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1-13 10:01:02

实现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策略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旧教学模式的碰撞为教师带来了灿烂的教学智慧,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教学模式中各方面的逐渐成熟,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掘其中的潜力,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传承与革新,切实采取能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那么,将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实现高效教学呢?

一、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

语文本就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活的人;而语文也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工具,通过有效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表达情感的能力与阅读的技巧,以胜任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任务,促进全面的发展。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兼顾这两个重要的特性,在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将文章讲解与实际练习进行有机结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在阅读课上,教师从文章的结构、文法、情感多方面地进行剖析,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一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在其中又体现了哪些切实存在的技巧。同时,教师要致力于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接受人文的熏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并且教师要在文章讲解之后,适当地留给学生实际练习的机会,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切实运用在阅读中,学会用多角度的眼光来解读一篇文章,深刻地了解其中的内涵,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如,教师在对一篇文章的白描手法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把白描手法做简单的介绍,再带到文章背景中做全面的讲解,然后选择另一段运用白描手法的文段,让学生独自进行赏析,解释在白描手法当中的内涵与情感。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马上得到实践,帮助学生真切地掌握阅读的技能,这样的阅读课堂是当之无愧的高效课堂。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通过一点点的阅读积累,学到贤者的思想,转换为自己的智慧,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在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把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转换为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阅读便成为了学生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一个渠道。自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时不时地拿起一本书来阅读,不为了提升语文成绩,也不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只为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看一看未曾去过的地方。

阅读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一项任务,而是学生感悟生活,发现美的一个窗口,往往于不经意的阅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生活的乐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把阅读教学看做是学生必要完成的一个任务,而是将阅读变为学生的一个习惯,把阅读融入到生活中就是最高境界。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原则。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固定教学的模式,而将阅读当成是一个欣赏美的过程;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为学生推荐可读的读物,让学生在空闲之余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一本好书;最后教师可以适当性地建立奖惩机制,利用它来监督学生的日常阅读,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引导,就能在阅读的海洋里畅游了。

三、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始终要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灵活的改革,不能采取野蛮教学将学生阅读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中,而要运用科学的策略进行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并且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使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氛围下阅读兴趣是难以激发的。

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科学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一个与文章相似的情境,让学生真实地走进文章,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在哪个时刻又有怎样的所思所感。如,教师进行《蜀道难》一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设置相似的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下,学生能有更直接的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在直观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感受到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景象,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高中语文的整体性进步。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帮助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社会的可造之材。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

上一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下一篇:本真阅读:农村中学名著阅读的回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