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的理论探讨

时间:2022-01-16 06:21:10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的理论探讨

摘要:以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为指导建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根据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从质量计划的编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TIP模式,管理

Abstract: th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SO9000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 system for families to build a house guida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TIP mode,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from quality plan, quality assurance, quality control three aspects, on how to improve our country hous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preliminary study, and put forward some new concep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TIP mod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殊性是由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工程项目的特点:一是具有单项性。二是具有寿命长期性。三是具有高投入性。四是具有生产方式特殊性。五是具有风险性。正是由于工程项目的上述特点形成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殊性[1]。具体表现在:

1、影响因素多

如立项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2、质量波动大

工程建设因其具有复杂性、单一性,不像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环境以及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所以其质量波动大。

3、质量变异大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均会引起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变异。

4、质量隐蔽性大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较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并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在事后看其表面质量可能很好,容易产生判断失误,将不合格品认为是合格品。

5、终检局限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的质量,也不可能对不合格的零件更换。所以,工程项目终检验收时难以发现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2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的提出

2.1 解决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路

1、引入现代质量管理思想

现代质量管理科学在飞速的发展,新技术的引入和转向以顾客为焦点的策略也使得全球市场的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TQM起源于美国,我国自70年代末期推广TQM,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广泛适用的管理科学。从本质上讲,全面质量管理属于渐进式的“改良”而不是彻底从头做起的“革命”。随着信息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我国建筑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来指导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因此,我国的建筑企业必须要引入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改变质量管理理念。同时,还必须增强变革魄力,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战略统筹

传统的建设项目质量形成过程是从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业务过程。当前,人们的质量概念已经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它要求项目质量控制重心要从业务过程转向业主需要。现代质量管理思想认为: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它是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围绕全局最优这一整体展开工作。也就是说质量管理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质量总方针、总目标。

3、应用先进质量统计技术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业主的期望在上升,在以控制图技术为主要工具的质控方法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着眼于预防”、“一切用数据说话”、“合格品之间差异的影响”等新概念,这些必须使用更先进的集成化、智能化质量统计技术。现代质量管理思想认为:数据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在对工程质量的统计调查、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最终判断的过程中,“一切用数据说话”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质量数据,用数据来寻找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反映工程质量的高低,以便分析,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措施,才能纠正和预防质量事故。

4、.提出质量体系上的更高要求

随着现代质量管理思想的发展和ISO9000质量标准逐步推行,目前国际上正在讨论一种的“综合管理体系”概念。比如将TQM和ISO9000质量标准两者相结合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就是其中一种的尝试。因此,为了确保体系之间的相容性,达到管理体系一体化是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必由之路。

2.2 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想

1、TQM、ISO9000标准与项目质量管理三者的关系

TQM与ISO 9000标准是企业强调质量主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同是指导和管理企业运作并产生预期效果不可缺少的理论和实践保证,并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认证作为质量承诺是不能替代质量管理行为过程的,ISO9000标准认证所要求完整的文件化质量体系,正是TQM的规范化基础工作。TQM与ISO9000标准二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的两种管理活动。

在项目组织中用一系列标准来控制和指导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不仅和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致的,也正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2]。而ISO9000系列标准现己被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它广泛用于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的管理领域,它能使企业有效地、有秩序地开展给质量管理活动,从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选择ISO9000标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的构想

根据对TQM、ISO9000标准与项目质量管理三者关系的论述与分析,我们提出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的构想。TIP模式即TQM、ISO9000标准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对TQM与ISO9000标准中项目质量概念的深刻理解: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包括活动和过程的结果,还包括活动和过程本身,即包括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再根据质量计划和顾客的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由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控制的各个要素,再由质量控制确保质量计划的实施,最后根据质量控制的效果调整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持续地改进工程项目的质量。其精髓是:贯彻“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质量思想,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无形之中。

3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TIP模式的主要内容

3.1质量计划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公司一级的质量方针和质量总目标。质量方针要反映企业特色,有概括性,易于理解。质量总目标则能反映企业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质量水平,并为用户和社会所认同,其内容要具体,具有一定的量化程度,易于考核和评价。

3.2质量保证

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上,根据ISO9000族标准与TQM整合优化模式思想,结合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构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框架,也是企业为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而进行质量活动的一种特定的、规范的系统。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紧接着的一项工作是构建项目质量保证系统,它分别由工程质量总体保证措施、保证体系的内容和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注意的事项,三部分组成。质量保证系统是对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企业向用户承诺满足其要求而建立一个长期稳定,能保证其承建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的系统。

有了质量保证体系后,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证组织,并分配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落实项目部的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管理责任制强调把职责从项目经理开始落实到职能部门主管身上,进而把所有责任分解到各级各类人员。而TQM的各项质量活动,都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相互协作才能开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项目部通过建立这样的“法治”环境,以确保TQM各项活动的实施。

3.3质量控制

在质量控制的实施上,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中的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从加强对4M1E的控制、强化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设置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和提高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最终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TQM强调的是预防为主,注重的是质量持续改进;ISO9000标准强调的是过程方法和质量回访,注重的是质量体系活动的持续改进。二者的综合运用,能体现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3个阶段的全过程控制。施工项目标准统一、流程规范后,所有施工人员只需按既定的自己参与设计的流程去做即可。这样,既符合流程业务要求,又满足体系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邱国林,王志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祖和.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概预算的控制措施探析 下一篇:压力箱涵的裂缝控制及防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