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时间:2022-01-24 10:16:37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摘 要: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能够创新,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

关键词:贯穿教学;一题多变;思维深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289-01

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能够创新,是否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譬如,一题多解,把概念形象化等。思维能力培养,从某种方面说,也是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乐学、好学。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怎样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编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很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以一年级为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这就是对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10以内加减的计算,这就是一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又如六年级的圆柱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计算,这是对学生归纳概括、分解能力的训练。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语文等学科的训练迥异不同。在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中,最切忌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给学生思维造成的伤害是长久的,它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变成了“闷罐”学生,整个课堂,看上去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各个年级,教师在这个“贯穿”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达到极致。

二、每一节课中怎样做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的各个年级,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得注意每一节课都要有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切不可认为掉一二节课也无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每堂课中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思维能力培训计划。以教学两位数乘法为例:教学两位数乘法,教师要通过直观引导,让学生把两位数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引导学生去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总结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在这个思维培养计划中,学生从直观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他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发展。在每一节课的思维能力培养中,有些老师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只在课的开始或者课的结尾,或者课的中间来一个思维训练,形成了一个“断代”。出现了断代,学生的思维衔接不上,感觉整个学习过程突兀而不好而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腼腆的学生,他又是不好意思问的,只能将沉疑埋于心头,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郁闷,影响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故以为,思维培养计划在每一节课中,应该像讲一个故事似的,有开头,有发展,有结果,让学生一目了然,触类旁通。

三、“一题多变”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小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渠道和方式是很多的,只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法,我们都可以“拿”来用。就譬如说习题设计的方式,“判断对错”,“多项单项选择”,“奥林匹克冲刺”等可以运用。这里以“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个选择题为例。学生要对此问题作出正确判断,他就要去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要弄清这一点,学生就会去反馈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他会用这两个概念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在整个“判断”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就得到了发展。“一题多变”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一道应用题,换种方式提问,就能把学生给难住。譬如告诉了时间,速度,求路程,就可以这样变换:把路程、速度作为已知条件,让学生去求时间;或者把路程、时间作为已知条件,让学生去求速度。“奥林匹克”冲刺,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后向数学高峰攀登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方式的题目比较难和深奥,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开展,选取那些与教材最能紧密结合的,最生动有趣的,跟生活最密切联系的题型。切不可选空洞的,只有说教意义的题型。

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步骤。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要注重了以上四个问题,教师加以精心和科学的培养,注入教学的活力和激情,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走入“情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