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驰援仁安羌

时间:2022-01-18 07:29:08

在缅甸的英缅军共有20个师,一个旅,一个坦克旅,拥有坦克150辆,另有飞机45架和炮兵部队。除一个旅在东线缅泰边境外,其余部队都撤退到西线普罗美方面。

英缅军的组织情况是:军官多是英国人,也有少数印度人,缅甸人只能当兵。在英国人统治之下,缅甸人的地位极低,对外国人一律称“老爷”,“老爷”自然要把缅甸人当成奴隶了。所以缅甸人深恨殖民者。

缅甸人在军队中的反应便是消极抵抗,打起仗来枪一响就跑,军官们就鞭打棒敲,乃至于以枪杀来威胁,却仍旧遏止不住,这就是英缅军败退“神速”的关键。

1942年4月1日,英缅军放弃普罗美,5日,又放弃阿兰庙……就这样一路败退下来。

4月13日,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向中国远征军提出,请求接收沙斯瓦、唐德文伊、马格威防地,并请派远征军掩护英缅军向印度方面撤退。

英国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的险恶用心开始逐渐暴露。

其实,这个请求如果提前在1941年上半年提出,中国方面作些准备,调遣十个军进入缅甸布防,并且保证军需物资充分供应,是会被接受的,但是现在,中国远征军仅动员了三个军,而且至5月中旬英方提出请求时,这三个军尚未集中。倘若答应这个请求,接过如此多防地,便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杜聿明首先断然拒绝英方的无理要求,他对派来的胡敦参谋长说:“请你回去转告亚历山大将军,中国远征军入缅的目的是打通滇缅路,保证援助物资运往中国,并不是来给你们英缅军当护身符的。他想把烂摊子扔给我们一走了事,这种做法恐怕连你们的上帝也不会宽恕的!”

胡敦毕竟不如亚历山大老练,顿时面红耳赤,倒是林蔚觉得不便闹僵,给了胡敦一个台阶:“胡敦将军,请你回去转告亚历山大将军阁下,对这样的大事,我们必须请示蒋委员长后才能准确答复。”

当时也在场的史迪威却始终一言不发。一方面他深恨亚历山大的傲慢和拆他的台,另一方面他也知道目前中国远征军无此力量,杜聿明绝不会答应。

胡敦将会谈情况向亚历山大报告后,亚历山大委派他马上飞到重庆,向先生提出即派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掩护英军撤退。

亚历山大送走了胡敦,很有把握地等待派部队来掩护。于是毫不吝惜地放弃了阿兰庙、沙斯瓦、马格威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防地,一路败退下来,企图迅速脱离战场,把日寇“移交”给中国远征军。但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或者说日本人一点也不给这位“爵爷”留面子,就在这位“爵爷”率领七千人退到仁安羌时,日寇把他们堵住了,就像把手套摔在“爵爷”脸上,逼他决斗那样。

英缅军求援的电报雪片似飞向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和参谋团,也飞向重庆最高统帅部,使刚刚到达的胡敦,不得不改口说他是突围而出特来求援的。

……

的电报及时到了,命令参谋团派部队火速援救。

林蔚早已成竹在胸,当即以的名义,命位于克遥克柏当的第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孙立人部火速驰援。这个决定得到了史迪威的赞赏。这是因为孙立人和他的新三十八师甚得美国人的器重。

孙立人(字仲能)系安徽省舒城县人,1900年出生,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公费留学美国,在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学习一年获得工程学学位及工程师开业执照,但他却改志从军,又考取美国著名的弗吉尼亚军校,度过四年军校生活后,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被中国政府派往英、德、法等国考察军事。归国后历任中央党务学校上尉军训队长、陆军教导总队中校营长、海陆空军总司令部保卫总队上校副总队长、税务警察总团特种兵团即第四团团长。

“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寇虽看到时机尚未成熟而停止进攻,但与签订协议,规定上海区域不得驻扎中国军队。无奈,只好将正规军改编为税警总团,表面任务是缉私,实际上是用以防备日寇再度进攻。所以税警总团的装备都优于一般军队,第四团列为特种兵,装备又在其他各团之上。“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税警总团即以第八军番号参战,孙立人部在苏州拒敌,身先士卒,11次负伤。由于伤势过重,送往香港治疗。伤愈后归部,奉命赴长沙重组税警总团,1940年11月,该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归第六十六军建制。

由于孙立人既非黄埔将领,又是留美军人,所以甚得美国人赏识,史迪威更是器重,以为孙立人必是亲美的,可以利用他在军队中建立起一支亲美派。当然,这需要时机,史迪威也在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

新三十八师是第六十六军入缅先头部队,当时正在中路克遥克柏当设防,是距仁安羌最近的中国远征军。

但是,孙立人接到驰援命令却煞费踌躇,因为命令中介绍敌情,说是英缅军七千人被围。兵法云:倍则攻之,十则围之。根据理论推断,必是日寇主力到了仁安羌。但是克遥克柏当的防务又不能遗弃,所以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去驰援,最多只能抽出一个团,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然而,命令是参谋团以名义发的,他不能违抗,甚至不能犹豫,只能硬着头皮,亲率第一一三团乘汽车星夜赶往仁安羌。

其实英缅军这次被围,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在放弃马格威等防地后,忙似丧家犬,急如漏网鱼,根本不顾什么战略战术,只想在撤退时,与追击的日寇比速度。结果侧翼空虚,日寇便以一部从侧翼绕到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切断英缅军退路;又以一部占领拼墙河渡口以北,阻击救援。只不过因为兵力不足,所以围而不攻。

很显然,日寇很了解英国人,虽不进攻,却切断其水源,使其不战自乱。果然,至16日,英缅军断水两昼夜,那些军官便歇斯底里大叫着:“上帝啊,仁慈的主啊,可怜可怜您的仆人吧!”他们纷纷向亚历山大要求缴械投降!亚历山大也丧失了信心,因为他知道现在能够拯救他们的,唯有中国远征军。他自己最清楚都干了些什么,因此,他不相信中国远征军会在此时伸出援助的手。他只抱一线希望,那就是胡敦在重庆,会向提出要求。但这是没有把握的事,为安抚下面的军官以控制住缅甸士兵,他答应24小时后若无援军,便可考虑投降。

新三十八师驰援部队到达拼墙河,已是3月17日黄昏,距亚历山大许诺的24小时只差几小时了。

上一篇:让教育之美顺其自然 下一篇:我珍藏的军需学校同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