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蒙:建立对华包围网

时间:2022-01-29 09:29:17

2013年3月30~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了亚洲内陆国家蒙古国,这是时隔七年之后,日本首相再度访蒙,令世人瞩目。2006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蒙,在为蒙送上大礼包(约合3954万元人民币)的同时,也对蒙一贯支持日本“入常”的立场表示了感谢,接着在日本政界掀起了一个集体“朝拜”蒙古国热。而今,安倍将访蒙作为上任的序曲之一,带来了更大的礼包(约合2.77亿元人民币),并称要大力推进日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安倍称,将根据“自由民主、和平、互助”三原则深化两国合作,愿与蒙古国一道开启两国关系的新时期,彰显日本和蒙古国都是共享自由民主主义价值观的、走同一条道路的战略伙伴。

日本开展对华包围

安倍自2012年12月就任日本首相后先后访问了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还定于4月底至5月初访问俄罗斯。在中国和日本围绕及其附属岛屿持续对立的情况下,安倍接连不断地访问中国的周边国家,却未访问一衣带水的中国,表明了日本要实施“对华包围”外交企图。连日本本国的媒体《东京新闻》都承认,安倍正在以中国为中心,画一个圆圈,开展“对华包围网”外交。

建立日蒙美三方事务级协商机制。安倍和蒙古总理阿勒坦呼亚格会谈中一致同意“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日、蒙、美三方事务级协商机制,就政治和安全等广泛领域的议题交换意见”。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框架内,美国在蒙下了很大的战略投入,如今日本在蒙加大安全投入,无疑具有强化日美安全机制及扩大同盟国的考虑。

安倍称赞蒙对日外交具有重要作用,蒙视日为“第三邻国”。访蒙期间安倍强调,日蒙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人文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蒙总理则强调,蒙古政府与“第三邻国”日本的友好合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与日发展关系是蒙外交的首选方向之一。日本看重蒙,有其自身的战略需求。第一,当前日本在东亚所处位置十分尴尬,日本企图通过对蒙外交扩大自身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平衡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作用。第二,日本通过各种渠道对蒙提供丰厚的经济援助,目的是为将来日本开发蒙的自然资源做铺垫。而蒙则希望通过发展与日本的关系适度牵制强邻中、俄,保障其国家独立性,同时赢得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大量资金与先进技术。

安倍寻求蒙古国支持日本的立场。安倍晋三在回答记者关于争议岛屿的问题时说:“我请求蒙古国在这一涉及中国的问题上对日本予以支持,理解蒙古国方面对日本的立场。”他在与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以及总理阿勒坦呼亚格会晤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还说:“我理解蒙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处境。”言外之意是,蒙古国曾经表示“理解”,只不过面对强邻中国不敢直接说“支持”。

安倍特意参拜在蒙日本战俘纪念碑。在日本对蒙强大的金元外交攻势下,这些年蒙古国陆续向日方提供了10100名二战期间被俘的关押在蒙的日本战俘的资料,帮助日本寻找战俘遗骨并将其移交日方,还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南郊修建了一座日本军人纪念碑(日军战俘纪念碑)。这次安倍在紧张的访蒙期间特意安排了参拜该纪念碑,安倍夫妇深深鞠躬,表示祭奠战俘的灵魂。安倍上台后,就曾对上届首相任内没能参拜靖国神社“悔恨至极”,现在他居然跑到异国他乡――蒙古国参拜了日本二战战俘纪念碑。

试图以金元外交争取蒙古国

日本是蒙古国最大的外援国。日本拉拢蒙古国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经济援助。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已成为向蒙提供最多发展援助(ODA)的国家,也是蒙第四大贸易伙伴国。截至2011年,日本已对蒙提供2111亿日元政府开发援助。这次安倍又承诺,日本政府将为蒙古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第四发电厂)提供约4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7亿元)的优惠贷款。安倍确认将为日企参与开采世界最大煤矿塔旺陶勒盖提供协助,还将帮助建设新机场、达尔汗炼油厂、培养医务人员的教育医院等。在环境领域,日本将对乌兰巴托市的环境污染对策提供技术支援。这次安倍承诺兑现后,蒙古国以燃油、电力为主的能源短缺将会得以缓解,蒙古国90%以上石油产品和部分电力依靠俄罗斯的局面将会改变,国内建立炼油厂后蒙古国也不会再向中国出口原油换成品油了。可见日本的经济援助具有使蒙古逐渐减少依靠中、俄的用意。

日本觊觎蒙古国矿产资源,准备与中国争夺。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但矿产资源先天贫乏,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依赖进口。日本早已将资源争夺的“触角”伸向了蒙古国。蒙媒体也十分清楚地分析称,“福岛地震后日本能源短缺更趋严重,安倍此访对蒙丰富的矿产和能源颇感兴趣”,如煤炭、石油、稀土等。日本媒体也称,日本“瞄准了蒙享誉世界的金、铜等矿产资源”,“准备同中国打一场资源争夺战”。此次,蒙日两国政府首脑在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双方商定将制定两国未来四年中期合作纲要,签署“出口信贷协议”,尽快完成“经济伙伴协定”的谈判并最终签署。这次双方在很多重要项目上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日本多年来的经济援助为资源争夺开了路,日本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在蒙古国资源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对蒙有诱惑力,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外国开采者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态势。

但是,十几年以来,中国一直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投资国。将中蒙贸易和日蒙贸易比较来看,日蒙贸易还不及中蒙贸易的1/12。2012年中蒙贸易额高达59.2亿美元(中方统计66亿美元),占当年蒙古贸易总额的53.23%;而日蒙贸易额仅5.07亿美元,占当年蒙贸易总额的4.6%。蒙古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是不争的事实。

安倍访蒙不会有明显成效

日本的岛国心态。日本以援助为诱饵觊觎蒙古的资源,进而试图制衡中国、扩张本身的外交空间和影响力,说穿了,是日本式的岛国焦虑心态在作怪。日本国土面积狭窄、资源贫乏、人口密集,且台风、火山、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生存和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局限性,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较强。加之,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日本的国土随着海水的上涨,有日益缩小的危险。为了寻找所谓的安全,日本就以对外扩张的方式企图获取自身安全,争夺中国就是明证。而对于幅员辽阔的蒙古国,日本更是垂涎三尺,曾提出向蒙移民的可能性问题,被蒙方拒绝。

蒙古国不会倒向所谓“第三邻国” 来联日制华。蒙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安全、经济以及外交大方向,均以等距离、“多支点”为准则。蒙内心可能有摆脱中、俄传统影响的渴望,希望在中俄和美日等“第三邻国”之间建立新的平衡。但是夹在中俄之间的内陆国的现状,决定了所谓“第三邻国”施加战略影响的难度。所以,美日等西方国家实力再强大,再主动拉拢蒙,都不可能真正充当蒙的“第三邻国”,何况蒙在经济上、出海口等问题上根本不可能离开中俄两个邻国,蒙古与中俄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蒙古国生存与发展的国际力量只能源于永恒的邻国,即中国和俄罗斯。更何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却经济下滑、外交和安全仰仗美国,缺乏独立性。如果真要让蒙古国选边站队的话,它也不会选择做日本的伙伴,蒙无法做出对中国不利的战略选择。总之,蒙古国不会采取远交近攻,而只能是远交近不攻。这也是小国外交的一种趋势(朝鲜除外)。

上一篇: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人 下一篇:周星驰忆童年:崇拜用手打蟑螂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