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7:44:49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 状况 特点

自2000―2009年的十年中,现代教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语音实验室应用软件开发迅速,推广力度加大,语音室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的应用能力、管理水平均有很大提高,对语音室教学与管理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围绕课件制作、情境创设、主体互动、知识演替、教学调控等方面展开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面,我们以cnki网为论文主要来源,对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的状况、特点作出检视、归结,疏漏和谬误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一、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的状况

根据中国知网即cnki网的信息来源,在2000―2009年的十年中,共发表直接命名为“语音室教学”的有50篇(一篇论述汉语语音室教学的除外),而从“语音室学习”角度进行探索的有5篇①。总体上看,近五年的文章多于前五年的;高校发表的论文多于中小学的。

(一)近五年的论文较多

55篇文章中,前五年的只有杨润勇的《利用语音室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2001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第八期),孔新役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专用语音室最佳类型探析》(2002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二期),蒋果君的《论英语教学中语音室功能的凸现》(2003年《高教论坛》第三期),张琴的《多媒体网络数字语音室:语言教学的趋势和挑战》(2003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三期),李晓梅的《高校图书馆语音室如何更好地辅助外语教学》(2004年《津图学刊》第四期)等9篇。其余46篇全部是2005年以后的论文。

(二)高校的论文较多

在55篇文章中,中小学教师所写的仅有5篇。这五篇中以小学语音室外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有王信华的《发挥语音室功能,提高教学效率》(2000年《山东教育科研》综合第二期),刘学娟的《发挥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2009年《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第十三期);以中学的语音室外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有杨润勇的《利用语音室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2001年《教育实践与研究》第八期),范培国的《优化语音室教学功能,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水平》(2008年《新西部》第七期),徐碧慧的《让课堂响起来――合理利用英语语音室,促进英语教学》(2008年《教育前沿・理论版》第七期)。其余50篇全部是高校教学论文。

二、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的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状况”可以明显看出,前五年和后五年,中小学和高校之间论文的写作数量有很大差异,存在失衡情况。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以前杂志少,没有给研究者提供较多的机会;在职评、考核不像目前对论文写作有具体的和更高的要求;在思想上现在也比过去对教学研究更加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及高校教师,而高校教师也少有关注中小学语音室外语教学的。当然,十年来语音室外语教学研究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具有一些新特点。

(一)理性看待现代传媒

从发文可以看出,稍微在前的文章,大多是以怎样发挥语音室优势、充分利用这一有效教育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而对使用语音室有什么不利的因素很少谈到。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避害趋利地看待、使用语音室的外语教学论文。比如郭凤霞的《浅谈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2009年《现代企业教育》第二十期),吴惠敏的《试论高校多媒体语音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利弊与对策》(2009年《中国现代教育装备》第十一期)等文章就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语音室这一现代教学传媒,力争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这是语音室教学的一大进步。

(二)以学为主渐成趋势

以学为主是教学改革的鲜明特征。这是以三喻文化共存[1]、文化传播技术革新逐渐消解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科学情境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的必然产物。这在多媒体语音室外语教学中多有体现。明显的情况是,探索语音室外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论文越来越多。其中李清华的《基于网络的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五期),鲁凌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实证研究》(2007年《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六期)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曹蔓的《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角色――建构语音室环境下“Portofolio”自主学习模式》(《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四期)也是这方面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三)注重高新软件技术应用效果

语音室软件技术的更新是较快的。对于语音室软件技术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上面提及的论文多有表现。如曹蔓推行的就是“华育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论文是基于网络支撑的教学策略研究,如李清华的《基于网络的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相关的课件制作有其特殊性,因为这种课件文本即超文本能够更加有效地收集、存储、整合离散信息,建立并表现所得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即整合功能强,提供信息量大;学生所见所闻不是简单的声音“复制”和资料堆砌,而是关联度很高的信息;不同类型的纵横向的链接使文本画面具有动感、质感、乐感,从而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理想平台。当然,语音室课堂教学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探索。

三、结语

以上所分析的是基于cnki网信息来源的题为“语音室外语教学(学习)”的论文。实际上,研究语音室外语教学的论文有很多,结合软件开发、应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更多。

注释:

①本文讨论的主要是2000―2009年录入cnki网直接冠名“语音室外语教学(学习)”的文章。实际上,这十年仅cnki网涉及“语音室外语教学”以及管理的、软件应用的文章在千篇以上。考虑到论题和篇幅,其他不再论及。

参考文献: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维度;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81-02

一、翻译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仅将翻译简单地界定为语言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不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

中国内地的翻译教学起步较晚,最早的MTI专业硕士设立于2007年1月,距今不足十年。笔者统计了翻译教学论文(2000―2007年)在公开发表的翻译论文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3.7%,足以证明学界对此领域的忽视。在笔者统计的为数不多的翻译教学论文里,比重最大的是教学方法研究,而现代科技与翻译教学、翻译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极为有限;跨学科翻译教学的研究更是少,仅占翻译教学论文总量的2.8%,而且基本上集中在语言学与翻译教学的结合上,这就足以说明诸多翻译研究者囿于本学科的范畴,难以在其他领域寻找有效支撑点。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当前我国翻译教学研究的突出问题。

1.教学论文选题集中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但都是各执一词,难以找到比较完善的范式来指导翻译教学。

2.翻译教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相对较少,虽有少量的研究者试图从语言学、跨文化、传播学等角度探究翻译教学,可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研究很少,这表现出交叉学科研究者的缺失及学界对实证翻译教学研究的忽略。

3.教育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结合研究较少,制约这方面发展的瓶颈是懂翻译又懂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太少,不利于二者的结合。

目前的翻译教学研究方法仍以思辨性探究和教师自我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研究结果缺乏实验数据支撑,说服力欠缺,皆成为制约翻译教学研究进步的瓶颈。

二、翻译能力

国外关于翻译能力的界定,最具代表性的是2000年《培养翻译能力》(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一书的问世。该书共收录了17篇论文,根据论述的侧重点分为三个部分:(1)翻译能力界定;(2)翻译能力培养;(3)翻译能力评价。翻译能力界定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对构成翻译能力的各个“分力”的探讨。几位学者达成共识:翻译能力包含对各种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知识至少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在国内,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不少学者已就此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翻译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教师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化转换、语言差异和具体的翻译技能上,才可以确保学生摆脱第一语言概念系统的干扰。翻译初学者与一般双语学习者具有相似的双语表征,在接触翻译的初级阶段,两种语言相互作用相互累加,较长时间内译文都带有翻译腔,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惯性地套用第一语言的语义或概念表征。

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因此在持续改革进程中的各个学校都面临同一个新问题:如何设置课程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呢?教育部于2006年批准了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希望借此举措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由以前的单纯偏重于读写教学,转型为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的均衡发展。部分高校试验了分级教学,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沿袭固有的读写和听说课程模式,提高阶段的教学各个高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有院校偏重于学术英语,有院校偏重于专门用途英语,占主流的是依据教师学术专长与兴趣开设各类选修课程。

为顺应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模式,现在大部分本科院校已针对四级后阶段教学,探索合适的课程设置。鉴于学生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各高校在“语言技能类”、“文化知识拓展类”、“专业英语”等方面开出了不少课程,不过不少课程都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的论述与研究,也难以成为一个体系。而翻译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所忽视的一个专项能力,应该在四级后阶段的教学中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翻译能力培养理应成为翻译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多维度视角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翻译能力是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标准。21世纪需要大量外语翻译能力与专业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普及翻译教学具有优化教育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近几年,翻译领域的专家呼吁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将原来选择性使用的翻译题改为必测题,说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重视翻译教学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块或课程的确立,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异,没有已有成熟的范式可借鉴,不可套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范式。一种新的教学范式的确立,首先必须借助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其体系应涵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诸多问题。该范式可涵盖两方面:基础阶段的教学翻译和提高阶段的翻译教学。在基础阶段,教师可借助精读材料,设计专门的翻译练习,其一可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其二让学生对翻译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练习可以单句操练为主。现在新版的主流大英精读教材都增加了翻译单句和篇章练习,完全可以满足此阶段的教学需求。在提高阶段,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翻译课,以笔译为主口译为辅,将学生对翻译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教学目标。

对于笔译教学,应注重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双语能力,侧重翻译专业知识、策略能力的培养,在翻译素材选择上可以尝试多选择贴近其专业的材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翻译也是一个意义的再构建过程,对于主讲教师来讲,需先解决学生在理解英文原文上的障碍,再解决学生在表达阶段出现的诸多受原文影响的翻译腔问题,典型错误分析可让学生认知到自己的问题。在翻译材料的选择上,应遵循克拉申的“i+1”的原则,不应过度拔高难度,贴近六级难度的语篇比较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操练;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甄选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大的材料。

鉴于个体学生的认知风格具备较大差异性,学习动机有高低之分,因此可以从心理学视角为课堂组织形式提供理论框架。翻译初学者在翻译过程中,需经历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其主体性的发挥无不受其情感、动机、语言风格、信念等影响。教师应先培养学生的翻译直觉,例如,处理特定模式的句子翻译,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晋升到经验层面,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最后让学生养成各种翻译技能的潜意识习惯,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适应性调整。

鉴于计算机技术给翻译过程带来的巨大便利和翻译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语言作为基本交流工具的理解,并促使他们掌握与翻译、实践有关的各种技术,以适应社会进步和职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翻译学科结合的优势在于评价测试系统的研发,可以更有效的界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能力的研发者还可开发在线测试系统,设立各种级别的翻译能力测试,与CATTI考级相衔接,搭建考试模拟、作品上传、学习跟踪、作业上交等各种模块,以便学生能对自我翻译能力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提升学习动力。

四、结语

长久以来的读写优先教学模式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翻译模块的缺失,学生翻译能力严重不足,译文质量不高。在新一轮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应对翻译模块的教学予以更多的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更需从多维度予以确认,凸显翻译技巧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和双语转换与职业翻译能力培养。不同学科研究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普遍,消融彼此的学科壁垒,实现单学科本身的纵深发展,多维度视阈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教师;新角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33-01

一、新课标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新课标对当今的英语教师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英语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能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练好语言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研究评价方法,提高评价能力。这些都对教师的角色再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也使英语教师的再定位趋于必然性。

二、教师角色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教师角色各种各样: “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养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教师被学生,家长,社会赋予强烈的理想色彩,忽略了教师的七情六欲。而这种理想形象一旦不符众意,社会就难以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权威式不容置疑的,教师导演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指挥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学生的自身学习意愿和喜好受到轻视和排挤,影响了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三个者”

1、做一名不甘落后的学习者

(1)业务知识的学习。作为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师,业务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包括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还应有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学习,除此还应有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探索甚至可以比英语教师更为快捷,这就决定了当今学生的特点,做为英语教师只有不时地充实自己,发挥勤练苦学的特点,才能增加自身的魅力,才能不愧成为学生的引领者。

(2)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2、做一名会思会悟的写者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非常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种隐形的教育资源,教师学会了反思,就会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增长教育智慧,提升教学能力。[4]英语教师要善于思考教学点滴,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做法及时记录下来,同时,把所记录的多与同事讨论,多咨询名师及专家,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吸收、消化。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可以把教学反思日记到自己的博客里,供网上的其他教师探讨,自己从中得到启发。这样可以听到不同领域、不同流派、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等的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的兴起提供了新型的现代化的反思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思路。

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是教学反思的升华,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有助于教师把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使教师的教研水平提升到一个实在的层次,通过案例和论文的发表和讨论,会使英语教师处于一个理论与实践共同提升的良性循环之中。

3、做一名热情洋溢的读者

(1)读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英语新课程提出: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盲目地按照自我认识来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总结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任务。

(2)读懂学生的心理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英语教师,如何读懂学生的心理情感,是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效果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之外,教师只有练就一双慧眼,带着一颗真心与学生去交流,才能使学生亲其师。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愿意信其道。

总之,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英语教师应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学习者”、一名热情洋溢的“读者”、一名多思多悟的“写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确保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将新的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实现英语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光宇 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几点要求,《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3).

[2] 崔淑慧 刘济良.教师角色失真问题探析,《学园》,2009 (3).

[3] 陈卫民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全国继教网,2009(7)。

[4] 赵洪真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及写法,中西部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网,2011(1).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好教师是好学校的灵魂与根本。我所工作的辽河农垦管理区的英语教师底子薄,骨干教师非常少,为了培育骨干教师,实践中我认真学习,悉心揣摩,摸索出四种方法,即科研法、授课法、写作法、竞赛法。

(一) 科研法

以教科研载体,着力培养中青年英语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在于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变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信息。教学与科研二者联系密切,相得益彰,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也是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有效途径。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能产生辐射效应的核心群体,是使教师队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骨干老师的培养就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的,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了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很好途径。

教育科研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把科研看作是一个教育研究的磁场,靠这个巨大的磁场把骨干教师吸引到科研中,让上骨干教师通过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博采众长,大胆研究。围绕新课程推进和学科教学的热点、重点问题确定教学研讨的选题,(选题提前发给学员),让他们充分准备,在集中研讨时,启发学员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每次研讨后,要求学员写一份专题报告。

如何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第二使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有人说,搞教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下面主要介绍教育科研的步骤及常用的几种方法。

教育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对教师而然,科研课程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指南和信息指南,二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后者主要是来源,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教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教师来说,应侧重以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适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是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现实需要。当前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各课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

教育科研的第二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另一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

第三阶段是具体实施,及严格按照方案进行。

第四阶段是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

以上两点内容主要是从教师主题角度分析了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但作为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从事教科研的客观环境。

第三学校领导要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

(二) 授课法

在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我指导青年骨干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熟悉大纲,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把握教学机制。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感;培养教学能力。手把手指导备课、讲课、强化教学基本功,让他们由学着教过渡到教学。理清教学思路,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了指导教师授课系列化;一听教师授课,二听教师教学设计,三听教师自评与反思,四听我有针对性的说课、评课。根据具体情况做简易的教学讲座,以学员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点,结合学员的专题研究,以汇报和交流的形式上研究课,每个学员轮流进行,教研组现场指导,并组织学员交互式评课,最后由上课者进行书面归纳小结。

(三) 读书、写作法

新课程中提出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级别目标,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目标,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素质。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具体包括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应具备丰富的辅导和支持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同时宽宏的心胸、耐心的性情也不可缺少的。新时期英语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执行课程标准,应当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的英语课本中包罗万象,十分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新时期英语教师要积极地为自已创造后继教育条件,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为此我们开展了英文文选、英语教学论文等读书活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大教师生活经验十分丰富,但是连一篇好的论文都写不好,干工作拼命三郎,写文章无从下手。针对此现象,我向教师推荐优秀书籍,开展如何撰写英语教学论文专题研讨,每个学期搞教学随笔、论文交流、论文评选等活动,把水平高一些的教师组成写作指导小组互助学习。

(四) 竞赛法

教学竞赛是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区非常重视主讲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采用多种培养形式,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并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在各种常规教师培养培训的基础上,为激励和引领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认真研讨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我们辽河农垦管理区英语骨干教师每学期都有竞赛。竞赛分学校预赛,和进修学校决赛两个阶段,要求没校一到三名优秀教师到进修学校参加决赛。决赛由进修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组织,竞赛成绩由课堂教学和教案评审两部分综合得到,评委由进修学校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及第二、第三中学优秀英语教师两部分人员做成,各校领导和进修学校领导现场观摩。正式比赛时,由评委给出点评意见,书面反馈给参赛教师,学校对决赛实况进行全程录像,刻成光盘发给参赛选手,新闻中心发放到电视台播放。

参考文献:

[1]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设置悬念,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针对初中学生好动善思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状况,尽量多的开展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一天自学一首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热点播报,一人说,大家听,大家评,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分小组开展一些专项语文活动课,比如语文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诗歌朗诵、说广告、节目主持、小辩论……活动应设计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通过这些富有吸引力的课内外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

2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试这个评价方式外,还应收集一些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可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档案袋,档案袋中的内容选择与评判标准都应有学生参与,里面可包含学生平时的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家长的信息等。

3 营造有亲和力的教学气氛,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习的探究

新课标下学习策略教学论文转变的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理由。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探究的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教学形式。教师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教师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 教学的不讲或少讲,应当学生认真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质疑问难的探讨, 学生克服思维惰性, 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进展革新能力,我积极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改成学生的“学习”。授课时,留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和探讨,拓宽的思路, 多角度的思维。这时的任务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预期的效果和指导,把定“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是广阔的无垠的,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想像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创造能力的高低。例如:上《扁鹊见蔡恒公》,让学生改写成课本剧在班上演出,这种表演活动,符合学生好表现、好新鲜、好动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各方面的兴趣。

想象是通往艺术天堂的桥梁,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也没有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借助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作品描绘的情景,才能理解意境。如朱自清散文《春》中“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学生阅读这段文字借助听觉感受和想象“风轻悄悄”,借助触觉感受和想象“草绵软软的”借助视觉感受和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组合成一幅生机盎然充满动感的图画。背诵“春雨图”,“像牛毛,像细丝、像花针,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学生通过想象就品出了意味。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篇 文化因素 体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95-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也愈来愈重要。英语教材作为教学主要辅助工具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共有六级,每一级分别有《读写教程》、《听说教程》、《综合训练》以及《教师用书》。该教材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在内容结构上体现了以应用为本,听、说、读、写、译多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关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材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简介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目前高校普遍选择的非英语专业教材。它是国内第一套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其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渠道、全方位的资源。此教材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把读写教程视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练习册与教学课件设计等相关内容都主要围绕读写教程的内容而设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此教材内容涵盖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方面,具有趣味性、 信息性、启发性及前瞻性于一体的特点。总体而言,该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基本上体现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受到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赞誉和青睐,但该系列教材的读写教程也存在着某些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必然能不断适应大学英语的授课及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

二、关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材的三点思考

(一)分析语篇夯实英语基础知识

英语学习的提高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缓慢的过程,只有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的才能不断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比较注重扎实基本功训练和强化合作学习,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主体、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语篇分析理论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总体而言,《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重点体现了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的结合,篇章结构分析在该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紧扣教材课文,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该教材的第一册到第四册 Section A 部分的语篇结构主要出现了时间顺序模式、原因与结果模式、一般与具体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与对比模式等几种常见的模式。例如,一般――具体模式作为最广泛应用的模式,有如下几种具体形式:先概括表明、陈述观点,然后通过所提出的原因来支持所阐述的观点和问题或者通过举例来论证事实、细节。在第二册第一单元“Time - Conscious Americans”一文的第三段中,作者先陈述了每个人都匆匆忙忙以及常常处于压力等关于美国人的印象,然后作者提供了各方面的细节来支持与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作者阐明美国人匆忙原因是因为他们太珍惜时间以及也不喜欢他人浪费时间。问题解决模式是最为普遍的形式。这类模式核心部分为“问题――解决”,一般是先说明背景、环境后提出问题,接着采取措施来回应或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后做出评价结果,有时根据需要可省略某些环节部分。如第三册第一单元“Love Without Limitations”一文在第四段和第5 段时,作者先提出了大脑受损吉米父母的去世给他带来无情的打击的问题,后面几段指出“我”对此问题的回应是帮助吉米适应没有父母陪伴的新生活。而第七段对其结果做出评价:关照像吉米这样一个深爱又感激的人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比,因为它更加丰富了“我”的生活。实践证明, 语篇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对课文进行了语篇分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语篇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用英语理解和思考问题,运用语篇联结手段,使概要前后连贯,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在语篇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词语、句子水平的语言基础训练。

(二)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因素

英语教材不仅是英语课程中的学习语言的重要材料,它也是传递文化知识的载体和重要媒介。英语教材含有深厚的文化因素,可以通过语言形式传递着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因此能直观地反映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状况。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进行简要的介绍等方式。学生只重视语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作用,因此,只是简单和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没有灵活、恰当地运用一些教材中体现的文化知识,这种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减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因此,可以在英语教学课堂中通过教材的使用来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文章不同体裁灵活教学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选材广泛,体裁丰富多样,比如包括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灵活教学。例如,就议论文而言,其开头通常是提出问题,中间部分是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结尾一般得出相关结论。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分析这类文章时要理清论点(区分主要论点和次要论点),列出赞成的论据和反对的论据, 找出分析论据和论证之间的逻辑关系。总之,在英语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明文和记叙文、议论文之间的不同点,找出各自的写作特色,树立初步的文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明珠.教材之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A].大学英语教学论文集[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杜耀文,吴继尧.中国外语教考机制必须彻底改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3)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学历、教学、科研水平调研

全面了解学员的教学、科研水平是培训工作讲究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过剩,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稀缺,农村小学英语师资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培训工作启动之前,笔者对前来参训的遍布全省各地的48位骨干教师,就教学、科研、培训等状况展开专题调研,摸清总体状况。

1,参训教师以中青年女性教师为主,大多来自乡镇中心校,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参训教师均由各区、市教育局选送。参训教师之间学科背景、年龄、职称等差异突出。大多数教师由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师转岗,少部分教师由乡镇初中英语教师转岗,也有少部分教师刚由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在48位骨干教师中,女性教师41位,年龄不满40岁的教师46位,来自乡镇的教师34位,来自中心校的教师38位。通过近几年的学历补偿教育,全体参训教师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23位教师具备本科学历。

2,大多数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但英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转岗多的特点在职称不低与本学科教龄短之间的反差上有显著体现。据统计,48位教师中,40位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甚至12位教师已具备高级职称。然而,仅10位教师从事本学科教学满10年,接近半数的教师从事本学科教学未满5年,个别教师甚至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多数教师对本学科教学仍处在适应期和探索期。(见表1)

3,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经历匮乏,科研成果薄弱

科研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参训教师的科研状况可以从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加以说明。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经历匮乏。近5年中,仅有1位教师主持过2项县级以上课题,8位教师主持过1项县级以上课题,其余教师均未主持过县级以上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经历匮乏也影响了科研成果。近5年中,仅有2位教师在CN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6位教师在CN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其余教师均未在CN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见表2)

4,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少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资源,在职培训在城乡的配置上存在明显差别,农村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显然较少。受学科特点的限制,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调查发现,近5年,仅有13位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16位教师参加过2次市级培训,4位教师参加过3次县级培训。(见表3)

二、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设计

针对参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设计、开发培训课程,是举办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基本思路。本次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设计如下。

1,理论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理论是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设计的理论基础。理智取向、实践一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理论模型。理智取向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授者,主张向校外的“专家”学习专业知识,获得发展,实践一反思取向关注教师个人的成长历史、社会关系和情感倾向,主张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实践,从而实现自我的提升和专业上的发展,生态取向关注“教师文化”或“教学文化”的影响,主张通过教师文化的构建和综合的,整体的学校重构来促进教师发展。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应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理论展开。

2,培训定位

针对参训教师现有的教学、科研水平,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旨在以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升教学研究能力为次重点,帮助参训教师牢固树立扎根农村、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夯实学科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优化教学设计,初步掌握课题研究及教学论文写作要领。

3,培训模块

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由五大模块构成:教育理论模块,重在介绍课程改革的前沿动态、骨干教师的成长方略、小学教师自我心理调试,英语教学法模块,重在学习国内外英语教学最新理论成果,剖析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观摩、评析小学英语优质课;技能技巧模块,重在训练英语听说技能、英文儿歌唱法、简笔画、英文课堂游戏及课件制作;教育科研模块,重在介绍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承担课题研究工作,交流教学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学科拓展模块,重在领会中西方文化差异,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欣赏英文影片,举力、英文晚会。

4,培训方式

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自主研修相结合、教学法指导与教学观摩和研讨相结合、学科技能与教学技巧训练相结合、院级总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相结合、培训考核与辐射交流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三、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关键举措

培训工作要讲究实效性,必须注重细节,敢于创新。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关键举措如下。

1,以班主任为轴心,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加强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前期策划中,学院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培训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实施了参训教师学籍管理、出勤、考核等多项制度,并建立了培训工作安全预案。

为加强业务指导,我院特整合名师资源,成立项目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成员既包括学院外语系教师,又包括教育学院、进修校教研员,也包括小学一线英语教学名师。专家指导组共同开发培训课程,担任培训课程讲师,指导、考核参训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班主任由学院业务较扎实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既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又是培训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在培训工作中,班主任不仅直接管理班级事务,而且参与课程开发,指导、帮助参训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班主任为轴心的培训工作双重领导体系,保障了培训管理与业

务指导的专业质量,加强了学院领导、专家、参训教师间的多向沟通。

2,学习、研讨与展示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提升教学能力是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重点。针对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转岗多的特点,提升教学能力工作由教学法指导和技能技巧训练开始。第一阶段,学院邀请福州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名师讲授教材处理及课堂教学技巧,聘请学院外语系、艺术系教师组织听、说、唱、画等技能训练,聘请教研员介绍英语课堂运用歌曲、简笔画、游戏的技巧。第二阶段,学院组织参训教师赴小学听课,并与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研讨、交流教学设计经验。第二阶段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根据最新培训成果,在导师指导下,在当地开展学区级以上的公开课。第三阶段,学院与县教师进修校合作,举办“送培下县”教学研讨会,由参训教师向全县小学英语教师做示范教学。

在该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经历了由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到优质课观摩、评析,再到开展示范教学三个逐步提升的阶段。使研讨与展示、巩固与提高得到了完美结合。(见图)

3,在承担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锻炼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农村骨干教师的软肋。很多教师存在畏难、茫然情绪。为此,学院举办了科研规范讲座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讲座,解除了参训教师的疑惑和顾虑。教育科研的选题来源于教学实践。为了确立切合农村实际需要的研究课题,学院组织参训教师针对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培训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选定参训教师集中关注的领域,形成研究方向,申报学院课题。参训教师根据所在学校的特点及自身的科研兴趣、能力,确立校本教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引下,以参与学院课题子课题的方式开始课题研究工作。最后,各课题组召开结题会,交流教育科研的经验与成果。

在该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学习了科研规范与方法,参与了总课题研究,独立开展了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撰写了相关教学论文及研究报告,体验了教育科研的全过程。

4,框架内自主选择阅读图书,分享、交流阅读心得

阅读是提升教师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无限制地随机阅读,难以保证阅读书籍的质量;指定性阅读,可能会脱离教师的兴趣。在阅读方面,学院在广泛征求项目专家指导组意见的基础上,从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法、教师教育、教育科研、心理健康等方面精选16本图书,构成指定阅读书库。参训教师可以自主地从书库中挑选感兴趣的图书阅读。在集中培训阶段,学院专门组织了读书报告会,供每位教师分享、交流读书体会。

通过这种方式,参训教师不仅能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保证所阅读图书的质量,而且能够与其他教师分享阅读的心得,增长见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工作思路

1、教学目标: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常态课堂、高效课堂,稳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教研目标:

(1)配合学校及教务处、教研室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论文,组织老师上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2)本学期继续加大力度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形成较完整的备课教案。同一个备课组同一层次的班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各年级具体目标如下:

七年级:以构建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起始年级的英语学习习惯,平时注重口语的训练,切实做到轻负优质。

1 2 3

八年级:加强阅读教学,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乐趣,在稳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培优补差,力求进一步提升质量。

九年级: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查缺补漏,着力加强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着重对复习课型和中考命题方向和命题的基本原则、方法、思路的探讨研究,为实现11年中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础。

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体英语教师都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即努力做到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打造“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教研组各教师认真学习常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计划上一次组内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及时评课,找出不足,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从而来实现高效课堂。

4、加强集体备课仍是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各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做到活动有充实内容,每次集体备课都由指定老师作话题发言,指出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如何突出、突破的方法,再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改进,力求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个较好的、统一的方案。备课组要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检测、统一作业及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评价,及时了解反馈,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培优补差等多种形式缩小平行班间的差距,争取整体取得较好的成绩。

1 2 3

5、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配合教务处和教研室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能够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6、组织好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和竞赛活动。协助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命题双向分析和补缺、补差同学的成绩跟踪,加强考试命题分析的研讨和落实。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和命题进行调整。建立备课组内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在英语教师中提倡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英语补缺补差工作。加强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组织九年级英语教师及全组成员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说明》,加强对中考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凝神聚力,争取九年级中考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成功。扎扎实实做好一、二、三轮复习,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7、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英语组要确定教研专题,全体英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英语教育教学论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

8、完善英语教研组网络,以英语学科基地网站为依托建立学科的资源库,教研组长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分配和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研究好课程的推进工作,本学期,本组将努力将本学科的资源组建得更好,通过公开课、网上收集优秀教案、外校交流试卷等各种形式来丰富资料。促使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总之,在校的带领下我们英语组全体组员会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己,将教学质量放首位,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最大力量。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英语作为语言课程的特殊性,进一步开展自主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工作新体系,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团结奋斗,努力将外语组打造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思路

1、教学目标: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常态课堂、高效课堂,稳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教研目标:

(1)配合学校及教务处、教研室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论文,组织老师上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2)本学期继续加大力度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形成较完整的备课教案。同一个备课组同一层次的班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各年级具体目标如下:

七年级:以构建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起始年级的英语学习习惯,平时注重口语的训练,切实做到轻负优质。

八年级:加强阅读教学,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乐趣,在稳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培优补差,力求进一步提升质量。

九年级: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查缺补漏,着力加强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着重对复习课型和中考命题方向和命题的基本原则、方法、思路的探讨研究,为实现11年中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础。

三、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体英语教师都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即努力做到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打造“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教研组各教师认真学习常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计划上一次组内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及时评课,找出不足,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从而来实现高效课堂。

4、加强集体备课仍是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各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做到活动有充实内容,每次集体备课都由指定老师作话题发言,指出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如何突出、突破的方法,再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改进,力求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个较好的、统一的方案。备课组要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检测、统一作业及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评价,及时了解反馈,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培优补差等多种形式缩小平行班间的差距,争取整体取得较好的成绩。

5、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配合教务处和教研室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能够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6、组织好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和竞赛活动。协助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命题双向分析和补缺、补差同学的成绩跟踪,加强考试命题分析的研讨和落实。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和命题进行调整。建立备课组内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在英语教师中提倡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英语补缺补差工作。加强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组织九年级英语教师及全组成员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说明》,加强对中考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凝神聚力,争取九年级中考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成功。扎扎实实做好

一、

二、三轮复习,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7、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英语组要确定教研专题,全体英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英语教育教学论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

8、完善英语教研组网络,以英语学科基地网站为依托建立学科的资源库,教研组长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分配和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研究好课程的推进工作,本学期,本组将努力将本学科的资源组建得更好,通过公开课、网上收集优秀教案、外校交流试卷等各种形式来丰富资料。促使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综合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英语作为语言课程的特殊性,进一步开展自主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工作新体系,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团结奋斗,努力将外语组打造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工作思路

1、教学目标: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常态课堂、高效课堂,稳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教研目标:

(1)配合学校及教务处、教研室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论文,组织老师上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2)本学期继续加大力度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形成较完整的备课教案。同一个备课组同一层次的班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各年级具体目标如下:

七年级:以构建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起始年级的英语学习习惯,平时注重口语的训练,切实做到轻负优质。

八年级:加强阅读教学,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乐趣,在稳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培优补差,力求进一步提升质量。

九年级: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查缺补漏,着力加强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着重对复习课型和中考命题方向和命题的基本原则、方法、思路的探讨研究,为实现11年中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础。

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体英语教师都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即努力做到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打造“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教研组各教师认真学习常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计划上一次组内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及时评课,找出不足,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从而来实现高效课堂。

4、加强集体备课仍是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各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做到活动有充实内容,每次集体备课都由指定老师作话题发言,指出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如何突出、突破的方法,再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改进,力求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个较好的、统一的方案。备课组要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检测、统一作业及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评价,及时了解反馈,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培优补差等多种形式缩小平行班间的差距,争取整体取得较好的成绩。

5、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配合教务处和教研室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能够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6、组织好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和竞赛活动。协助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命题双向分析和补缺、补差同学的成绩跟踪,加强考试命题分析的研讨和落实。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和命题进行调整。建立备课组内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在英语教师中提倡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英语补缺补差工作。加强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组织九年级英语教师及全组成员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说明》,加强对中考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凝神聚力,争取九年级中考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成功。扎扎实实做好一、二、三轮复习,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7、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英语组要确定教研专题,全体英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英语教育教学论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

8、完善英语教研组网络,以英语学科基地网站为依托建立学科的资源库,教研组长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分配和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研究好课程的推进工作,本学期,本组将努力将本学科的资源组建得更好,通过公开课、网上收集优秀教案、外校交流试卷等各种形式来丰富资料。促使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上一篇:帮扶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综合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