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

时间:2022-01-07 07:21:31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

本研究结合教学案例阐述小学估算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策略1 结合具体情境,选择计算策略

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解决问题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

小明一家去吃饭,点菜的菜单如下:葱油腰片:18元;虾仁萝卜丝汤:9元;鸡炖粉条:28元;千层肉丝12元. 算一算,这顿饭他们大约要花多少钱?

对于以上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理解只需要大致算一下要多少钱,何况情境中有4个数量,学生不能很快得到精算的结果,就会选用估算的策略. 估算思维的最大特征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估算的内容和方向, 从而去找寻问题本质的规律,有利于培养数学直觉,形成估算意识.

策略2 提供信息数据的不确定性,使学生体会估算思想 在初次教学估算时,可以设计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量,使得学生无法进行精算,从而体会估算的思想,发展学生数感. 例如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明天是小明的生日,他想买遥控汽车和变形金刚这两件生日礼物. 在这个情境中,遥控汽车价签上的个位数字看不清了,学生不能顺利计算,于是试图思考另外的策略. 果然,陆续有学生的思维转向估算:汽车的价格是30多元,就算把它看成40元,40 + 58 = 98(元),妈妈给的100元也够了. 估算能力发展与概念性知识两者之间具有良好互补性,并且在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时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协同性. 宽广的数学视野,以及丰富的概念性知识是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基础.

策略3 提倡估算方法多样化,形成估算技能

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但估算并非是无章可循,可以总结一般策略. 第一,是数据的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数据计算变得较为容易. 比如,将192 + 201简化为200 + 200;又如,把3.98 + 3.88 + 3.97转换为4 × 3. 第二,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调整,由于前面实行的“简化”都会使结果变大或变小,因此要作出调整,使运算结果比较准确.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估算方法多样化,例如凑整估算、依据生活经验估算、根据运算性质、位数、尾数估算等等,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使学生对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和优化. 借助多样化的估算策略,使得类比、直观感知、猜想、大胆进行问题假设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估算的技能.

策略4 采取有效合理的估算评价策略

在估算的评价中要注重三点:一是正确评价估算结果. 在课堂中经常会听到“比一比谁估得最准”“××同学最能干,估的结果最接近准确值”等类似的评价. 这样的引导评价只关注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 其实,估算结果是多样的,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而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二是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价. 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尤其重要,只要附和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 因此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 如估计到饭店吃饭或购物需要多少钱;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如判定437 + 328的和是否大于700,只要把两个数都忽略尾数为400 + 300即可判定;三是对“四舍五入”法的思考. 基于上面两点考虑,我建议:“四舍五入”法不宜过早进入估算教学. 在第一学段的估算教学中,不要严格遵循“四舍五入”法,而应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个体的估算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成分的综合复杂能力,根据不同个体之间对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个体对估算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差异.

策略5 设计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更应让学生运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策划,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估算能力. 为此可以设计如下一些活动:

A. 在你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算的精确度. 建议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交流.

B. 参与设计学校组织春游消费方案,并预测一下支出大约是多少.

C. 做“家庭财务总监”,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D. 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

E. 假如一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米?

F. 估计某份报纸版面的字数.

通过以上一些活动的设计,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策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能力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直觉化、跳跃化与内隐化的特点,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估算、运用估算的欲望,才能主动地获得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显现估算的内在价值. 教学求真、求美、求简、而估算正是体现了数学求简的一种方法,在这个求简的过程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深深感到:只有教师去深耕细作,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接受估算,才能培养他们对估算的兴趣,形成估算习惯、提高估算技能,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徐群飞,李俊. 中小学生估算意识及策略的调查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6(8).

上一篇:金依萌:轻喜剧的成功学 下一篇:雅虎邮箱关闭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