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课文 品味语文

时间:2022-01-16 06:50:15

品读课文 品味语文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提高语文素养很好的途径和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朗读训练的重点是培养语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去年在重庆师大参加培训学习的时候,蒙教授和游教授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品出文字的味道,读出文字的感觉,读出语文味儿。以往的语文课上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前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笔者能真切地实践,深深感受到了语文的韵味。

5月3日上午第一节课,本该上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1课《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笔者原定的课堂教学任务是结束这篇课文。因为上周举办了四天运动会,接连放3天“五一”假,学生还没有回味过来。临进教室的时候,笔者改变了主意。

一上课,笔者就安排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一遍,希望学生们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乡下人家的美;读完课文后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遍,读出喜爱之情。接着,笔者就在黑板上出示:“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能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的方式体现出来吗·”笔者的目的是提示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借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首先,让喜欢课文第一部分的学生举手。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好几个学生举手了。八天前的第一课时,这个部分没有一个学生喜欢。看来通过读书,学生喜欢上了这个部分。

笔者点了吴同学起来读,她读得很不错。

“说说你喜欢这段的理由·”笔者问。

“因为它写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

笔者追问:“哪一点儿独特·”

她沉思了一下:“有特别的装饰味道。”

笔者就引导学生在书中将“装饰”一词做个标记,并查查字典或资料理解词义。很快,学生就明白了“装饰”的意思,并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说了两个近义词:“装点”、“装扮”。笔者引导学生看教室的窗花、女孩子头上的发饰,回想逢年过节家门前的灯笼、春联等,这些都是“装饰”。这样,学生就理解了“装饰”的含义了。

接着,让大家齐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让学生去理解这句话中“别有风趣”一词的含义。学生们一下懵住了。笔者自己范读这个段落,让大家边听边思考。当笔者声情并茂地读完,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他说:“房前的瓜架就是一种独特的装饰,这就是别有风趣。”其他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笔者让大家读第二句:“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第一遍读得很平淡,笔者就示范读,要求学生重点读出“花儿落了”,“青的、红的”,“长长的”,“绿绿的”这几个词。特别是“长长的”要读得缓慢,读出藤的细长,读出那种缠绕。“绿绿的”要读得稍重、稍快一点儿,表现出一种惊喜。学生试读,效果不错。练过几次,让大家闭上眼睛,有感觉地背诵,想象画面。

照这个方法,再读第三句话:“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一评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之后笔者点拨,家乡可爱的地方很多,作者通过比较,让人们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笔者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感受。

最后,要求大家用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并齐读课文。

不知不觉,该下课了,笔者就问:“这节大家学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有的说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还有的说学会了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课文。笔者总结:“读书就应该这么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学生们不由得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虽然用了一堂课的时间学习品读一个自然段,但是,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语感训练就得这样舍得花功夫,“授之以渔”,语文的天地才会更加丰实。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一篇: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