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楼上住着一只蜈蚣

时间:2022-01-08 04:59:06

这是个有点儿先锋文学意味的标题,不过我们在此讨论的仍然是财经的话题。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们都听过相声《扔靴子》,这是著名相声演员苏文茂先生根据著名电影家谢添先生讲述的小笑话改编创作的名作。大意是说一个有点儿神经衰弱的老先生将楼上空房租给一个青年房客。房客时常晚归,脚步重,进屋后又将两只皮靴“咣当、咣当”地扔在地上。原本睡眠就不好的老先生,每每等房客两只靴子落地后才能入睡。有一天实在忍不住的老先生对房客提出意见,当晚房客又晚归,进屋扔一只靴子后猛想起老先生的意见,于是轻轻放下第二只靴子,而楼下的老先生,因一直没听到第二声“咣当”,竟一夜没敢睡。

当我们把低迷中的中国经济看作这个楼下神经衰弱的老先生时,令人郁闷的是,我们发现此时住在楼上的是一只穿着一百只靴子的蜈蚣。

以刚刚创下近41个月新低的A股市场为例,在最近的10来年里,颠覆性的靴子就被扔下过N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A股被管理层定位为“为国企三年脱困做贡献”。数据显示,199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6599户,亏损面为39%,全国所有国企一年的总利润只有213亿元。在一场“国企三年脱困”的拯救运动中,A股摇摇晃晃地走到了“2000年2000点”的高位后不久迅疾崩塌,走出四年大熊市,蓝田股份、东方电子、银广夏也成为一代假冒伪劣上市公司的死亡标本。

2005年初全面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所谓制度性红利释放的概念造就短短两年牛市之后,迅猛而来的大股东解禁潮,使得这一被各种语境反复称颂的“里程碑”,看起来似乎更像是另一种寄托哀思的碑。

当国有大企业都上市差不多了的时候,“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又成了A股的新方向。以2004年6月25日深交所正式推出中小板为制度起点,以2009年10月30日深交所推出创业板为制度高潮,短短八年间逾千家中小上市公司批量涌现,一时间巨额超募屡见不鲜。

根据相关统计,在沪指触及6124.04点历史高位的2007年10月16日,1477家上市公司以当天收盘价计算的总市值约27.99万亿元;五年后,A股上市公司增至2455家,但两市市值却降至21.1万亿元。短短五年,近7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当把眼光放大到整个中国经济全局中去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有着100只靴子的蜈蚣房客同样高悬在神经衰弱的市场经济楼上,且每每以产业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名义落下一只只靴子的“咣当”声,震得步履蹒跚的市场晕头转向,政府“看得见的脚”始终有力地踩着市场“看不见的手”,使得市场机制本身的内生性自我优化力量无从发挥。

但愿下一只靴子是最后一只……

上一篇:它们是股市“救世主”? 下一篇:降息趋势下理财,须知这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