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设计范文

时间:2023-02-21 18:43:15

综合设计

综合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 本科教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47-01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独立的组成体系。相对理论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一直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实验的设备认识以及实验技术的使用都是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内容与过程也是为了实现验证[3]。这种实验教学虽具有直观、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功能,也有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但单纯的技能操作模式不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学科交叉性,已不能满足21世纪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这些是造成目前学生综合素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本科教学实验改革的必然趋势。

综合实验之所以要有设计性是因为要将实验的准备工作与设计方案工作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做设计的主人,在做好这些前提性工作以后让他们学着自己去确定所需的设备规格,实验材料,使用合适的实验技术,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成果及存在问题。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更能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1 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案

1.1 实验内容的选择

选题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实验过程最后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说这种模式的实验一开始的主题确定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选题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对于实验层次的要求可适当高于所学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实用化,启发学生探究学科理论。

由于综合性实验是由多种实验技术、实验手段和多层次实验内容组成的,所以优选实验内容,选择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题是实验改革的关键。另外,学生可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特点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寻找典型区,通过特征指标的水样和土样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实验方法,研究这些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机理。

1.2 查阅文献

学生选好课题后,由老师提出相关要求,通过图书馆藏书及网络进行有目的的文献查阅工作,并安排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作出调整,并最终保证设计实验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实验设计。

1.3 设计实验方案及操作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集中实验方案并比较各种实验方案后确定最佳方案,列出实验药品和仪器清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实验方案,准备好仪器和药品,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中遇到的反常现象和问题,由老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更加明确,目的性更强。

1.4 实验总结

这一阶段学生已完成了实验操作过程,有了相应的实验结果,通过整理原始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讨论影响实验的关键因素,按照要求和格式编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并上交给老师审查。

2 实例―― 不同介质对伊通河水净化的试验研究

在本科野外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发现伊通河不同区段水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伊通河水体污染对周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首先,通过调研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测量河水及井水水量水质各项相关指标,分析判断污染源对区域水量及水质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然后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分别测定土的干容重、渗透系数(达西定律)、给水度(原柱)、颗粒分析、给水度(原柱)及水化学实验进行水样分析,测定水样的pH、电导率、K+、Na+、Ca2+、Mg2+、SO42-、Cl-、NO3-、NO2-、NH4+、Fe3+、Mn2+、F-等,了解河水的水化学成分,得到不同介质对污水的过滤净化能力的范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更全面的了解伊通河污染现状及不同介质对伊通河水的净化能力。最后,应用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水质变化过程并进行长时间序列的预测分析。

3 实施效果

近年来,许多院校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部分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始终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的技能操作模式。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多种手段研究,学生们一方面对各门专业课程特点之间融会贯通,对研究问题的方法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直接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在实验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考核等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被动简单执行常规操作的局限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该文提到的实验模式,使学生发现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在这种类型的实验模式中,学生需要共同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互相配合搜索资料、互相帮助落实实验策略、实验备品及及仪器等环节中密切合作、高效快速解决实验问题、取得好成绩而共同努力。学生间、师生间沟通具体充分,可发挥学生的交流潜能。

参考文献

[1] 蔡莉莉,胡德志,彭涛.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6(3):91-93.

[2] 熊双丽,张建国,段宁,等.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创新性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63-264.

综合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综合设计实验;教学性试验; 实验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40-01

一、背景

一直以来,我国的实验教育本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验证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理念,大力开展各种教学性实验,总的来说,基本上是以演示实验和验证型实验为主。随着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进步,单纯的以演示实验和验证型实验为主的老的实验理念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种由实验教师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观看,或以现成的实验结果验证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并将它整理成实验报告的方式,使得学生只是走马观花,自身并没有很好的融入实验环境,没有取到的实验结果,而且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于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走入了大学教育之中。教育部明确指出:“要改革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各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从基础课实验,到专业课实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思路

单纯的综合性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提高学生水平的需要,而把两者结合将更好的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选择较为成熟的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查阅资料,结合多方面多课程知识,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提出心得及对此实验的意见。

综合设计实验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它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大大提升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综和设计性实验的实际运用

总的来说,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多门课程,多学科知识有一定的研究,保证在实验中能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在实验所涉及的主要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上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使得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通过努力,找出解决方案。所以,这种实验多适用于专业课实验或是专业基础课实验,而且,最好在学生做此类实验之前,应该对所要涉及的各方面知识都及其相应的实验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现以笔者所在的电子电工实验室为例。电子电工实验,一方面是很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实验,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电专业或者电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实验。作为电专业或者电气专业的学生,他们必须深入了解电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故而,可以在做数字电路实验的时候加入综合设计实验项目。一方面,作为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际问题中,几乎都需要结合电路、模电、数电的知识,而学生以前的学习多是单独的课程学习,很少将这几科融合贯通来考虑问题,作为数字电路的综合性实验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笔者曾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四人抢答器,包括电路的思路、设计和连接,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一举两得,取得了成功。

四、实验的改进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在电脑上完成,包括电路的设计,安装,制造,检查等等,各种电学软件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于综合设计实验,不妨可以采用EDA实验教学手段。

应用EDA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完成设计元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筒、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EDA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子电路设计效率和可行性,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总的来说有如下的好处。

1.学生不一定在规定的时间来实验室做实验,可在宿舍机房等地进行远程登录,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来完成电路的设计、仿真、参数的记录,如进行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立叶分析等。

2.评估元器件参数变化(包括故障)对电路造成的影响, 分析一些交流测量的电路特性,如进行噪声(N0I sE)、频谱(F0URI ER)、器件灵敏度(SENSITIVITY)、温度特性(TEMPERATURE)分析等。

3.元件损耗少、成本低。

4.功能巨大元件库内多种元器件可虚拟无数种电路,其内置仪器亦能读出各种电压、波形、电流等各种参数,还可设置短路、断路等故障,提高学习质量。

5.效率高、节约时间。

五、结束语

综合设计性实验较传统实验自由度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业务水平,以及时处理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要求教师能够寻找到更多的、合适的实验题目,既不能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而阻碍了他们思考问题的动力,又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没了积极性;实验项目可以更多的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相通点。

综合设计实验的优点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合理应用,将对现今的实验室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おお

参考文献:

[1]张起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2]蔡莉莉,胡德志,彭涛.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7.

[3]许媛媛,金忠秀,储成顶,等.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10.4.

[4]杨慧.设计性实验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9.23.

综合设计范文第3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ubway become the economic developed area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city the first choice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the pipeline desig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and summariz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comprehensive pipeline, through comprehensive pipeline design management, hope to have certain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subway, comprehensive pipeline, the design, the int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地铁设计中,综合管线设计作为多专业施工图的指导性文件,其设计也越发受到重视。综合管线设计在地铁设计中是一个涉及到多专业、综合化的设计工作,由于涉及专业多,且车站一般空间较为局促,因此设计的难度也较 一般的大型公共建筑大了许多。笔者参与过北京、沈阳、长沙、西安等多地的地铁设计,对各地方的综合管线设计进行了梳理 ,并对综合管线设计和制图等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期望对今后的地铁综合管线设计者有一定的帮助。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地铁车站,尤其是地下车站的综合管线设计做一个介绍。1 综合管线的目的及意义 综合管线是各个专业施工图管线设计的综合汇总,它体现了各个专业之间设计的协调平衡,使车站空间能得到最 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是它的最大目的,以便施工安装及运营维护 ,同时综合管线图又是建筑装修设计的基础资料。综合管线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的综合性设计文件 。综合性是先协调和平衡各个专业的管线位置,然后再对其进行汇总,并尽量做到简化。指导性是指综合管线设计图作为整体 安排各个专业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以它为标准,服从于它。各专业( 或系统) 的施工安装均须依据本专业的施工设计要求推进,同时又要参照综合管线图与其他相关专业 互相配合、统一安排、协调一致。各专业的施工图若与综合管线图设计不相吻合或不一致时,应按照综合管线图的总体要求 ,修改专业设计文件。若综合管线图中空间分配不够合理或存在其他问题时,则需要与相关专业再次进行协调,合理分配空间。综合管线图设计的基础是各个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但不是各个专业施工图的简单叠加或重叠,而是各专业设计的综合汇总。综合性汇总的意义:

1) 各专业对空间使用的平衡工作 ;

2) 各专业设计内容的简化或概略。综合管线图的重点是 地下空间合理有效使用,因此与设备和管线所占用空间及所在位置不相关的设计内容应尽可能简化或概略。目的是使图面清晰,使各专业都能读懂图,都能使用图。原则是便于专业之间协商和协调工作的进行。2 综合管线的设计原则

1) 综合管线布置的空间要求。车站管线综合安装高度( 含支、吊架所占用空间) 必须在装修吊顶上皮标高以上。所有管线的布置高度应综合协调考虑,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布置于高处,同时所有管线的布置应避开设备吊装孔、设备运输预留门洞,以满足运营期间设备检 修和更换运输的要求。2) 管线相对位置布置原则。各专业管线间的距离应符合各专业的设计规范要求,在管线位置冲突时,应按照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的原则调整各专业及系统的管线位置。3) 管线与设备相对位置的布置原则。设备正上方禁止布置与设备无关的管线,变电所、照明配电等房间风管、空调送风口不应在设备上方,对大发热量房间,风管布置应尽量采用下送上排式,其下部的送风口应避开巡视区。4) 管线穿越房间的布置原则。a.任何水管严禁穿越高、低压及弱电房间。

b.如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且必须置于房间内,其风机盘管及截水管 应远离设备。

c.车控室及气消间一般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管线,特别是风管,不可进干管,只能进末端管。d.供电系统管线及低压电缆一般不宜穿越弱电系统的设备房间。5) 管线的维修、检修要求。车站内布置的所有管线均应考虑其维修、检修要求,若管线的宽度不大于1.2m时,可考虑从单侧进行维检修 ,若管线的宽度大于1.2m时,应考虑从两侧均可以进行维检修 ,维检修的空间一般应满足0.6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0.4m。

3 综合管线设计过程管理

(1) 分工明确,实现目标化管理。在综合管线设计开始前,风、水、电3个专业负责人,根据综合管线的设计理念,结合本专业的技术特点,分别制定本专业管线规划要点,然后经集体讨论通过后,作为统一技术规定下发到每个工点单位,确保设计理念全部转化成统一技术规定的具体条款,使每一个专业都分工明确,每个具体人员都目标清楚。

(2) 实时激励,实现自动化管理。在综合管线设计过程中,对于桥架整合比较到位,空调水管和给排水集中布置比较突出的工点,都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3) 严格要求,实现“一票制”管理。在综合管线设计后期,根据综合管线设计质量“一票制”的管理原则和工程进展情况,在得到业主同意和支持下,及时调整设计计划。在设计通过总体审查后,方能启动出图程序,提交风、水、电施工设计图纸。

4 综合管线设计质量管理

(1) 电缆桥架整合。共用电缆桥架断面设计形式应灵活、方便,易于实施,在不同区段过渡时,应充分考虑土建空间特点和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对于共用电缆支架形状、尺寸及支架内部空间划分,须有严格规定,细节清楚。

(2) 设计界面划分。共用电缆支架涉及系统供货商与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商工程量调整,涉及系统设计单位与工点设计单位工作量调整,需要得到业主的同意与支持。建议由熟悉车站建筑结构形式的车站低压配电专业,负责落实共用电缆支架外部尺寸、安装标高、内部空间划分等技术细节,负责共用电缆支架的工程量统计,把电缆桥架整合技术成果落实到实处。综合管线专业和所有使用共用电缆支架的专业,都应在施工设计图册中,有统一的车站站厅、站台共用电缆支架平面图、断面图。

(3) 细部处理。须注意对综合

管线设计图的细节要求,特别是设备区走廊管线排列布置情况,对于无法正确判定吊顶内管线相对位置是否合理,维修空间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的,必须补充必要的相视图。

(4) 与车站结构设计配合。为了充分利用地下车站有限的吊顶空间,保证车站)各种管线敷设的平直顺畅,要求具体设计人员根据共用电缆支架走向、通风管道总体布局和水管集中布置要求,制定车站管线规划设计要点,根据车站建筑平面设计情况,在必要时要求结构专业取消站台层中板中纵梁两侧的埂斜,将站厅顶板两侧的埂斜设计取最小值。

(5) 与建筑设计配合。

①设备区建筑平面细部调整。对于环境条件要求相同、专业特点比较接近的设备管理用房,应要求建筑专业尽量紧凑布置。可布置成弱电用房区、管理用房区、通风机房区、给排水用房区及变电所区等。②走廊吊顶内检修空间控制。当需要在设备管理用房走廊吊顶内,布置大系统风管时,应特别注意走廊宽度是否满足大系统风管检修维修空间要求。

③中板开洞细部处理。当需要在站台层沿楼梯口、沿中板洞口边缘设置车站管线时,应要求建筑专业预留口部做活的土建条件。

④设备房间内装修处理。气体灭火保护房间内的下排风立管、横管宜采用暗装方式,或要求建筑专业将风管进行必要装饰处理。

⑤公共区天花装修漏空处理。要求具体设计人员了解公共区天花吊顶装修形式,与装修专业紧密配合,预留天花吊顶漏空处理条件。

(6) 平面图绘制规定。平面图绘制应进行图面处理,采用俯视原则绘图,能看见的部分用实线,不能看见的部分尽量不用或少用虚线。

结束语

综合管线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设计工程,需要各专业及系统的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应对各专业的设计 情况有初步的预判,对于管线较复杂,空间较局促的位置,应及早与各专业进行协调,充分合理的利用车站空间。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平面布置对综合管线的影响,将综控室、通信、信号等房间尽量沿一侧布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管线敷设。只有各专业的通力配合,才能保证综合管线设计达到最优,满足各专业的工艺要求 ,保证车站的使用质量。

综合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字:城市综合体;作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

时,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中心城衰落、土地供求不平衡等系列城市问题,成为城

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一种集约化、区域化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城市综合体具有土地集约、功能复合、规模庞大、区域辐射力强及社会经济效益大等一系列优势,促使国内许多城市加快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及布局。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和特征

“城市综合体”,通俗地说就是集合商务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高星级酒店、豪华公寓、高尚住宅、国际会展中心、中外特色餐厅、动感、大型影院、体育健身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停车场等功能于一体,定位为城市“吃、喝、玩、乐、住、行”综合服务的“生活馆”。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城市综合体从外观组成上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街区,也可以是一座体量巨大的综合楼或一组紧凑的建筑群体,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城市综合体具有整体统一性。城市综合体中的各单体的建筑物风格协调一致,建筑外部和局部内部空间和城市空间能形成一体化的效果。第二,城市综合体具有功能复合性。城市综合体内的建筑群体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集购物、娱乐、办公、居住等生活场景在内的完整的生活场所。第三,城市综合体具有时空连贯性。城市综合体中建筑的规模较大,形成较大区域或几个街区的连续,区域范围内的任何隔断都会为整体设计带来较大的阻碍,而影响到整体效果。第四,城市综合体具有交通立体化的特点。城市综合体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交通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聚集大量的人流和车流,为了避免在有限的地块内出现人车混杂的现象,城市综合体常采用立体化的交通模式,以应对大量人、车流在有限地块上出现。

城市综合体开发的作用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集约化、区域化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它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承载城市公共活动,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城市综合体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综合体由于其占据城市核心区位、超大的规模尺度、巨大的市场前景,往往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从而吸引到外来投资,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而且,它通过有效地整合城市空间,提高了城市运营和组织效率,有利于城市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其次,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很大作用。城市综合体选择城市中心、次中心等核心区位,通过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有助于解决单核心发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形成多核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网络化的城市职能体系,推动城市发展进入“多核”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存在大规模新区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综合体以其复合价值、空间整合能力、资源和人气的聚集能力,形成有效的人口和就业导入,有助于摆脱新区建设中所出现配套不足、人口导入困难等问题。

另外,城市综合体还可以协助城市承载更多的公共活动。城市的高密度发展会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匮乏,城市综合体在推动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同时,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引入综合体内部,并与城市空间形成结合,为人们提供传统街区生活体验。在内部,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与功能使用空间衔接紧密,并共同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结构系统,这是城市综合体集约化的前提条件,也构成了城市综合体城市性的载体。

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具体建议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城市综合体主要有三类:城市中心区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系统耦合的城市综合体以及地下城市综合体,下面就分别探讨一下这三类综合体设计的具体措施。

1、城中心区城市综合体的具体设计要点

城市中心区综合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复兴旧城中心区或旧街区核心地段而建的城市综合体;另一类是在新的城市中心区的城市综合体。

旧城中心区城市综合体设计时应该注意两点:首先,要通过合理的社会需求调研,确定新植入的建筑功能体,并运用立体化的组织方式向竖向发展,以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第二,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应呼应周围原有的城市因素,从建筑体量、建筑风格等方面做到和原有城市的融合,将新增建筑功能体的巨大体量向地下发展,以取得和周围城市尺度、肌理的协调。

在新城区中城市综合体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适应中心区发展要求的复杂功能体系,同时能够代表一定城市形象,是集高标准的商务功能、餐饮、居住、购物、展览、会议、娱乐于一体的复杂城市综合体。这类综合体设计时要注意:第一,城市综合体的功能设置应能适应中心区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二,新中心区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制约因素较小,城市综合体建筑规模庞大,故在建筑风格、材料选择等方面应能体现城市新形象的角色。第三,要妥善设计城市综合体中复杂功能的流线并与城市交通有机衔接。使城市综合体能够把人流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流,很快地吸收掉人流,避免进入城市综合体的大量人群和从城市综合体出来的人群在同一方向上的冲突,为塑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奠定基础。

2、与城市交通系统耦合的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

这类城市综合体的主要特点是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的高度统一,通过对土地的混合利用和立体开发,将城市中商业、办公、酒店等和城市交通职能组织在一起,而与城市交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体,不但增强了城市的活力,而且促进了城市、建筑、交通的综合发展。

在建设与城市交通系统耦合的城市综合体时,应该注意在建筑的内部提供必要的城市化公共空间,这不仅是建筑本身公共空间秩序中的一个节点或区域,同时又是和城市交通连接的公共空间。在城市综合体中可以通过建筑中庭将人群引入到地下层的地铁系统,或可以通过在建筑中某些标高层设置转换大厅,实现城市人流在建筑空间内部的转换。

3、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

地下城市综合体主要是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来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作为对地面上部分功能的补充或缓解,既为地面良好公共空间环境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也可以和城市一些突发性灾害结合起来充当避难场所。

地下综合体具有很多的优点,但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地下工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点:首先,应合理布置地下综合体中的经营业态。地下综合体能因全天候的经营条件及结合交通枢纽引入的大量人流而获得较高的商业价值,但下城市综合体开发中的商业经营并不是开展的越多越好,应通过合理的调研分析来制定地下综合体中的经营业态。其次,应合理组织地下综合体的空间构成。在地下综合体空间中,单一的空间环境容易造成单调、沉闷的效果。可以运用节点、路线、领域等人流定位的基本要素,对地下综合体中的空间进行组织,以形成丰富的空间环境。

总结

总之,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更好地设计一种同时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居住要求的城市综合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文俊.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及价值分析[J].黑龙江城市信息,2009(6).

[2] 陈纲,原伟.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模式探讨[J].四川建筑,2010(2).

综合设计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城市小区内的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也是市政配套管线的主要通道。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目标是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安全舒适,要求在合理布局和加强绿化的同时,做好管线综合规划设计。

1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及各类管道特性

(2)为了减少管线检修及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管线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并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布置;

(3)根据管线所输送的介质性质分类布置,以减少管线问的相互干扰,

(4)管线竖向布置时,其调整原则是: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易弯管让难弯管;

(5)各种管线的危险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煤气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电缆、给水管道、通信信号电缆;

(6)各种管道的可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通信信号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道、煤气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工程管线布置在道路下,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管、通信信号管、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工程管线在庭院内,由建筑红线向外依次平行布置的次序为:电力管、通信信号管、污水管、煤气管、给水管。

2某住宅小区设计构思

在某住宅小区的5类地下管线中,对小区运行安全最为直接的是排水管;对小区运行安全潜在危险大的是煤气管;对小区今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通信信号管。因此,确定设计方案的重点是排水管、煤气管和通信信号管。

2.1体制排水管设计

首先是排水体制的选择,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制,为今后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提供条件;其次是小区竖向设计与排水出口方向的协调,如果小区的竖向分区与排水总出口不一致,客观上将造成小区不合理的逆向排水。

2.2煤气管的施工安全设计

由于煤气具有可爆炸性和剧毒性的特点,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煤气管的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在布置时,煤气管不宜在污水管和电力电缆旁边,以免煤气泄漏后遇沼气或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2.3通信信号管设计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安全系统的完善和电脑网络进入家庭,均与通信信号管的建设密不可分,在设计时主要考虑远期的可发展性,适当预留发展空间。

2.4消防系统管线设计

因水消防系统一般是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绝大部分时间管网内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我国目前消防管网大部分采用钢管,而不流动的水易孳生厌氧菌,其对钢管会产生生化腐蚀,这种腐蚀多为点蚀,对钢管的破坏性极大。因此把消防管网设计成流动状态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很容易被设计人员所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消防水设计成流动状态,当消防系统较小时不难做到,而对消防系统供水范围较大时就有一定的难度,但至少应将消防主管内的水设计咸流动状态。为保证消防管网内水量的相对稳定,要求系统内的回流水应进入消防水池,不应为减少回流管的设计而将该部分水作它用,更不能就近排放。回流水量尽可能少,能保证管网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即可,避免回流量过大而影响消防时的水量和增加平时稳压泵的运行功率。

3某住宅小区管线综合平面布置

在某住宅小区中,主干道宽为1Om,车道宽7m,人行道宽15m,宅问道路宽为2.5m,住宅房前屋后的绿化带宽为2.5~3.5m。以下以北梯户型为例,门栋入口方向朝北,卫生问和厨房布置在北面。

3.1庭院内管线综合平面布置

3.11污水管设计

根据住宅的平面布置以及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化粪池距建筑物的净距宜《5m,且化粪池及其污水管布置在宅间道路远离住宅的一侧为宜。若将化粪池和污水管布置在宅间道路下,需考虑化粪池承受通过汽车的荷载,每座造价将增加近2000元,与延长几米污水管的造价相比,显然前者在经济上不划算i若让给水管和煤气管穿越化粪池,也将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故设计时考虑将污水管布置在宅问道路远离住宅的一侧。

3.1.2煤气管的安全设计

煤气管通常采用PE管,在附近管道施工开挖时,煤气管容易遭受意外损伤,危及煤气管的运行安全。设计时,将煤气管布置在屋后的绿化带中,既减少了外部荷载的影响,又避免了管道与房屋一侧的施工干扰,能较好地保证煤气管的安全。

3.1.3通信信号管设计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发展迅速,今后必然会有扩容施工,为了减少施工对道路的破坏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设计将通信信号管布置在宅问道路的绿化带中。

3.1.4给水管和电力电缆

给水管和电力电缆相对变化较小,可一次性施工到位。给水管布置在宅问道路下;考虑到电力电缆的可弯性较大,将其布置在远离住宅的另一侧绿化带中。

3.15消防管线设计

装置及罐区防火堤外四周消防管线应环形布置,如装置内有消防通道,则沿消防通道也应布置消防管线并与装置四周管线环形连接。当几个占地面积较少的装置在一起时,为减少管线敷设,可将这几个装置作为整体在其四周环状布置管线,必要时采用支管引入装置的形式补充设置消防设施。环状管网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管段,每个管段上消防设施的布置不应超过5个。消防管网可与企业生产水管网设置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止回阀,保证消防管内的水不流向生产水管网。综合上述情况,设计庭院内管线综合平面布置由住宅一侧依次向外调整为:煤气管、通信信号管、给水管、污水管、电力管。具体布置见图1。

3-2主干道下管线综合平面布置

在设计时,考虑将可燃易燃及损坏时对房屋基础有危害的管道尽量远离建筑布置:对埋设较深的管道也布置距建筑物远一些。为了减少外部荷载对煤气管的影响,设计将煤气管布置在-N人行道下;雨水管和污水管的管径较大且埋设较深,将其布置在道路中间,电力电缆布置在另一侧人行道下,通信信号管布置在靠近电力电缆一侧的车行道下。具体布置见图2。

4管线综合竖向设计

由于污水管和雨水管属于重力式排水,其调节余量小,且排水管管径较大,占用的空间也较多,因而竖向设计时应处理好排水管的高程。在排水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地降低雨水管的埋深,使其管顶覆土达到1~1.2m,有利于管线交叉时其他小管径的管道从雨水管的上方穿越,从而减少建设投资并为日后管线的维修提供方便。

当雨水管与污水管在高程上发生矛盾时,可在交叉处断开雨水管,两N)Jn设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加大埋深,从污水管下方通过,类似于倒虹吸排水。为便于清淤,井底降低20~30cm,用作沉砂区。除排水管之外,其余管线均系非重力流,均有调整高程的自由空间。相比较而言,给水管和煤气管的管径较大,但由于煤气管所输送的介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设计时煤气管应优先于给水管,当煤气管与其他管道交叉穿越时,以煤气管下穿为宜,同时应在煤气管的上部砂垫层上加铺一块钢筋混凝土板《板宽同管沟宽)。这样可避免附近管道施工开挖时对煤气管道造成损伤。新晨:

5结语

综合设计范文第6篇

从真实的课题项目出发进行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题教学要求学生围绕设计的课题进行思考研究,深化视觉语言和设计主题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主题,做到有理有据,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知识方法等问题,采取自助或与老师同学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客观世界的材料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从自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它们不仅以各自特有的存在方式“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同时,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机制还赋予视觉以某种情绪和气质。我们都知道,视觉语言表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传达服务的,在课题设计作品中一目了然的明确主题至关重要。通过命题的材料实验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设计语言和表现主题的关系,深化他们对视觉传达功能和任务的理解。

综合材料课程分三个阶段,采用课题式授课方式进行。第一,研究材料与视觉传达关系;第二,探讨综合材料形式语言,包括综合材料感知、审美、形态语言、符号意义以及精神文化内涵等;第三,综合材料形式表现与实践,通过解构、重组、异化等方式进行限定材料的命题创作。材料本身富有情感属性,如同书籍设计选择不同材质的纸张会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通过材料感知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材料选择的细微变化,进而从视觉传达角度进行把握。材料的表达还应考虑某种材料的文化内涵,就像西方人体会不到中国人所感受到的玉石之美,对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不同受众人群的文化背景。在材料的表现方式上,引导学生突破对于某种材料的传统化、经验化认知,帮助学生提供无限的创作表现空间,从而形成关于材料表现的更多体验,为进入课题设计专业创作打下基础。教师在课题设计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材料表现一些具体的命题,学生首先要针对命题做出个人的诠释。对于同一个主题,个人的视角和理解力的不同,所给出的观点也是有差别的,也直接反映了课题设计中真实情感、个性化的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思维,从无规则的材料及偶然的形式肌理中寻找可视的、具有意味的形式。然而在设计中不能让材料“先声夺人”,使材料的外在形式遮蔽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对材料的分析及创作的构想、草图、实际的过程采用图片记录的方式,并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总结。

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不再单一是为了材料而材料、为了表现而表现,而变成了一项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课题设计任务。材料的美是丰富的,对设计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开发一材料为主富有创意的视觉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传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到打破形和色的束缚,通过解构重组等方法去演绎材质本身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尝试着材料表达的各种无限可能性。一些新思维、新想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涌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逐步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从创新性角度加深对设计基础的理解,在和同学们对新知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展览

课程结束以课程展览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提前将毕业展的形式引入了课程中,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课程展览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和观众也能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使得评价的角度更为全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体验记录下来,从具体的个案探索过渡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课程记录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课程的进程,能够引导学生总结设计经验,由实践探索上升到理论高度。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感性的,但是课题设计还需要理性的修养,因此,养成上课过程对各个环节的体验进行记录整理、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十分重要。课程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具有价值,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包括影像、网络、音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创意心得以及专业实践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对材料的体验和尝试更为丰满。综合材料这一课程还需要综合的、开放性的实验空间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打破不同院系之间基础课教学完全隔阂的状态,也有利于整合全校实验室资源,建立共通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综合材料课中好的作品应在实验教学空间进行长期展示,引发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材料表现的思考,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获得新材料的信息,增加对材料的直观认识。

三、课程总结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的媒体和媒介的发展给课题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材料课程应该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材料观念。对于这门课程来说,关键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将思考贯穿始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人才。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将客观的材料与主观的审美有机结合的过程。通过对综合材料课程的创新教学,运用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中,不仅仅是对物质材料的应用,同样也是对人文精神表现的研究,将物理材料与人文艺术相融合,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材料表现的内涵,让综合材料课程更加立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艺术设计理念的不断突破,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环境和土壤,设计教学要与新的媒介载体相结合,更要以新的授课方法为手段介入教学,使设计基础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空间比以前更为开阔,向更为深广的层面延伸。课题设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在今天的媒介语境下,老师和学生同样应该具备更为综合全面的素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将是一项任重而长远的教学任务。

综合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综合艺术设计 改革现状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将自然界与人文界浩如烟海的知识实行分科、分类进行研究与传播是人类的进步的一种体现。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科相互间呈现出交织状态,很难运用“百科全书”派的方式把事物分门别类。并且,学科门类分得过细,人们的认知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极易犯“瞎子摸象”的错误,不利于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而学科间人为分割的界线,往往会阻碍自身学科的发展。于是,如何改革目前学科分类过细,界线过明的现状,如何更有利于我们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与把握,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显学以及热衷讨论的命题。

艺术设计学科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同样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针对我国高校学科分类过细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在二十世纪的1999年颁布了新的高等院校学科目录,把艺术设计学科与建筑学科、工业设计学科一起定为文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艺术设计二级学科下面,又由若干个专业组成。国教部的举措有利于改变学科分类过细带来的弊端。但是,在二级学科下面,很快又滋生出新的过细的专业,如影视摄影、影视动画、动画编辑等。针对新一轮专业分类现象的出现,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综合设计系,其办学宗旨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倡跨学科研究;在培养人才目标方面,倡导培养综合性复合式人才;在教学课程改革方面,提倡采用通识教育与课题化教育。综合设计的办学基本思想是:通过综合设计的实践,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采用“通识”教育的方法,培养“复合型”人才,经过三年本科教学与一届研究生教学,办学效果良好,毕业设计受到好评,第一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综合设计专业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时代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极其重要的催生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与文化财富与享受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日益严峻、日益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并且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自然生态危机、地区与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核威胁、人的物质异化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们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譬如,生态问题研究,就需要气象、地理、化学、土壤等学科的合作才能完成;而人文学科问题研究更为复杂,需要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民俗学等等学科的合作。艺术文化学科是社会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综合设计专业的设立,可以认为是对当代跨学科研究趋势的一种积极的回应。

高等院校具有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建设人才,为了应对高度复杂化社会的人才需求,单向度地向社会提供某一学科与专业的毕业生已不合时宜,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快速的应变能力,视野开阔、善于学习与合作,具备探索的勇气与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以面对未来社会更高的人才要求。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其事物并非是按照人们主观产生的学科分类存在与运行的,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所有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都是紧紧围绕着如何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综合设计专业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综合设计专业是在没有任何参照系与借鉴物的情况下创设的,所有的教育改革方案也是在其专业成立之后提出与实施的。经历了一个设想、实践、思考、理论总结的过程,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尽管如此,国内几所知名高校却有着承办综合性学科的丰富经历。在50年代,当时的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成立“绘画系”.在“绘画系”,学生不分油画、国画、版画,只要与绘画有关,都可以在教室里学,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分跨两种、多种学科的学习,培养融贯中西艺术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综合绘画与综合艺术专业办得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深厚的学院传统人文背景,另一方面,在专业成立之前,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各专业积聚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积聚了大量学贯中西的艺术家,创作出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也有一批艺术家开始中西绘画结合,打破不同画种界线的实践。上述这一切,为创立综合绘画系奠定了坚实的不可代替的学术基础。那么,综合设计的创立,是否已经在学院内部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呢?我们知道,办好一所学院一个专业,最重要的要素与关键是师资人才具备。所谓大学,非大楼校舍,乃是师资的具备.其次是各种教育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工房等的建立。

当今的综合设计教育改革工作主要着重在课程的改革方面。在艺术设计教育界,目前已基本改变了满堂灌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方法,教学的互动性得到加强,学生的主动性有了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将前人的道路继续下去,在此基础上将综合设计教育改革秉承与发扬,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水平。

综合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铁路 综合维修 设计 探讨

中图分类号:U4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070-02

1 综合检测与维修模式的诞生及其现状

我国铁路的综合维修模式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把涉及到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维修、保养的工务、电务、接触网、牵引供电等专业有机结合统一布点、集中管理和调度指挥的维修模式。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综合检测与维修模式已经应用成熟,除部分支线铁路和地方铁路外,干线铁路一般均按照综合检测与维修模式来设计。

2 综合检测与维修体系

综合检测与维修体系由综合检测中心、大型养路机械段、综合维修段、综合维修车间及其下属的综合工区等机构组成。按照“专业修、机械修、集中修”的原则,分别实现线路、桥梁、隧道设备的计划修、通信信号设备的专业化集中修和状态修、接触网的状态修和事故快速处理,并发展牵引供电设备的综合整治技术。

2.1 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分为两级机构,铁路总公司检测中心及铁路局工务检测所。综合检测中心负责全路线网的综合检测任务,配置有综合检测试验车组;铁路局检测所配备轨检车和钢轨探伤车组负责局管内固定设备的检测,并配备相应的数据分析设备,负责对综合检测车获取的数据进行储存和分析处理,然后将线路的病害数据交给设备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编制维修计划。

2.2 大型养路机械段

各铁路局设大型养路机械段,负责管内线路的维修和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应用及检修。大型养路机械段的规模根据管内轨道类型、配属大型养路机械的维修作业能力、管内线路长度和维修周期等因素确定。大型养路机械段一般配属有线路维修机组、线路大修机组及钢轨打磨、道岔打磨、道岔捣固车等车辆。线路维修机组由2台捣固车、1台动力稳定车、1台配碴整形车组成,主要作业内容有起道、拔道、捣固、碴肩夯拍、边坡清筛、轨道稳定、道床配碴、与整形等线路综合维修作业。线路大修机组由2台全断面清筛车、3台捣固车、1台动力稳定车、1台配碴整形车组成,大修机组可以完成道床全面清筛、线路纵断面和平面改善、道床全面捣固、道床稳定及边坡整形等线路大修作业。对于有碴轨道,线路综合维修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内容有起道、捣固、动力稳定、配碴整形,同时拨正线路方向、曲线正矢,夯拍碴肩,平整道床以及钢轨道岔打磨等;对于无碴轨道,以上作业内容仅保留钢轨打磨,道岔打磨作业。大型养路机械段大机停放线的有效长度,有碴轨道线路区段应依据维修机组及其附属车辆的停放线长度确定,无碴轨道线路区段依据钢轨打磨列车的停放长度确定。大型养路机械段得维修作业任务由综合维修段下达。

2.3 综合维修段

综合维修段是管内设备的管理单位,也是综合维修车间与综合维修工区的管理单位。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段管辖的范围复线按300 km左右设计,目前综合维修段的设置由铁路总公司批准,实践中很少设综合维修段,一般综合维修车间跟综合维修段规模相当。

2.4 综合维修车间

综合维修车间管辖单线的线路正线长度宜为150~250 km[1]。综合维修车间是固定设备设施日常管理和生产组织的指挥单位,综合维修车间包含供电检修、工务机械修配、信号修配等专业设施维修部门;包含工务、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水电等各专业的维修计划调度及技术部门[2];为综合工区的作业提供技术支持,配合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负责大修、预防性计划维修和临时补修后的质量验收,对突发事故组织进行紧急抢修,负责管辖范围内物资的存储和调配,负责对综合维修工区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综合维修车间设工务、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给排水等专业维修车间、设统一机械设备检修车间;按功能可分为轨道车辆停放区、卸料区、料库、生产检修区、生产办公区、生活区等。车间配置大型养路机械停放线(兼卸料线)、轨道车及接触网停留线、中小型机具检修库及辅助生产车间,材料、配件和工机具仓库,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大型养路机械停放线的有效长度按照维修机组长度加安全距离来确定,设备的小、辅修由车间承担,中修及以上维修按委外处理,对于高速铁路材料装卸线的材料场地应考虑高速道岔的存放和运输条件。维修车间各专业有共性或可综合利用的生产房屋、设备统一设置,如轨道车库、机床间、汽车库、以及生活设施等。

2.5 综合维修工区

综合维修工区是设备维修保养的基层单位,负责工务、电务、牵引供电、变配电等设备的日常保养、临时补修和小型抢修工作,并配合线路的综合维修[3]。综合工区根据沿线车站分布情况、各专业的维修特点和职工生活便利性来设置,一般按40~60 km的间距考虑[3]。综合维修工区根据管内轨道类型设置大型养路机械停放线(兼材料装卸线)、轨道车停放线、接触网作业停放线。通常设有综合办公房屋、轨道车和接触网作业车库、材料库、料场、卸料站台、油脂间、职工公寓等生产、生活房屋。综合维修工区根据专业特点设置桥隧、线路、给排水、信号、通信、信息防灾、接触网及电力等专业班组,线路班组配置线路检测设备、钢轨探伤设备以及液压抢修机具等线路日常维修和养护设备。桥隧工班配置检查作业车、桥梁维修顶升设备、空压机、电焊机等桥梁、隧道检查、养护设备等。接触网工班配置接触网综合作业车、绝缘梯车以及必要的检测设备等。通信、信号工班配置通信、信号专用维修仪器仪表灯设备。除配备专用设备外,对于高速铁路而言综合工区还需配备轨道确认车,客货共线铁路需配备轨道车、轨道平车和汽车等运输工具。

在综合维修工区之间根据情况需在车站设置保养点,以便于储存材料和工人休息。

3 综合维修设计实例

西安至银川铁路途经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区,是连接西部三省区的重要铁路通道,其线路标准按照客货共线、有碴轨道、电气化、复线铁路来设计,维修模式为综合维修。结合路网规划研究综合检测与维修布点和规模,该线的综合检测考虑由铁路总公司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沿线铁路局及本线配置的机组定期进行动态检测和专项检测;综合维修由综合维修车间和综合维修工区两级机构组成。结合专业特点,未设综合工区的部分车站考虑设供电车间、接触网工区及大机停放线。

(1)维修机构设置意见及管辖范围

全线综合维修车间按每200~300 km距离设置一处的原则全线共设庆阳和吴忠2处综合维修车间,综合工区按每40~60 km距离设置一处的原则全线共设礼泉、永寿西、和盛、庆阳、庆城、环县、甜水堡、惠安堡、吴忠和永宁10处综合维修工区,其中吴忠与庆阳综合维修工区与车间合设。庆阳综合维修车间管辖礼泉、永寿西、和盛、庆阳和庆城5个综合工区,吴忠综合维修车间管辖环县、甜水堡、惠安堡、吴忠和永宁5个综合工区。综合维修机构分布图详见图1。

(2)总平面布置。

庆阳、吴忠综合维修车间设岔线5条。其中轨道车库线2条(1条为轨道车停放线,1条为接触网作业车停放线),有效长不小于120 m;考虑到银川至西安铁路为有砟线路,为满足有砟线路维修所需的大机机组停放要求,设有效长不小于450 m的大机停放线1条;设接触网抢修列停放线1条,有效长不小于120 m;绝缘子清洗车线1条(兼卸料线),有效长不小于220 m;设30×6×1.1 m卸料站台一座。各综合维修车间均设有轨道车库、综合办公楼、汽车库、材料棚、材料库、储物间等生产生活房屋。综合维修车间总平面布置图详见图2。

礼泉、永寿西、和盛、庆城、环县、甜水堡、惠安堡和永宁综合维修工区均设岔线3条。其中轨道车库线2条(1条为轨道车停放线,1条为接触网作业车停放线),有效长不小于120 m;大机停留线兼卸料线1条,有效长不小于450 m,各工区均设30×6×1.1 m卸料站台一座。各综合维修工区均设有轨道车库、综合办公楼、汽车库、储物间等房屋。综合维修工区总平面布置图详见图3。

本线为有砟轨道结构,在全线各综合维修车间和工区均设有大机停留线,并为提高维修天窗作业效率,缩短辅助作业时间,全线在乾县、雅店、庆阳北、曲子、山城、石沟驿、灵武车站等7个车站设置了大机停放线。

4 存在的问题

实行综合检测与维修模式可以减少各专业布点节约土地资源、精简机构、压缩非生产人员、减少投资、提高天窗时间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也便于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是铁路维修模式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然而,从已交付使用的综合维修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1)各铁路局现行维修体制与综合检测与维修体制不一致。现行维修体制依然是“工务管工务、电务管电务”的管理模式,没有实现综合检测与维修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

(2)由于管理的问题,导致了各个单位在维修车间或维修工区重复设置生产、生活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

5 结语

综合检测与维修模式是铁路维修模式发展的必然,不可逆转,其优势不言而喻。为了能充分体现综合检测与维修模式的优越性,就必须使得全路上下转变思路,立足实践,改变既有管理体制,真正做到综合检测与维修。

参考文献

[1]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朱洪波.浅谈高速铁路的综合维修设计[J].科技信息,2012(9):338.

综合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综合楼功能复合化高密度立体化

一、综合楼的特点

1.城市核心区域,为了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往往要求在场地上建造多层商业用房,如商场、专卖店、康乐活动场所及餐饮店等,在大片商业用房上部建设住宅、公寓、办公楼等。这样的建筑群,既不等同于单幢住宅楼、办公楼也不同于独立的商场、俱乐部和餐厅。功能空间布局相对复杂化。

2.规模一般较大,从1万m2到20万m2,一般为2-8万m2。

3.功能使用和技术要求相对较复杂。有的开发商要求在一个建筑群体中,设置项目众多的多种功能组合的综合使用中心。有的在一幢大楼中要安排写字楼、住宅,甚至酒店,地下还要设置停车库。

目前,综合楼的需求量大,市场旺盛,要求开发期短、造价低,平面和空间要适用,这样才能卖得出去,收效快而高。

二、总平面图

高层综合楼的用地相对面积都不大,容积率高,功能使用要求多,因此,总图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

1. 交通要顺畅,要符合城市交通规划要求,多种车流、人流应避免相互干扰。结合消防通道,在建筑物的四周安排住宅、公寓、写字楼等的专用出入口。职工出入口、货物装御出入口和地下车库、自行车出入口等,沿主要街道布置面向顾客的营业性用房出入口。

2. 室外主要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购物者、就餐者以及到写字楼内各公司联系业务的客户等使用。

3. 人流频密的商场门前,最好有适当的人流集散、过渡的广场和空间。

三、综合楼上部为高层住宅的标准层平面

这是综合楼设计常见的形式,不同于公寓、酒店、办公楼规整的空间形式。一般由不同户型住宅平面与交通核心筒体组成。

1.平面形状。一般根据所用地块位置和周围环境,地块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最基本的有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等。每层布置2户及2户以上户型。塔形平面一般不强调户型的朝向,它可以用市场价格来调节。朝向好、景观好的价格高;反之则价格低。当然在总平面布局时要使尽可能多的住户有好朝向、好景观的单元平面。

2.住宅的户型和每户面积一般是根据开发商进行市场调查后定位的,当前住宅销售对象主要是国内客户,少量国外客户。具体到某地块、某幢楼的销售对象可能比较单一。住宅户型以二室二厅和三室二厅为多,每户约50~140m2,部分要求有四室两厅或更多的,以及带屋顶花园的住宅户型。

3.住宅各户房间一般由起居室、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组成。有些大型户可布置一间工作房或书房,豪华住户可将会客室与起居室分设,可增加保姆室等。

4.房间的平面布局力求符合科学的使用习惯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协调,住宅各使用功能用房尺寸应根据标准高低和房间的必要家具作平面布置确定。

5.高层住宅6~8户标准层平面交通核心一般设有2部或2部1000kg电梯,设置满足消防要求的楼梯,设置必要的管道井和配电间。

6.高层住宅标准层层高通常取2.8~3.0m,不宜过高,如果采用框架结构则层高要定的高些。

由于目前城市容积率高,需要解决一部分停车问题。现在普遍采用地下停车与独立的立体停车库,建筑向高密度、立体化发展。但地下停车占用面积较多,安全性较低已不能满足停车要求,从而出现了立体停车库。机械式立体停车占用面积少,方便管理,安全性好。一般都依附于建筑或形成独立的停车库。应用也比较普遍。这种立体停车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立体停车概念,上部住宅设计围绕交通核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进行布置,每户均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避免为了解决采光、通风而造成的面积损失,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容积率。将立体停车库与住宅核芯筒结合。服务于住宅与商业,两者互不干扰。占用面积小,增加了停车数量,从而缓解了交通压力。住宅设计被分为三个部分,内圈为交通核和立体停车库;中部为卫生间、储藏室及管道井;外圈为卧室、餐厅、起居室厨房等。这样就把各空间按使用要求进行了划分,同时减少了公共面积。立体停车库与住宅核芯筒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最不利空间,方便了住户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这种设计模式虽然没有被广泛应用,但它的各种优点为住宅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

四、多层商业裙房的设计

高层综合楼的多层商业裙房的设计与单独的商业中心、商场的设计相比要复杂的多。这是因为:,第一,除了总图上按照多种使用要求安排众多专用出入口带来的很多矛盾以外,其平面还要受到上部住宅、写字楼、公寓、酒店等平面结构布置的影响;第二,一般商场的功能较为单一,而综合楼的商业裙房往往要为住户、写字楼工作人员等提供众多的配套服务功能,如除了商店外,多数综合楼要求安排餐饮,有的还要安排康乐设施。多层商场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选定合适的平面柱网尺寸,并与上面的住宅、写字楼、酒店、公寓结构相协调和配合。实际表明,8.0m*8.0m以上的柱网尺寸较为理想。

上部为酒店、办公楼等柱网规整,对下部商业大空间使用影响较小。而大多数综合楼上部住宅多采用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这样就需要设置转换层。以满足商场大空间的要求。但这种转换使得建筑造价提高,受这一因素的制约,很大一部分综合楼住宅剪力墙直接落地,商业空间被分为规整的大空间和零散的小空间,考虑到经济性,商业层高较小。这样可以集中布置专业商场和小商铺,使内部空间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顾客。

此外商业部分的楼梯、电梯均沿街布置,除了满足功能复合化的要求外,还使各个空间的使用具有了相对的独立和灵活性。达到空间的高使用率,也可以减少前期投资的风险。

五、地下层

综合楼地下层一般安排商业、汽车库,自行车库和各种设备用房。地下一层安排商业可增加商业销售面积,而不影响地上容积率和市政配套设施费用。缺点在于投资风险大,对地段要求高。常见的做法是将地下一层设计为汽车库。

1.现代生活中,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大,一组建筑群如果设有足够的停车位置,往往会使房屋销售和出租率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城镇用地十分宝贵,将停车位放在地面上是不可取的,因此大多数停车位都应放入地下层。

高层建筑地下车库柱子断面一般比较大,如果柱断面不超过0.8m宽,采用8.0m*8.0m的柱网较为合适。车库的层高应适当,不宜过高,净高达到2.2m以上即可,否则会影响到车库坡道的长度和两层车库之间坡道的长度。地下车库应避免单面停车,那样会十分不经济。地下停车库平均每车位建筑面积有35m2左右比较合适。车库内车道安排要充分注意满足转弯半径的要求,同时要力求避免盲道,车主在找车位时看不见盲道内有无空车位,开进再退出,极不受欢迎。

地下停车存在的弊端以日渐突出,除了技术问题外,它占用了大量的地下空间。使商业开发强度降低。而立体停车就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地上也可以在地下立体化发展,由于占用面积小,就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但要依据项目所在区位的环境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才可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解决方法。

2.高层综合楼地下延伸空间,由于柱墙布置能十分规矩,安排停车位往往利用率极低,因此较适合做各种机电设备用房,局部可根据设备要加大层高。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定位,将地下层作为商业用途。

以上是在高层综合楼设计中应十分注意的问题,这主要是从满足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一些看法。

参考资料

《建筑学报》

《高层建筑设计》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设计手册》雷春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外环境设计》钱健 宋雷 同济大学出版社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第三期

《China Housing Fasilities》2003年第7期

综合设计范文第10篇

(一)主题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

“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乐学”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参加到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来。例如,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三亚火炬传递活动,班上同学办了以奥运会为主题的板报。在同学们设计的板报上,笔者看到有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图标及其含义,于是让同学们说说历届奥运会的会徽及其设计含义。 “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家纷纷说起了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国、举办城市、会徽及其意义、会徽设计的优缺点等。看到他们兴趣盎然,笔者心想:“为什么不开展一次‘奥运会会徽设计 ’的主题设计活动,让他们深入认识徽章的设计呢?”于是就问他们:“想不想自己把历届奥运会会徽设计做个综合分析与评价?”学生们非常高兴,喊道:“想!”这样,“奥运会会徽设计”的主题就产生了。这一主题设计的产生来自于学生的兴趣,笔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行引导,让学生乐意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主题设计要强化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它强调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在社区服务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个人或集体在本社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增强为社区建设、发展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可组织动员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协助交警搞好交通疏导工作,为老、弱、病、残、孤寡、军烈属提供服务,扶贫帮困,保护环境,家庭教育,导游宣传等。学校可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共同组织评选“社区服务优秀学生”等活动。

在社会实践方面,可组织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如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参观活动(参观高科技工农业园区、现代化科技成果等),社会考察(菜场、商场的货物门类、市场价格及销售情况),调查街道扶贫帮困等情况,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党风廉政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星期一的例会上,学校通告了对几位深夜外出上网的同学的处分决定。笔者以此为契机,首先在班会上让同学们围绕“上网利与弊”展开激烈的争论,然后开展了“中学生上网利弊谈”主题活动。活动计划为:辩论会――“我怎样上网”,讨论会――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威胁(社会调查),调查报告――《如何避免上网带来的弊端》。按照上面的活动过程设计,学生们开展了对附近网吧的实地调查,制作了关于上网的问卷,并在广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对一些上网“瘾君子”进行了采访,得出了很多具体的认识。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应对措施。这种通过个体或小组的亲身实践完成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认识社会,促进了学生自身的成长。

(三)主题设计要紧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所面向的是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所设置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以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和前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下面就案例“三亚兰花为什么这么美”来谈谈如何结合生活经验设计主题: ①观摩三亚兰花种植培育基地。要求:个人活动必须有三次以上;每次活动都要整理出详细记录;每次活动后都要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写观察、感受小结;每次活动后,尽量保证有采访、调查对象的签名。②进行三亚兰花销售的市场调研。要求:从三亚兰花的销路范围、销售价格、市场运作、市场前景、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活动中要本着锻炼自己的意识,宣传本地特产,扩大兰花品牌知名度,为培育兰花新品种和扩大兰花销售市场出谋划策。③组织班会课:“三亚兰花为什么这么美”。④组织举办一次小型的花展,感受兰花的美丽。⑤装扮校园:体验兰花种植与管理活动。⑥撰写调查报告:关于兰花栽培技术以及兰花销售市场的调查报告。三亚地处热带,适宜于兰花栽培。三亚兰花品种繁多,闻名中外。三亚兰花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是政府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恰逢高中学生正好学习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内容,确定这样一个主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从更宽广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对三亚的热爱之情!

(四)主题设计要关注社会,走进自然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要让他们和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性,要求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并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时要关注社会,带着学生走进自然,使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下面再结合案例具体谈谈如何联系社会和自然来设计主题:海洋养殖业是海南岛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不少地方为了追求经济的短期发展,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某些产业,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针对这一社会现实,我们设计了《三亚湾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保护和恢复三亚红树林方案》、《养虾对高龙湾的污染情况及其对策研究》的环保主题。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实地观察、考察访谈、问卷调查、宣传动员等活动。他们通过观察、采访、录音,学会了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通过上网查资料,用《海水环境质量标准》来衡量海水是否污染,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来警示人们保护海洋;通过拍照、给海水取样,考察污水的来源;通过访问虾塘附近的居民和环保局的专家,收集第一手的证据;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总结,提出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社会交际、科学统计等各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体验与探究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走向成熟。

上一篇:生态绿化范文 下一篇:经济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