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切块拼接法”教学初探

时间:2022-01-26 11:26:47

小学语文“切块拼接法”教学初探

【摘 要】切块拼接学习法是合作学习的策略之一,它是根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班级、小组只是静态地被动地学习,使之为动态的、主动的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利用学生的互助作用,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切块拼接法 课堂教学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36-01

一、切块拼接法所隐含的主要观念

切块拼接法所隐含的主要观念就是激发学生去相互鼓励,和互相帮助。以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学生想使自己的小组得到小组奖励,那么他们就必须帮助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所教的材料从本质上讲,切块拼接法的关键在于:每个学生都依赖于本小组其他成员提供信息。以便在测验中获得好的成绩。

二、切块拼接法的优点

切块拼接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教学的情意功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在切块拼接法中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传统教学理论大都只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教学的情意功能则重视不足,合作学习则不同,他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突出了教学的情意功能,使本来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乐与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儿童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自尊,自尊是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近些年来一些从事于合作学习的技术研究的学者发现。小组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尤其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是在课外活动,是那样的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合作学习的研究者发现,合作学习班集中的学生较传统教学班上的学生对自己有着更加积极的情感。而最能直接提高学生自尊的合作学习形式是切块拼接法。用这个方法,学生各自拿到特定的材料,这使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小组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许多对切块拼接法的研究都显示了此法对提高自尊心的效果。

(二)多维立体的互动观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互动观,它从教学过程的集体出发,针对传统教学针对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因此,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而切块拼接法的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恰恰能更好的体现这种多为立体的互动观。其特点在于,教学中,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因而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共同互动合作。以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学生的信息交流是多向型的。大家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多为立体的互动在这种切块拼接法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现呈现图。

三、切块拼接法的特色

(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名2~6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家庭社会背景诸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要求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异质性构成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特点,也正是由于此特点,才使得合作学习小组与传统学习小组在功能上有所区别,具有传统学习小组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大多数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具体方式都必须依赖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着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如:切块拼接法就利用了把学习课题切成若干块分给小组成员后在拼接合龙的做法,使得每个小组成员既要对自己特别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因为除了他自己掌握之外,还得当先生教小组同伴)。同时还要依靠小组同伴准确地讲授另外一些由他们负责的学习任务,这种有分有合的做法保证了全班学生共同使用资源,积极投入。

四、切块拼接法的教学实效性

切块拼接法的教学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切块拼接学习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全面、生动、活泼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切块拼接学习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改变了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过于简单的单向,双向传播模式,使之成为多向传播,学生在多向传播的互助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切块拼接学习法很好地解决了各类学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水平等各不相同,所以学习成绩"两头尖"的现象非常严重。老师如何在教学中让“优生吃饱”、“差生吃了”,是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切块拼接法针对各类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问题,既解决了“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又激发了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块拼接学习法十分重视作业的层次性,中差生做基础性作业,优等生做提高性作业,并鼓励中等生争取做提高性作业,每周抽时间给中差生讲解提高性作业,让他们试做一遍。这样,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普遍感到学得轻松自如了。

上一篇:怎样提高体育教学实效 下一篇:浅谈“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