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浊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农用固体废弃物中铅

时间:2022-01-28 10:20:29

摘 要:本文提出了在对样品不进行消解、不用任何基体改进剂,悬浮液进样方法,用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地分析了农用固体废弃物中铅,获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农用固体废弃物;悬浊液;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铅

中图分类号:S791.18 文献标识码:A

不对固体试样进行任何预处理,直接进样分析,可以避免了消解过程中对样品所带来的污染,有效的减小了氯化钠的光谱干扰,避免了待测物质消解过程中的丢失,并克服了传统酸碱消化的不足之处,适用于农用固体废弃物试样的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工作条件

PerkinElmer公司AA7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铅空心阴极灯;平台石墨管。

仪器工作条件:波长283.3nm;灯电流15mA;狭缝0.6nm;进样量10?L;载气(氩气)流量240mL/min,原子化阶段停气。

石墨炉程序升温参数:干燥90~110℃;灰化700℃;原子化1600℃;除残2500℃;测量方式AA-BG;

1.2 主要试剂

铅标准储备液:500?g/mL;

铅标准工作液:100ng/mL,1%硝酸介质;

35%三乙醇胺(阿拉伯胶)稳定稀释剂。

1.3 pb校正曲线的绘制

将浓度为50?g/L的铅标准工作液倒入自动进样器的样品杯中,由仪器自动配制成浓度为0.0?g/L、10.0?g/L、20.0?g/L、30.0?g/L、40.0?g/L、50.0?g/Lpb的标准系列,试液介质均为1%(V/V)硝酸。以元素浓度(?g/L)和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标准曲线见图1。其中,相关系数R=0.9999。

图1 pb元素工作曲线

1.4 实验方法

准确称取已经通过200目筛的农用固体废弃物试样0.1g(精确至0.0001g)于25mL比色管中,用35%三乙醇胺稳定剂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待测悬浮液待用。将悬浮液倒入样品杯中,按1.1仪器的工作条件进行测定。同时,用35%三乙醇胺测定试剂空白。

2 结果与讨论

2.1 石墨炉程序升温参数的选择

试样未经过消解处理,未被破坏样品原有的矿物晶格,所以,灰化温度可以比分析消解液体试样时高,这样能够有效地除去试样中的稳定剂。

2.2 悬浮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悬浮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分析方法的精密性和准确度,针对农用固体废弃物样品而言,称量通过200目筛的样品0.1g于25mL比色管中,以35%三乙醇胺为稳定剂定容,在一定时间(1.5h)试样达到内稳定和均匀的要求。

2.3 与酸法消解方法比较

固体悬浮液有效地减少了氯化钠所带来的光谱干扰,通过对GBW07424测定,2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的原子化图见图2。

2.4 精密度与检出限

对铅元素空白值进行了全程序多次测定,以3倍δ计算出铅检出限为0.4mg/kg,能够满足农用固体废弃物中铅元素的分析要求。

按试验方法对性质接近农用固体废弃物标准土壤样品进行12次重复分析,计算其精密度见表1所列。

2.5 准确度检验

按试验方法对性质接近农用固体废弃物标准土壤样品,按实验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符合参考值范围要求,分析结果见表2。

参考文献

[1] 姜国君,兰希平.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25.

上一篇:丰都县近50年高温伏旱变化特征分析 下一篇:CAWS600—B型自动气象站运行故障的判断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