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感情 第48期

时间:2022-01-25 12:00:54

摘要:“法感情”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是人们在自己的应得利益受到侵害之后内心

所本能反应的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斗争的一种心态。这种 心态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应该出于人的本能反应。虽然说法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用来调整各种不同社会关系的产物,但是法感情却更多强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特殊的应激反应。

关键词:法感情 实行力 维护权利 斗争 作为

在耶林所著《为权利而斗争》一书中,对“法感情”这一观念的强调贯穿始终,而其所述“法感情”为何物,有何意义,是始终吸引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自认为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耶林所说的“法感情”后,我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想。

耶林认为,法是斗争,是对旧有的法之中存在的已经不合时宜的既得利益的斗争,法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具体来讲,这样的斗争可以理解为是个人为自己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样的斗争是法的生命。而支撑人们为权利而斗争的恰恰是健全的法感情。

我认为,耶林所说的“法感情”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是人们在自己的应得利益受到侵害之后内心所本能反应的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斗争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应该出于人的本能反应。虽然说法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用来调整各种不同社会关系的产物,但是法感情却更多强调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特殊的应激反应。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健全的法感情,一个人法感情的健全程度和强弱是取决于他们的意识和他所被侵害的利益的。知识的多少对法感情的强弱并无太大干扰,而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某些利益的保护欲望则对法感情的强弱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正如耶林在文中所举例:农民会因为自己的土地遭侵犯而产生强烈的法感情从而为之斗争,但是军人则会因为自己的荣誉而斗争。但这样的法感情显然无法被视为健全。我想,健全的法感情应该是无论自己的何种利益受到侵犯时,都会将之视为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从而产生为此而斗争的欲望。当人们不再因为自己最重视的利益受到侵犯而斗争,而是为自己的完全利益而斗争之时,法的存在即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更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规范体系就此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完善。当然,即便是健全的法感情也会有强弱之分,如耶林文中所述:“国家和个人当感到固有的生存条件直接遭到威胁时,其法感情的反应也会更加强烈。”

但是,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法感情似乎是稀有品,尤其是对普通大众而言。人们似乎在有着强烈的道德感情的情况下很少将其升格为法感情,更是不愿意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尤其是在这个看似平静,却又到处冲突纷起的时代,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忍耐,而不是通过求助于法律规范的救济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就是被众多学者所批评的“权利意识薄弱”。而从耶林的角度看来,这就是对法的破坏。虽然人们的确没有因为自己的作为触犯明确的法律规范,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明显是通过自己的不作为蔑视了法律的尊严,轻视了法律的地位,把法律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规范存在,令法律的权威不再,从而对法形成了无形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在短期内是不明显的,但是长此以往,法的地位势必急速下降,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建立的一系列法的城堡必将没落,而这种漠视反而成为了对法的最大破坏者。

法感情之不同于普通的伦理道德感情,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有无实行力――即为之而斗争的行为是否能够出现。如果是在自己的法感情遭到侵害的情况下,明显的感受到了痛苦,却不断忍受痛苦而不为之斗争,那么这便不是健全的法感情。法感情作为法的重要心理基础,其表现即为人们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所为的一切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是依托现有的法律规范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的行为促使新的法律规范的产生和旧的不合时宜的法律规范的变革和发展。不管是何种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其手段都是通过一种非暴力的途径来改善法的存在,体现法的价值,达到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即建立法的体系下合理公正的社会秩序,维系社会的存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使法和社会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因法感情而出现的斗争行为则是必须的。

之所以强调培养健全的法感情,是因为它是为权利而斗争的心理基础,而主张权利不仅是对自己的义务,更是对于社会、对于法本身的义务和责任。耶林说:“主张权利的人就是在自己的权利这一狭小的范围内维护法本身。”“权利人通过自己的权利来维护法律,并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不可或缺的秩序。”

至此,培养健全的法感情对于个人、社会以及法本身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赘述。那么这样的法感情是否仅仅限于私法领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耶林文中所举的英国人为主张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和英国政治水平的联系这一例中我们便可看出法感情绝不仅限于私法领域。但耶林在文中更强调的是此命题的逆命题――“为公法和国际法而战的斗士只能同样是为私法而战的斗士。”“要想知道一个民族于多事之秋如何维护其政治权利和国际法上的地位,只要看一下他的成员在民事生活中是如何主张其权利的,就一目了然了。”“在对外保有威信,对内坚如磐石的国家再没有比国民法感情更宝贵、更需要培养、奖掖的财产了。”“只有每个人的健全有力的法感情才是国家力量极为丰富的源泉,得以自立于国内外的确实保证。”“因图安逸和胆小怕事而放弃自己正当权利的人,对自己人格和名誉上蒙受的观念上损害完全不理解的人,经常只用物质尺度衡量法的事情的人,对这些人当国家权利和名誉发生问题时,能指望他们利用另外的尺度,拿出别样的感情吗?”

因此,法感情应是在法制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培养的一种国民素质。健全的法感情带来的不仅是对于个人自身利益的保护,对个人格的保护,更是对法本身的保护,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对于国家的维护。而在法感情对法的不断斗争、促进过程中,法感情本身也得到了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更加得到稳固,更能促进法的完善和社会秩序的进步,从而进入一条良性循环的轨道,使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法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我相信,在法感情的培养之中,保护的不仅仅是法的尊严和价值,更表达了人们对法的追求和对公平正义的向往。维护的不仅仅是法的权威,更是业已趋于稳定的合理社会秩序。一个国家对本国国民法感情的培养更加能更好的维护国家的,提高国家的力量。

总之,法作为维系社会存在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而法感情作为法的重要心理基础,是体现法的这一价值的重要内在动力,对于没一个公民的法感情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感情,势必会成为衡量一国法律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耶林《为权利而斗争》

上一篇:谈如何认识钢琴考级问题 下一篇:浅析检索系统中错误数据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