的尺寸差别较大;其次,采用丝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时候 ,一定要对建 筑工程进行分层浇筑施工,控制好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搅拌中水泥浆流失。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保证浇筑的混凝土密实度,特别是对垂直施工缝处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尽量采用钢钎进行捣实。

(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浇筑的施工工艺。 首先,我们要在确认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的时候,及时清理表面的浮浆和碎片,检验是否达到初凝状态的做法是,用手指按压,看是否出现指纹,冲洗的时候要用具有一定压力的雾状水。清洗以后,要尽量混凝土露出骨料, 同时,及时拆除钢丝网,并将钢丝网片上的水泥等杂物用水冲洗干净。 其次,是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进行浇筑施工时, 要事先用高压水将缝的表面冲得比较粗糙,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尽早拆除木模版,用人工凿毛的办法将要浇筑的缝表面进行处理。

(4)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的保护措施。 首先,在后浇带施工中,两端两侧与房屋建筑墙体相接的地方要增设临时挡水墙, 这个挡水墙的高度要明显高于底板的高度,墙壁的一侧要涂抹防水砂浆。 在施工中为了防止底板周围的积水流进后浇带以内影响施工质量, 要在后浇带两侧50cm 宽的部位用砂浆做出宽为5cm, 高为5―10cm 的挡水带。其次,在对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以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并在顶部用模版进行封盖,同时,也要用砂浆做出相应的挡水带,在后浇带的四周设临时栏杆,以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钢筋造成污染。 为了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通常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层钢筋上, 这个盖板的宽度要比后浇带的宽度宽出0.5m 左右。

(5)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混凝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浇筑时间。 伸缩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该根据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情况来判定,通常情况下,要在先浇筑部分施工后两个月以内完成,但最短时间要在40 天以上;沉降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以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 其次,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要认真用水冲洗施工缝, 并且保持施工缝湿润一天,及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同时,要在施工前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6)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模板支撑要尽可能地安装牢固, 钢筋在浇筑以前要认真进行清理,施工的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也要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防止产生有害裂缝。 其次,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一定要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要通过试验的办法,对这些添加剂的质量进行审验。 最后,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关于试件留设的要求进行留置试块。如果在工程的设计中,有抗渗的要求,要进行特殊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谭清.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09,(12)

[2] 方旭照, 严旭军. 探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3)

[3] 明竹琴.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09,(08)

[4] 张小兵. 阐述工程建设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10,(12)

[5] 何其利. 建筑物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5)

上一篇:天津市泰安道四号院大型深基坑支护工程实录 下一篇:东海印染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药混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