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宁的天空

时间:2022-01-26 01:51:55

熊宁的天空

她是西安最美的女孩,清纯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她的心中装着一片澄澈的天空,只想把温暖带给需要帮助的人。也许正因如此,她才会选择走这样的路,而且将这种选择当成一种享受。

蓝蓝的天空下,绿绿的草地上,两个美丽的女孩像一对姐妹,妹妹倚着姐姐,姐姐抱着妹妹,一齐>中着镜头甜甜地笑……

这是熊宁在青海玉树做慈善活动时与一位藏族女孩的合影。

如今,熊宁姐姐走了,走得那么突然,那么让人难以相信,只有这幅照片成为藏族女孩心中永远的记忆。

一个爱美懂事的女孩

在朋友的眼里,熊宁是一个特别爱美的女孩。

她在西安的商店里看到喜欢的衣服,就会找跑香港的导游朋友替她往回带,这样会节省许多钱。她还常和朋友买《瑞丽》等服饰杂志,然后买来很便宜的布料,自己设计好款式,再找一位技术好的裁缝师傅做出来,穿出别样的风韵。

她有时会拉着朋友在自己的衣柜前说:“我什么都可以不要,但不能没有这一柜子衣服。”在她看来,不会打扮是个可怕的事情。

熊宁的好友高红说,“因为上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所以熊宁的审美有着非常独到的眼光,衣服在她的手中会被搭配出万种风情,令人目不暇接。”高红说,熊宁的偶像是奥黛丽・赫本。

伟志集团的总裁助理苗怡女士提起熊宁,总是由衷地赞赏,“这个女孩子实在太美了,她的美阳光、纯洁而又不事张扬。”

熊宁初中时的班主任王宇翔老师向记者回忆到:熊宁是一个阳光漂亮的女孩,高挑的身材,最爱穿一条红色连衣裙,白色针织上衣,梳着简单的马尾辫,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显得非常可爱。学习也很刻苦,成绩特别优异,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曾经是班里的“才女”。

而在爱人黄晨眼里,熊宁是个好妻子。黄晨告诉记者,因为自己不爱吃牛奶面包,每天早上熊宁都会起床给他煮面。不管有多累,只要在家,熊宁总是头一天晚上把丈夫第二天要穿的外套、鞋子、袜子、内衣都准备好,放在床边。

熊宁是父母的独生女儿,从小和父亲的感情就特别深。熊宁的父亲说:“我和贝贝(熊宁小名)的关系其实更像是朋友,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人生,谈慈善、也谈美食……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贝贝总是在我们畅谈之后,亲吻我的额头,靠靠我的脸,然后撒娇地说‘爸爸你真好’。”

说到熊宁,婆婆很心疼、也很骄傲:“我有个好媳妇,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以前,熊宁和丈夫每年至少两次到广州看望婆婆。近两年因为忙于搞慈善,熊宁回广州的次数少了,但每逢节假日,总不忘给婆婆打电话,嘘寒问暖。去年冬天,婆婆和公公到西安看望他们,一个多月的时间,熊宁从不让婆婆进厨房。因为丈夫和婆婆公公的习惯不一样,她几乎每天都要做两样饭。

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个时尚现代的女孩子,竟将自己的生活与残疾儿童、孤寡老人以及贫困人群联系在一起。

儿童福利院的“常客”

大学毕业后,熊宁到广州当过白领,回西安后又开过服装店。熊宁的“发小”刘璞说,那时,他们几个朋友在一起,经常谈的是怎么赚钱。后来,熊宁渐渐热心于社会救助工作,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熊宁的父亲说:“贝贝最欣赏的人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尤努斯。她希望自己也能像尤努斯一样,办一家穷人的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帮他们改变人生……”

熊宁的爱人黄晨在西安经营着一家室内装饰公司,收入稳定,这使熊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西安儿童福利院是熊宁经常去的地方。

苗怡曾经和熊宁一起去过福利院。熊宁告诉她,福利院的条件不错,只是那里老师太少,很难保证周到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亲情和关爱。在苗怡的印象中,熊宁平时为人特别低调,但是一谈起孩子或者见到孩子,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情和快乐就会洋溢在脸上。

苗怡向记者描述和熊宁第一次去福利院的情景:在福利院的儿童综合大楼,宝宝班的孩子见到熊宁都扑了过来,依偎在她身边,有的抱腿、有的扯胳膊……她笑眯了眼,一会儿抱抱这个,一会儿亲亲那个。平时那么时尚那么爱干净的熊宁,根本不顾孩子的鼻涕和嘴边的饭粒粘到她的脸上和身上,而是急着拿出袋子里的香仔肠和糖果分发给孩子们。

“熊宁是个特别有心的人,经常帮助福利院解决计算机网络等实际困难,为孩子们联系治病的医生,给我们的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她并不是福利院做义工时间最长的,但她的爱心却给我们每个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熊晴说。2007年“六・一”儿童节,熊宁被福利院授予“爱心个人”的称号,上台领证书时,熊宁依然是一脸灿烂的笑容。

每到节假日,熊宁都要带一些孩子回家,给他们洗澡,换上漂亮的衣服,带他们出去玩。安佳就是熊宁曾经带回家的一个小男孩,在熊宁的帮助下,他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了。熊宁既为安佳有了归宿而开心,又为他的离开而依依不舍。

熊宁的“爱好”渐渐影响到她周围的许多人。有一次,熊宁带着福利院的孩子买衣服时,认识了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这个老板从此也成了福利院的“常客”。

熊宁中学时的班长任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妻子自从认识熊宁以后,也受到了熊宁的感染,每个星期都要和她去福利院看孩子,已经坚持一年多了,两人也因此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儿童福利院,熊宁还认识了许多来这里献爱心的人,西北大学的高红老师就是其中一位。高红说她和熊宁是去年年初认识的,后来,她曾收到过熊宁给她的一封信:“感谢你这么长时间和我一起去福利院。这是对我人生理想的莫大支持!也许我选择的路会很难走,甚至会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享受在路上的过程,还有和你这样的好友在一起的美好回忆。人生苦短,知己难求,你我携手,不枉此生!”

雪域高原的爱心使者

2004年,青海玉树土登寺的秋英多杰活佛来到西安,与熊宁相遇。熊宁正式皈依,成为秋英多杰活佛的弟子。

伟志集团的老板向炳伟,也是秋英多杰活佛的弟子。向炳伟虽比熊宁年长20多岁,但熊宁皈依在前,还算是向炳伟的“师姐”。2006年7月,两人在去土登寺拜见秋英多杰活佛时初次相会。那时两人交流的,主要还是怎么做生意。

在青海,熊宁认识了藏族民政干部巴桑。巴桑在看望藏族患病男童回单位的路上,挥手拦住一辆吉普车,车上坐的正好是熊宁。闲谈中,巴桑告诉熊宁,自己看望的这个男童6岁,是一个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孩子。熊宁听了巴桑的介绍,执意让巴桑留下联系方式,盘算着在西安联系医生为男孩治病。遗憾的是小男孩又被诊断为心脏病,无法接受手术,巴桑和熊宁救助的计划落空了,但两个年

轻人却从此结下了友谊。

巴桑告诉记者,她和熊宁经常两地通话,谈的最多的是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在巴桑的协助下,熊宁先后认识了恭奔香巴林职业(孤儿)学校校长三智才让和那里的孤儿们,认识了拉布乡第二寄宿小学的校长索南巴久和那里的孩子们,认识了隆宝镇敬老院的10位孤寡老人……

熊宁和巴桑还曾设想,在当地建立一个妇女互助组织,专门为她们提供医疗帮助。

今年春节前,巴桑和熊宁通电话时,无意间透露“玉树地区下雪了,雪比较大,有些藏民受灾严重。”熊宁听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熊宁的好友高红说:“没过大年初六,她就开始挨个给我们发短信,问大家有没有可以捐赠的厚衣服、药品之类的,她要送到青海的灾区去。”为了募捐到更多的救灾物资,熊宁不知跑了多少家企业,动员了多少朋友,一天跑下来,常常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就这样,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熊宁募捐到了一批救灾物资。

熊宁知道到玉树的路不好走,尤其是下雪的时候,但是她急于将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一刻也不愿多等。于是,她说服丈夫黄晨和朋友赵海涛、刘璞早日动身。其实,赵海涛与熊宁是在去青海前两天刚刚认识的,当时,熊宁正为如何运送救灾物资发愁,有车的赵海涛看到熊宁这么热心,挺感动,就决定一块去。

3月2日,他们一行4人载着救灾物资向玉树赶去。

3月4日,颠簸了两天后,他们来到了青海玉树州玉树县隆宝镇。看到灾区群众领到急需物品时的兴奋劲儿,熊宁开心地笑了。

熊宁还将带去的部分物品送给了隆宝镇拉布乡第二寄宿小学的孩子和老师。当了解到学校的师资力量很薄弱,甚至没有一个教语文的老师,也没有一台电脑,熊宁就表示,今年暑假要和朋友高红来这里支教,再想办法为这里募捐一个多媒体教室。

在隆宝镇养老院,熊宁对老人们说,不要用脏手直接去揉眼睛,那样会加重眼部发炎。她把两瓶眼药水送给89岁的老人银措,叮嘱道:“坚持用,过期会没有药效的。你不要担心,用完这瓶还有一瓶,两瓶都完了,我会从西安再给你带过来。”巴桑说,熊宁在与这些没有儿女的老人交流的过程中,曾数次背过身去擦眼泪。

看到灾区还需要更多的救灾物品,熊宁想到西安还有部分救灾物品得赶快运来。4人商量后,决定由黄晨和赵海涛再次返回西安运物资,而熊宁和刘璞留在了玉树,去考察另一家孤儿院。

刘璞说,3月10日,他和熊宁在玉树搭上了辆开往西宁的便车,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汽车行至玛多县境内时发生车祸,夺去了熊宁年轻的生命,刘璞和司机也撞成了重伤。

梦想救助更多的人

1976年的一天,孟加拉人・尤努斯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村里42个制作竹凳子的农妇。就是用这一点点钱,农妇们买来了原材料,做起了生意,从而摆脱了贫困。

1983年,尤努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穷苦的孟加拉人,给他们提供小额贷款。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

尤努斯的设想最终变成了现实,格莱珉银行向240万个孟加拉农村家庭提供了38亿美元的贷款,而且,格莱珉模式在将近100个国家推广,让千百万贫困人口受益。

“穷人银行家”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熊宁,她渴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中国的“尤努斯”。为此,她专程赶到北京,拜访了经济学家茅于轼,向他请教怎样才能做好一个“穷人的银行家”。熊宁告诉高红,她和茅于轼老先生谈了两个多小时,从茅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准备要大干一场。

陪熊宁去玉树的赵海涛说,他们开车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时,瘦弱的熊宁竟然没有丝毫的高原反应,依然激情澎湃地向他讲述“穷人银行家”的故事。

熊宁也知道,“穷人的银行”短期内是无法办起来的,她给身在澳大利亚的叔叔建议,两人联合在西安办一家办公用品配送公司,然后公司将利润的一半拿出来做公益事业。

在3月2日去青海之前,熊宁已经为公司设计好了一个“天使之心”的公益性标识一只可爱的小熊,胸前是一个美丽的天使。

可是,谁能想到,熊宁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上一篇:中国加快开发三峡地区经济 下一篇:三峡库区文物探明“家底”抢救性发掘与保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