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一五”节能减排审计引发对“十二五”节能减排审计的思考

时间:2022-01-22 06:17:12

由“十一五”节能减排审计引发对“十二五”节能减排审计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1

摘 要 “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任务已经结束,“十二五”的任务已经开始,而且任务更加重大。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十二五”的目标,一定要从“十一五”节能排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审计 审计方式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近几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左右,人类同样付出了能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的代价。一系列重大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国家意识到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国家把节能减排目标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

控制排污总量,降低能源消耗的任务需要审计机制的监督,因此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

经历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压,节能减排的任务在“十二五”期间不减反增,形势显得更为严峻。回顾“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审计情况,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只有克服“十一五”审计发现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才能更好的完成“十二五”的任务。

一、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一) 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

从总体看来,“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基本实现,如到2010年,实现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然而谁会想到节能减排陷入严重的误区。为了在2010年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拉闸限电的政策。例如,对各住宅小区和各单位规定轮流限电;有的城市为了节能减排晚上路灯也停了;甚至有的地方连交通岗的红绿灯也停了,引发了几起交通事故。这样做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且影响了人们的人身安全。

(二)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主体太单一

我国环境审计的内容基本上是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来源、分配、管理、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基本属于事后审计,难以起到环境污染的预防和制约作用,在降低能耗方面也非常的欠缺。环境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节能减排工作内容的审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主体太单一,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在基层审计机关起步较晚。现在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介入力度不够,参与程度较低,所以说审计工作人员极为有限,要完成所有的审计工作难度非常大,只能对已经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项目进行审计。

(三) 节能减排审计难审、难披

节能减排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涉及范围较广,在短时期内很难完成节能减排审计目标,然而在审计报告中资金使用、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占用大量篇幅,对于那些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具体数据反而分析不够、披露较少。近年来国家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了地方政府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十分看重考核结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很敏感。同时,节能减排工作还涉及到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和审计机构在日常中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节能减排审计很难审透、很难披露。

二、各种对策措施

(一)分阶段制定节能减排的目标

国家“十二五”规划不仅要制定五年内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还要制定每年的分目标和考核指标。并将任务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下属各个企事业,对它们一年考核一次,将每年的目标完成程度和考核结果列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避免再次发生最后一年拉闸限电的情况。这样节能减排的任务可以既快又好的完成,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二)组织和培养更多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人员

预防胜于治理,才是节能减排的唯一出路。节能减排审计必须做好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预防,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治理。节能减排审计仅仅依靠国家审计机关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审计组织也要广泛的参与进来,要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组织独立、客观、公正的特点。另外,还要对节能减排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方面的培训,它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同时大力引进熟悉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人才。可以保证节能减排审计的质量,加强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大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和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三)创新审计方式

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成熟的审计方法。原来采取的是同级审计机关对同级政府或部门审计,涉及到政府部门的业绩和利益问题受到威胁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突破原来固有的思维方式,需要在组织形式上进行调整,采取下审一级的审计方式,下审一级对一些上级部门管理的企业单位的审计工作的开展容易协调和配合。“审计不是风暴,而是透明”,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道。审计机关要独立、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是监督,更是服务。审计什么就要推动什么发展,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审计机关既要独立客观公正地披露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又要积极帮助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性的意见和建议。

节能减排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从“十二五”的开端之年就紧上加紧。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仅靠审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才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董丽.企业节能减排审计探索.生态经济.2009(10).

[2] 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时红秀.以市场化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生态经济.2008(9).

上一篇:浅述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的作用和意义 下一篇:石油石化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