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档案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2 11:06:27

资料档案管理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在配网工程展开初期,对项目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研究思路和分析过程对以后的工作开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做好详尽的记录工作。项目的投资、施工计划,相关的合同和赔偿措施,是工程开展的基础性文件,对未来项目的规划和工程问题的责任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体的方案设计,施工人员的组织方法,人员设备的使用,施工材料的性能说明和数量等,这些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工作开展进度资料。工程所遇问题的解决和竣工后的检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未来工作的开展。最后,工程的验收、财务使用报告等是整个工程的最终阶段,也是档案资料的总结。以上这些工程施工中的档案资料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在档案管理中,理清这些资料的记录和保存方法对未来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提取有着重要的意义。

2当前县域配网工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2.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县域配网工程建设中,主要的任务是对工程的规划、建设,很多企业对建设过程中的档案整理缺少重视,很多重要文件缺少有效的整理和保存。员工在平常工作中,对过期的文件和没用的设计、图纸等随手丢弃,没有认识到它们对其它工程的借鉴作用。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文件的整理,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同时把重点放在了工程进度上,档案资料的整理滞后,很多重要资料已经缺失。配网工程从初期的规划到后期的验收,参与方很多。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企业经常安排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档案的管理没有专业的方法和管理意识,在管理中的收集整理缺少系统的安排和应有的规范。这会导致资料的的不健全和资料分类的不规范。在未来的资料查阅中,很难快速找到所需资料。

2.2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电网企业对配网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水平落后。许多企业对档案管理的程序、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档案管理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档案管理过程中操作不够规范,资料收集不健全,档案安全性低。由于很多配网工程处于分散状态,工程时间也不统一,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一些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难免发生档案资料的遗失缺损。

2.3档案管理水平低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电子化的社会,网络办公和电子信息的保存、输入主要是通过电脑来完成。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求。由于配网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对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很低,缺少具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这些都对当前配网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和迟滞作用。

3完善县域配网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配网工程电力企业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对档案的管理形成整体的规划。档案管理是对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全面充分的记录,也是未来工程建设的参考和配网工程历史的研究资料,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企业领导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看作是配网工程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和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指示相关部门在档案资料整理时充分配合。

3.2完善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有明确的制度确定和工作划分,有一个与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资料的管理相匹配的制度措施,从而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常规化、制度化运行,保证档案管理切实有效起到对配网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在一个工程项目开始筹备时,就要立即成立全程跟踪的档案资料收集小组,对所在工程项目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和分类,最后统一归档管理。在电力系统内要建立一套严密的档案资料整理网络,形成对资料收集和档案管理的统一制度和科学规范。

3.3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根据电力系统和配网工程建设的特点,要在电力系统内形成完善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和领导小组,使配网工程的档案管理形成系统化、统一化的管理制度。加强配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对档案进行统一的整理和编目及数字化处理,对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的分类,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不同单位和企业的档案资料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检索服务。

4结语

工程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配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配网工程对大量资料的需求的增大和当代配网工程复杂性、科学性、技术性的提高,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料管理日益重要。如今,县域配网工程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还不够深入,企业领导和具体的工作人员对其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电力企业和电力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在电力生产经营方面的重要性,加快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建设,促进电力系统的科学完善和现代化建设发展。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收集数据

抓好基础数据文件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从监与管两方面入手,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提供资源保障,用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来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建立起“内外”有别而又相互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内”就是要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增强档案意识,注重收集与及时移交,防止档案材料的散失;“外”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环节的档案收集,积极与主管部门、设计、施工等单位负责人及档案人员通力协作,以保证归档案卷数据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明确有关人员与部门的职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数据文件工作作为硬任务列入地勘项目指标条款,在单位规章制度体系中将地勘单位档案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规定下来,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收集档案资料,作为档案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列出所需收集的资料名目,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去,保质保量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另外,还要与外购、有关单位进行交换、复制索取以及标准化的网络收集等。形成完整有效的地质数据文件。

2建立制度,编制方案,完善规则

长期以来,地勘工作执行和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缺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意识和对原始数据质量问题的关注意识。只有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做指导,按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始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问题。制度要健全,执行要坚决。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图片、声像等资料,应根据数据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按原始地质立卷归档规则如:范围、规范性引用档、术语与定义、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卷归档要求等,还包括地质项目的设计档案、设施工档案和竣工档案等。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本单位数据文件的范围,归档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数据文件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的要求等。

数据要齐全,内容要完整。要达到此目标要求,应该重视抓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坚持地质项目建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与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层单位相结合,编制分类方案,正确区分和把握依据档、设计档、项目管理档、施工竣工验收及档等的分类工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做好基础档案归档工作。管理要及时,立卷要规范。为确保数据文件齐全、完整、系统,就要把数据文件工作与项目计划、检查、总结、验收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联系,同步进行,立卷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像清晰,同时根据内容、价值、数量和载体形式进行系统整理,按项目组卷,使档案数据做到文件齐全、分类准确、体系鲜明、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保持其整体功能。并将立卷好的档案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核查案卷质量并确保档案的完整。

3加强培训依法制档

目前,地勘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工作远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地勘形势的要求。一个单位数据文件管理的好坏,不仅与本单位的档案规章制度健全与否、主管档案的领导的思想观念、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更与档案数据的组织者对档案数据的重视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数据文件作为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今天,有利于未来,为历史查找、产权查证、经济纠纷以及科学研究提供素材,针对某些领导和技术人员档案意识薄弱、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差的现状,一是要结合地勘单位的特点,加强对数据文件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组织其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文规定,一个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但目前地勘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缺乏有力的档案执法机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档案未形成时,就有档案资料散落在工程技术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或是一些领导者个人手中的现象,根据现存在情况,应档案法宣传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和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并认真制订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体进行宣传,不断强化监督指导功能,特别是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既要做好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又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做到点面结合、跟踪督办。结合正在实施的保密协议签定工作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推动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办法,强化岗前培训。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科技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加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准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难以实现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把档案提升一个新台阶。

4档案信息电子化纸质档案数字化

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地勘单位与其它企业一样面临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为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素质,推动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武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之路。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电子文文件数据供利用的过程。把地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既是地质工作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必然取向。因此地勘单位必须快速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为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推动其它各项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摘要]目前地勘单位的档案数据管理,存在职责不明、保存不妥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地勘人员质量意识和建立地质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关键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地质数据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16号.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高校档案馆(室)藏为对象,以满足高校和社会利用档案的需求为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挑选、编辑和评价,以多种形式提供档案为高校和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主动有效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利用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后,档案编研工作因其提供的档案内容系统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服务方式主动、查阅时间节省而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档案部门的推崇,被认为是深化档案利用工作的一种新举措。档案事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高校具有了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资源、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广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充分挖掘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是档案工作上台阶出成绩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现状

档案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和高校自身以及社会对档案利用的日益频繁,使各高校在编研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功夫,也取得了一些系统的、有效的编研成果,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工作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制约着档案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1、选题狭窄陈旧,形式单一。有些高校还停留在最基本的编写参考资料上,诸如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等等,没有新的突破。

2、重视“编”而忽视“研”。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大多只是把档案中已有的一些统计数据、现成材料照搬摘录,忽视了在汇编的基础上加以研究这一面。因此,编研成果往往质量不高,过于简单化。

3、编研成果没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校档案的信息编研资料大多只是用来应付各类检查、评估之用,或作内部参考,真正能走上社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多。

二、影响编研工作的一些因素

1、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对档案工作不了解、不重视的现象,谈起档案工作,人们总要将其与古老的房子、破旧的书刊、默默无闻的工作者相联系。档案人员地位低下,待遇差,愿入档案这行的人员较少。社会上的偏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档案工作者积极性的发挥。

2、领导因素。相当一部分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还存在另眼看待的态度,或是配置的档案室工作人员不足,甚至配置的就是闲杂人员,要不就是资金投入少,还可以随意抽调档案工作人员做其它事务,没有真正把档案工作摆到相应的高度。档案人员也较难争取到再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

3、历史因素。各高校的规模有大有小,办学历史有长有短,因此各校室藏数量也是“贫富不均”,且室藏结构不合理,文书、教学类档案居多,科技档案少,档案包含信息范围较窄,大多局限于高校内容。

4、档案馆(室)自身因素。高校档案室大多只有1-2名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只能算“半”个。因人员不到位,档案员常身兼数职,平时只能忙于档案的收集、整理等日常管理工作,没有过多精力进行编研,且学历层次不高,是档案专业班科出身的更少,由此造成编研材料过于简略。这也势必造成领导及校内各部门对档案的作用发挥、档案员的地位产生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档案员的积极性,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档案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档案编研工作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未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三、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特点

1、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须坚持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提供档案的资料信息服务,促进本校工作的发展进步,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目的。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必须对各种信息,包括档案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档案信息快捷、准确,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就能为工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档案编研工作针对性强,就能为管理者、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决策更准确,更符合学校实际。

(2)真实性原则。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一定要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可以造假、虚构、拔高、篡改,不可随意地添加编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想倾向。只有真实的档案资料和档案编研材料,才有实际的价值。

(3)适用性原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更应讲究适用性原则。档案编研成果一定要有实际的效用,针对性要强,要符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满足学校领导、群众对档案资料的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学校档案资料的需求。适用,才能发挥作用;适用,才能产生价值。

(4)精确性原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要有精品意识,绝不能粗制滥造。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存优”的深入分析研究,确保档案编研工作的精确、恰当、科学。

2、高校档案编研的特点

(1)编研成果的时效性。信息时代讲究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档案编研成果能够高效率为之服务。高校档案馆(室)作为基层档案部门,处于教育、科技文化活动第一线,直接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从选题、编纂到出版等都有时间性强的特点。它要求选题上不要贪大求全,题目要小些,进度要快些,效果要大些。

(2)编研成果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本校实际而进行档案资料编纂,这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又一重要特点。如编纂《学校组织机构沿革暨教职工名录汇编》,它包括学校组织机构演变、机构负责人姓名及各时期全体教职员工名单。这些经过加工的集中的优质档案信息,针对学校机构精简、人员分流、减员增效等项改革,提供了历史的、比较系统的档案材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配合了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很受欢迎。

(3)编研成果的知识性。所谓知识,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创造的全部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高校肩负着人类社会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为社会所有行业输送知识人才,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从自身档案信息出发,就自然使所编研的档案信息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4)编研信息的集散性。编研工作是高校档案馆(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以自身收藏的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档案利用者需求为目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原始素材按照一定的选题和形式进行整理、选择、考证,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档案资料,为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编研工作

1、主动宣传,争取领导的进一步重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档案室才能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校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档案信息编研,领导的决策至关重要。怎样才能使领导对档案工作进一步重视呢?这需要:(1)加强宣传。有些领导不是不重视档案工作,而是对档案工作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因此,档案人员就应主动进行宣传,使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2)干出实绩。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干出成绩来,让事实促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做好编研工作,为领导的各项决策提供相关的材料、数据,让档案工作的地位在领导心目中日益提高,这样,档案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才能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

2、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使档案员不再是档案仓库保管员,档案工作已由简单的经验管理向复杂的科学管理发展,简单的手工操作管理已发展为复杂的电子计算机管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档案人员如仅满足于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就很难适应档案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最终被时代所淘汰。档案员可以通过各项档案业务培训、自学、函授教育、高校协作活动等等途径加强学习。平时还要注意在工作中找寻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通过不断的进取,成为新一代的档案工作者。

3、广开渠道,进一步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馆(室)藏做基础,编研工作也就成了纸上谈兵。这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建立完整、严格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收集材料要有一整套的措施,不让一份该归档的材料漏归。(2)发挥各方力量,广征博采。如借校庆等大型活动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本校的档案资料。(3)平时做个有心人,脑中时刻有着档案意识,在不同场合都注意发现和收集档案资料。(4)在报上、杂志上多留意有关学校的报道,并进行剪辑。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料档案 管理 医院 建设

资料档案是医院在经营医疗活动和从事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以不同形式和不同载体存在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保存价值,是医院的一笔巨大财富。加强对资料档案管理能促进医院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对医院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一、当前医院建设工作中资料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资料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

医院的资料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琐,涉及的部门和个人也较多,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对资料档案管理知识欠缺,片面地认为医院的中心和主要工作就是提高经营收入,就只是进行医疗活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认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为患者和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甚至认为资料档案管理可有可无,忽视了资料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认清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致使医院领导在进行决策和建设时,不够重视这部分管理工作,相应地管理体制工作也跟不上,不够健全。

(二)资料档案管理手段跟不上现代化进程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到处都充满了科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被大规模引进到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相应的电子档案也应运而生。但是在一些医院里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是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虽然能进行基本的档案信息管理操作和存储,但是却对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等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计算机在档案资料管理的开发相对落后于计算机在其它领域的开发利用。目前,部分医院仅将计算机用在信息的录入、检索和保存方面,没有充分挖掘计算机其它方面的功能和特点,比如,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识别能力等,实际上这是对计算机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医院在进行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开发系统软件,拓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三)资料档案管理意识落后

医院的资料档案管理发展意识较为落后,管理内容和范围也有太大的随意性。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医院的档案管理范围扩大之后,它不仅仅包括文书档案、病历档案、人事档案,还包括实物档案、声像档案、计算机数据档案等。由于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医院也是根据自己对资料档案管理的理解和了解进行管理实践,恰恰是这种自己单方面的理解,导致了很多资料信息并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保管和整理。

二、加强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

(一)增强资料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素质

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医疗、科研和教学紧密相连,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方面不断提高资料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他们提高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基层,调查了解不同管理人员对资料档案管理的信息需求和理解,同时还要深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让其充分意识认识到资料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为医院带来的效益和利益,自觉参加管理工作的相关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树立长远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对医院的资料档案进行合理科学地管理。

(二)重视开发科技信息资源

在医院的资料档案中有一部分重要内容,也就是电子科技档案,对这部分资料信息的管理不容忽视,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挖掘和开发科技信息资源,没有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手段就不会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管理人员应从科研档案、基建档案盒设备档案等中准确地摘录相关内容,详细介绍有关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推广应用临床新方法等。对设备档案的管理,应着重介绍设备的主要参数、基本功能、注意事项等,让医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和操作中学习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医院各方面的效益,进而促进科研成果等的开发和技术转化。

(三)不断开拓进取,探索新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也非常重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工作创新能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点,可以使得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大胆地改革那些与时展不相适应,甚至阻碍现代技术手段发展运用的旧观念和旧体系,积极推广使用新方法和新手段,在工作上做到思想观念上大胆创新,要有积极的信息转变意识和市场法律意识,改变旧有的工作模式,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用良好的机制提高医院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水平。

(四)实现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在医院的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中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设备,进行信息管理。医院的档案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将局域网等纳入到工作中,扩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积极开发新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形成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网络,方面医院领导进行信息查阅和检索,实现资源共享。档案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在局域网内构建平稳高效的信息平台,实现档案信息和图书资料等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优点,将复杂繁琐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类整理,取代越来的管理体系。

三、结语

总之,伴随着医院医疗改革体制的步伐,资料档案管理也应随之改变,不能原地踏步。相应地,资料档案管理人员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资料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经常向优秀的员工学习,深入各科室进行调查,了解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活动,了解这些活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康敬梅.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

[2]王宝山.浅谈医院档案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06)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二、归档范围

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财务审计、会计档案、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

三、公司的档案管理由总经理办公室档案室档案管理员负责。

四、档案管理员的职责:保证公司及各部门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公司的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度归档”制度,即:每年的四、七、十和次年的一月和每年二月份为公司档案资料归档期。

2.在档案资料归档期,由档案管理员分别向各主管部门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各主管部门经理应积极配合与支持。

3.凡应该及时归档的资料,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及时归档。

4.各部门专用的收、发文件资料,按文件的密级确定是否归档。凡机密以上级的文件必须把原件放入档案室。

5.档案管理员根据公司的《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实施档案归档整理。

六、资料的分类与归档

1.公司档案资料的分类依据《文书立卷归档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公司档案资料的归档每年一次,属于平时立卷归档的不在此规定范围内。

七、档案的借阅

1.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借阅非密级档案可直接通过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

2.因工作需要,公司的其他人员需借阅非密级档案时,由部门经理办理《借阅档案申请表》送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核批。

3.公司档案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绝密级档案禁止调阅,机密级档案只能在档案室阅览,不准外借;秘密级档案经审批可以借阅,但借阅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秘密级档案的借阅必须由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因公外出时可委托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批,具体按委托书的内容执行。

4.档案借阅者必须做到:

①爱护档案,保持整洁,严禁涂改。

②注意安全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

八、档案的销毁

1.公司任何个人或部门非经允许不得销毁公司档案资料。

2.当某些档案到了销毁期时,由档案管理员填写《公司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交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3.凡属于密级的档案资料必须由总经理批准方可销毁;一般的档案资料,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销毁。

4.经批准销毁的公司档案,档案管理员须认真核对,将批准的《公司档案资料销毁审批表》和将要销毁的档案资料做好登记并归档。登记表永久保存。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6篇

抓好基础数据文件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从管与监两方面入手,做为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提供资源保障,用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来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数据齐全,内容完整。要达到此目标,应该重视抓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坚持地质项目建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与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层单位相结合,把地质档案资料、工程勘察档案、桩基基础资料、基建档案、测绘资料、文书档案等正确区分,齐抓共管,进一步做好基础档案收集工作。抓好基础数据,比如地质档案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理勘探和化学勘探档案、水文地质档案、工程地质档案、地质科研档案等。其具体内容是在地质勘探活动中产生的原始记录、表报、总结和有关的依据、指示性文件,以及成果报告和有关的图件、附表等。所以在收集和整理时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片、图纸、声像等资料,应根据数据文件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在便于利用和保管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按原始地质立卷归档规则,如:编号与编目、范围、术语与定义、规范性引用档、归档范围与分类、立卷归档要求等。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实施细则。

2.档案信息化,纸质档案数字化

我院采用的是科怡档案软件,档案信息化就是把我院现有传统档案转化为信息化档案。档案信息化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主向现代化的档案信息数字化收集、存储、转送,以信息化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转变过程[2]。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地质单位与其它企业一样面临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电子文文件数据供利用的过程。把地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例如在建立地质档案资料时,地质档案资料由分队,普查组提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及复制成果地质报告,经大队资料室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分类、编号、立卷、归档,经过计算机数字化转换处理[3],建立科怡档案查询服务系统,实现地质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其它档案如工程勘察档案、桩基基础资料、基建档案、测绘资料、文书档案也都根据上述情形,将纸制档案信息化,建立全文数据库,既是地质工作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必然取向。因此地质单位必须快速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为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推动其它各项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提高地质档案管理效率,加强地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但使地质资料信息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可以使匮乏的资源得到开发,适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体现出地质资料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

3.1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地质档案检索效率。

传统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方式,绝大多数数据的收集和管理都依靠人工进行,收集数据相对麻烦、更新起来也比较繁琐,在这种情况下,地质资料档案数据更新就慢。地质部门采用人工管理档案还会造成数据疏漏,首先从这方面来说信息化地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就比传统方式更为准确。其次,在对数据查找时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也比传统的方式更加快捷、方便。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检索系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可以输入任意一项检索词,如类别、资料名称、编著、矿种、勘查程度或几项检索词的组合等,都可从科怡档案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关的地质档案信息,节省了管理人员和使用者的时间,提高了检索效率。

3.2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地质工作效率。

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比较系统、详细、及时的资料信息,为制定部门提供合理、适时的技术支持和数据。随着新技术、新理论越来越多的在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在管理方式上对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创新,地质工作就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适应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越来越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

3.3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建立,在地质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化地质资料资源,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资料,可以为地质工作节约成本,节约无谓投资,提高地质项目成功率,为地质工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结语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质资料档案;地质档案信息化;新技术;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地质档案资料是地质科研工作的真实记录和成果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其加强管理,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地质资料,更有利于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随着国土资源部第七次部务会议通过《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后,矿业开发、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建设有序的开展。各级政府、工业部门及相关单位对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地质资料档案的服务面越来越开阔。因此,做好地质档案的管理服务系统,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已成为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首要职责。

现今我国的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国家地质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依然存在人才缺乏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影响我国地质资料管理行业的服务水平。

1 我国当前地质资料档案存在的问题。

(1)资料管理工作方面要提高。

单位领导主要考虑其单位的经济效益,对地质档案和资料管理这类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管理人员变更频繁、缺少专业管理培训。

(2)保管方式要进步。

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主要是以服务为主,现绝大多数地勘单位内部地质资料档案的保管方式较原始。保管状况的问题存在较多,实物资料的库房不按照规范标准执行,甚至就地堆放。有的单位连基本的资料档案存放库房都没有。地质档案资料,按照其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传统纸质手写地质档案资料和以磁、光盘为存储介质的电子地质档案资料两大类。纸质手写地质档案资料由于保管时间长,纸质老化发黄退色,文字绘图变模糊导致信息丢失。磁盘标签模糊辨识不清,利用难。成果资料、原本档案以及岩心等实物地质资料的可利用程度低,维护条件达不到相关保管要求。加上服务方式较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手工管理模式仍旧是主流。这样不能把珍贵的地质资料合理利用起来。

(3)硬件设施如何完备。

领导的不重视也表现在对待经费投入上面,产品设备的投入以及员工待遇培训方面。导致设备陈旧落后,人员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跟不上,不利于资料管理的发展利用。

(4)汇交归档更快捷。

因为地质资料的特殊性,地质资料的生成和管理工作还不完善。相关法规法律较落后。很多单位的地质成果出于安全责任考虑推迟或者不汇交。这样对于资料的正常互通交流,地质资源开发利用都是很不利的。

(5)原始地质资料归档难。

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立卷不明确、分类不准确、归档的文件材料缺少,图表不清晰。这些问题有些是人为因素,有些受到硬件设施局限,导致不符合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要求,给相关专业人员查阅利用也带来困难。

2 完善资料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手段也必须更加现代化,要不断更新设备,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武装地质档案资料工作人员的头脑,以求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方法管理、利用地质档案资料。

(1)完善地质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上级领导要重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要使地质档案管理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改善库房,添置档案装备,改善科技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门专业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扎实的地质专业理论基础、能熟练运用现代化地质管理软件和先进的管理知识,深厚的管理经验。要让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经常派相关人员参与档案资料方面的培训学习。使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加适应现代化资料档案管理要求。

(2)地质档案信息化。

传统的地质档案借阅工作主要通过档案员手工整理归类编目原始资料,编制目录。借阅者到档案部门登记,资料员查阅相关档案序列,这样提供借阅服务。工作效率低,查阅、整理、归还等工作费时费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档案信息化呼声越来越高,现代计算机通讯技术日趋成熟,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越来越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建立安全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并且在此基础上把地质档案系统做汇总,通过授权等方式为利用者提供利用权限。这样可以为研究人员创造更方便快捷的借阅方式,提高地质档案的利用率。建立地质档案目录检索数据库,让地质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使地质档案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和发展服务。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来为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

(3)地质资料管理中的开发应用

地质资料包含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标本、样品、岩矿心、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不同形式存在的地质矿产信息和实物资源。这些资料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利用现代化手段加以整理,将有价值的资料经过分析、筛选、融合。编制成不同的资料信息成品上传至数据库系统。提高资料利用率,使管理人员摆脱繁重的手工整理工作。进行深层次加工并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全社会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实现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档案法》。只有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才能使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管理人员依法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符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让借阅手续操作更加规范。工作流程按照规章制度,使得计算机网络管理档案信息有安全保障。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随着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地质资料档案种类会越来越繁多,管理工作也会更加艰巨、繁重。我们所有参与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坚定的信心,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做好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於顺然,郑晓光.江苏省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对策[J]. 江苏地矿信息, 2000年12月.

2、顾 英,杨灿. 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及利用[J]. 青海国土经略, 2006年1月.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8篇

1.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也和银行信贷档案一样,是银行业务每个环节的真实反映,是维护银行权益的重要依据,如某一环节的档案信息资料出现丢失、差错、泄漏等,将会给银行的信誉、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目前基层行将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列入日常工作之一,但部分基层行对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只重视业务的开发,而忽略对档案的管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一开展,就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信贷档案。而一些基层行对信贷档案管理后备力量跟不上,人员未配备到位,前后台管理脱节,没有真正将农户小额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与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有的认为农户小额贷款数额小,一般每户只有5万左右,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好与差意义不大,能被动地消极地应付检查就行,何必认真,更有的一些客户经理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贷款一放就了事,使信贷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归档。

2.档案资料不够完整。农户小额贷款档案也和其他信贷档案一样,要经历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签订借款合同、发放贷款、贷后检查、收回贷款本金及处理有问题的不良贷款等诸多环节,要在风险管理、业务经办等不同业务部门及不同人员之间协作完成。贷前调查文件、调查报告、签批、决策等贷款相关材料产生于不同业务部门,这些文件形成时间有的相隔几天,有的相隔更长,更有跨年度审查、签批类的资料,在这类档案资料的流转过程中,基层行一线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匆忙,特别是农户小额贷款的特殊性,农户时间较紧,有的银行为注重服务,在贷款时往往上门服务,这样就导致了日常信贷资料积累不及时,产生一些信贷档案的基本资料不齐全的现象,同时目前一些基层行客户经理调动较频繁,外出培训、提拔、交流等,往往忽视了对信贷档案资料的交接等,由此而造成管理上的脱节,信贷档案不够完整,影响档案的管理。

3.档案资料不够严谨。信贷档案资料是贷款真实性的反映,也是银行与客户借贷双方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资料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部分基层行对资料搜集填写不重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贷款申请书、调查审批表中缺失内容较多;二是借款合同填写不符合要求,有的连贷款单位的负责人或授权人的签名也漏填,有的合同骑缝章缺失。三是人行征信系统查询不规范,有些网点对人行征信系统查询只有一个客户经理签名,有些贷款客户缺少人行征信系统查询授权。四是担保手续有漏洞。主要表现为担保法人代表未签名,担保机构缺少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这些农户小额贷款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贷款行带来严重的金融信贷风险,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

4.档案资料的管理不规范。虽然上级行对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的管理缺少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不够规范,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漏洞,由于小额农户贷款业务一开办,大批量的客户拥入,一户客户就有一户档案,加上基层网点人手紧,不可能及时整理上交,而作为负责档案集中管理的支行一级也因未配备相应的档案管理员,由此造成了大量的贷款档案资料积压,编目不细、查询不便、归档移交手续不清、责任不明,有的由于没有及时上交而长时间未整理归档,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设施,存放分散、乱放,给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造成隐患,影响了工作效率。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是农行近年来推出的新业务,由于这项业务具有涉及面广,贷款金额小,贷款农户多等特点,这给农户小额贷款档案管理带来了难度,针对当前存

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贷款信贷档案的齐全完整,充分发挥信贷档案的作用,防范信贷风险,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以健全与完善信贷档案管理。

1.抓认识,提升信贷档案管理水平。要做好农户小额贷款信贷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客户经理对信贷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客户经理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更新观念,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按实际信贷工作分工,根据贷款类别、单位不同来确定相应信贷档案责任人,加强贷款申请、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建立独立的信贷档案,监测信贷风险。

2.抓收集,确保信贷档案的完整。要系统地收集农户小额贷款信贷资料:一是借贷资料。主要是信贷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贷款资料文本。二是信贷管理资料。主要是对借款人信贷调查、审查、检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资料。三是借款人经营资料,主要是借款人营业执照复印件、资产负债表等资料。四是其他资料,主要是担保人资料,个人信用等相关资料等。同时落实信贷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实行信贷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总行信贷业务档案查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以往由经办客户经理分散保管信贷资料,容易造成资料散失的问题,确保信贷资料的完整。同时做好在贷款本息按期收回后和逾期贷款相关资料的及时立卷归档。

3.抓考核,增强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的严肃性。要将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纳入日常业务考核,制订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规范化考核标准与办法,与信贷主管人员的奖罚挂钩,激励信贷主管人员做好信贷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农户小额贷款信贷档案管理网,提高信贷风险防范与化解水平,为防范风险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恶意拖欠银行本息、违规担保、违规抵押的农户,要严惩不怠;对未能及时完成信贷档案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信贷档案缺失的,要严格执行规章,照章办事;对违法的,并造成重大损失和金融风险的,要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企业档案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file resources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how often use file, data files management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ile management penetr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pecial status. This paper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the insufficienc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enterprise fi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资料档案在整个企业档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与监督,虽然对工程建设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将基建档案管理好,能够为企业之后工程扩建、设备检修、技术改造等提供齐全并且真实的资料。因此,对基建中档案的管理以及监控加以重视十分必要,想要提高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应当与基建进度保持同步对项目中涉及到的环节采取高效监控,确保档案资料的管理以及监控紧跟工程建设的步伐。

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讲目前企业资料馆大多是馆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工程阶段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

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

2、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

3、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

4、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

5、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档案馆时间越长档案存放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

二、档案资料监控以和档案管理中的不足

1、资料收集不够全面 。例如,某些工程上的设计有变动,在编制资料的时候,只将变更通知书进行记录,却未对相应的施工进行记录;某些待用材料尤其是以大代小的那些材料并没有核定审批意见;部分交接验收记录没有签认手续等。对基建工程中档案进行管理是有序管理以及动态控制高度结合的工作,必须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执行。

2、资料不够准确。资料上的随意性比较严重:对相同工序检查出的数据,按照其相似的数据填到了另外的同类工序中而缺少必要的检查;部分监测数据在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害怕数据受到质疑,便填了一些留有余地的数据;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人以为只要检查得出的数据在相应的误差范围内即可,便随意填了一些看起来很合理的数据。准确性的档案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必须本着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来认真落实。

3、收集与整理不够及时。对工程对应的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应当从合同签订完成后准备开工时就着手,如图纸会审纪要以及开工报告等,对于施工过程,根据规定对其及时予以规范记录,努力做到开工有报告、进场有合同、变更有手续、验收有根据、施工有记录、对照有标准,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及时、到位。实际工作中,却离上述要求有较大距离,记录往往延迟,之后补“回忆录”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工程档案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建设工程档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一过程的目的和结果都是建立真实、完整、系统的建设工程档案。但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清晰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工程档案管理实际上不是一个单独的、孤立的行为,而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更进一步,我们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工程档案管理占有关键的一席之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从“人”的因素来看,建设工程资料员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后持证上岗,而且要保证资料员的稳定。从“材料”的因素来看,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等是建设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主体从“机械”的因素来看,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现场调度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方法”的因素来看,对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记录就是施工日志;从“环境”的因素来看,我们往往要对开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环境进行拍照和录像,反映场地环境的变化;上述几个方面的资料都在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编制范围内,所以工程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都离不开工程档案管理。

早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确对工程档案管理有所忽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俗称“五大员”培训)一般是指: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安全员、造价员,一直没有包括资料员。而建设工程资料员培训由各市城建档案馆自行组织,没有纳入建设职业培训I范畴,也没有发国家认可的证书。近几年,随着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有的城市实现了建设工程资料员经常性培训I,还将《资料员合格证》上网,便于查询和核对,并要求每个建设工程项目必须有持《资料员合格证》的专职人员从事工程资料编制工作,才能在工程竣工后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竣工档案:有的城市,如上海、重庆等已经将资料员纳入了“五大员”培训,怀化市20D8年也正式将资料员培训纳入建设职业培训。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

四、建设工程档案编制质量要求

(一)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工程文件一般应为原件,基建科自己存档的可为复印件或抄件, 应在复印件或抄件上加盖公章并注明原件保存处。。

(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退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黑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采用计算机出图,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所出图纸的复印件。

(8)所有竣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统一折叠成A4幅面,图标栏露在外面。

(11)工程档案资料的照片(含底片)及声像档案,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文字说明或内容准确。

五、工程档案管理是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工程档案管理在行政上体现一种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往往与建设行政职能高度融合,既可以作为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也可以作为工程项目竣工审查程序的一个部分,还可以作为行政执法检查的一个内容。这一系列的行政行为,以加强工程档案管理为手段,却能取得提高工程质量的效果。参考文献:

[1] 田冬梅. 浅谈地质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 吉林地质, 2009;01

[2] 黄丽华.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管理[J]. 科技资讯, 2008;32

资料档案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化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数据也就是档案是密不可分。地质档案数据是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它既是野外勘测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单位维权的凭证和依据。基础的地质数据文件具有内容的单一性、载体的多样性、形式的特殊性等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地勘单位数据文件的内容、形式、载体等属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地质找矿项目为中心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全面化、精确化、系统化的成套性和现实性、专业性要求,而一个完整的地质项目要经过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要经过主管局等上级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因此收集整理符合标准的数据文件本身就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么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就结合着地勘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收集数据

抓好基础数据文件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从监与管两方面入手,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提供资源保障,用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来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建立起“内外”有别而又相互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内”就是要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增强档案意识,注重收集与及时移交,防止档案材料的散失;“外”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环节的档案收集,积极与主管部门、设计、施工等单位负责人及档案人员通力协作,以保证归档案卷数据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明确有关人员与部门的职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数据文件工作作为硬任务列入地勘项目指标条款,在单位规章制度体系中将地勘单位档案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规定下来,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收集档案资料,作为档案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列出所需收集的资料名目,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去,保质保量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另外,还要与外购、有关单位进行交换、复制索取以及标准化的网络收集等。形成完整有效的地质数据文件。

2建立制度,编制方案,完善规则

长期以来,地勘工作执行和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缺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意识和对原始数据质量问题的关注意识。只有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做指导,按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始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问题。制度要健全,执行要坚决。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图片、声像等资料,应根据数据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按原始地质立卷归档规则如:范围、规范性引用档、术语与定义、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卷归档要求等,还包括地质项目的设计档案、设施工档案和竣工档案等。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本单位数据文件的范围,归档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数据文件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的要求等。

数据要齐全,内容要完整。要达到此目标要求,应该重视抓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坚持地质项目建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与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层单位相结合,编制分类方案,正确区分和把握依据档、设计档、项目管理档、施工竣工验收及档等的分类工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做好基础档案归档工作。

管理要及时,立卷要规范。为确保数据文件齐全、完整、系统,就要把数据文件工作与项目计划、检查、总结、验收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联系,同步进行,立卷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像清晰,同时根据内容、价值、数量和载体形式进行系统整理,按项目组卷,使档案数据做到文件齐全、分类准确、体系鲜明、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保持其整体功能。并将立卷好的档案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核查案卷质量并确保档案的完整。

3加强培训依法制档

目前,地勘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工作远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地勘形势的要求。一个单位数据文件管理的好坏,不仅与本单位的档案规章制度健全与否、主管档案的领导的思想观念、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更与档案数据的组织者对档案数据的重视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数据文件作为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今天,有利于未来,为历史查找、产权查证、经济纠纷以及科学研究提供素材,针对某些领导和技术人员档案意识薄弱、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差的现状,一是要结合地勘单位的特点,加强对数据文件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组织其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文规定,一个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但目前地勘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缺乏有力的档案执法机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档案未形成时,就有档案资料散落在工程技术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或是一些领导者个人手中的现象,根据现存在情况,应档案法宣传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和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并认真制订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体进行宣传,不断强化监督指导功能,特别是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既要做好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又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做到点面结合、跟踪督办。结合正在实施的保密协议签定工作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推动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办法,强化岗前培训。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科技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加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准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难以实现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把档案提升一个新台阶。

4档案信息电子化 纸质档案数字化

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地勘单位与其它企业一样面临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为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素质,推动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武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之路。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电子文文件数据供利用的过程。把地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既是地质工作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必然取向。因此地勘单位必须快速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为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推动其它各项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地质数据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1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上一篇:课堂教学活动范文 下一篇:本科医学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