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文艺孵化器

时间:2022-01-26 04:54:37

时空文艺孵化器

你是否想象过这样一个地方,在胡同的老厂房里,出版好玩的书,有香喷喷的咖啡,每两周有电影分享,美妙的音乐放不停,满目精致的画作摆件,来的都是有趣的人。不是幻想中的乌托邦,而是一个24时区创作人的聚集地,一个非盈利的跨文化创意组织,一个“谋划”了三年的大惊喜。这个完美空间的传说,沸沸扬扬了好久,终于在春光静好的季节露出了真颜。在京味浓厚的亮果厂胡同,青砖墙包裹着红砖房,一览四周青砖灰瓦,一片媲美798的创意艺术园区――77文化创意产业园悄然林立。园区内依旧保留着它的前身北京胶印厂的模样,时差空间便身处其间。

正如其名字给人时空流转的联想一般,红色的砖墙被以最原始的工业手法保留了下来,从厦门老别墅运来的回收木地板,经过历时几个月的打磨,重现了其原本天然而古朴的旧色调。还有各种外籍艺术家的作品展示,让人一时错乱了地域。创始人Momo每天在这里工作、与往来之人打交道,说起整个空间的设计与改造,那便是出自今日美术馆设计师王晖之手,核心设计理念就是为了让“时差”变得再“无时差”。

在一层红砖与绿色书柜形成的反差空间,有&Café的咖啡区域和充满趣味的艺术客厅,工作和悠闲在此融合体验,天气晴好时,坐在门外小广场聊聊灵感也不错。艺术客厅时常被用作展览、电影放映、戏剧表演等相关创意派对和聚会,还有一整面的绿墙,由一个个格子堆积而成,展示着各位大小艺术家们的作品,搞派对时,一个个取下就变身成了桌椅。

顺着铁皮制成的白色楼梯进入到时间空间的二楼,新鲜的“联合办公”创意在这里得以实现,一边是时差空间的自有桌,一方则是出租给独立艺术家或创意小团队办公。左边是一位来自葡萄牙的建筑师,和他邻桌的则是一位法国艺术家,也许他们还能在相邻而坐的空间中,碰撞出更多创意的火花来。在这个凝聚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创作人们的空间“实验品”里,有来自法国灯管装置艺术家Theo的灯艺术常年悬挂其间,有来自中国浙江的熊亮水墨画和红砖墙产生了新的视觉……新与旧,近与远,碰撞,融合,正生发出来更多无时差无国界的创意。

时差空间

寻觅处: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 号77 文创园8 号楼

时差空间并不是错乱了时间,而是打破了时间,孵化着革新的文化与创意。

上一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的兴趣 下一篇:变电站倒闸操作事故分析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