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心态到语态的嬗变

时间:2022-01-12 02:26:35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在“走转改”的报道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基层一线才是新闻事业的源头活水。在许多“走基层”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攀悬崖、走绝壁,和山区干部一起徒步80多公里接送学生;和市政工人一起钻入城市的下水管网中清理淤泥;和清洁工一起腰系长绳,垂下山谷捡拾垃圾……这些生动、鲜活的报道不仅还原了社会生活,更展示出了新闻真实的魅力,让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具有感染力、有生命力。

由此可以看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促进新闻记者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百姓同步的最佳平台,它给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和记者带来了由表及里的变化。记者从姿态、心态到语态的变化带来了新闻采访方式和新闻节目内容、形式的变化,这些使“走转改”报道既显示出时代的特殊性,也体现出其传播规律的普适性。

“走”——姿态的变化

带来电视新闻记者视角的变化

从“文件看”到“现场看”。以前许多记者的新闻来源是各种各样的会议文件、材料,在这些枯燥的文字中找到有新闻性的信息,再配上合适的画面就可以制成新闻播出。然而现在观众更多地看到:记者置身新闻事件现场,使用“我现在在……”“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我感觉到……”等现场感很强的表述,使观众感同身受,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不久前,笔者在报道“全国拥军爱国模范”张秀桃时,就跳出这个典型人物的文件和材料,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走进这位十年如一日照顾一级伤残军人丈夫的“好军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生活。笔者抓住她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一定要给丈夫按摩的这个细节作为新闻由头进行了跟踪拍摄,使得《“最美军嫂”张秀桃:有爱就幸福》这篇报道现场感强,真实感人。

从“表面看”到“深入看”。走基层,不是浮在表面、蜻蜓点水和脱离实际的空谈。“活鱼”不是撞上的,而是踏踏实实扎根基层,深入生活才能发现和捕捉的。江西电视台记者一路探寻位于罗霄山脉深处、江西最偏远的村庄——高兴村,用当地的客家方言与村民交流,找到一种最适合最质朴的采访形式和表现手法。村民们一改以往接受采访时的拘谨木讷,语言生动幽默,讲起原先交通的不便:“集上买块肉要抹盐,接个新娘要三天”等生活细节,让人过耳不忘。

从“向上看”到“向下看”。服务群众,就需要记者眼睛“向下看”,真的走到群众中间去,认真、仔细地倾听群众心声。记者这种平视的尊重,才会让采访对象融入记者的话题里,跟记者“无所不谈”。一次,江西电视台记者来到萍乡安源煤矿井下600米深处的作业面进行采访,在井下与采煤工人一起工作一同吃饭,在作业面上来回跑。最后,脸跟工人们一样黑了,大棉衣也热得脱掉了。一天下来,工人们渐渐把他们当成了朋友,愿意跟他们掏心窝子说工作中的累和乐,愿意和他们聊生活中的家长里短。

“转”——心态的变化

带来电视新闻记者观念的变化

转作风,说到底还是观念的转变。电视新闻记者想要转变作风,首先就要抛弃曾经的电视“老大”的优越感,放弃“我要你说什么,你就要说什么”的强势心态,踏踏实实地走近普通民众,真切感受他们的生活百味。

从“身入”到“心入”。新闻记者转作风不仅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只有真正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只有真正扎根群众,扎根基层,才能产生对普通百姓的真情实感,才能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电视新闻报道。2011年中秋佳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来到江西省宜丰县,与农村的留守孩子们一起过节。在村子里面的敬一丹,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T恤,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开始有一个男孩子特别沉默,很难交流。敬一丹就拉着孩子手,与他聊起对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思念,真诚的交流取得了采访的成功。在这则新闻中,真情流露使整条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一直暖到观众的心里。

从“假”“浮躁”到“真”“踏实”。毋庸讳言,当今中国社会普遍的浮躁也漫延至新闻界。很难想像一个穿着短裙、戴着墨镜、撑着遮阳伞的记者能采访出烈日下劳作者的心里话;很难想像一个满嘴官腔的记者能从一个基层老百姓的嘴里听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很难想象一个坐着汽车转、隔着车窗看的记者能够采访到普通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电视记者走基层不仅仅要“一身汗、两腿泥”,更要带着真诚走基层,用百姓的立场和观点去感受百姓的生活,用百姓的语言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

去年8月,北京电视台新闻栏目《北京新闻》《晚间新闻报道》《北京您早》同时推出了《我在基层》专栏。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分别深入最基层,把镜头对准普通劳动者,主持人冒着高温深入地下电缆通道和电缆运行工一起去体验他们为北京城市供电做出的贡献;记者凌晨4点来到平谷区大桃种植基地和果农一起为“农超对接”采摘鲜桃。节目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称赞和欢迎。记者和主持人们在与最基层的普通劳动者同甘共苦中,切身体会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

“改”——语态的变化

带来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变化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各家电视台推出的“记者走基层”新闻中既有短小精悍的现场报道,也有系列宏观的重大策划;既有对问题的观察和扫描,也有深入根源性的理性探讨,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关注问题的走向,关注最终结果。但无论内容如何,形式各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语态上的变化、文风上的改革与创新。

真情实感产生共鸣。以近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为例,无论是在医院蹲点的医患问题报道,还是贵州找水抗旱的追踪报道;无论是火车车厢里拾棉人的苦与乐,还是戈壁滩上坚守者的信仰与追求,人情冷暖的背后展现的是普通人的努力与期盼,展现的是党和政府的关爱与帮助。特别是系列报道《我在基层当干部》真正做到了四有:有感人的故事,有鲜活的人物,有生动的语言,有难忘的场景。这些正是主流媒体选题、报道的必然追求,也是架起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互通桥梁的根本所在。

理性分析深入浅出。以往“联播”类新闻中,观众看到的更多是从概念到概念的主题报道,大而空的典型报道,枯燥晦涩的经济报道。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认识到,社会热点话题、经济报道等一样能做得好听好看,关键是谁对资讯的整合、分析能力强,谁播发的报道有深度,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及传播的影响力。在中央电视台系列报道《马子硕的求医路》中,记者深入追踪、调查号贩子这个长期困扰医院、医生和患者的焦点问题,从客观真实地角度展示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深层次原因,也让观众看到了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上政府、医院和医生所作的各种努力和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效,使人们对缓解医患矛盾,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充满希望。这些报道都因为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而更具深度。

语言质朴感染力强。在“走转改”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新闻当事人的现场同期声越来越多,这样的新闻不仅增强了可信度,感染力也大大增强。江西电视台记者在《走进长水村》中采访老支书余锦冰在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主动为年轻人腾出位置,并甘当副手辅助新支书。对于让贤,他的回答是“这个地方要发展的话,要培养人,要后继有人。那么光靠老头子,后面没有接班人不行。”这样的新闻,让观众透过“原声”看到人物的品格,带来心灵的震撼。

此外,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记者还非常注重镜头语言的表达,不再是简单的解说词加画面,现场纪实、追踪拍摄、细节抓取,成了最主要的电视语汇。同时,为了凸显新闻的体验感,大部分报道都是记者自己配音。虽然可能普通话不标准,声音不完美,但观众并不挑剔这些,反而觉得整篇报道一气呵成,生动自然。

“走转改”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措施,正在向深度、广度拓展。广大记者在这场声势浩大、策划得当、落实有力的“走基层”活动中,用大量时间广泛接触基层,体察民情。他们所收获的绝非简单的“换位体验”,而是培养和锤炼了一种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这种态度和作风决定了新闻的深度、高度、厚度。电视新闻多了真情实感,少了虚情假意;多了触景生情,少了隔靴搔痒;多了实话实说,少了无病。

可以预见,“走转改”的深入开展将对提升电视新闻可视性和传播时效,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深远影响。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曾这样说:“身处这样波澜壮阔的时代,如果能深下去,不怕吃苦,有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精神,用心去讴歌伟大时代的激情,就不怕写不出好东西来。”如果我们每一名电视新闻记者都能将穆老的话转化为行动,何愁写不出伟大的作品?“走转改”还在继续,我们还要努力。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栏目责编:邵满春

上一篇: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构建 下一篇:《画皮2》:惑之百端,“我”之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