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时间:2022-01-16 10:33:42

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以“鸿鹄展翅”为规划理念,打造出一个富有现代化特色的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区。通过规划,将园区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产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营造“绿色、科技、休闲、生态”的主题形象,主要体现大学生创业园区在生态旅游农业方向上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农业观光园

中图分类号:TU731.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11

1 项目地理位置

六合,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位于十朝古都南京之北,人们俗称六合是南京的南大门[1]。北接安徽省天长市,东邻江苏省扬州市,南临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是“天赐国宝、中华一绝”雨花石的故乡,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古老文明的六合,2 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该项目地处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占地200余hm2,其中水域面积近40 hm2。规划范围内环境优美,场地平整水域众多,适合进行高效农业生产。场地新篁河、峨眉河蜿蜒流过,地带环境条件良好,可规划形成天然湿地(图1,图2)。

2 自然及社会条件

2.1 地貌气候特征

全区地貌大部分属宁镇扬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岗地区,中部为河谷平原、岗地区,南部为沿江平原圩区。

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无霜期长,降水量较多,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区年平均气温为16 ℃,极端最高气温36.4 ℃,最低气温-8.2 ℃[2]。

2.2 土壤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地点的土壤以灰潮土、黄棕壤土为主,地质良好,肥力中等。据调查所在区域的土壤pH值为6.5~7.8,适宜林木、花草等生长。

项目的场地新篁河、峨眉河蜿蜒流过,选址内现有较大面积水域,灌溉供水条件优势明显。

2.3 交通运输条件

六合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鲁之通道、军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镇”之称[3]。区域地处苏皖两省、宁(南京)扬(扬州)滁(安徽滁州)三市交汇地,历来是沟通苏南、苏北、皖北的窗口,区位优势独特,交通十分便捷。宁通、宁连高速,江北大道,金江公路,南京长江大桥和二桥高速,雍六高速,宁淮高速,宁蚌高速,沿江高速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江六高速、南京绕越高速东北段在区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2.4 社会环境现状

本项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自然条件优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通讯条件良好,具备给水、供电等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建设农业创业园区的绝佳位置[4],但场地内还有些许欠缺,需要进一步规划完善。

3 规划设计理念

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在基本现状调查后,首先讨论了该规划项目的基本定位以及设计的主题思想并将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初步定位,设计主题从大学生村官创业入手,考虑到大学生村官的意愿以及创业的艰辛,提出“鸿鹄展翅――创事业之志”的设计主题,即园区规划设计总体理念(图3)。

在落实到具体规划细节方面,遵循“新、高、特”三大设计理念: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创意等农业成果的创新运用,用以适应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的具体需求(如园艺新品种等);高,即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产品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如现代温室大棚等);特,即项目、服务有特色,园区内环境景观有特点(具有当地自然与民俗风光特点的农家乐休闲观光等)。

4 规划设计原则

4.1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保护当地的生态文明,把保护自然放在首位,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将园区规划成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游赏区域,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5]。

4.2 创业主导,开发并重

园区是为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之用,把创业作为主要导向,结合观光游览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将园区打造为具有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区域。

4.3 科技优先,高效农业

创业离不开科技,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以科技创新来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6],将六合区雄州街道打造成高效农业的示范区。

4.4 生产旅游,综合开发

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区,其功能定位是以大学生村官创业为主,兼顾休闲观光旅游、科学研究示范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示范园区。

4.5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在总体布局上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凸显个性,体现动静相宜的原则,做到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序列的紧密结合[7],使整个园区成为富有特色的多功能示范基地。

4.6 市场导向,效益为重

以六合区总体规划为指导,满足城市规划的各项控制指标,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并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8]。

5 规划目标

依托园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以高效农业生产为核心,以水域、田园活动体验为趣味点,以观光、休闲、求知、体验为载体,集农业生产、产品研发、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科普教育、农俗农事活动展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野风情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立足南京,辐射周边,稳步建设,高效发展,打造成为南京市创新创业、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相结合的典型示范园区。

6 功能定位

6.1 特色和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功能

充分发挥园区科技优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示范生产基地;按照先进的农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带动本地区及周边优势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9]。

6.2 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功能

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技术扩散途径,进行农业科技的梯度示范和辐射[10]。利用园区作为基础,加强农业技术的传播,通过产品区来示范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及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收与应用能力[11],并同时成为本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6.3 观光旅游和休闲示范功能

充分展示现代农业中高效生产、生态服务及传统农业文化继承的多功能性,并与本地区特有的乡土文化相结合[12],既服务于本地区城市居民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也服务于外地游客旅游观光。将园区的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与乡土文化形成互补[13],通过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园区的发展。

6.4 农业体制改革与创业创新示范功能

园区作为实验和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14]。在园区内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服务支撑体系。

7 功能分区

根据规划原则,结合场地现有地形、水域条件,将所要设计的六合区雄州街道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区进行了具体的功能分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普教育区、农家乐休闲娱乐区、蔬果苗木栽培区、沿湖观光带(图4)。

7.1 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

创业园就是为了特殊目的,培养特殊群体创业能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国家通过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创业相关的软硬件服务,营造有利的创业环境。而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就是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而专门打造的基地,从而成为催生大学生创业成果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业人才摇篮。在我们的规划中,我们将创建出以农业为主导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在该园区内,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均与农业有关,同时为他们提供办公区域以及实验和展示的平台。

7.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该区域将展示大学生们创业项目的成果和实验,同时划出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的区域,将其围绕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展开,部分区域与设施可向游客开放,将展示与观光相结合,区域内设施主要有温室、试验圃以及仓库。

7.3 科普教育区

在该区域中,我们将建设一个玻璃大楼,楼内展示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农业的运作。同时,展示农业科研项目和技术,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具设备等。另外,还将展示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方向,普及农业教育的重要性。

7.4 农家乐休闲娱乐区

在此区域内,我们将原有的居民楼合理利用,发展农家休闲体验区,让游客体验农家的生活气息。在该区域内,我们欲设计垂钓、人体探险、烧烤、高老庄等休闲体验区域。

7.5 蔬果苗木栽培区

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发展蔬果大棚,大学生可以将他们的实验投入生产,获得经济回报。

7.6 沿湖观光带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景观园林的灵魂,该区域以观光为主,配置优美的景观以及主要的停留节点,以供游客活动游憩。沿水面设立水岸亲水平台或钓台,在岸边广植荷花、睡莲,营造荷池观鱼的景象,以荷花、鱼群为媒介,通过嗅觉、视觉产生联想,令人陶醉。

8 结 语

全园以“鸿鹄展翅,创事业之志”为设计理念。主园路以鸿鹄展翅为意象,象征着大学生们都有各自的志向,不同的追求往往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因此,我们青年应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本次规划对于功能区域的划分比较合理,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村官农业创业园的特点,合理利用了当地环境和资源,规划出大学生农业创业所需环境,同时将创业的主产品与旅游、经济挂钩,达到经济的动态平衡。但同时也发现在民居旅游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比较分散。另外,基地内地势比较低且平坦,不利于环境的遮挡,需要塑造地形,在竖向设计上花费较大的功夫,对植物的配置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 朱振堂.读解六合[J].江苏地方志,2002(6):56.

[2] 曾小凡,翟建青,苏布达,等. 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5):427-431.

[3] 吴福林.读《六合县志》[J].江苏地方志,1994(2):31.

[4] 王允双.都市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0.

[5] 左卫尹.“生态园”园林设计及审美的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09.

[6] 张小兰.发展高效农业必须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10(1):37-38.

[7] 陈望.开阖有度 动静适宜――谈苏州网师园空间艺术[J].饰,2000(2):16-18.

[8] 朱才斌,冀光恒.从规划体系看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J].规划师,2000(3):10-13.

[9] 钟阳,丁一兵,赵宣凯.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J].南京社会科学,2012(4):53-57.

[10] 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2009(1):9-14.

[11] 王理金,易启洪.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科技素质问题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0(4):6-8.

[12]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13] 李树德,李瑾,贾凤伶,等.天津市郊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7(3):57-60.

[14]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上一篇:大理师范的记忆碎片 下一篇: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异同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