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分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02:19:46

自我评分总结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早期自发性气胸;楔形切除手术

气胸是指自由气体聚集在胸膜腔导致肺不张[1]PSP出现于无胸壁损伤或没有已知的呼吸疾病。其治疗目的是排除胸膜腔的气体使肺扩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胸腔镜楔形切除并用胸膜固定术来治疗PSP,因为PSP复发率达16%-52%,所以复发的预防需重点关注的[2]。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综合性治疗系统。它的优点主要是:1、通过提供治疗过程的具体细节信息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而促进合作。2、通过多学科的交流和团队合作来改进工作方法和护理团队成员的满意度。3、提供高质量的和系统的护理来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4、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治疗花费评估依据[3]。

原发性气胸比较适合于临床路径,因为它是相对比较单一的治疗选择问题并且伴随着可预见疾病治疗过程。一个PSP临床路径包括一个楔形切除手术的临床实践指南和预防复发的方案。特别是教育方案注明要求自我护理技巧和PSP的预防复发可能有助于促进自我效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进一步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此研究介绍了一个用楔形切除手术的PSP临床路径并评估了这一临床路径施行的效果。

方法

来自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凤阳县人民医院的72位患者,其中36为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另外36为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相匹配的作为对照。只有那些能够理解和回答问卷并且同意参加的患者被纳入,有慢性疾病的被排除。所有参与者均获知情同意。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家医院同时同地招募,所有数据均来自两位第一作者,消除了种族,季节性,临时的变化。

数据采集包括两个阶段:一、参考以往文献和经医院的评议机构的批准回顾性的总结出一个临床路径。二、并将临床路径运用于治疗组作效果检验。收集患者一般的特征数据(年龄、性别、体重、手术史和治疗情况),了解并获取个人有关吸烟锻炼、和应激水平方面的数据。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出院时评估,而自我效验,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出院后一个月以评估。一个月时间的选择是因为一个并发症的发生常在出院后的一个月,一个常规的随访也是出院后一个月。

临床路径的产生和运用

以Soria临床路径[4]为基础,包括:治疗、诊断检查、药物、方法、活动和教育。具体细节采用医疗回顾治疗组患者,初步准备来源于医生、护理专家临床经验。

具体方法:

1. 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试验选择了四个指标:有无肺气肿、因功能障碍胸导管的使用和更换次数、出院一个月后是否复发、呼吸困难的程度(分3级别评分:分数越高代表并发症越严重)。

2. 预防复发的自我效验: 用12个指标,10点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较高的效验水平。

3. 感觉生活质量:12评分,前6个5级评分,后三个3分评分法,最后几个2分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4. 病人治疗满意度:9项五点评分法。较高分数代表较高的满意度。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用SPSS17分析,描述性分析用于分析实验者和疾病相关的特点。其他用Fisher确切检验,独立T检验。

结果

有72位PSP患者进入研究(table 1)。吸烟史在两组之间的区别是有意义的。

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

1. 发生并发症的方面

尽管对照组(3.70±1.78)的平均并发症评分比治疗组(3.00±1.52)高,这一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F=2.12,P=0.10;table2)

2.关于PSP预防复发的自我效验效果

我们检验了PSP预防复发的自我效验的组间基线无区别。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是46.50 ± 18.07和42.07 ± 11.04(F = 1.32, P = 0.26; Table 2)。然而临床路径运用以后,治疗组的自我效验评分为(115.13± 5.37)是比对照组(74.13± 14.17)明显增高。(F=210.52,P>0.001;Table 2)

3.在自觉生活质量上的效果

结果显示组间基线区别是有意义的,在生活质量上(F = 6.39,P=0.01);也就是对照组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18.37± 2.47)明显大于治疗组(16.83± 1.62)。分析显示使用PSP临床路径后在治疗组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56.77± 3.64)是明显比对照组(51.10± 12.36)(F = 5.76, P=0.02;Table2).

4.对患者治疗满意度的影响

在运用PSP临床路径以后治疗组(43.60± 1.89)平均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34.03± 5.06) (F = 90.10, P >0 .00; Table 2).

讨论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焦点解决模式;脑出血;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b)-015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lution-focused mode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1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99 cases) and the solution-focused group (99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self care ability score, SAS score, SD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SAS and SD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but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elf 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olution-focused mode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while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 low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solution-focused mod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relie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olution-focused mode; Cerebral hemorrhage; Living quality; Anxiety; Depression

脑出血是指因非外伤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具有病症急迫、病情严重、进展快速、并发症多等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1-2]。脑出血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变化,降低了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焦点解决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出现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核心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方法主张使用正向、朝向目标、朝向未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来改变患者的不良现状[1]。本研究选取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以下简称“我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198例脑出血患者,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19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99例,男65例,女34例;年龄36~68岁,平均(46.20±11.7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5例,脑室24例,脑叶19例,小脑11例,脑干10例;出血量为(43.50±1.58)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0.45±10.58)分;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7 h,平均(3.55±1.45)h。焦点解决模式组99例,男68例,女31例;年龄37~69岁,平均(46.50±11.20)岁;出血部位:基底节33例,脑室25例,脑叶20例,小脑10例,脑干11例;出血量为(43.65±1.98)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15±11.20)分;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9 h,平均(3.85±1.65)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②行颅脑CT或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③入院48 h后神志清醒;④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肝、肾脏系统疾病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颅内感染患者;④意识不清,不能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组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意识状态,观察瞳孔变化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注意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注意临床服药规律性。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让其多进行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自我护理和评价。让患者自己拟定目标,通过自身的认知领悟,提高患者对于脑出血病情的认知,调动患者的心理资源和正能量,促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配合康复训练和临床治疗上。对于过于担忧康复进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安抚好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②社会支持:召集相似病情患者进行病情讨论,护理人员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协调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焦虑、孤独感,类似病情患者可进行比较,提高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③做好康复指导:让患者每天主动进行康复训,包括关节、肢体的主动活动,有能力的条件下进行的更换,做好床上肢体的摆放,加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生理功能的锻炼。

1.3.2 焦点解决模式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疗护理小组采取焦点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首先成立5人的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小组,均通过康复知识和焦点解决模式培训并考核合格。护理过程共包含描述问题、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五个步骤。①描述问题:在患者入院第1天详细了解患者的资料,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描述其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与患者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此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深入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康复的需求以及对于恢复的期望,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设立康复目标。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制订详细的运动方案,同时争取患者家属配合执行。③探查问题并解决:总结并与患者分享以往康复成功的体验,对康复后功能的改善以及病情的好转进行假想,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恢复信心。该过程中护理小组需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创造积极可行的交流方式,如讲座等,加强患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康复过程中的心得。④实施反馈:探讨目前阶段的康复目标进展情况,总结患者的优势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力,并以称赞和表扬的方式反馈患者,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向预设的康复目标努力。如果患者的康复效果不理想,可以鼓励患者不要气妥,适当改变并尝试新的行动,并予以支持,增强其信心,向康复目标努力。⑤评价进步:对于患者预后的总体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设定新的康复目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症状体征等,并以“刻度化”的方式向患者提问。另外,通过非量化指标对患者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价,细化康复目标,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进步,促进其向更高的目标奋斗。

1.4 观察指标

所有调查量表均在患者入院后第1天(护理前)及入院后3个月(护理后)进行评价,调查量表均由患者亲自填写。

1.4.1 自我护理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5],利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量表评价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主要包括脑出血相关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康复知识水平4个方面,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2 心理状况评价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抑郁情况,按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8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4级评分,根据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1.4.3 生活质量评价 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7],主要观察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焦点解决模式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焦点解决模式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3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焦点解决模式组提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3 讨论

焦点解决模式是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的一种心理干预模式,由最初的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发展成为护理康复领域的一种常用方法[8-9]。焦点解决模式应用的核心之一是充分尊重个体、相信自身的资源和潜能,这也是该方法与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的一大区别[10]。传统的康复护理模式往往注重向患者灌输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的知识,而容易忽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缺乏具体行动而收效甚微。焦点解决模式则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弥补了传统康复护理的不足之处,充分提升患者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挖掘患者自身的能动性,提升患者的参与度,容易被患者接受[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常规护理组和焦点解决模式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7-18],说明两组脑出血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焦点解决模式组脑出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提示焦点解决模式在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焦点解决模式以鼓励性语言作为载体,帮助患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最终适合患者自身的护理方法,进而提高康复效果[19-22]。焦点解决模式的核心是所设定的治疗目标由患者自己选择,并且患者拥有改变资源的权利,护理人员持尊重、合作的态度,向着属于患者自定目标的方向前进。由于脑出血严重的患者往往伴有较严重的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通过语言难以与之沟通,这给焦点解决模式护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中此类患者均排除在外,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另外,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工作节奏普遍较快,而焦点解决模式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提示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培训,同时合理分配时间,以避免降低焦点解决模式实施的质量。

综上所述,焦点解决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英兰,杨胜甫.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6):24-27.

[2] 段笑那,刘学文.焦点解决疗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3889-3891.

[3] 叶丽萍,叶碎林,梁燕飞.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77-79.

[4]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 郭丽娜,刘遥郭启云,等.中文版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1009-1013.

[6]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7] 李鲁,王红妹,沈毅,等.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8] 杨晓梅,刘凌,唐金凤,等.应用焦点解决模式于老年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成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 31(12):2217-2219.

[9] 廖震华,王文强,丁丽君,等.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5):552-555.

[10] 罗春,付益,黎开谷.康复治疗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412-2414.

[11] 邓永莲,陈宗宁.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11):1453-1454,1509

[12] 刘红梅.Orem自理理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0):3063-3064.

[13] 胡晓琳,游桂英,李继平.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6):1523-1525.

[14] 叶惠娟.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疾病杂志,2014,17(15):48-50.

[15] 徐春霞,任桂荣,梅彤林,等.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学,2015,21(9):1420-1423.

[16] 宋玉慧,何冰娟,高欣,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 30(9):1704-1706.

[17] 刘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31-133.

[18] 邹宏文,阳艳萍,张书平.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3):225-227.

[19] 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84-585.

[20] 王艳芳,祝秀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23-124,132.

[21] Lovato N,Gradisar M. A meta-analysis and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J]. Sleep Med Rev,2014,18(6):521-529.

[22] 李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31-133.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细致化护理;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前;分娩;自我效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197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 对产妇及胎儿健康威胁极大, 是一种以血压病理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并发症, 主要临床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头痛、凝血机制障碍、视物模糊以及胎儿发育受限等, 其中子痫前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展的危险阶段, 是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本院为分析细致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的应用价值, 选取收治的1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细致化护理,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15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75例。观察组最大年龄41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28.7±3.4)岁, 初产妇46例, 经产妇29例;其中轻度19例, 中度50例, 重度6例;对照组产妇最大年龄40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29.1±3.1)岁, 初产妇47例, 经产妇28例;轻度17例, 中度51例, 重度7例。两组患者年龄、产次及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围生期相关知识、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及基础护理等;观察组产妇在加强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致化护理, 具体内容包括:①综合评估。对产妇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化评估, 主要包括产妇的心理状况、护理需求及解答需求等内容, 并根据产妇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健康知识宣教, 并重视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积极争取产妇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充分掌握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性格特点, 给予针对性、细致化护理干预, 消除产妇心中疑虑;②保证产妇生理与心理的舒适度。在护理过程中要求做到细节优化, 也就是将每一护理步骤进行细节分化, 最终实现产妇生理与心理上高度舒适;③在每项护理工作中均要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积极沟通, 与产妇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相处关系, 实施监测产妇疾病状态, 增强产妇信任感, 将心理干预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中, 缓解产妇不良心理情绪, 让产妇以一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

1. 3 观察指标[2, 3] ①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CBSEI量表对产妇分娩前自我效能感进行评分, 量表内容主要有分娩结果预期及效能预期, 得分越高, 表示产妇的自我效能感越强。②SAS评分与SDS评分。在SAS焦虑量表中得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得分>69分为重度焦虑。在SDS抑郁量表中得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分为中度抑郁, 得分>72分为重度抑郁。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结果预期、效能预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结果预期、效能预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分娩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 组间经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一种妊娠并发症, 是导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中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有利于护理人员准确、全面、实时的对产妇病情变化进行观察;且可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因个人能力、工作水平或工作遗漏降低护理水平, 对母婴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4]。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包括结果预期与效能预期两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因过度担心病情, 再加上缺乏对该疾病的科学认识, 导致分娩自我效能感较低, 且易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加大了对血压控制的难度, 进一步危害母婴生命健康, 因此给予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细致化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5]。细致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细致化处理护理细节, 将具体护理工作进行细致化分析, 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为原则, 实现调整产妇心理状态, 增加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的护理目的, 这是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全面保证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孙慧, 蒋洁.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全科护理, 2014, 12(19):1750-1751.

[2] 陶丽玲.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全科护理, 2014, 12(11):984-985.

[3] 李宝英, 徐友环.饮食干预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20):43-44.

[4] 罗爱枝, 武艳. 5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6):161-162.

[5] 陈良华.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4):836-838.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4篇

及早布置设计任务:虽然是在理论课程授课之后进行课程设计,但是有关课程设计的要求完全可以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穿插讲授并同时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进而改变以前先课堂教学再布置设计任务赴学生在两周内集中设计的教学秩序。以往教学秩序导致学生最终不能按时完成或虽按时完成却不能保证设计质量。为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任务,应该及早让学生清楚设计的任务。

二、设计过程严把质量关

1.课程设计资料管理:以往采用电子文档形式提交计算书和图纸,虽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管理和文档保存。但往届学生的设计资料文档一旦流入下届学生手中,就会变成进行课程设计的模板。一部分学生将模板的设计计算书和图纸中的相关数据直接修改成自己的设计数据,根本不关心设备结构设计方法、所用计算公式的含义、相关规范的选用和化工制图的规范表达等设计的基本程序。故课程设计资料不能电子化成为栓桔学生思想的枷锁。设计之初就应该明确计算书必须手算完成,图纸只能采用手绘而不允许采用专业软件。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分组设计不同的题目,每5人分成一个小组并指定小组长。每组的过程设备的尺寸和材料各不相同但总体方案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小组成员可在一块查找与设计有关的书籍、资料,碰到问题互相讨论、学习,先在小组里解决掉一部分设计疑问。剩余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总结出来,教师再予以指导,加强了指导的针对性。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设计全过程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应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中心。引导学生清楚设计步骤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只止步于让学生“学会”而是应引导学生“会学”;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形象地引导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改变以往教师全盘托出、学生依葫芦画瓢的传统方法。

4.重视课程设计总结与提高:课程设计后期组织学生开一个课程设计总结交流会,让每个小组说出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收获与体会设计中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各组之间相互探讨教师作适当的点评。通过交流使学生对设计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工程设计的方法更加清晰。

三、设计时间合理安排

原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的两周进行,此时其他专业课程也即将结课学生既要进行高强度的课程设计又要分心复习其他课程的考试。急于完成设计任务段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甚至出现抄袭现象等。考虑到同其他课程在时间上的协调,我们将这门课程设计安排到第六学期所有课程考试结束后的两周时间。

四、完善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以前主要是根据学生在设计期间的表现,计算书和图纸的完成情况答辩时对重要知识点等的掌握程度最终给出学生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病厂方面冷别同学抄袭、甚至拷贝同组的计算书和图纸并经重新整理后版面比原创者编写的更规整;另一方面,只有两周时间的课程设计某位学生是积极设计还是应付差事教师难以精确把握。会得出一些不公正的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故我们在考核中采用了以下评定方式。

1.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先自我检查设计计算书和图纸总结归纳存在的错误和不理解的问题,形成“自评”;之后随机分配合作同学,给对方的设计进行审查最后给出评阅意见形成“互评”。根据上述自评和互评情况,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检查学生的设计,找出设计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与学生进行讨论形成“讲评”。自评、互评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引导”和“相互引导”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讲评总结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充分了解了当前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为公正的评定设计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2.寻自评、互评作为成绩评定依据评定最终成绩时,除依据平时表现、计算书、图纸和答辩情况外还应将自评、互评情况也作为评分的一部分依据。指导教师给出自评、互评的评分规则,学生根据所给的评分规则进行自评、互评,得出具体的评分结果;教师根据评分结果给参加互评的同学加分或减分。自评时抄袭他人不知其所以然互评时根据评分人查出问题的多少,给自评同学减分,给评分同学加分;反之评分人无能力查错则给评分同学减分。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5篇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研读每年高考语文的主观题参考答案(以下简称标答)和评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呢?因为标答和标准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较强的指导性。全国高考和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语文试卷,都是命题专家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命制的,其标答和评分标准都是专家们经过反复斟酌、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多种答题可能确定下来的。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求变,题型和答案的基本格式、考点的分数设置都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下一年的高考有直接的指导意义。2012年江西卷文言文阅读3道语句翻译题,每一道都设置了句意分2分,这就告诉我们,今后的文言文语句翻译,在全面把握文言字、词、句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整句意思的理解和翻译。

第二,有较强的科学性。每年高考试卷和答案、评分标准的出炉,要经过命题专家组的多次反复酝酿、组合、成型、定稿。试题初稿出来后,专职语文老师要试做题,反复推敲每一道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尽可能从高考选拔人才和高中学生的答题实际角度考虑问题,最终才形成一套严谨完整的语文试卷。尽管每年的高考结束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面人士会对试题和答案提出各种意见,但总体评价还是比较好的。2012年的江西高考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线语文老师普遍反映科学严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高中生的现有水平。

第三,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际上,一般考生高考结束后所看到的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具有高度概括、语句高度精练的特点,而在高考阅卷中,要经过试评、正式评阅的过程。正式阅卷前,要组织试评。试评阶段,试评组专家抽取一定比例的试卷,详细记录每一道试题的各种答题情况,包括正确和错误的典型,然后制订出符合大多数考生答题情况的评分标准。这个评分标准是不公开的,一般人看不到。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一般都会指导考生在复习中应用高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促使加强自我评价和自我检测。

那么,如何应用标答和标准来指导考前的语文主观题复习,以提高答题能力呢?

第一,应了解平时语文复习检测与语文高考的联系与区别。首先,从我们学生的角度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考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不过平时的复习检测是为提高答题能力进行的训练,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是为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服务的。所以平时的复习检测允许犯错误,因为正是在多次反复的犯错误、纠正错误中,答题能力才得到不断提高。而高考是平时能力的体现,在一个年度内只有一次,只有将失误降到最低程度,才能得到满意的分数。其次,平常的检测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稳定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力,因而答案设置相对会比较单一;高考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稳定性的同时,重在考查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因而答案设置比较灵活。再次,平常复习检测阅卷中,教师往往会严格按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操作,以促使学生在复习中遵守答题规范,避免在高考中由于随意发挥而丢分;而高考阅卷中,老师往往会根据答题实际,从考生答题中寻找符合参考答案意思的内容,能给分的尽可能给分。

第二,应克服复习检测中的厌倦心理和疲劳心理。平时检测与高考实战的参考答案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一些同学产生了这样一个错觉:平时的训练检测反正好像没有什么效果,每次答题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就干脆不如等待老师的分析,自己不必费劲伤神去阅读思考、组织答案了;或者直接在考试中依靠临场发挥,反正高考中阅卷会考虑多种答题可能的,多少都能得到一些分数。这就是复习常见的厌倦心理和疲劳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在相当多的同学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果及时调适,这种不良心理会很快转变为积极心理。首先,应始终在考入理想大学这个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增强自信心,让自己始终处于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之中,冷静沉着地完成每次训练任务,以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明白高考是对一个人的学科综合能力的检测。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的强弱、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临场发挥能力的表现等。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经过严格规范的训练形成的,是一个渐进式的提高过程。期望经过一两次训练,个人综合能力就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不符合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的。只有坚持正确的训练,才能不断促进能力的形成。再次,应在训练中集中训练与交叉训练相结合,合理安排复习内容。针对自己的弱科或某科方面的弱点,集中时间进行复习是必要的,那样有利于突破和提高。但是,过于集中时间,不仅容易造成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生疏和遗忘,而且容易对正在集中复习的学科出现厌倦心理和疲劳心理。为了提高效率,合理的安排应是集中突破和全面兼顾相结合,但不要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

第三,研读高考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并用于指导复习实践。这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是要看清题型。文言文翻译题重在考查词语在句中的准确含义、特殊句式的灵活变通和整句意思是否符合原文的特定语境。在平时的翻译训练中,应在充分读懂全文的前提下,针对试题进行字字落实、适当调整语序、完全忠实于原句的训练。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所设题目回答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复习中,应认真审清题意,围绕试题要求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尽可能用文学鉴赏术语结合阅读文本中的原句原词回答问题。二是要分析标答和标准的语言表述特点。标答和标准一般采用总分式,前一句是概括回答,后一句是具体阐释。语言表述高度精炼,每一种题型、每一道试题的答案都是字斟句酌,紧扣试题要求,而且每一道试题都可以采用几个意思基本相同的关键词来回答。评分标准中,只要考生回答到了其中的某个或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得分。复习测试中,同学们回答问题不可能与标答完全一致,但应始终坚持追求精练、全面、准确的原则。所思考到的答题层面,尽可能调动词语储备,选用几个同类词语来表述自己的理解。三是要分析评分标准的分数设置原则。所有的主观题,答案都是按得分点设置分数的。复习中,应将思考的答题结果分清条理,分点表述清楚,不要为了条理清楚而将同一答题角度的拆开分条表述,也不要在一句话中包括两个以上的答题信息,导致丢失宝贵的得分点。为避免不必要的丢分,在语言表述上,尽可能使用短句,使意思清楚明白。

第四,应高度重视每次训练检测后的分析。完整的训练检测过程,从学生角度看,包括答题、听讲评、自我分析总结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落实,训练效果才会逐步提高。在自我分析总结阶段,不应仅仅看分数,而应看自己的答题实际。无论是回答正确的试题,还是回答错误的试题,都要及时回忆当时的答题思路,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原因并记录下来,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重点突破,避免以后训练测试犯同样的错误。须知,进步是在不断克服失误中取得的。

平时的复习检测,既要高度重视分数,又要不唯分数而分数。分数代表了考点的掌握程度和应试的能力。目标应始终定在全面、透彻、准确、清晰回答问题的高度上,经过艰苦而科学的训练,成绩将会逐渐提高。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控式镇痛泵;ICU;自我管理

在临床上,护理工作人员常常把镇痛泵放置于输液架上,因此导致ICU患者不能够触摸到镇痛泵,继而无法充分发挥出镇痛泵的自控功能[1~3]。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临床资料52例,研究结果显示ICU患者实施自控式镇痛泵的自我管理方法比较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ICU患者临床资料52例,将52例ICU患者入住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6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晓的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入选患者的意识清楚,能够通过护理工作人员的健康宣讲使用镇痛泵。26例实验组患者中有11例女患者,15例男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3±10.2)岁,其中有6例妇瘤科患者,11例普外科患者,9例胸外科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女患者,14例男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1±10.6)岁,其中有7例妇瘤科患者,12例普外科患者,7例胸外科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例数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应用镇痛泵固定于ICU患者床栏上的方法,需要ICU患者自我管理继而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对照组应用镇痛泵挂于输液架上的方法,需要护理工作人员来操作镇痛泵。所有患者应用镇痛泵型号(持续型+自控型CBI+PVC),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留置中心静脉输液导管,由麻醉师将镇痛泵与静脉管进行连接,设置好镇痛泵的相关参数(锁定时间15min,负荷量3ml,持续给药量1.5ml/h)。

1.3观察指标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其中5分为剧烈疼痛,4分为疼痛严重,3分为疼痛显著,2分为轻微疼痛,1分为一点点疼痛,0分为无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2.92±1.45)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3.78±1.35)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患者由于病情比较猛烈,起病的时间比较快,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所以在接受相关手术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疼痛症状。手术后疼痛是影响ICU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疼痛方面的护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疼痛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扮演的是主体角色,既肩负着对ICU疼痛患者的评估任务,又肩负着对ICU疼痛患者实施相关镇痛措施的任务。自控式镇痛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控制下的镇痛泵来主动向人体注射设置好的药物剂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ICU患者本身使用的自我控制镇痛技术。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2.92±1.45)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3.78±1.35)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ICU患者实施自控式镇痛泵的自我管理方法比较显著。另外,自我管理的自控式镇痛泵方法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慧,崔勤.重症监护室患者对自控式镇痛泵的自我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9142-9150,245.

[2]杨春霞,方敏,汪蓉,等.自我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12(2):2240-2245,2312.

[3]丁力,陆婷婷,邹婷婷,等.标准化沟通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272-6279,1243.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习生;自我评分法;外科带教

教学作为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三大任务之一,工作烦重,责任重大。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医学生培养的质量,医学事业的传承;还直接与临床安全工作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利益密切相关。本科生最后一年临床毕业实习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因为这个时期不仅是医学生由单纯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学习转变的阶段,也是大多数医学生由习惯了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单纯消费向劳动产出转变的人生转折阶段。在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的长期培养下,很多医学实习生的劳动纪律,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与他人交流协调的能力等需要进一步培养,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1,2]。普外科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带教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实习效果[3]。如何在外科实习生管理方法和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腔镜外科通过实习生自我评分的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方法

1.1住院总医师入科教育介绍科室一般工作流程 一般工作流程详细介绍了实习生在工作日的内容和次序流程,大体规定了实习生在不同时间和情形下该干什么工作;哪些工作由自己独立完成,哪些工作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在干这些工作要特别注意那些细节等。只要按照工作流程,实习生就能较好完临床工作。这使刚入科实习生有了工作指南,让他们知道各种工作的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避免了工作无序和混乱,避免了一部分实习生不知道眼下该干什么、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完成的窘境。

1.2完整病历注意事项 完整病历注意事项系统而详细地指出实习生在写病历首页、大病史、病程录、出院录等文书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常犯的错误,并说明其原因。这些注意事项和常犯错误是我们在长期带教和修改病历的经验总结,只要实习生认真通读,就能较全面而迅速地掌握。避免了相同的错误反复向不同实习生口头强调而又收效不大的困境,节约了带教老师的精力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带教效率。患者出院时由带教老师给实习生主管的病历评分并记录。

1.3考勤请假制度 考勤工作也是实习生带教的难点之一,特别是临近考研和毕业。对于实习生的请假,事先要由带教老师签名批准,并记录在案。特别是周末排班由实习生事先自行填好表格安排。对个别事先未请假的算旷工。这样对实习生形成一定的制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纪律和考勤制度的重要性。

1.4综合表现自我评分 鉴于目前对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没有记录,实习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或研究生考取的医学院校对本科实习生的录用仅凭理论成绩,或依据实习单位和本科所在医学院校的模糊评价,势必造成实习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不够,认为只要理论考好就行,劳动纪律、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与他人交流协调的能力就比较忽视,而后者对医生极为重要。为了更早让实习生体会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以便毕业后更顺利地工作,我们对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考核和记录。建立了包括考勤情况、病历书写、处理医嘱、手术表现及与其他(他人沟通能力等)5个方面共100分综合评分,先让实习生自己评分,再由科室主任综合实习生本人评分、带教老师、护士以及护士长的意见再次评分确定。

1.5将上述实习生的主管病历评分、请假表格和综合表现评分上交临床学院办公室 使临床学院办公室在评选优秀毕业生或让个别实习生重新实习有较为客观的依据,也让毕业后录用单位在录用人才有较客观的依据。

2结果

2013~2014学年共152位学生参加评分,其中95~100分87人;90~95分63人;85~90分2人。其中,95-100分87人;90~95分55人;85~90分10人。本科室实习生带教反馈评价全院第一。

3讨论

3.1详细的入科教育是树立工作自信心的基础 而树立自信心是激活工作积极性的基础。本科毕业实习生已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对临床实践也好奇和向往,但对临床工作特别是实习生自身的工作范围和性质尚不够了解。我们系统而详细列出实习生在本科室的一般工作流程以及完整病历注意事项,使实习生对自己的工作程序和病历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4]。我们在实习生入科时就予详细讲解上述内容。这样就初步树立了实习生的工作自信心。而有了自信心,就为激活工作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3.2实行实习生的自我管理 增强实习生的自主意识并对自我行为负责,是激活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5]。我们让实习生自己排班,自我管理。在给实习生综合评分时就由实习生先自我评分,把它作为最终科室主任评分的重要依据,这样就能激活工作积极性。实习生可以根据表现在上述5个方面给自己评分,而带教老师可以根据实习生的工作表现在出科时向科室主任反映。这使实习生明白带教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实习生根据自己的劳动付出给自己评分,增强了自主意识, 学会了对自我行为负责, 就能激活工作积极性。如果平时工作拖拉却给自己评分较高,最终科主任评分较低,这能进一步反映了该实习生存在诚信问题。我们采取自我评分和科主任评分的最终目的激活他们工作的内在动力。

3.3完整的客观记录和潜在的奖惩机制是激活工作积极性的外在动力 我们通过记录实习生的病历评分、请假表格、综合评分,就可以比较客观、完整、量化地反映该实习生在本科室实习的表现,出科后将这些记录上交临床学院办公室。让临床学院办公室在评选优秀毕业生或让个别实习生重新实习有较为客观的依据;同临床学院办公室协商后,让本科室资料与其他资料一起,经学院办进一步处理,成为毕业后录用单位在录用人才较客观的依据。并且在实习生入科时就明确告诉他们会这么做,这样就形成了潜在的奖惩机制。客观记录和奖惩机制是激活实习生工作积极性的外在动力, 也是搞好实习生管理的关键所在[6]。

3.4我们在实行该管理模式之前,充分征询了实习生的意见,意外的是得到绝大多数实习生的支持。这说明绝大多数实习生是愿意积极工作的,也希望自己的积极工作有记录和得到承认的。事实上,在实行该管理模式后,效果极为明显,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明显提高, 本科室实习生带教反馈评价全院第一,这说明该管理模式是受欢迎的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如文,郭伟,蒋耀光, 新医患关系形势下外科临床实习带教思考[J]. 重庆医学, 2010. 39(10): 第1315-1316页.

[2]杨晓丽, 医疗改革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07. 36(1): 第36-37页.

[3]刘宝华,赵松, 普通外科实习带教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23): 第3665-3666页.

[4]闻爱娟,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6): 第102-132页.

[5]黄建樊,宏孝, 主动性教学体系在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0. 31(17): 第2765-2766页.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评价 评分 规则量表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从有利于达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出发,来考虑评价的内容与形式。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也要关注学习的结果。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需要教师灵活掌握评价标准。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让学生利用评分规则量表对科学小论文进行自我评价,可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分规则置表的含义

评分规则量表用来评估学生在某一给定领域表现的一组标准。量表对作品或表现在每个分值上的特点做出详细的描述。(例见附表)

2.如何设计评分规则量表

2.1 建立评价要素

将小论文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分离出来,把这些部分作为评价要素。如例中的量表的评价要素设置了内容、语言、结构和图表等四项。建立方法:

2.1.1 确定评价的重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要成功地展示的知识、技能和过程是什么?

2.1.2 看若干例子。一些好的和差的作品。列出好的之所以好的特征,差的之所以差的特征。如果是第一次制订量表,没有相似的作品参考,可在设计评分规则时,先翻阅有关资料,然后根据教学经验进行设计。

2.1.3 列出评价要素,即优秀作品的必要特征。

2.2 说明是整体评分法还是分项评分法

整体评分法就是从整体上对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虽然小论文可以分成多个不同的评价要素,但教师并不分别对每个要素评分。分项评分法是对每个要素都给出分数。例中的量表使用的是分项评分法。

2.3 赋予评分量表   2.3.1 把所选择的评价要素分为不同的质量级别,并作一一陈述。先描述最好的和最差的一级,然后描述中间的级别。

2.3.2 决定多少级表现对该论文来说是合适的。

2.3.3 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为四点量表、五点量表、六点量表、七点量表等。如例中的量表就采用了五点量表(杰出、值得表扬、基本完成、部分完成、完成有限)。

2.3.4 通过让学生初评论文,让他们实践最初设计的评价要素。并要学生问一些澄清性的问题,要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发表评论。

2.3.5 运用2.3.4中的问题和评论来修改评分规则。

2.3.6 最后定稿。评分规则量表是对学生论文的不同等级水平的描述,说明不同等级的表现具有哪些优点和弱点,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论文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而不是仅仅知道一个等级,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包含着详细要素的评分规则量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评分规则量表要在学生完成论文之前告诉学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表现出他们最佳的行为。评分规则量表还应与学习目标相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

3.评分规则量表的教育功能

3.1 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引导工具

评分规则量表在研究课题开始时就已形成,使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评价标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2 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信息组织工具

学生在制订和修改评分规则量表时,认知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先行组织者;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学会从纷繁的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学会分析复杂知识块的结构、解释和总结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3 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交流工具

学生利用评分规则量表互评作品时达到相互交流,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另外,讨论和协作有了明确的主题,有助于小组成员的知识发展和问题解决。

3.4 评分规则量表是一种学习的自我评价工具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9篇

一、理论探讨

相关研究表明,16~19岁这一年龄段的高中生,其智力水平接近成年人的高峰状态,初步完成了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已经开始能够理性的思考问题了。基于此,笔者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具备了实践的可能性,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应该作为高中生特别是高三学生重点培养的能力来给予更高的重视。

余文森先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由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三者构成,三者相互包含、相互促进。而本人尤其对余先生文中所提到的“反思能力”有特别的关注。余先生认为:“反思是通达‘自主’的必经路径,学会反思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如果说阅读和思考的对象指向外界,那么反思的对象则指向内在,在现象学看来,反思意味着一种对自身意识的觉察。学会反思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保持一种敏感的觉醒状态,关注自己的学习方法,追问自己的学习效果,检讨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对自己学习的反思,改变以往那种随意的、盲目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形成自己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是自主学习的内核和灵魂。”

二、模式构建

依据上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中的反思能力为教学训练目标,笔者尝试着构建了如下的作文评价方式。

按照作文评价的呈现形式,可分成全员展示、特色呈现、佳作赏析、潜力升格;按照作文评价的主体,可分成作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所谓“全员展示”,即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被多人(包括教师和同学)评阅过,都拥有公开展示的均等机会。所谓“特色呈现”,其实是想为不同层次、水平、特长和兴趣的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评价的态势,其具体做法包括给学生作文授以“最具修改价值”“最有情感共鸣”“最有独到见解”等荣誉称号的形式。所谓“佳作赏析”,即通过学生互评,再参照高考阅卷标准和教师的评价,评选出优秀考场作文,以供大家赏析、借鉴。所谓“潜力升格”,主要是面对“大众化作文”,希望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为这些略显平庸的文章增添一抹亮色,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教学班里的大多数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受益。

三、探索实践

1.课堂写作。

学生在课堂上按规定时间独立完成命题作文的写作。高三学生刚开始训练时,规定时间为60~70分钟,待训练渐趋成熟后,可将规定时间缩短为50~60分钟。

2.教师指导。

学生写作完成后上交自己的作文。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标准印发给学生,并据此对学生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结构、表达等重点内容的点拨指导。

3.小组互评。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4~5人,每组随机分发4~5篇作文(没有本小组成员的作文),小组内每个人都要给这4~5篇作文评分(评分标准遵照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标准),评分时间10分钟左右,小组成员评分应客观公正、不互相参考。

4.表达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阅卷感受(即通过模拟高考作文阅卷现场,让学生以阅卷教师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的考场作文,从而真切、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总结要点、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学生发言时所表现出来的真诚,以及经过认真思考、热烈讨论后表达的想法,使我深深体会到,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更促使我真正开始意识到,高三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强的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并调动起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时,其实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这一更高级的学习目标已经悄然完成了。

5.反思修改。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和最具升格潜力的作文各一篇,把优秀作文进行公开展示,而最具升格潜力的作文,则由该小组全体成员归纳总结出具体明确的修改意见,交给作文的作者,让作者根据修改意见对该文进行修改,然后将原文和修改稿进行对照,明确自己进步的地方。

6.升格拓展。

有了前面五个环节初见成效的实践和探索之后,我开始设想这一新的环节——升格拓展。经过几次课堂限时写作训练及课下修改后,要求每个学生总结自己作文中最易犯的错误、最难提升的环节,用文字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然后每4人组成一个研讨小组,讨论解决办法,此时的分组最好采用“一好、俩中、一差”相结合的方式划分,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后可以让班里作文一贯优秀的学生或在写作的某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写作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针对写作的某一方面的。

自我评分总结范文第10篇

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扩大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探索新时期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模式,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县推行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及指导、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三、工作目标

全县推行公共场所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

1、以住宿业为重点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庐城地区9月底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完成率要达到70%以上。

2、今年11月底之前全面完成住宿业的量化分级管理。

3、对住宿业之外的其它公共场所逐步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四、实施步骤

全县公共场所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从2012年7月中旬启动,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7月10日—9月30日),具体要求如下:

(一)宣传动员及工作部署(7月10日—8月10日)

1、制定方案、全面启动。制定全县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织及工作机构。组织对从事公共场所执法的卫生监督员培训,认真学习理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研究讨论具体工作方式方法,把握好工作尺度,确保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规范顺利实施

2、广泛动员,开展培训。摸清本辖区内各种规模的住宿业数量,切实做好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动员和培训,要让公共场所经营者充分认识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提高其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动员他们对照标准自我评分、自我检查、自我规范,全面提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卫生安全的消费娱乐环境。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要求和实施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及意义,促使经营行业加强自律,自觉规范行业行为,推动社会各界及广大消费者理解和支持在公共场所推行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监督环境。

(二)现场监督和评审(8月11日—8月31日)

认真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及《省住宿业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评分表使用指南》的标准和要求,对辖区内获得卫生许可证的住宿场所进行监督检查、量化评分。对关键评分项目不达标的,要责令限期进行整改,并做好指导与服务工作。含多个经营性公共场所类别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对不同场所分类测评确定其相应的卫生信誉度,其场所的综合卫生信誉度等级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按照最低等级的卫生信誉度确定其综合等级

(三)授牌和公示(9月1日—9月20日)

根据评审结果对参评单位授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评定和授牌工作。A级卫生信誉度单位,应在公共场所经营者自主申报的基础上进行评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识牌要摆放在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县卫生监督所及时对外公布县内住宿场所卫生监督情况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等信息。

(四)督查验收和总结(9月21日—9月30日)

9月下旬卫生局将组织人员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验收和评估,对于不达标的情况,给予通报批评。要及时总结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经验,为第二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具体要求如下:

(一)深入宣传、全面推行

分类别宣传动员、指导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以住宿场所为重点,同时在洗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等各类公共场所全面宣传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点,深入现场监督,出具书面整改意见,指导经营者规范整改。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2012年11月底要100%推行。

(二)结合实际、创新试点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扩大美容美发场所、洗浴场所两类公共场所的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工作。要围绕科学规范、简便易行、把握关键环节、管理相对人易于接受等方面来开展;并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认真总结、巩固成果

上一篇:论文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业余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