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扇雅韵情浓浓

时间:2022-01-08 09:01:46

夏日的扇子,消暑纳凉,清风徐来,仿佛扇来了过去那个时代的精致与从容,还蕴含着丰富的工艺和文化内容,扇面收藏也历来被藏家所钟爱。

扇面是折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同步发展。明代中期,就有制扇面的名家,如方氏所制,堪称佳妙,相传文衡山非方扇不书;又有民国《吴县志》卷七十五记:“裱扇面,则有胡得芝所用楮折自得,心手相应之妙。”的文献记载,为我国最早关于制扇面艺人的记录。扇面起初为素面、金面,后又有用染色的色纸扇面。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所作书画扇,传世的大都是泥金扇面,扇面的基本品种在明代已经形成。至清代,折扇形制呈多样化发展。

扇面是特殊的平面图形,即扇形。扇面的边缘是两条直线,呈“V”字形相交于扇钉;它的上下是两条平行的圆弧线,均以扇钉为圆心,上下圆弧线之间,即为扇面,它的下限以扇肩为半径。扇面上下的间距,由扇骨的尺寸而定。扇面上下的间距,与扇骨上板的尺寸是相等的;扇面左右间距与扇骨的档数有关,扇骨档数多,扇面的面积就大,左右间距也大。

扇面规格尺寸是和扇骨相配套,有七寸、八寸、九寸、一尺,特大尺寸的需另外定做。一柄折扇的扇骨,常见有从九档至二十档,凡单数称“单”,双数称“方”。扇面规格尺寸,传统是将尺寸和档数并称,如八寸十八方、九寸十八方、九寸二十方、八寸九单、尺十一单、尺十三单、尺十五单、尺二十方等,配套起来,一目了然。

扇面的制作材料,以纸料为主,以细腻牢韧、久用不裂者为佳。好的扇面,采用细洁绵韧的宣纸为面,牢固软熟的皮纸为衬,光滑细薄的竹料连史纸为芯。宣纸做扇面,除素面外,有的经过染色、煮、上浆、刷胶矾、上云母、洒金箔等工序,做成淡青色或古铜色扇面,还有煮笺、清水笺、云母笺、金花笺等花色品种。采用安徽泾县产净皮料半生熟宣纸、皮纸、连史纸和浙江宣纸,辅助材料有骨胶、牛皮胶、矾、云母粉、面粉,以及再加工材料金箔等。金箔有两种,一种是含百分之九十八黄金的真金箔,一种是含百分之七十四黄金、百分之二十六白银的冷金箔,用于制各种泥金和洒金扇面。扇面有纸面、绢面之别,纸面分为素面,色面,金面三种。

素面,通常是宣纸原有的本色,也有做得稍微灰暗,成为仿旧素面。素面中有一种镜面,用镜面笺制作,镜面笺明初已有,后来用于制作扇面,它的表面光润,平滑似镜。还有一种笺扇面,它是用特殊纸张笺制作的,纸面上带有丝丝纤维,像头那样细,颜色比较深,具有特有的装饰趣味。民国年间,素面最好的是镜面和市矾,当时售价每张大洋两圆。上世纪50年代后,素面分为三档,一是市矾扇面,以安徽宣纸为原料,套矾至少四次;二是中矾扇面,以浙江宣纸为材料,做工较差,至多套矾四次;三是行矾扇面,不用宣纸,以普通皮纸、连史纸等为原料,做工差,不套矾,至多在矾水里拖一遍。

色面,乃运用染纸工艺而成,多数是黑色或瓷青色,也有用红色珊瑚笺或赭黄色虎皮笺,但制作较少,比较罕见。在黑纸或瓷青纸扇面上用金粉或银粉作书画,有特殊的韵味。

金面,一般分为泥金,洒金两类。所用金箔有佛赤、大赤和田赤三种。因含金量不同,田赤含金百分之七十四,含银百分之二十六,色泽偏冷,也称为冷金。泥金是整个扇面完全铺满金色,密度很高,而洒金露出的内地较多,金色的点子好像是洒上去似的。泥金扇面可分为多种花色,其中御用金花笺,供朝廷使用;梅花金笺,又称鱼子金笺,全金色中略带银白色的圆点;大赤笺,完全铺满金色;半赤笺,布满非常细密的金色点子;全冷金笺,整张扇面铺满冷金;半冷金笺,整张扇面布满非常细密的冷金点子。洒金扇面分三种,依金色点子的大小为区别,一是细金,全部点子较小;二是片金,点子多数较大;三是雨夹雪,点子大小相间。金面有两面泥金的,有一面泥金一面洒金的,也有一面泥金或洒金一面素面的。旧时还有以银代金,制作泥银或洒银扇面的。格景扇面是金面和素面综合运用的一种形式,如将扇面一分为二,一半洒金,一半素面,一半用来书法,一半用来绘画,称为“二格景”;如一分为三,两边素面,中间泥金或洒金,或者两边泥金或洒金,中间素面,称为“三格景”。以此类推,有“四格景”、“六格景”、“八格景”等。还有在洒金扇面上留一圆形的,称为“开光”;留一方形的,称为“开窗”,都属于专门加工的品种。

南宋时就有在折扇上绘画,成化年间,书画折扇在民间蔚然成风。成化至嘉靖年间,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绘画在全国负有盛名,被称为“明四家”,又称“吴门派”。这一时期沈、文、唐、仇四大家留下大量的书画作品,其中就有很多折扇书画。

折扇的独特形式,决定它与立轴、横披、册页乃至团扇的构图不同,虽在咫尺之间,却有艺术创造的广阔天地,这是明代绘画载体的新发展。巧妙的扇面构图,仿佛并不在扇形里,而是像在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它的布局、色彩、线条、形象各部分和谐统一,成就了独具一格的书画艺术。明清以来,扇面书画艺术丰富多彩,兹分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

山水扇面,总体要求是前浓后淡,渐渐隐去,层次感强,咫尺之内,气象万千。布局主要有三种,一是满幅构图,最大的特点是画面地平线随扇底的弧线向两边斜下,实多虚少;二是边角构图,虚多实少,疏阔明朗,或左上角,或右下角,取四角之一,作为画景重心,其余为云水,留有空白,或作题款、钤印之处;三是一河两岸构图,乃山水画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河之两岸风光,虚实呼应,变化最大,一河可以在左右横贯,亦可上下直流,更多的是取斜向曲流,近者边角构图,远者忽忽隐去。

花鸟扇面,总体要求是栩栩如生,有呼之欲出之感,色彩浓淡反差,韵味强烈。布局主要有两种,一是中轴构图,主体置于中央,两侧留白,虽然主体较为集中,两边留多之后,布局就较为平淡、单纯,往往用题款、钤印弥补,如唐寅墨笔牡丹金扇面,一朵牡丹居中,花叶茂密,分布闲雅,用笔敦厚,墨色艳朗,浓淡有序,劲秀潇洒,留白适中,再以印鉴点缀,不愧为名家手笔;二是边角构图,主体任意在扇面上下,左右四角之一,斜入画面,留白可多可少,富有变化,极具情趣,利于构图,占花鸟画的扇面比例大,一般以折枝花卉居多,留白处往往点缀昆虫、禽鸟之类,使之互为呼应。

人物扇面,占画扇的比例极小,几乎都作为山水人物画形式出现,类同于山水扇面,极少以人物为主体。一般构图是由表现人物个性而决定,居中一般为尊长者,而故事性内容的,则人物稍偏一旁,配以故事场景。还有突出某种器物或动物的,一般构图不脱上述特点,其中动物和花卉、树丛相配者居多。

书法扇面,由于扇形是左右张开,在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到书写不能行行竖直,而必须向内收拢,形成由内而外之辐射状,此为扇面书法之特殊性,若行行到底,则必然上疏下密,极不美观,故书写扇面有长短行的形式。长短行字数多少,要根据书写的内容、字体而定,如草书,笔划连缀,结体多变,不能和字体严整规矩的篆、隶、楷诸体相提并论,草书要求气韵贯通,笔势飞动,互相假借,浑然一体。

扇面材质与书画内容和技法密切相关,泥金、冷金、洒金、片金及各种色纸,不同于素纸、素绢,最重要的是不能与绘画的设色相抵、相犯,青绿设色更难,前人能利用金面与其它色面的光采映衬画面,使之更显得鲜丽华贵。

冷金扇面

花鸟扇面

山水扇面

人物扇面a

人物扇面b

书法扇面

上一篇:历史面纱:丝袜 下一篇:“共食客”,在饕餮中找到相识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