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健误区谈(四)

时间:2022-01-20 01:25:11

自我保健误区谈(四)

在饭桌上常常有人喜欢谈论一些医学常识,有的人还谈得头头是道,似乎十分内行,尽管此人从来没有做过医生;一些小报和小刊物也常常找来一些弄文舞墨者撰写一些豆腐干文章,介绍一些医院中没有的治病偏方。

其实医学中很多内容就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充满了医学常识,医学并非那么高深莫测,但医学知识也绝非那么简单容易。因此生活中时常会发生许多对于医学知识的误解和以讹传讹。

鱼刺与吞饭团

陆曙民

生活中吃鱼是每天可能遇到的,鱼刺卡在喉头也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人处理鱼刺卡咽喉的方法并不正确,许多人还会向你介绍他自己的所谓经验,就是用饭团或大口吃菜把刺带下去其实这是错误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去年,有一位企业家在宴会上吃鱼时发生了鱼刺卡喉的情况,在边上人的建议下,用饭团硬把鱼刺向下吞下,结果鱼刺卡在食管壁上,并穿透了食管,但本人还不知道,十几天后,被穿破的食管破口感染并引起纵隔化脓、形成了纵隔脓肿,差点丧失了性命,经开刀抢救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1 鱼刺卡喉的错误处理方法:喝醋、吞馒头或饭团、吃菜把鱼刺带下去。你不妨做个试验,用醋把鱼刺泡在里面,你能看到它化得了吗!可能一天后鱼刺还是“巍然不动”。那么当时吞一口醋有什么用处呢?

2 鱼刺卡喉的正确处理方法:如果感觉刺痛,可用电筒照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如果自己无法处理时,必要时还是去医院五官科检查处理。

吃猪蹄子能美容吗?

陆曙民

有一点美容常识的人都知道,皮肤出现皱纹是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缺少的后果,而猪蹄子黏乎乎的胶性十足,胶原蛋白含量很高,人们想当然的就把它视作抗皱美容的食补菜肴。

胶原蛋白是一种蛋白质,是一种生物高分子物质,富含除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18种氨基酸。胶元蛋白是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腱、软骨、血管的构成材料。人类自古就注意把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视为补品,如阿胶(驴皮胶),鱼翅、燕窝、蹄筋和甲鱼。

在日常饮食中,猪蹄和肉皮等虽富含胶原蛋白,但胶原蛋白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消化液所消化。而胶原蛋白又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并不全,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营养价值并不高。此外,猪蹄子的胶原蛋白分子量太大较难吸收,猪蹄子中的脂肪含量高的惊人多吃后血脂容易升高。所以要美容而大吃猪蹄子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误区。

胆固醇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吗?

陆曙民

在人们苦恼于超重和肥胖症大量上升的今天,对于脂肪已经到达“谈脂色变”了。现代生活和减肥热潮更是把人们对体型的追求和健康保健知识的重点引导到降低脂肪。如今,几乎是人人喊打的地步了。但是事实上人们对于脂肪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全面,一些人已经从一个方面走向了另一个方面。

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一种重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胆固醇。

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胆固醇(LDL)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正常含量每单位在14~99毫克之间。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中也充满着脂肪组织。胆固醇有许多功能:

1 形成胆酸胆汁中胆酸的功能是将大颗粒脂肪变成小颗粒,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作用。肝脏不断需产生新的胆酸来完成此功能,所以要补充胆固醇。

2 构成细胞膜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胆固醇,细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细胞的破裂。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

3 合成激素肾上腺和性腺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即类似胆固醇的激素,现已更名为甾类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尤其是青春发育的男女,如没有足够的胆固醇,就会缺乏性激素的生成,就会影响到性发育。

当然,对于一些脂肪代谢异常者(属于先天性遗传的)和摄入过多者,以及高血脂、肥胖者,胆固醇太多那绝对是弊大于利的。还是要认真的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及减少胆固醇的摄入的。

吃饭后奔跑会得阑尾炎吗?

许多家长告诫孩子,吃完饭后不要立即奔跑,否则会得阑尾炎。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种误人误己的所谓科学知识的传播已经有好几十年了。

阑尾炎是阑尾因多种因素形成的炎性改变并发生的剧烈腹痛,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孩子饭后运动会出现腹痛,但这不是阑尾炎,这是因为饱食后立即运动,胃受到震荡刺激,引起平滑肌痉挛,就会出现腹痛。

阑尾是一个细长的、类似蚯蚓的管状器官,一头开口于肠道,另一头则为盲端。饭后食物通过肠道的蠕动,到达阑尾在肠道的开口处需要好几个小时,因此吃完饭就奔跑,使食物掉进阑尾腔,造成堵塞而发炎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胖子和血脂高都是脂肪吃得太多所致吗?

你是否想过:尼姑、和尚是吃长素的。那为什么也会得肥胖症、高血脂症和冠心病呢?照理说素食中并没有脂肪的呀!

其实吃进去的外源型脂肪只占人体脂肪来源的30%左右,70%的脂肪是人体自己从非脂肪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的。这种转化能力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并属于遗传的。所以同样吃一种食物,有的人容易胖,有的人并不胖。这就是为什么说“喝白开水也会长胖”以及高血脂不易控制的原因。

上一篇:睡眠差 记忆退 要积极治疗 下一篇:千万莫拿“餐后高血糖”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