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中题型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1-27 03:39:36

“导学案”教学中题型设计的思考

【摘要】在当前课改的浪潮中,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学案导学模式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接受,明确的指出学生的高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所以,导学案应运而生,而在数学教学的导学案中,题型设计尤为关键,对其设计的难度,数量,灵活性等都有相当的要求,才能达到教学的高效,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的有发展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典例拓展

2013年我县推出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高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在不订阅课外教辅材料的前提下,促使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实行精细化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坚持“高效课堂”的理念,减少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活动。所以如何设计一张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中三个环节“预习导学、课堂研讨、延伸拓展”的题型设计是一个重点。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与研究,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预习导学

“导学案”的环节之一为“预习导学”,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

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对新知识作初步的了解,所以设置的预习题以基础为主,实现低层次目标的自达。保证所有同学能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内容,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

对这一环节中的预习题,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这样设计的:

案例:设计七年级“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内容的预习导学:

一、预习导学: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 、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

(1)2x-y=3 (2)3x+y-1=0

3、问题:篮球联赛中比分都要分出胜负,每对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如果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则这个队的胜负场次应分别为多少?

(一)旧知识的回顾

在学生接受新知之前,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习题1要求学生明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要求是需同时满足两个方程。第2题中要求初步掌握对方程的变形,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好基础。

(二)新知识的简单尝试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40分钟内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我们就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难度较低,并通过预习就能独立解决的一些练习题,第3题中让学生尝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组。然后让学生思考,对于本题选择“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各自的优越性,让学生感到学这节课的必要性。通常我们老师设计一节课,比较注重 “我怎么教”,而对于“我为什么要教这节课”和“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思考相对较少,所以我认为在“导学案”四个环节的作业设计中,都应该注意这三个问题。

二、课堂研讨

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是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的,这样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课堂研讨部分的练习设计应注意适度和适量。

(一) 要注重课内例题的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

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体现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例题主要采用书上的例题,但采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改变,哪怕改变计算题中的一个数字或几何证明中的一个字母(防止少数学生在自学时不动脑筋的抄,而是必须自学看懂书上例题,再做“导学案”上的预习题目);呈现方式上一题多变,利用书上的例题进行变式、挖掘和提高,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挖掘例题的作用。同时几个例题要步步为营,步步深入,有一定的坡度性。

还是以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内容为例,在设计例题时, 如上面的问题3中的方程组 不仅可以用代入法解,还可以用整体代入的思想,如将x+y=22代入第二个方程,也可以考虑用加减消元的思想来解,此题看似简单,但解法多样灵活。这样例题的基础性、灵活性、典型性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课堂练习要适量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再次反馈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所以课堂作业练习要适量,保证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在学生进行课内作业时,教师应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反馈纠正。要重视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独创性。对学生在预习导学作业中或课堂研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应及时讲评和反馈,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做“延伸拓展”中的二、三星级提高题。如有疑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学生点拨或帮助.

三、延伸拓展

(一)精选练习题

精选练习题,在题目的选择上,做到与教学内容配套,合适梯度,有易到难,坚持以训练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主,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事先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解题时需要用到哪些新授数学概念、定理及知识点;解题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在这方面训练的熟练程度;解题过程的关键处和易错处都了然于胸。

(二)自编练习题

试题都是源于书本,只是命题人在题设条件、问题的情境和设问方式上作了适当的变换,中考题就是把平时练习中的题目通过给出新的情景、改变设问方式、互换条件与结论等手段改编而成。这样的试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似是而非的感觉,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应变能力至关重要。因而我们在平时作业中,有意识地对一些可以改编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题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问题的本质及其通性通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数学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作业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层次性作业,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设练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四)从学生的错误中设计题目

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形形,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把每天学生的各类错误收集起来,记在教师“导学案”后面空白处,在合适的时间把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概念和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杨忠:《数学基本能力学习》

[2]王富英,王新民,谭竹,DJP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3]斯海霞,叶立军:基于视频案例下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分析

上一篇: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分... 下一篇:《反比例函数》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