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小学低年级生字教学的误区

时间:2022-01-12 05:22:15

跳出小学低年级生字教学的误区

【摘要】本文探究小学低年级字形教学的误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主识字 写字实践 评价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9-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都非常重视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浪费了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使教学高耗低效。

误区之一: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要求学生会正确书写的生字一般在8至11个。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识字潜能,担心学生写错字,因而教学每个字都细致入微。比如,认真地分析字形,反复强调笔画笔顺,不厌其烦地示范书写,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完全没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生字教学看似面面俱到,实为蜻蜓点水,既没有把握重点,又没有突破难点。

误区之二:光说不练,流于形式。

教学生字,许多教师习惯性地问,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要注意间架结构,有的说要注意偏旁部首,有的说不能漏写或添加笔画等等。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就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的名称,汉字的整体美被分割成一个个笔画。教师范写完这个,又范写第二个、第三个……生字教学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师生正说得起劲,滔滔不绝,这时下课铃响了。写字任务,只能被迫移到课外。这样做的弊端有:①没有对生字书写进行有效的指导(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导致学生很容易写错别字。②在班级写字有一定的气氛,也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学生写着认真;而在家里就很随意了,有的孩子一边玩玩具一边写字,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写字,注意力往往没有集中在写字上。长此以往,生字书写的质量可想而知。③评价脱节。教师布置了写字任务,但往往没有时间检查,当然也谈不上评价的针对性,也更没有纠正练习了。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二年级原则上是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

误区之三:择优欣赏,好评不断。

有的教师在学生写完字后没有检查反馈,即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教师选两三个字写得漂亮的作业放在展台上,让学生说说这些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被请起来的学生都说写得好,教师满意地评上100分,或是画上几颗五角星,评价环节就宣告结束了。欣赏性评价本来没有过错,但每次都只是欣赏性评价,就起不到评价应有的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结果,忽视习惯。

生字书写,绝大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字是否写得正确,字迹是否清晰,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坐姿、握姿和写姿等。有的学生,字虽然写得不错但执笔姿势错误,可教师的评价每次都给“优”。习惯是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大事,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想改正就很难了。

怎样跳出写字教学的这些误区呢?

其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崔峦老师说过:教师一般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而要鼓励学生抓住生字的特点,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自主识记。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只要加强对难写字的提醒,对形近字的辨析,对易误字的指导与检测即可。对于学生自己能识记的字,教师可以略教或者不教,只做检查。比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要求学生掌握“伯、孩、爷、托”四个生字。其中“孩”是书写的难点,是易错字,教师应该要重点指导。左边“子字旁”是本课要学的新偏旁,右边“亥”字学生很容易写错。教学时,要让学生看清字形,甚至可以用彩色粉笔将容易写错的地方标示出来。“爷”字的父字头是新偏旁,但底下的单耳刀在学习“节”字时已掌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伯”和“托”是由学生熟悉的偏旁和部件组成,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这样主次分明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难写字和易错字,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避免了教学方式的单一与枯燥,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效率自然就高。

其二,注重写字实践,指导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刘仁增老师说:譬如书写,尽管教师指导孩子如何摆正字的间架结构,如何握笔,但没有孩子亲身实践,这一切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课堂上要多让孩子们实践。重难点的字指导后,应该马上让孩子们动笔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孩子的坐姿、执笔姿势等,发现个别的问题个别指导,发现共性的问题就要集中反馈。独体字要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主笔的占位与运笔。合体字就要指导学生写好字的间架结构,笔画、部件之间的相离、相接、相交。而不是指导每个字时,都让学生说笔顺、笔画的名称,把合体字也“肢解”成一个个笔画,失去了汉字整体的美感。

其三,评价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2011年版语文课标评价部分指出:“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低年级的写字评价应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一些。①注重反馈过程的纠正功能。评价要“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教师巡视时发现部分学生写错字,就可以把它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订正。比如“世界”的“世”字,有的学生把最后一笔写成竖弯钩,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后就要指导学生订正,并让其再写一两个后进行二次评价。②注重反馈过程的激励功能,对于写字有进步的孩子,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在教师点评之后再次练习,争取更大的进步。③让每次评价都有一定的侧重点,或字形、或间架结构、或笔画笔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协商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从而获得评价的最大效益。

其四,评价要关注习惯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时,不仅要重视纸面上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每次写字,我们都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坐姿与握姿,并将姿势正确与否作为写字评价的一部分。评价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还可以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更要重视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更要强调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得他们习惯成自然。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自主识字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意识,让他们成为生活中识字的有心人。

上一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下一篇:论中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