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高油葵花产业发展综合分析报告

时间:2022-01-27 11:28:35

洮南市高油葵花产业发展综合分析报告

今年我们对我市高油葵花集中的8个乡镇油葵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共踏查油葵生产田50块,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我市油葵种植基本情况

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大力发展高油葵花产业,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全市30件实事之一。今年全市共种植葵花20.81万亩,其中:高油葵花8.23万亩。全市18个乡镇均有种植。从栽培品种看,主要有白葵杂6号、艾地尔、赤葵杂2号、F51、康地5号、康地115等6个品种。播种时期一般为6月中旬,尽管油葵种植地块大部分为中低产田,但从为前田间长势来看,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平均亩产可达到330斤,全市预计可收获高油葵花2700余万斤。

2.我市发展油葵产业的优势及市场前景

2.1自然优势

油葵作为一种加工型工业原料,栽培历史悠久。最适宜种植区域为北纬42-45℃、南纬42-45℃之间。由于其节水、喜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适宜生长在光照长、降雨量少的地区,全球只有阿根廷、俄罗斯、中国、乌克兰等少数国家和地区生产,国内只有内蒙古、新疆和东北部分地区适宜种植。我市发展油葵产业,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是我市位于北纬45°至46°之间,属于适宜葵花种植区域。二是我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左右,年日照3005小时,≥10℃有效积温2900℃以上,光热资源充足。雨量主要集中分配在7-8月份,此时正是葵花需水的关健时期。三是我市土壤类型复杂多样,无论是淡黑钙土、栗钙土、淡盐碱土、风沙土均适宜种植葵花。

2.2种植效益优势

在我市中等肥力地块、有水浇条件下,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种植高油葵花,每公顷种肥投入在900元左右,灌溉费用两次共计300元。以产油葵6000斤、每斤1.1元计,公顷收入为6600元,纯收入为5400元。同等生产条件下种植玉米,种肥投入共计2800元,灌溉四次需投入600元。以产玉米17000斤,每斤0.5元计,可收入8500元,纯收入5100元。种植绿豆,公顷种肥投入600元,灌溉两次需投入300元。以产绿豆2000斤,每斤2.5元计,公顷毛收入5000元,纯收入4100元。可见,同等农业生产条件下种植油葵,每公顷比玉米增加纯收入300元,比绿豆增加纯收入1300元。

2.3农业生产优势

种植高油葵花是我市发展避灾农业的必然选择。一是我市油葵播种最晚可达到6月末,此后除荞麦外不能再种植其它农作物,而我市春季干旱危害严重,一般年份6月下旬才出现有效降雨,此时正是油葵播种适期。二是我市雹灾、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油葵生育期短是我市毁种农作物的首选品种。三是油葵抗逆性强,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今年9月9日,我市北部半山区发生较重霜冻灾害,同等地块条件下,绿豆、玉米及高粱等农作物受害较重的基本绝收,油葵从目前长势看,基本未受到任何影响。

2.4技术优势

一是我市农民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种植葵花,具有多年的栽培生产经验与种植习惯。发展油葵生产,只需在关键技术环节如选种、选地、施肥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葵花高产稳产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二是品种优势潜力巨大。在我市推广的白葵杂6号、艾地尔、赤葵杂2号等优良杂交油葵品种,整齐度好,植株矮,花盘大,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非常适合在我市大面积推广。三是我省向日葵研究所设在白成市,是我国唯一的向日葵专业研究所,主持全国向日葵区域试验,是全国向日葵学组的组长单位。可作为我市发展油葵产业的技术依托单位。

2.5市场优势

高油葵花的终端产品葵花油,其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亚油酸含量高且比例均衡,利用人体吸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葵花油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食用油源。目前,我国植物食用油年产量1100万吨,其中葵花油产量在50万吨左右,全国食用植物油每年消费量在1400万吨左右,葵花油年消费量在56-70万吨左右。因此,我国植物油包括葵花油产能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此外,向日葵全身是宝,除葵花籽可用于榨油外,榨油后的饼粕还是养殖业的高级蛋白饲料。籽仁可作食品添加剂或作向日葵葵乳饮料等。秸秆可取代木材制造刨花板,葵盘可做饲料,也可提取果胶等多种产品或做生产磨菇的优质原料。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农民的认识问题

从调研中发现,我市今年的油葵生产,除个别的试验示范田外,其余全部为水肥条件很差的瘠薄地块。可见,我市农民未将油葵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从油葵生长特性来看,油葵虽然耐瘠薄、耐干旱,但并非喜欢瘠薄、喜欢干旱。在今后的油葵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群众改变种植油葵不选好地、投入过低的不良生产习惯,改变油葵在农民心中的弱势产业地位。防止农民将其当做可有可无的副业,由于管理不善、产量不高、效益下降,进而否定这个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3.2油葵种植的技术问题

发展油葵产业,要注意良种加良法的配套实施,在调研所踏查的26个地块中,投肥量都没有达到技术规程要求,只有1块生产田达到了种植密度要求。因此,要改变农民种植常规品种葵花的生产习惯,保证油葵的公顷保苗株数。以65厘米行距计,株距要保证在33-40厘米左右,公顷保苗株数在4.5万株以上。在保证种植密度的同时,要获得每公顷6000斤以上的产量,投肥量必须在600斤以上。此外,油葵属于高油作物,生产中对土壤肥力消耗很大。俗语讲:“油见油,三年愁”。一般油葵连作减产幅度在10%以上,要注意引导农民避免重茬种植。

3.3品种选择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个别农民盲目引进的油葵品种,不适合在我市推广。也存在部分农民种植二代杂交种所导致的油葵长势极差的问题。品种的好坏是农作物能否高产、稳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从品种特性及我市的生产实践来看,应将白葵杂6号、艾地尔、赤葵杂2号、康地5号作为我市油葵种植的主推品种。其中,白葵杂6号重点在我市北部半山区推广,艾地尔与赤葵杂2号适宜在我市中南部发展,康地5号由于生育期最短,可作为我市毁种作物的首选品种。

3.4农民利益问题

油葵产业发展关键取决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决定着产业的发展与兴衰。当前,我市油葵长势喜人,有望取得较好的收成。但农民关心的是“丰产能否丰收、高产能否高效”。我市油葵产业刚刚起步,有序的市场流通机制尚未形成。因此,秋后有没有固定的收购企业,合理的收购价格与让农民满意的收购服务,让农民种植油葵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比较效益,是影响我市油葵产业今后能否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这也是目前乡村干部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让农民通过种植油葵得到实惠。

总之,在调研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全市各级干部与农民群众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对发展油葵产业信心十足。可以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超前思维与精心谋化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油葵必将逐步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生产经营全流程到管理服务全领域:信息技术加速... 下一篇:探索绿化植被冬季越冬的防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