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努力争创职教名师

时间:2022-01-10 11:51:13

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努力争创职教名师

“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暑假前夕,学校特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邬宪伟校长以“怎样成为职教的名师”为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术成果和工作实践,分别从“学识、师德、教法”三个必备能力上,与全校的教师分享了一名优秀职教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报告。上面的警句正是邬校长报告的开场白,一语道出了名师成长的苦尽甘来。

一、学识――名师要有很高的学识水平

邬校长在报告中指出,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有学术错误,不能误导学生,不能误人子弟。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

为年轻教师初次走上讲台,几乎都有和邬校长同样的经历。为了不至于被学生问倒,只有不断的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完成的作业自己首先做一遍,为了防止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出现的尴尬,我也是做完了教材上所有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之后,还找来了不同的教材,凡是没有做过的习题都要亲自做一遍。三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次让学生得出满意的答案时内心的那份喜悦至今还记忆犹新。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仔细的讲解,课后耐心的辅导,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寻找教学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十年如一日已经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

我最开始只讲授《工程力学》,随着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自己所讲授的内容的难得和深度已经不适应于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又通过自学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教学内容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现在我讲授的课程职还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CAD》等多门课程,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还获得了高级车工认证和高级绘图员的认证。

邬校长说的好,“学高的由来是首先要学会形成合力。”作为个人永远只是一个分力,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只有溶于学校这个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教学中要注重汲取集体的智慧,相互取长补短。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哪怕是新教师也有他们的可取之处,我非常注重向同行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坚持每周听课,及时和被听课教师交流,探讨教学教法,热心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积极撰写教学经验心得,从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过程。要重视从信息传递角度探讨教学方法,从调整注意力、改善记忆效果、突破理解层、强化体验层等方面入手,根据课程任务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师德――名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师德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把教书育人看成是事业,不仅要言语而且要行为育人,师德就达到高的境界。

邬校长两次参加国庆天安门阅兵,他前面坐的是外国外交官和夫人,走了之后他们坐的地方干干净净。他旁边的人走了之后乱七八糟。邬校长深有感触,现在中国人有钱了,但只不过是有钱有权的土豪,素质没有提高。他大声疾呼,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中职生农村来的孩子多,他们先天不足,年轻的父母在外打工没法管,年迈的婆婆爷爷又管不了。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养成文明的习惯。对中职教师来说端正他们的行为规范,就成了进校之后的首要任务。

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对中职的学生教师不能讨厌他,要关心他,爱护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最起码的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开始,使他们最终成为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家庭及社会的有用人才。

为人师表既是要情操高尚,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工作,才能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学生自然就懂得什么叫举止文明;教师遵守课堂纪律学生才会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三、教法――教法名师要有高超的教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上课让学生乐于听、听得懂,乐于学、学得会,这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邬校长讲了一个上课的例子。“3+5等于几?”A学生回答:“9。”老师的脸马上沉下去。这时B学生正好举手,“8。”老师对A学生说:“瞧人家B同学,你要向他多学习。”从此A学生看见B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如果A学生回答“9”之后,老师说:“好,你的回答很接近答案了。”这样保存了A学生的自尊,又没有伤害他的自信。会更加激励A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是一种交流,教育应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理解、体验的过程。对中职学生来说,赏识教育很有必要。进入中职的学生都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在讲解上就要力求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甚至有些学生在品行上存在严重缺失,作为教师不能嫌弃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学会做人。

课堂朗读是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把它引入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实践证明对于现在中职的学生效果是不错的。当然,我不需要学生整章整节的朗读,而是朗读关键的、重要的定义和概念。它的好处就在于朗读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学生深入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朗读能改变学生的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能坚持大声朗读,很容易使学生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朗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只是语文课的朗读需要感情,而我的课需要的是学习的激情。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工科机械专业的基础课,学生对于机器的认识是既熟悉又陌生。要学生举例都见过哪些机器,学生们纷纷举手能举出几十种不同的机器。但对于机器的工作原理学生们就个个低下了头,“这个太神秘了,太难了。”作为老师就是要打消学生的对机器的神秘感,让学生懂得再复杂的机器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机构组成的,只要懂得了机构的原理就容易懂得机器的原理。通过视屏、教具让学生见识一下简单的机构,以消除对机器的神秘感,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教师要加强自身角色和地位的认识,要勇于实践和勤于探索,就会使自己有长足的进步。邬校长结合自身30年职教经历,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老师们在轻松活波的气氛中深受启发,收获丰硕。一个教师是否是名师,不是自己说是就是,而是要得到学生的拥戴和同行的认可,在学识、师德、教法三个方面都要类拔萃。我在中职教育领域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了,但深知自己在争创名师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仍须努力,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努力向自己心目中的名师目标迈进。

上一篇:证券投资中的资产配置决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