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说话训练

时间:2022-01-24 03:24:50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说话训练

【摘要】无论是从语文学习的本身规律看,还是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角度来说,对小学生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怎样有效地不失时机的对小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中一定遵循语文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分段要求,环环紧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注重 说话训练

语文教学实质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口语训练,二是书面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积极探索口语训练,我在多年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让学生大胆地说话

众所周知许多学生在课下很会说话,但是一到课堂上就无话可说了,无论老师怎样问,怎样启发,学生总是说的结结巴巴,语句不通,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规定限制的框框太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对学生口语训练时,应放开,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更不能因学生夫条理地讲话而批评。开始训练时应要求学生随意地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应该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学了《诚实的孩子》一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培养学生知错就改,诚实不说谎的品质,在课堂教学时设计了以下问题:列宁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能主动向姑妈承认错误,说明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能说说自己做错了事主动承认的事吗?通过这样的引导,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全班学生发言非常踊跃,事例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说话有条理,有的学生说话语无论次,不管学生说的好坏都不能责怪,应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指导,这样学生能大胆地说。

二、让学生把话说通顺

等到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大胆讲话时,再向学生提出另一条要求:说话要有条理把话说通顺。说的通顺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把话说的符合说话习惯,让人听的明白。二是要把话说的明白完整。因为学生的年龄小,词语积累少,词语积累少,在说话时往往容易出错。如:在训练学生说“秋天”时,有的学生这样说:“秋天到了,一个个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农民伯伯,池塘里的小鱼也不多了。”出现了这样的事,不能急躁,而应耐心地指导,告诉学生树叶是一片一片的,不能是一个一个的,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要把话说完整,应该这样说:“农民伯伯在地收庄稼。”训练说话时应教给学生一定的句式让学生仿照句式练习说话。如: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先……再……然后……按一定的句式练习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要让学生把话说具体

有的学生说话太简单,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这样长久下去就会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话说具体。我认为有以下途径。一是认真学习语文,多朗读课文,多积累词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把话说具体:一位同志,提着马灯走到我面前;一个身材魁梧的同志,提着亮光微弱的马灯走到我面前。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说出第二句写得具体。原因是第二多了修辞词语。二是通过看图把话说具体,要巧利用书中的插图和单元。如语文练习册有这样一幅图,两名女孩到医院探望有病的同学。有一个学生看完这幅图时,是这样说的:“小红和小华到医院看望有病的小明。”应该承认这句话说的很通顺,但是内容不够具体。学生出现了这种情况,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图意看的清楚,语句通顺,然后教给学生一些看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都做了些什么?看图时还应加想象,这样才能把话说具体。

指导学生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融已入图,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大家都知道,第一人称最亲近,特别是小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最感兴趣。小学语文课本的看图说话所反映的大多数是小孩子的事情,如果在看图说话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一个人物把其他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最亲的人。这样学生就会融已入图,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雨中情”这幅图,画面是老师在雨中为学生撑伞。教这幅图时,先让学生看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这位小学生图上的老师又是你最喜欢的,当你看到老师为你撑伞时,你的心情如何?你会对老师说什么呢?老师又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兴趣盎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话说的感人,使图中的景物变成了活景活物。

2、思前想后把图意说完整

图上的内容是有限的,不仅单幅图如此,就是多幅图也是如此,不能把一件非常完整的事反映出来,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把一个个片段联成一个整体。首先要指导学生看清图上的内容,然后设想这幅图前边还有一幅图应是什么内容,后边也有一幅图应是什么内容,通过学生大胆的想象,图意就会说的很完整,很具体。

3、化静为动,把图意说生动。

图上的景、物都是静止不动的,要使静的画面就成动的情节,就应让学生合理想象从人物的外表到人物的内心,从人物的语言到人物的动作,以及人物的神态、心理变化,事情是怎么样发生的,发展的,结果怎样,让学生想象眼前的画面就像动画片一样,如《小熊运南瓜》画面中的南瓜很大,小熊无法搬起,这时小猴骑着自行车来了,小熊受到了启发,自行车轮是圆的,南瓜是圆的。于是小熊用鼻子滚南瓜,最后把南瓜运回了家,画面虽然是静止不动的,但是通过学生的想象,加上一些动词,使静止的画面变成了活动的画面,使无生命的景物活了起来,学生叙述的语言也就主动形象了。

4、提供词语,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正处在初学语言阶段,学生掌握的词语是有限的,虽然有些词语已经学过,但是还不能准确灵活地运用。因此,在看图前,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词语,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没学过的词语,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中运用,这样学生不仅对已学过的词做到学以致用,而且还学会了一些新词,并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存,丰富了语言表达力。

四、要让学生把话说活

在学生把话说通顺说具体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话说活,也就是说把话说形象生动。如让学生看图画有鱼游水的图片,看后一个学生说:“金鱼在水中游。”另一个学生说:“金鱼甩着尾巴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显然,后者比前者生动,要想让学生把话说生动、形象就应让学生多看课外书,多积累词句,多背诵优美的段落,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说话时用上修辞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话说活。

总之,小学生在说话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说话规律,从易到难,从看图说话入手,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同时还要加强阅读训练和语感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练习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上一篇:合唱音准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个性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