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臭熏倒鹦鹉”的广告说起

时间:2022-01-26 04:22:37

从“口臭熏倒鹦鹉”的广告说起

最近,媒体上推销“消除口臭”的保健品广告多起来了。林林总总之中,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那一幕:门铃在响,正在焦急等待女友上门的他匆匆对鹦鹉叮嘱几句,没想到鹦鹉居然被他的口臭熏晕,一边跌落一边大叫“你口臭!你口臭!”好笑之余,不由得使人想起一连串问题:

――口臭真有那么可怕?

――口臭由何引起?

――消除口臭有什么良方?

――口臭是不是全身疾病的信号?

就此,我想与大家谈谈有关口臭的问题。

口臭真的可怕

口臭可怕,尤其是对“吃开口饭”的一族,更是威胁“饭碗”的大事。教师、医生、售货员、服务员……试想,这些人如果口中常散发出异味,哪能不影响到服务对象的情绪?所以,这些职业的岗位即使有空缺,也常常轮不到有口臭的应聘者。

如果说口臭是一种“职业障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口臭有时更是一种“灾难”。笔者曾经收到过一封“求救信”,说他人到中年,因“口臭”闹得家无宁日,妻子提出离婚,同事与其疏远。信中悲叹“此病闹得我众叛亲离,口臭不除,活有何乐?”虽然广告中“口臭熏倒鹦鹉”和上述求救者均属个例,但因口臭而引发的公关问题和心理障碍却是真实存在的。

据说,口臭的发病率目前有增高趋势,有人估计达20%,也就是说五人之中有一人口臭,难怪媒体群起“广而告知”。国内外有不少医学专家已将其列为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

引起口臭的原因多种多样

紧张和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可能是引起口臭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的口腔有一种自洁机制,其中担任主角的是唾液。每天正常的唾液分泌量可达1.92升,唾液中还含有多种抗体和酶。因此,口腔可以被唾液冲洗,暂留其中的细菌等“不良分子”也会被唾液成分中的“清道夫”收拾干净。然而,一旦人处于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指挥”唾液腺分泌的迷走神经就被抑制,相反调动应激机制的交感神经却高度兴奋,人就会口干舌燥,大大降低口腔自洁功能。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越快,口臭人群却越庞大的原因。

口腔局部疾病是导致口臭的另一重要因素。有人对一群口臭患者做过口腔检查,结果发现2/3的人有“口腔异常情况”。其中龋齿(即蛀牙)占17%,龋坏的牙组织,尤其是“老烂牙”,会发出腐烂气味。牙龈炎占33%,它是发生在牙龈上的炎症,口腔中出现脓水和因炎症而糜烂的软组织,哪能没有气味?牙结石占10%,牙结石是钙化了的“菌斑”,这是口腔中“藏污纳垢”的庇护所。许许多多会产生吲哚、甲基吡啶、苯、正丙醇、仲丁醇等恶臭物质的细菌就喜欢躲在这个“小世界”里生产臭气。牙周炎占40%,牙周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典型的症状是牙槽骨吸收,牙齿周围的“袋形”结构中不断地溢脓,牙齿松动,摇摇欲坠,其炎症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牙龈炎,因此常常有“臭不可挡,臭不可闻”之势。其他的口腔不良因素还有:残根残冠、口腔粘膜溃疡病、刮舌苔不良习惯等等。

除此而外,口腔作为消化系统的“人口”和人体组织的“窗口”,其气味当然与机体的整体状况有关。例如,人在感冒发烧时、在手术之后、在得了肿瘤等重病时或者消化不良时,都会发生口腔气味的改变。这里更不用说吃了大蒜、羊肉、韭菜等有特殊气味的食物了。

除臭从“清嘴”开始

明白了口臭的起因,“除臭”就有了方向。除了一般人都知道的“少吃蒜,多吃茶”的保健方法之外,特别要强调清洁口腔,保持口腔自洁功能的重要。

首先,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口腔状况。尽早发现龋病、牙龈炎、牙周炎或粘膜病,尽早进行治疗。例如,将蛀牙的腐坏部分去掉,用高分子材料或银汞充填,这样做不但可以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而且因消除了恶臭来源,会使口腔气味清新起来。

第二,要纠正刮舌苔等不良习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更多的细菌感染机会。

第三,要定期清洗牙齿,去除牙结石。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3~6个月做一次“牙周洁治”,不仅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因优化了口腔“微生态环境”而使口臭减少。

第四,要做到劳逸结合,学会“忙中偷闲”,放松紧张的神经,恢复迷走神经的“指挥权”,使唾液分泌和其他的口腔自洁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警惕以口臭为信号的全身性疾病

引起口臭的不同疾病往往有不同的特殊臭味。口臭往往可以起到对某种疾病的“警示”作用。如糖尿病患者如果口腔发出“烂苹果臭味”,说明有酮症酸中毒可能。嘴巴里有尿臭或者“氨臭”味,说明可能有尿毒症。胃肠道出血则有酸臭味。消化道不良有“臭皮蛋”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有“脓臭”。化脓性扁桃体炎、萎缩性咽炎、化脓性上颌窦炎、冠周炎有陈腐臭。干燥综合征、口干症、贫血等可引起积腐臭或污秽臭。

从中医角度来说,口臭与脾胃脏腑积热有关,消除口臭常用清胃散、甘露饮等加减配方。也可以用生地黄、熟地黄、麦冬、枳壳、甘草、石斛、黄芩、丹皮、山楂等中药汤剂煎服。有时口臭还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故还应根据脏腑的不同,采用不同方药调治。例如胆热口苦而臭,可以用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等;肾热口成而臭,可以用补肾阴的药物,如生地、玄参、知母等,或用六味地黄丸;肝热口酸而臭,应多服清肝理气的药物,多吃一些如蓬蒿、芹菜、枸杞头等蔬菜。

此外,一些民间流传的土方、验方,也有外治口臭的效果。例如用细辛3克、白豆蔻6克捣碎、煎汤、过滤。每日含漱数次。或用丁香20克、白矾40克烧灰,香附1克捣成粉末。把E种药末拌和在一起,于刷牙后取少许药末涂牙,亦可收效。

最后,还得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则广告。各种各样的口香糖都有一定的清除口臭的作用,但是,它不可能解除“臭源”。因此,除臭必须“里应外合”、“标本兼治”,如此才有彻底“解除心头之患”的希望。

上一篇:保健食品为何热点迭出 下一篇:两种β-HCG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