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6:50:28

综合实践论文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部“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政策的出台,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教师方面的作用得以彰显。纵观近些年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不难看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改革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表现最为活跃。

一、改革认识上逐步趋同

(1)培养模式。目前,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模式形式各异,主要有三种:采用校中院独立设置师范学院的传统方式;整合式“2(平台)+2(模块)”模式;融合式“3+1”模式。由于各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在选择具体培养模式上也不尽相同,如厦门大学是厚基础宽口径的混合培养模式,青岛大学是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培养模式,苏州大学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的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呈现“多课程、精内容、短课时、长学程、重能力”的特点。多数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均由五大模块组成,即教师资格类课程、教育理论必修课程、自主模块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任意选修课程。也有采取改革公共基础课程、重组专业课程、以课程群的方式开设教育类课程和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来实现培养目标。其课程群包括:教育理论课程群、教育技能课程群、教育科研课程群、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群等。还有针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提出设置方案,从课程的功能结构、类型结构、形态结构三方面构建三维立体的教育类课程结构模式。

(3)特色建设。特色建设表现为众多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在自身特色定位与策略的构建上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实践。有以“具有超前的办学理念”,“以‘新’、‘强’为特色建设追求的目标”,“用以变应变来强化特色建设”作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目标;有从“适应”转向“引领”,从“学术水平”转向“教育水平”;有“在‘研究’的状态下,培养、服务、引领”,“完善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成长的特点”;还有提倡把“教师教育深度融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优势中去”;以及“以多学科优势推动教师教育”,“结合专业陶冶‘师德’、‘师能”¨;以及“在‘研究’的状态下,培养、服务、引领”,“完善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成长的特点”等特色建设战略。

二、实践操作上彰显特色

1.模式设计

近年来,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从独立设置、定向培养、相对封闭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灵活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战略转变,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正是顺应了这种转变。我们重点考察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

第一类是采取师范学院和专业学院合作的办学模式,即把原有师范院校内的文、理专业按学科性质,与学校相同或相关的学科专业进行有机整合,分设文、理学院,同时设立师范学院,由它们分别承担师范生的学科专业教育和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宁波大学采用“3+1”分段式培养模式:前三年不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学生在相关专业院系学习基础课程、本学科专业知识和一些教育类选修课,第六学期根据学生自愿原则进行师范与非师范生的分流,第四年由师范学院集中进行师范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扬州大学也采取了这种模式。

第二类是相对完整的集中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于合并类大学中。其做法是原来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学院合并后,成为新组建的综合性大学的师范学院,这种模式基本上保持了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这类学校采用“3+1”混合式培养模式:前三年注重师范生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集中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强化师范特色。这种模式

以青岛大学和集美大学为代表,而集美大学原相对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模式正在向师范学院与各专业学院合作培养师资的模式转变。

第三类是由原师范学院改制成地方综合性高校所采取的是分散培养教育模式。教师教育主要是将师范类专业以系的形式置于各相关学院,各学院统一大类招生和培养,或同一学科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一个学院内组织教学。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公共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概论等教师资格模块课程的培养任务和研究生层次教育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苏州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教师教育即为此模式。

2.课程设置

在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环节。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选取了广州大学、宁波大学、集美大学引、大连大学、北华大学¨进行统计分析(2007年),各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课程结构上大致相似,基本包括了理论课程、技能课程、科研训练(体验)课程以及教育实习见习四部分,实习见习学分所占比例较大、理论和技能其次、科研最小。通过研究发现,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以其所具备的学术优势,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综合性提升师范性、师范性增强综合性”的教师教育办学之路,各校确有许多独特之处:

(1)教师教育均采取集中式管理模式。较之于将师范专业分散于各个专业学院的分散管理,集中管理和学的模式能够充分地将综合性大学中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融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2)教师教育课程模块设计更加突出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为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各校均增设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内容;为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增设了自主学习学分、替换模块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在职前形成教师职业信念,获得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训练。

三、几点改革设想

1.培养计划制定应在时空上占据优势学段

在部分地方高校实行的“3+1”的模式中,师范生第4年由教育学院负责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教师专业教育。学生在修读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的同时,要进入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加上找工作、考研的影响,如果组织实施不到位,“职前”实践训练效果不佳,培养质量就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应将教师教育培养模式“n+X”的界限淡化,将过去师范专业的教育学科课程改变为“教师教育模块”、“教师教育”专业辅修证书制度、“教师教育双学士学位”等立体化培养模式。对有从事教师职业意向的学生,在各专业完成两年学科平台课程学习的同时,从三年级开始,通过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实行分流培养,进入“深加工”平台。也可从二年级开始,利用暑假实行三学期短学程制,或双休日上课制,每学期开设3—5门“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按学分而非学年制实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渗透式培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就可获得中等学校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将个人职业发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吸引到教师职业中来。夯实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行为等素质结构,为其从教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结构调整应该以教师专业能力教育为核心

在课程结构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各校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平均占毕业总学分的13.72%(表1),这一比例相比过去有所提高(国外高校通常为20%~35%),但课程结构偏重理论,有关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偏轻,势必影响到初任教师的从教能力。

(2)必修课与选修课、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平衡。目前,绝大部分综合大学在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且开设的选修课程数目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开设形式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教育科研方法”未列入课程体系,而该课程在培养教师职后研修、专业成长和履职技能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科发展史对专业人才的研究立场、价值取向和学术责任的形成至关重要,应将“教育科研方法”“中外教育史”列人选修课的计划中。

(3)在教育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比例上,技能课科目数量偏少,而且仅限于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学科教学法3门,缺乏一些智慧性的能够直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实用知识和行动策略类的课程,如“问题学生的教育”“表达技巧”“对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引导方法”等。虽然有些学校提出微格教学,这种系统的仿真的教学训练课程,不会受到中小学教学实习条件的限制,但目前普遍只设一个学分,无法真正起到由“知”到“行”而后再“知”的互动训练的作用。因此,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环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改进实践教学内涵,实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训练不断线,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实现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创新。教师教育学科应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不同于教育学科,是专门研究教师培养与成长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对象,建立研究范式,形成自身的概念体系。应将《教师教育学》或《教师教育概论》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旨在促进学生综合教学能力培养与训练,全面提升专业化的教师水准。

3.课程内容更新应该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

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存在三个问题:(1)课程面窄,与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实用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教师拓宽学科专业领域视野,具有宽广的知识底蕴。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既和谐又富有个性特长的人。而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中,中小学真正急需的实用性课程少见,如“中小学道德品质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案例分析与研究…‘心理辅导与咨询”“校本课程开发”等。(2)关于教师职业信念、情感和道德培养的课程几乎没有涉及,应增设“教师伦理学”课程。(3)课程普遍是显性课程,未能体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师教育的潜在功能。

4.专业技能实训应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提高教师“从教力”的要求

专业技能实训环节教育见习与实习的学分虽有所提高,但成效不大。其实,学校可在深化实训内涵、创新实训管理模式上做文章。可以考虑设置一种介于见习与实习之间的课程,如教育考察课,每个学期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到各中小学校去考察,拜访有经验的校长与教师,参与学校问题研讨,并独立撰写调查报告,从理论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学生增加对中小学实践的了解,并根据需要强化自己的后续课程学习,来弥补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目前,已有许多高校正在将教育实习由过去的阶段性实习拓展为全程式实习,由毕业年级集中时间实习改变为分散到各个学期实习,增加学校问题研讨、学校工作考察、教育行政管理见习、社会调查、教育见习、观摩课例、教学技能训练等实习实训项目。这种增加与改变,加强了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密切联系,凸显了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师教育专业内涵。此外,还应增加班集体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心理疏导、班主任艺术、沟通技巧等内容,以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增加中小学教学案例分析、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技能和微格教学训练、教学竞赛与评比等内容,从大学二、三年级开始,进入上述“阶段式递进、‘教学做’合一”的专业化全学程的实训通道。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多目标评价问题,至今仍未提出较为科学而又系统的评价管理体系和数学模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管理机制。将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与管理中,通过社会活动的因素属性集和评判体系的评语集建立起模糊关系矩阵,并利用百分制记分模式对其进行改善,最后求得该活动的模糊综合评判。并以此为依据,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验收,建立起管理和评判依据。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

评价管理体系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而且,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出发,其中各项因素的指标通常都是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活动,我们需要全面、客观且真实地评判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综合状况,并对各项不同的活动作出选择。但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在活动的评价与选择过程中,对于各项子因素的考虑往往可能产生相互抵触的结果。基于此,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多目标评价和优化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和管理机制当中,将是一项极具社会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工作。

三、多目标优化评价管理策略

1.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⑴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是一项涉及到参与者、组织者和社会环境的系统性工程,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各要素的整体性和相关性。⑵主体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意义在于提升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其主体地位决定了评价管理机制的最终目的。从本质出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与管理机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参与评价管理的权力。并且通过该过程,使学生作为选择、决策、行动和责任的主体,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⑶客观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往往涉及广泛、形式多样。在考核过程中,每一个方面都应具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意义;通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避免产生标准模糊、难以操作和流于形式等情况,使结果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得到保障。

2.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模型建立

本文利用由美国运筹学专家T.L.Saaty教授所提出的层次分析法为手段,设评价时所着眼的m个因素的集合为U={u1,u2,…um},n个评语的集合为V={v1,v2,…vm}。在模糊综合评判中,引入隶属度函数rij表示第i个因素对于第j种评语的隶属度关系。定义每一项因素的的评语数据汇总采用归一化权向量:∑i=1mrij=1,i=1,2,…,m;j=1,2,…,n。在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进行评价和管理前,应考虑评价者对于各子因素的重视程度(即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建立起因素集合U的模糊子集,定义为:X=(x1,x2,…,xm),0≤xi≤1,i=1,2,…,m根据模糊子集X和评价矩阵R建立模糊判断集合Y,并将其作为决策者综合而全面考虑各因素后对评价主体作出的最终结论。

3.评价与管理机制

本文设计采用量化数据对评语集合V进行定量化处理,采用百分制记分的方法进行换算,从而使不同的评语之间可以进行量化的比较计算,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效结合,使其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结果。

四、评价策略实例验证

本文以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市闵行区某事业单位合作的某项公益志愿者活动为例进行案例验证,将该公益志愿者活动的四个涉及因素:活动意义、活动效果、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作为因素集合U,将参与者对于本次志愿者活动的主观感受:非常优秀、优秀、优良、中等、较差作为评语集合V;定义各因素的综合权重为X=(0.28,0.35,0.20,0.17)。下发涉及活动四项因素的调查问卷987份,回收有效问卷935份。采用德尔菲专家征询法采集整理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获得因素论域U和评语论域V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若采用传统极大隶属度原则,得此例中的最大隶属度为y5=0.32,而其所对应的评语集合因素为v5(非常优秀)。然而,由于评语集Y本身具有较大的模糊特性,将该结果公示后发现与活动参与主体的普遍感受具有一定差距。为此,本文采用改进的百分制记分式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计算,定义为50<<z1<60(较差)、60<<z2<70(中等)、70<<z3<80(优良)、80<<z4<90(优秀)、90<<z5<100(非常优秀),从而获得评语的分数向量Z计算可得:S=77.79,S=73.64,S=68.64。本次活动的最高得分为77.79<80;中等得分为73.64<80;最低得分为68.64<70。故本次活动的综合评判等级只能定义为“优良”程度,与多数活动参与人员的普遍感受相接近。在当前形式下,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角色的重要性也在逐渐提高,如何有效而客观地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针对活动参与主体对于活动的综合评判集,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评价判断矩阵,最后利用百分制记分模式避免了传统极大隶属度原则所带来的缺点与不足,改进了评价机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评价机制,解决了多目标优化评价的瓶颈与困难,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一)拓宽学习渠道,实现环境最优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要不断拓宽学习的渠道,也就是通过从社会、家庭、学校、自然中获得知识的学习,发挥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的有效功能,实现课程环境的最优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无奇不有,无时无刻不能见到、听到、想到一些事情。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提供的学习资源,如学生在社会中“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安全家园”、“社会文明大家谈”、“到周边区看看”,让学生关注社会时事,扬真善美、抑假恶丑,提高道德水平,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家庭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学校要注重与家庭的联系,发挥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让学生学会为爸爸妈妈做事,从中体会到家人的重要性、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为家人服务,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品德学习。学生大部分的学习生活是在学校进行的,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如利用好学校的黑板报、各种主题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问候短语”等作文竞赛,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创一些文明用语,提高学生文明程度,建设文明校园。

(二)内容丰富化,激发学生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课程学生都是感兴趣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要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教学,而是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选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创新化,让学生也体会到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感觉。以科技、科学为切入点,挖掘出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讨论,体会科学技术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带来了多少变化,辩证认识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想认识、分析事物。以文明为切入点,挖掘出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对科学文明大家谈”,引发学生对文明的实践,在平时注重自己的文明用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促进学生讲文明、讲科学的良好习惯,建立文明校园。

(三)活动形式多样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式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形式,这种形式适合于学生参加具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学生可以一起种树,了解树木对地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保护树木,提倡绿色环保,节约资源。个别活动形式,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出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在活动中“我们一起来作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动手,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画一幅画,很多小学生的画中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美好的事物,内容也很丰富。

二、总结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社会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增添了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生动有效的发展。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纵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固然有基础较为扎实的优点,但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练习,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忽略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结果导致语文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以及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诸能力的要求,2001年7月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提出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喜好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

一、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新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给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比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设计出这样几个活动摘要:1、“爸爸小时候的趣事”。请你做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爸爸小时候的故事,了解爸爸儿时的生活经历,然后选择一件有趣的事记下来。有喜好的话,可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投送给学校广播台或某报刊编辑部。

2、请你做一天小当家,体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写一则日记。

3、“妈妈的唠叨”。模拟一种生活场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想试试吗?

4、“电视机前的评论”。在电视机前,你们一家人会说些什么呢?请以三位同学一组进行小品表演。

5、想尝试一下做主持人的感觉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搞一次“家庭联欢会”,主持人就由你担当,从中还可以体验到家的温馨和幸福。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就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常规程序摘要: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布置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新问题。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体地判定、思索,试着自己解决新问题。比如在“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摘要:

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演义》的导读。

2、“小小三国迷”竞赛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多媒体播放题目,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说说阅读时碰到了哪些新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提出未能解决的新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方法。

4、“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引导学生评析书中人物,通过展开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

5、搜集由《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或歇后语。

这样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新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许多个体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新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和集体的聪明相互补充,相互调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可以设计若干子课题,倡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比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们布置了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大的主题之下包含着四个子课题摘要:

1、地球妈妈的眼泪(搜集资料、小组讨论)

2、我是地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

3、绿化家园植树活动(小组合作植活一棵树,并记录小树苗的成长过程)

4、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写作、大组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喜好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小组集布置观察时间和方式以及组织擂台赛的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四、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新问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颂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和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生活中的许多新问题依靠于语文这个工具。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比如让学生写广播稿、倡议书、借条、招领启事、办手抄报等,也可以让学生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导游解说词。这样,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和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布置如下活动摘要:

1、访谈。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建设工厂掩埋了多少条水渠和池塘以及水污染的情况。

2、调查。调查马路积水、小河浑浊的原因。了解地方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管理。

3、讨论。讨论解决水污染新问题的策略。

4、写建议书。集体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案,写成建议书,张贴在社区,提高居民的熟悉水平和环保意识。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走访”、“调查”,便是运用语言跟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把水污染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写成建议书,这便是运用语文解决生活新问题。如此,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以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比如在“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的综合性学习中,可让学生实地采访、网上采集,经加工、存储后成文,最后在网上传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在“我的宠物”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让学生自由挑选一种动物作为探究对象,然后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在电脑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旁边可配上简短的文字,介绍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环境等。我曾听过一节以“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网上搜集、整理的有关“乾隆皇帝水上游览线”、“扬州美食”“扬州园林”方面的资料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分小组成立小小旅行社,针对扬州旅游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再把这些意见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各旅游景点的负责人。在这节课上,学生不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我们认为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能促使多元信息和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保证我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的质量,避免与社会实践总结混淆,为广大同学撰写社会实践论文提供指导,为优秀论文的评定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范。

一.实践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11.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一份完整的实践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11.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7篇

自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来,财务管理专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掌握财务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财政、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成为具有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并能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财务管理属于软科学,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主观世界,研究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财务管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包括到实习单位跟岗(或顶岗)、调研、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文字、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这实际是学生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质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检验。财务管理的毕业论文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毕业论文资料、素材获得难

毕业论文通常应利用毕业实习来获取相关的实践素材,毕业实习一般应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实习会计业务,或者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审计业务,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常常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如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投资、成本、利润、税金、价格等),学生实习帮企业干活不多,却要给企业增加很多麻烦,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接纳,更不愿意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二)毕业论文写作主观性强,无一定之规

财务管理的毕业实习论文环节的特点是主观性强,论文写作无一定之规。由于有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事先确定,因此论文题目、论文素材、写作方法及内容的选择都需要通过学生在实习中了解企业情况后自行确定。整个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精通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场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常常使得学生在毕业实习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以及论文写作初期均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若要写好很不容易,但若写成假大空,则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可完成。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实习安排方面的原因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与院校可以有同一系统的归属关系,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比较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前,先由教师去企业了解情况确定题目,再由教师带学生去企业实习,能作到实习内容与论文题目内容相结合,有了问题也可及时解决。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院校与企业无隶属关系,由于财务管理毕业论文环节具有实习调研等上述特点,企业一般不愿接纳学生实习。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只得由学生通过亲朋好友自行联系解决。实习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的前几周,多数学生由于事前对实习单位情况不了解,所以论文题目事前不能确定,只有通过实习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后才能确定。实习结束后回学校进行论文写作时间大约十周,答辩时间一般为六月底。

上述实习安排在客观上会造成以下弊端:

1.毕业实习不能针对论文题目内容作到有的放矢。

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会产生以下弊端:一是学生无经验,联系的实习单位不一定合适。有的实习了二、三周才发现实习单位不正规,原始资料、数据不足,再换单位已浪费了很多时间。由于实习收集不到论文所需的资料数据,写论文如同无米下锅,这是论文假大空的重要原因。二是老师没有跟班带队,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与教师相距遥远,不便于教师监督指导。

2.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分配不再由学校分配而是要自主择业,供需双向选择。毕业实践论文环节在时间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有以下原因:

1.受考研的冲击:考研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前期,学生无暇顾及实习单位的安排;此外个别院校为了便于学生考研,允许学生缓考,缓考时间正值毕业论文实习期。

2.受就业的冲击:毕业实践论文写作时间正值学生就业找工作、面试时间。

3.受最后补考的冲击:给予大学四年中课程不合格学生的最后一次补考机会的时间也与毕业论文实习期重合。

4.其他原因:有的学生还要打工挣钱,或是为了偿还上学贷款、或是为了旅游。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毕业时期的学生诸事缠身,难以将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到毕业实践、论文写作中去。上述市场经济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造成高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

(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有些院校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认识和安排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形式下的毕业实践论文教学工作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仍然沿袭原来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遇到困难和阻碍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的院校对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评价标准,或者有标准不能认真贯彻执行和具体落实。管理部门人员短缺,管理经验不足,有的学校无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如不设校系两极答辩委员会等)。

2.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不规范、不完整、不具体,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果无质和量的具体标准,尤其是不合格的下限不明确,采取能放就放的态度。

3.对青年指导教师缺乏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教师的指导资格认证和指导质量控制不严。一些青年教师未经培训就参加指导工作,由于缺乏指导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无法对学生实习调研、论文写作进行有效指导。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1.有的教师对论文指导不重视,责任心不强,精力没有放到指导上。对学生实习调研不过问,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一字不批,一字不改,有的论文题目存在明显问题。

2.指导教师数量短缺,有的一人指导多名学生。

3.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在论文中反映出的问题,有的追根寻源实际是教师的水平问题。

(四)学生存在的问题

1.投入到毕业实习论文写作上的时间与精力不够。其主观原因在于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认为论文写的好坏都可以过关,其客观原因在于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在时间上受到就业、考研、补考等冲击。

2.写作能力欠缺。有的学生不懂什么是论文体裁,错字漫天飞、词不达义、语言表达能力差,综合分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平时学校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写作训练。如平时的作业、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更缺乏论文写作训练。有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论文,到毕业时,一下要写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并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难度确实不小。

三、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论文教学环节确实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制约,但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能否跟上,为此建议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一)实习安排上的改进

借鉴国外院校经验,平时应增强调研写作实践环节,为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提早做一些铺垫。

1.学生从进入大三专业课的学习后,可利用假期布置一周左右的小调查或小实习,开学提交调查报告或实习报告,以培养学生社会调研实践能力,为毕业实习调研提早做一些铺垫。

2.平时的作业、考试应有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在有的课程中应增加小论文的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及写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管理上的改进

院校各级领导应提高对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做好转轨变型工作,即将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在深入细致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特点基础上,制定相应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实习论文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并始终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标准,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措施,严把质量关。

(三)教师方面的改进

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有责任感、敬业精神强、整体素质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毕业实践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1.要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严把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关。

2.对每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应有合理的限制,以讲师为准一般以不多于3人为宜,助教一般不得独立任指导教师,以保证指导质量。

3.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严把论文质量关,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

(1)实习前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实习、调研和写论文的大体步骤、方法、内容。使学生对实习、调研、论文有个大体了解。要使学生作到三个明确:

第一: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明确毕业论文的总体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要求;

第三:明确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及各项规范性要求。待学生实习一段时间确定论文题目后,再下达具体任务书。

(2)实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指导。

(3)学生论文写作阶段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保留修改学生论文的初稿,以便检查。

(4)建立竞争机制,毕业论文应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

(四)不拘形式,让学生真正从此环节收益

毕业实习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一是建立校外毕业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质量及有关资料、数据的获取。二是通过在校期间的模拟实践,以弥补学生难以接触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可以采取案例实践或ERP沙盘仿真实验。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扮演财务经理角色,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教育研究,1989,(8).

[2]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2,(1).

【摘要】毕业设计与论文环节的质量是反映高校学生培养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近些年来高校毕业实践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假大空、抄袭现象时有存在。如何改进才能制止这种现象,以保证毕业实践论文教学环节的质量,目前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围绕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及毕业论文的难点,分析了当前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美学;实践论人类学;生成本体论;人本生态学

[作者简介]刘淮南,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山西忻州 034000)。

作为国内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曾永成先生以其《文艺的绿色之思》《回归实践论人类学》等著作以及大量论文使人难以忘怀他在这方面的成绩。而就曾永成先生在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方面的具体贡献来说,我以为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实践论人类学的框架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进行了阐释。

大家知道,就马克思学说的本体论而言,国内学者在认识上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是物质本体论,有人认为是实践本体论。而曾永成先生从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的观点出发,将其本体论确定为生成本体论。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基于‘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成本体论,它在自然与人、物质与精神的生成性运动中揭示了自然史生态运动的‘人本’内涵,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统一的精神成为最深邃博大的生态哲学”①。显然,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概括。特别是当马克思说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乃不过是人通过劳动生成的历史,不过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等话时,不仅讲明了人类来源于自然,而且也意味着作为真正的人应当如何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充分地体现出人的存在特质,意味着世界本体的生成性。同时,生成本体论也是对旧有的神学本体论、精神本体论的根本扬弃。

而由生成本体论出发,即由“自然向人生成”作为基本立足点(也就是以人及其生成为本),在“为了人”和“通过人”的统一中,人类的生态主体地位便被确立,人本生态观也就自然凸现了出来。在此当中便为我们展示出了生态文艺学的丰富内涵。换句话说,基于生成本体论,扣住人本生态观,便是建构文艺生态学或者生态论文艺学的两个基本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生成本体论把眼光面对人所在的世界,揭示的是人得以生成和存在的现实世界的本来状态,是为科学所证实的自然的和历史事实的真实”②。同时,在马克思之前和之后虽然有不少学者也都看到了世界的生成性本质,也重视到了世界的生成性,“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个及其重大的差别,那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和之后的生成论都没有看到实践在这个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些生成论所描绘的世界本体的生成图景中,实践这个至关重要的本体形态缺席了”①。而曾永成先生在重读原典的基础上,揭示了实践在自然界与人、物质与精神之间重要的、能动的中介作用。正是由于实践,人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才真正确立,人的本质的更高生成的动力才被发现。换句话说,在马恩之前和之后的生成论都没有关注到实践在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实践这个重要的本体形态在世界的生成中缺席了。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实践这个直觉能动的因素引进了自然向人生成的运动过程之中,从而使哲学人类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学理跃迁和本质提升。所以,“在这种新的人类学中,实践不仅是理论的起点,而且也是核心。这种新的人类学之所以称之为实践论人类学,完全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实践才赋予它不同于其他一切哲学人类学的深刻的学理内涵和革命精神”②。

显然,在《文艺的绿色之思》中,曾永成先生对文艺的生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内涵为基点的,在马克思主义生成本体论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本生态观的内容,由此展开了他对文艺审美活动生态本性的独立思考,尤其是阐释了文艺需要和文艺功能之间的耦合这个文艺生态思维中的核心问题。而由此为基础,在重读原典、梳理历史和参照现实的情况下,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就在《回归实践论人类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这样,在曾永成先生的研究中,实践论人类学也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的原始形态。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是与生成本体论有机结合的人类学。离开了生成本体论,实践的本质内涵和意义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离开了实践论生成本体论就不仅严重缺失,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的真实,更失去了生成过程中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生成本体论既是作为理论前提包含在实践论人类学之中的,又为实践论人类学展示和规定了广阔有序的理论视野”③。于是,一个基本的框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或者说,曾永成先生提供给了大家一个认识文学以及美学的新角度:就是在实践论人类学的理论形态中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的具体内容,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揭示马恩文艺观点的生态意蕴。比如,在实践论人类学的框架中重新阐释“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艺术掌握方式”论的人类学解读,对“更加莎士比亚化”的自然性精神的揭示,等等。在这些解读和揭示中,无疑都贯穿了生态思维,而且是对对象的新的阐释。就以对马克思“更加莎士比亚化”的理解来说,曾永成先生就特别强调其“自然性”,认为自然性强调了对人和世界的感性生命存在的重视和表现,突出了人的情感生活的地位,要求艺术家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多样生动的世界,并从中摄取生动的情节、人物、景物乃至细节。而这样的自然性,要求艺术家把现实生活的灵魂连同它的血肉一起摄入作品,塑造出生气灌注又意蕴深厚的形象。可见,这样贯穿了生态思维的解释,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也更加符合文学艺术的实际与未来的发展。尤其是,曾永成先生还特别揭示了“自然性”的两个突出特征:“其一是在对于自然界的神秘的敬畏和作为人性的对象化所具有的表现性上;其二就是对最能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人的本性的情感特别重视并作了淋漓尽致的展开。”④由于自然性强调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性和至上性,而由此理解莎士比亚,才算是切入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个感性解放和高扬中如何追求感性和理性全面发展并有机融合的时代。自然,“更加莎士比亚化”的深刻性也就充分体现出来。这样的阐释不仅更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显然也符合文艺发展的实际。

至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悲剧”观的解释,同样贯穿了生态化的思维。大家知道,过去人们在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时,往往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往往限于社会冲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我们不否认社会学角度的阐释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仅仅着眼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又显得不够让人满意,特别是在生态学的视角出现之后。曾永成先生指出:“生态哲学告诉我们,同任何生物一样,人类的生存也是有机整体的,是各种生态因素和生存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来说,历史的主动性固然使其同其他生物有了根本的区别,但是他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与周围世界其他事物的对象性联系的基础上的。由于人作为感性的真实的存在所具有的具体――整体性,这种对象性联系必定是丰富多样的。从这个角度去看人的历史行为,也就有了‘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具体性和综合性。”①“人类的历史之所以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的过程,就因为历史只能在片面性的冲突中实现真正的进步;这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死而复生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瞩望的共产主义,就是人类历史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最高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悲剧的深刻意义之一,就是使人们在片面性冲突的挫折中认识到历史对于综合合力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显然,这种生态化思维的介入,使得人们能够在更为宽泛与深刻的视野中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念,也能够更为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人类历史过程中的悲剧。

其次是生态化地关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论新形态的建设。

在《文艺的绿色之思》中,第一章的题目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生态问题”。其中三节的标题分别为:“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学及其生命观”和“人本生态观与美学的生态学化”。由此不难看出,曾永成先生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展开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的建设的。具体阐释中,首先对“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的确立,则使其生态文艺学建立在了一个新的坚实的基础之上。

在《回归实践论人类学》中,曾永成先生除了进一步对马克思、恩格斯原典进行阐释外,还特别提出了“生态学化是文艺学建设的当前课题”,而在其阐释中也确确实实着力在此方面。除了上面已经举过的例子外,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曾永成先生在整体上所作的考虑。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21世纪的学科发展,将充分发挥文艺学的生态优势,在中心与边缘的互动中展开,并逐步形成与新的问题境域全面对应的格局”③。而在具体着眼点上,曾永成先生借助美国著名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将生态学称之为“终极学科”的思路,认为生态学的终极性,建构起了对人类生存处境及生成的整体性思维框架。而“对于文艺理论来说,它可以从人的生态关联深入考察文艺活动的本体特征,找到文艺活动得以发生的生态本源,从而真切地把握文艺活动审美性的本体特征;同时,它又突破实体观念,把任何一个文艺现象都纳入人类生态系统中审视其社会、文化和人性之间的关系性本质。更重要的是,它从生态层面开拓和深化了对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及其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实践论人类学的人学精神在文艺理论中的树立和贯彻”④。在这样一个两极融通的思维张力场中,可以聚合各种观点和方法及其成果,使之在最大可能的综合中获得与人类生态系统相对应的序化整合。

当然,从生态学的眼光看文艺,就要重新审视人的主体性的真实内涵和生态本质,纠正人类中心主义对传统的和流行的文艺学的严重影响,就要重新审视文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重视自然对于文艺的本源性意义,就要对文艺活动的生态本性进行终极追问,也要从人类的生态存在特别是精神生态的存在深入文艺需要和文艺功能的相互关系。就这些方面,曾永成先生均进行了细致的论述,也摆出了充分的理由。通过这些事实也说明,文艺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截然划分将意义不大,因为生态关联观念并不承认这种实体主义的僵硬边界的存在。换句话说,这种生态思维的介入,不仅是一种角度,还是一种理念,它提供给人们的是重新认识文艺和审美的途径。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曾永成先生在其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的阐释中,特别强调“节律感应”,因为“节律感应”就是他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曾永成先生已经对“节律感应”进行了论述,相关成果体现在其专著《以美育美》(合著)、《感应和生成》以及相关的论文和教材当中。到了《文艺的绿色之思》中,“节律感应”的内涵已经十分清晰。曾永成先生指出:“在生命的信息活动中,节律活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活动方式。任何生命体作为一个高级的运动实体,都有其生命本质所要求的节律活动方式,它的运动都是依一定的尺度(节奏、力度、气势和结构)进行的。不同生命体的生命节律既有共性更有差异,这不仅由其内在的物资和能量的结构变化来决定,也受外在环境的节律活动的影响。”“所谓感应,就是事物之间以节律相互作用的一种双向活动方式。在人类审美活动的感应中,主体既有由对象的刺激引起的感受,又有对于对象刺激的反应。”①很显然,“节律感应”作为生命体的活动方式,既是生命体存在的依据,也是审美的根源。抓住“节律感应”这个关键,可以深入地揭示审美的奥妙。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节律感应”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曾永成先生看来,从“节律感应”对审美活动原生特性作揭示,也就是对其生态本性作揭示。特别是,“‘节律感应’说回答了为什么‘爱美是人的天性’这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从人的生命本体寻找对审美需要的根本回答,同时也找到了审美功能得以生成的生命根据。以节律形式这个普遍中介为基础,不仅美的本体存在和意蕴生成,而且美感的发生机制和功能特性及其内涵,都可以得到彰显。”②此外,曾永成先生还对20世纪其他学者有关审美本体特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这样也就同时对“节律感应”说的生产以及受到的启示予以了梳理,相关研究体现在其论文《从形式、节奏到节律形式》③中。于是,20世纪当中一条探索审美奥妙的思维轨迹便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节律感应”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从上述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就20世纪而言,王国维、鲁迅、郭沫若、朱光潜、林语堂、宗白华、李泽厚等学者在探讨审美奥妙的道路上均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也正是这些人的思维成果,为“节律感应”说的提出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也正是在他们的启示下,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曾永成先生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节律感应”的观点。

可以说,人类的学术成果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发展的,没有前人的成果,等于凭空创造、白手起家,这样的研究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非常感兴趣的是曾永成先生进行自己建构的同时,对20世纪在探索审美奥妙道路上做出贡献的学者及其观点的梳理,因为这一谱系的梳理既呈现了别人的路径,也说明了别人给自己的启示,说明了学术传承的重要性。而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节律感应”说,则毫无疑问是曾永成先生的贡献。

而以“节律感应”为核心范畴,曾永成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学理框架,即“一点三维”。所谓“一点”,就是作为审美活动生态本性这个理论出发点和生长点,而“节律感应”为其基本范畴。所谓“三维”,则是审美对象之维、审美主体之维与审美主体和对象互动及其成果美感之维①。可以说,正是有了自己的基本范畴和学理框架,曾永成先生的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研究能够与众不同,他的学术建构能够别开生面,而其学术影响也就能够持续扩展。有的学者将他的相关研究称之为“人本生态美学”②,客观上正是对其学术观点的承认和研究特征的概括。再后来曾永成先生几篇文章的题目就使用了“人本生态美学”一词,可以说正是对这一概括的认可。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9篇

学生心声

为评奖沦为“网抄公”

现在,社会实践成了许多高校的必备“科目”。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部分高校还通过综合加分和评奖奖金等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寒暑假自主参与实践。这些制度确实鼓励了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评奖,以造假应付。

一位食品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学年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和争取奖金,占一定分数比例的“科技入户工程”必须要做,但自己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能形式上做一下,盖个章,而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只能靠在网上搜资料,东拼西凑。

而华师的谭同学则透露,学校假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但她们从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几乎全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东拼西凑就成了,而调查问卷也只是在网上随便发几份。这种情况,在广州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

无关系无社会实践?

“学校集体安排的社会实践要学生会、团委有关系的才能去,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有资格享受的。”一位大学生向记者报怨。“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路过教师办公室,看到有实习活动的照片才发现。”

大学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学向记者抱怨,有些学生做的实践论文只是随便抄的。“学校社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的,和去旅游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花钱去培训班,至少还能学到一些技术,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农村学生说

盖章证明,自村人好办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学生派发介绍信和表格供实践单位盖章证明。但记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参加实践,但表格上依然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盖上村委会的章。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透露,“谁真的会去做呢,到时去村委叫人盖个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学生,他们应该会行个方便的。”

城市学生说

缺乏专业知识,难觅实践单位

记者调查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力军几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广州,有部分农业高校在寒暑假时会布置学生去做“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低年级还没学到专业知识的学生,甚至是非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困难了。

“很多同学不是农村的,不是很好开展。”本地一位大学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学生以向家乡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调查的方式进行“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寻找一个实践单位实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去农村做一个调研。所以,一部分人选择放弃,就算做了,写论文还得依靠网络。

高校教师说法

奖励实践有利有弊

某高校一名辅导员透露,开学以来的确听说学生中存在实践论文造假现象,但由于这种行为比较隐蔽,具体有多少,无法统计。“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学生社会实践没有达到目的,也可以理解,但弄虚作假根本没有意义。”一名高校辅导员表示。更多老师表示,寒暑假的社会实践都是自愿参加的,部分高校推行的奖励制度当然是有利有弊,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但另一方面的确是存在一定的盲点,就像是为了加分不去“实践”,只编纂实践报告、找个章来盖。而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学校也无法一一核实。

综合实践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思政教改学生核心能力 锻炼能力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为了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思政课程新的教学模式,以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为基础,以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为目标,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动力,积极推行精细化教学,在分析和总结高校思政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思治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注重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

1.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思政教改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证,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2.教改是应对思政教育环境和对象变化的客观要求[2]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是“80后”、“90后”。传统的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经失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都要求高校进行思政教改。

综上所述,思政教改势在必行,更要锻炼高校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学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一词在很多国家又叫“关键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是其涵义是基本相同的。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8年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2003年年底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八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3];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4]。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通过思政教改锻炼学生核心能力

我院基于思政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以锻炼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思政教改。

1.坚持多形式思政教改(理论讲授、理论体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

思政课堂以讲授理论的内容、理论形成的过程和理论的系统性为主,完成对理论、观点的系统学习、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理论体验教学,理论体验教学主要在晚上进行,共15学时,1学分;“概论”课教学还致力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本课程实践教学已纳入教学计划,占1学分,实践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社科部政治教研室和团委共同组织。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社会实践选题的确定、社会实践理论与方法、社会实践论文撰写指导、社会实践具体指导和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分数的评定。学生根据暑期的社会实践完成3000字左右的社会实践论文或实践小结,每人一份。要求学生在暑假结束后的第一周内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实践报告给授课教师,教师以此作为学生社会实践部分得分的依据。

2.通过思政课程理论讲授、理论体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课外教学)锻炼学生核心能力

思政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思政课程理论讲授和理论体验两个环节。在思政课程理论讲授课中,教师通过专题讲授、研讨加强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专题讲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精讲后,提问:“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婚姻和爱情?”让学生针对此在课堂上展开研讨,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课程理论体验课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组,针对教师专题讲授内容,自选任一主题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展示自己所作的PPT,比如学生演讲“大学生活之初体验”,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课外教学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实训基地或其他用人单位去实习或调研,并上交实习或调研报告取得相应学分。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内化需要职业环境,高校学生通过亲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到企业对学生的第一层次要求,即爱岗敬业、能与人相处、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面对新问题能自我学习并加以解决等,这些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

总之,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理论讲授和理论体验、社会实践结合的教学优势,通过思政课程的课内课外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开封大学学报,2006,(12):40-42.

[2]郭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德育研究,2006,(8):72-73.

[3]刘铭.高职高专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探讨[J].实践探索,2008,(12):63-64.

上一篇:毕业实训论文范文 下一篇:实践报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