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因素及含油气系统找油

时间:2022-01-26 09:07:47

论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因素及含油气系统找油

摘 要: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因素:油气的成藏温度、压力及有效受热时间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压力、浮力和流体势所控制的流体动力学过程。油气是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生成的流体矿产, 要弄清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必须开展盆地分析。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包含生、储、盖、圈、运、保存和配套。这些条件的合理的、最优化的组合将形成油气储量丰富的含油气盆地,较差的组合则形成低储量丰度甚至非含油气盆地。

关键词:沉积盆地 油气 赋存

一、引言

一般来说,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是勘探早、中期达到油气田发现和储量增长高峰后,随着勘探深入,发现越来越少,储量增长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我国多以多构造层系叠合盆地为主,经过多次构造活动,不同类型盆地叠加、改造和沉积面貌复杂,表现在生烃层系与储集层系多、运移聚集期多、油气分布复杂,加之圈闭构造发育不平衡,陆相岩相岩性变化大等因素,造成一方面油气资源很丰富。一方面油气在平面上和层系上分布相对不够集中,认识过程和勘探过程是逐步深化,呈阶段发展,一个层系、一个领域、一个类型勘探到一定程度,将又转入新的层系、领域或类型。

这种特定的石油地质特点,决定了中国石油勘探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复杂的石油地质特征决定了储量增长的阶段性非常明显,并且将随着勘探的深入储量增长高潮迭起。中国油气资源丰富,各类沉积盆地超过500个,沉积岩面积达67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新生界沉积岩厚度超过1000米的盆地达420多个,总面积约530万平方公里。从有机成烃说的观点出发,地壳中油气资源的存在和丰度,取决于成烃、成藏及保存诸因素的有机配合。地壳中这三方面具备最佳组合的盆地带,就成为油气最富集的盆地带。

二、油气聚集成为油气藏的关键

成藏条件在时空上的有机匹配,是油气聚集成为油气藏的关键。生油、储油、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环节,对于油气藏的形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的整体。沉积盆地中能否有丰富的油气形成和富集,关键取决于上述六个条件的时空匹配。若匹配的条件好,就可以形成较大的工业性油气区;若匹配的条件差,则不利于形成油气田或油气区。在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上述六个环节的发育是不均衡的,有时甚至缺乏某一环节,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油气聚集。有时,虽然某一环节发育稍差,但其他环节发育良好,从而弥补了前一不足,同样能够形成有远景的油气区。因此,从沉积盆地整体出发,综合研究油气藏形成的各个要素在时空上的匹配关系,是含油气盆地分析的最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含油气盆地作出系统的科学的评价。

不整合面上下有丰富的油气聚集,聚集在不整合面之下的比之上的更多(如:基岩油藏、潜山油藏),其原因:长期的风化剥蚀使孔隙性增强。不整合代表曾经长期上升、风化、淋滤、溶蚀,形成了大量的裂缝、溶孔、溶洞,为油气极好的通道或聚集空间。

不整合常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孔渗高,为油气渗流的最佳通道;不整合面常凹凸不平,上面覆盖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大,易产生次生孔隙;不整合面上常有风化残余碎屑,固结后为高孔渗的岩石;不整合代表了一次区域性构造运动,使地层产生变形,促使油气运移;不整合面面积较广,延伸长,可使油气作长距离运移。整合是联系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桥梁。由于不整合面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且为沉积间断面,所以它能将距离较远或时代相差较远的生油岩和储集岩联系起来。 不整合面常是大范围的沉积间断,岩相突变界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遮挡面,形成不整合圈闭和油气藏。

三、含油气系统找油论

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须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含油气系统根据有效烃源岩体来确定和划分,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对应一个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的边界由该烃源岩体生成的所有油气分布的最外边界或油气运移的最外边界确定。

按照Magoon的意见,表征一个含油气系统需要4张图件来描述含油气系统的区域、地层及时间展布范围。埋藏史曲线图:展示关键时刻及基本要素;关键时刻时的平面及剖面图:展示基本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含油气系统事件图:展示基本要素之间的时间关系,表现了系统的持续时间和保存时间。

持续时间指沉积含油气系统所需的基本要素及完成油气田形成时所必须的那些地质作用所用的时间。保存时间指烃类在该系统内能保存下来,受改造或遭到破坏的时间段。它开始于油气生成、运移及聚集作用完成之后。在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作用是油气的再次运移、物理或生物降解作用乃至烃类的完全破坏。关键时刻通常接近于持续时间末,那时大部分烃类正在其最初的圈闭中运移和聚集。确定它的依据是地层剖面的埋藏史曲线图,即源岩处于最大埋深的时刻。

定义的三重含义:油气系统是盆地中一个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的独立的石油地质单元;油气系统的内涵是指该地质单元内存在的,油气藏形成所必需的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油气系统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油气系统强调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和相互关系强调系统、整体、动态和历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与传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区别:油气系统强调系统和整体的研究,强调 用地质作用把各成藏地质要素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传统的石油地质主要注重各成藏要素的研究;油气系统强调动态和历史地研究,强调以过程为主导的研究思路,突出过程的恢复和关系的建立,而传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以现今石油地质条件静态描述性研究为主。

四、结语

概括起来,控制沉积盆地中油气赋存规律的因素有: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大型油气区的成盆基础,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保存;沉积体系、沉积相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长期继承性古隆起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生、储、盖、运、圈、保诸条件在时空上的有机匹配,是油气聚集成为油气藏的关键。

上一篇:液体耐温凝胶堵剂XB—1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差异化和目标导向的4G套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