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老年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探析

时间:2022-01-27 05:26:45

虐待老年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探析

【摘 要】虐待老年人一般分为精神虐待、身体虐待、经济虐待和疏于照料四中类别。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虐待老年人案件时,应当和老年人建立起良好、信任的关系,并在介入前后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此外,还应当对受虐老年人的维权进行宣传,对情况不同的老年人进行针对,和以社区为单位加强对受虐待老年人的司法维权服务等方面进行努力,减少、杜绝虐待老年人的现象,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虐待老年人;社会工作;维权

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总共有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根据相关预测,我国在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左右,占我国总人口的30%左右。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家庭关系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错失应对我国老年化所带来的问题,减少、避免虐待老年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一、“虐待老年人”简析

精神虐待,精神虐待老年人指的是歧视老人、冷漠对待老人、不尊重老人或者是用言语对老年人进行伤害等。精神虐待,将导致老年人失去自信心,导致其个性孤僻、抑郁等;身体虐待,身体虐待老年人指的是推搡、殴打等行为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受到伤害。身体虐待将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导致其与人交往时显得胆怯,并且会可以回避等行为。

经济虐待,经济虐待老年人指的是剥夺、非法占用、骗取老年人的财产等行为。经济虐待将导致老年人的财产受到损失,致使其经济陷入困境,甚至无法支撑其基本的生活。疏于照料,疏于照料指的是在老年人生活上不作为,没有尽到应尽的照顾义务。疏于照料将导致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和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虐待老年人事件的途径

(一)同老年人建立良好关系。社会工作者介入虐待老年人案件时,应当同老年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老年人放下戒备,对社会工作者产生信任。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经常和老年人沟通。在与老年人沟通时,应当掌握积极有效的沟通方法,以求对老年人的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首先,社会工作者应当掌握各种有效的语言符号。比如在和老年人沟通的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预期要温和,说话的内容应当表达清晰,并特别照顾老年人的情绪。其次,社会工作者在和老年人沟通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眼神和表情等细节回应老年人。同时,在沟通过程当中应当对老年人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运用谈心、移情等方式以获得老年人的信任,使得老年人产生共鸣,拉近与老年人的心理距离,和案主之间形成真诚、温暖、信任的关系。

(二)在介入过程前后要注意的技巧。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老年人虐待案件之前,应当对工作进行规划,一般应当包括:接案、约定、介入和评估等步骤。除了遵循这些步骤外,社会工作者更应该运用一定的技巧开展工作。应当从老年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对待老年人应当真诚,使得老年人能够信任自己;应当对老年人进行关心和安慰,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帮助老年人客观阐述自己所遭遇的情况,对自己所遭遇的虐待有新的、进步的认识,使其相信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解决自己的困境,重新回到正确的生活轨迹上。

三、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待老人的工作建议

(一)加强对受虐老年人维权的宣传。加强受虐老年人的维权宣传,可从加强老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加强受虐待老年人的法制维权教育两面进行努力。(1)加强老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社会工作者应当为老年人群体申请更大力度宣传、教育的机会,除了宣传教育老年人群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外,还应当针对广大中青年群体宣传尊敬、孝敬老年人,虐待老年人是违法行为等相关知识,并在中小学中宣传敬老爱老的中华美德。宣传工作不应当仅限于大中城市,更应当到小城市、乡村等区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2)加强受虐待老年人的法制维权教育。我国颁布了针对虐待老年人的法律法规,比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刑法》当中所规定的老年人虐待罪等,但是人们对这些法律法规却相当陌生,青年人不知道虐待老年人犯法,老年人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等。因此,应当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中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在发达地区进行宣传外,还应当在偏远地区、基层单位等地区进行宣传。将老年人权益保护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二)有计划的提供针对。针对不能自理、高龄的老年人。考虑该群体中,部分老年人的疾病较多,而且日常生活一般无法自理,缺失精神慰藉。因此,这些老年人通常会感到孤独、寂寞。为这一类老年人提供服务应当社会工作者、护工和义工进行协调合作。社会工作者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护工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的护理,确保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维持良好;义工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服务。与此同时,老人所在的社区应当为这类老人提供紧急救助呼援服务,确保老年人不受到虐待。针对生活能够基本自理,但是也需要一定照顾的中高龄老人。社会工作者应当鼓励其多参加社区中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

(三)以社区为单位加强对受虐待老年人的司法维权服务。为了能够对社区老年人受虐行为及时制止,并提高受虐老年人的法律维权意识,社区机构应当建立针对老年人受虐的法律援助部门,专门为受虐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在社区建立法律援助部门能够提高法律保护受虐老年人的效率,一发现老年人受到虐待,便可及时上报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让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减少老年人受到伤害,并能够有效地制止虐待老年人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薇.高龄老人的机构养老现状分析――以 X 区老年养护中心为例[J].才智,2010,1(36).

[2] 晏华,凌云.城市社区老年人闲暇时间利用困境与出路――基于增权理论视角[J].湖南农机,2011,1(03).

[3] 孙唐水,郭安.城市独居老人需要社区的精神关爱――南京市独居老人调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08).

上一篇:浅谈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下一篇: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