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实际出发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时间:2022-01-22 11:20:46

从学生实际出发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构建从课内到课外的大语文观,而说话写话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训练。

一、分析“学情”实施分层

1、对学生进行分层。由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说话写话基础也各不相同。按其说话写话的基础,我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学习有困难的小组,一般小组和学有余力的小组。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教学中,如果对以上不同层次的学生统一要求,就容易产生两种倾向:学习有困难的小组产生畏难情绪,另一种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应提出不同层次不同的要求。

二、分层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1、说要有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感知地说;让一般小组的学生说出主要意思;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说出情感、说出语气语调。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找春天》一课,让学习有困难小组看图上画了什么?即看见什么说什么;让一般小组说出图中的意思;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喜欢春天的什么?为什么喜欢?不管怎样,应做到心中有数,扎实训练。

2、说要有竞争。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应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说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好?评出说话能手。

3、说要有梯度。课堂上设计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在一节课中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都得到发言权。说问结合,让学生边说边想,说说想想,从说中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边说边想的习惯。比如:《美丽的公鸡》这一课中,老马说了这样一段话:“因为他们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为了理解这段话,我设计了三个目标题:(1)啄木鸟、小蜜蜂、青蛙和公鸡分别从外表看和内心看,谁美谁不美?(2)啄木鸟、小蜜蜂、青蛙和公鸡分别从外表看和内心看,谁美谁不美?为什么?(3)请你用老马的话去评价啄木鸟、小蜜蜂、青蛙和公鸡。这三个目标题具有一定的梯度。第一个适合学有困难的学生;第二个适合一般学生;第三个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

三、分层训练,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1、挖掘潜在因素,分层训练写话。

比如:思想品德书中有两幅图,我利用这课的图有意识地安排写话训练。首先启发有困难的学生弄懂“我“在家中怎样帮妈妈做事的?又怎样对待爸爸的?让一般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神态动作,想想:早上“我”帮妈妈扫地,妈妈会对我说些什么?我听了又会怎样说?心情怎样?晚上,我给爸爸端来一杯热茶,爸爸会对我说些什么?我又会怎么说?心情怎样?这样通过老师设疑,学生想象回答,并让学生亲自动笔写下来。在此基础上,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给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并夸一夸她,你会怎么说?还可以引导他们对照自己说说学了这课以后,自己该怎么做?写下来。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2、续编故事,分层训练写话。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课文中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往往学完故事后,他们还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学完《狼和小羊》一课,针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狼往小羊身上扑去,那么小羊到底被狼吃掉了没有?”这问题说明了教学不能再仅仅停留在课文有限的内容上,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此时,我抓住契机进一步点拨,并进行一次续编故事“大比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上发挥想象,写成一个故事。有一个学习一般的学生这样写:小羊可能没被狼吃掉,因为狼扑过去时,小羊的一群小伙伴赶到了,大家团结一致,把狼赶跑了。

3、创设情境,分层训练写话

新颖的、变化的、活泼的学习形式最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就需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创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爱写乐学。把生动活泼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便能让学生有话可写了。比如:有一次的说话课上,我班的武文靖同学一站起来无话可说。此时,我说你往窗外看,看见什么说什么。于是她用教师门前的大杨树为题目,她说出了杨树的形状,粗壮及作用,说得非常好。还有一次写话课,为了让学生练习写话,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60米赛跑。各层次的学生各选10名左右参加,比赛后我宣布结果:这些同学发扬了敢于拼搏精神,学生有困难的小组获得了金牌,让我们掌声祝贺。接着,让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写一段话。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只要求写出经过。一般小组要把比赛经过写具体,还要求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学有余力的小组,要求具体写出比赛经过,恰当地运用词语,还要有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和场面的描写,效果非常好。

总之,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的训练已达到一定的目标,但还需进一步的努力和提高。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