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1-29 07:06:14

早春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适期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早春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设施茄子种植示范户参考使用。

关键词 早春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94-02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如精选济杂长茄、94-1早长茄等。由于茄子种子外皮坚硬,并附有1层胶状物,水分和氧气很难渗入。因此,播种前需浸种催芽。另外,茄子种子表面附着许多病原物,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一是温烫浸种。先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2~3 h,促使种子表上的病菌萌动,然后捞出,再将种子投入55~60 ℃的热水中烫15 min,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停止搅拌,并继续浸泡5~6 h。浸种时,反复搓冼几次,去除种皮外的黏液。二是催芽。经过浸泡的种子,捞出后,滤去水分,用干净的纱布或湿毛巾包好,置于25~30 ℃的环境中催芽,每6~12 h用清水淘洗1次。

2 培育壮苗

2.1 配制营养土

将肥沃的田园土6份,腐熟有机肥4份,1 m3床土中再混合加入过磷酸钙1 kg,过筛均匀混合。播种床平铺床土6~10 cm厚,剩余营养土装钵使用。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 g,掺进3 kg细干土内充分混匀即可。

2.2 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水下渗后,苗床撒药土1 kg/m2。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苗床再撒药土2 kg/m2和少量细潮土,厚度不超过1 cm,然后盖上薄膜保湿、保温。早春栽培最佳播种期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需种量为600~900 g/hm2,苗龄80~100 d。

2.3 苗期管理

当85%茄苗出土时,于傍晚揭去地膜。苗期不同阶段要求的适宜温度,播种时地温应稳定在昼温30~31 ℃、夜温23~24 ℃;气温稳定在昼温30~31 ℃、夜温21~22 ℃;发芽时地温应稳定在昼温30~31 ℃、夜温19~20 ℃;气温稳定在昼温29~30 ℃、夜温17~18 ℃;齐苗时地温应稳定在昼温27~28 ℃、夜温21~22 ℃;气温稳定在昼温26~27 ℃、夜温18~20 ℃;2叶1心(分苗)时地温应稳定在昼温26~27 ℃、夜温16~17 ℃;气温稳定在昼温25~26 ℃、夜温14~15 ℃。

幼苗期要少量多次浇水,分苗前5~7 d适当控水,当幼苗2叶1心时分苗,用营养钵分苗的,一般不追肥,以控旺促壮,在茄苗3~4叶时,如茄苗发黄、矮小、长势差,可在晴天结合浇水追施10%的腐熟人粪尿。

3 适期定植

沛县地区早春大棚栽培宜在2月中下旬定植。一般苗龄 80~100 d,定植前5~7 d进行炼苗,白天20~22 ℃,夜间15 ℃左右,地温保持在13 ℃以上即可定植。茄子喜肥耐肥,生长期长,基肥要足。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90~120 t/hm2、腐熟饼肥1 500~2 250 kg/hm2、尿素375~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深翻30~40 cm,耙细、耧平,然后做成宽1.1~1.2 m的马鞍形高畦,两畦之间留宽18~20 cm的垄沟。畦面中间留深10~15 cm的“V”形水沟,一头稍高,以备膜下暗灌,然后垄面覆地膜。定植前7~10 d扣棚,并进行棚室消毒。用80%敌敌畏乳油3 750 g/hm2拌上锯木屑与30~45 kg硫黄粉混合,分12份点燃,密封24 h,放风后,无味时,再定植。早春大棚栽培宜在2月中下旬定植。在畦面“V”形沟两侧按行距50 cm、株距40 cm打孔,将带有营养土的茄苗定植到埯内,然后灌水封埯,定植4.5万株/hm2左右[1-5]。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应密闭棚体,保持棚内温度30~35 ℃,以利缓苗。缓苗后至开花期,白天保持28~30 ℃,高于30 ℃时及时通风,低于25 ℃时减少或停止通风,夜间温度保持在20 ℃左右;开花结果期,白天应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不低于15 ℃。在3—4月天气渐暖时,早春栽培茄子要加大通风量,当夜温稳定在15 ℃以上时,可昼夜通风。

4.2 光照调控

茄子属喜光性植物,较强的光照和较长的日照时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及光合产物的形成。宜在保持棚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尽量早揭草帘。

4.3 空气湿度调控

根据茄子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最佳空气相对湿度指标为缓苗期80%~90%、开花结果期60%~65%。调控措施有覆地膜、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

4.4 水肥管理

定植后3~5 d浇返苗和活棵水,活棵到开花前,适当控制水分,以利于增温发棵和植株稳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要及时补水,盛花期及结果期可多次补水。茄子定植至活株前,禁止追肥,当门茄有拇指大时,施尿素195~240 kg/hm2,对弱小苗可单独追施。施肥后浇水。以后每采摘2~3次,结合灌浇水追肥1次,追肥量为尿素90~120 kg/hm2、硫酸钾45~75 kg/hm2。中后期为防植株早衰,可每隔5~7 d混喷0.5%尿素液和0.3%磷酸二氢钾液。

4.5 植株调整

茄子在门茄坐果前后,应保留2个权状分枝,摘除主茎上其余腋芽,以减少营养消耗。当茄子植株达到7个果实时,应及时进行摘心,在茄子的生育期内一般不摘叶,但是随着果实的不断采收,可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弱、病、残叶,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4.6 保花保果

初花期,可使用50 mg/kg防落素+30 mg/kg九二处理浸花,同时可以结合灰霉病、绵疫病的防治在浸花的防落素液内加入速克灵或扑海因1 000倍液,可以保花保果,促进果实膨大。

5 病虫害防治

茄子的病虫害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同时应进行科学防治,防止花生产生抗药性,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茄子农药残留量,保证生产绿色无污染茄子。对茄子造成危害的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绵疫病、灰霉病、褐纹病、黄萎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红蜘蛛、白粉虱、茶黄螨等。猝倒病的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立枯病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绵疫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褐纹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5 kg/hm2喷粉防治;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黄萎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蚜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白粉虱可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二十八星瓢虫可用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茶黄螨可用73%克螨酮乳油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1-2,6-9]。

6 适时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当果实达到成熟时(茄果萼片下面颜色特别浅的一般不明显时)应立即采收,宜用剪刀,防机械损伤,以确保茄果品质。

7 参考文献

[1] 唐玉兰.早春茄子—水稻—菠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17-218.

[2] 夏明艳.大棚茄子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9(3):25.

[3] 汪东应.武山县地膜番茄套种豆角和萝卜高效栽培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07(12):43-44.

[4] 苏彩红.无公害西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7):24.

[5] 赵秀各,朱叶,樊祥勇.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3):30-31.

[6] 李春娟.大棚茄子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14.

[7] 张立新,吴宏顺.温室平茬茄子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1):25-26.

[8] 郭承杰.夏秋茄子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1):26.

[9] 钟霞.无公害茄子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228.

上一篇:广西韭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榆树市棚室番茄春茬提早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