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4:33:41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今天我刚刚去北大法学院参加了自考法律专业的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还算顺利应该是通过的,有一些感悟和想法不得不说说,给那些没写过论文没答辩过的自考同学们讲讲经验。在论文写作方面,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谈,因为不仅各大论坛网站都有介绍而且写作前北大也会召开说明会并且会发说明,通过跟指导老师交流也会得到相应信息,在这只是想就选题和答辩方面谈谈想法,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你的指导老师的背景这点太重要了,通常学校分配的指导老师都是法学院的教授或是教授的在读博士,这些人都很有名气,选择论题之前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你的指导老师的背景,包括他的简历,目的在于知道他的研究方向、从事教学研究这些年来都写过什么文章出过什么著作,然后选择非他专业领域的论题来写。

记住,一定是“非”他专业领域的,有些同学认为借论文撰写的机会得到指导教授专长领域的指导是很难得的机会,我要说的是,醒醒吧,那样只会给自己增添麻烦。原因是首先他的专长领域他已经研究多年,你在短短2、3个月的论文写作时间里所得出的结论有可能超过他或让他刮目相看么?往往我们写的论文都比较浅显,论理多过论事,如果你写的是他专长的领域那么只能让老师觉得你的论文更加没有深度,没有新意,那结果自然也就不会理想。相反如果是他不专长或非研究领域,通常他不会不自觉地带着审视的眼光来看,而是普通的阅读和指点,情况会截然不同。我这次就是没有事先了解指导老师的背景,恰恰选择了他的专业领域写论文,结果答辩的时候老师问的问题都比较尖锐,让我为自己的答辩捏了一把汗。其二,千万不要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这次的论文就是吃了这个亏,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不得不承认,毕业论文写作不是发挥兴趣的时候,也不是让你在知识海洋自由驰骋的舞台,它是非常现实的,以至于几近功利,就是说此刻既不是通过撰写论文来探讨学术的时候也不是展现个人知识面的时候,因为就自考本科生的水平想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讲,不排除有个别非常优秀的同学可以借论文写作一展才华。)如果说自考法律的15科是道道关卡那论文写作就是通往黎明最后的通道,选择最保险最稳健的论题写作才是出路,千万不要为了显示才能而选择晦涩偏僻的论题,相信我,你绝对驾驭不了,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这次的选题就是前车之鉴,因为兴趣使然,我选择了非常少见的甚至在国家图书馆都找不到什么相关资料的论题,原因当然不是想显示什么而是的确出自兴趣,不过虽然一直对我的论题所涉及的领域很感兴趣但却没什么系统深入的了解,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有兴趣一定能写好它。

写起来才发现,不光材料难找而且由于题目偏涩、社会讨论繁杂、案例稀少,论文体系一直不能确定,经过了3次大刀阔斧的删改(如果是很有信心的论文绝不会经过3次完全改头换面以至根本看不出前稿踪影的修改的)最后截稿日期过了仍迟迟交不出满意的定稿来。这样的结果是不仅要承担迟交定稿带来的麻烦还失去了对论文的绝对信心,直接影响了答辩的心理准备。所以告诫大家,论文撰写不是儿戏,一定要选择大众化、易于寻找材料和案例、方便阐述和分析的论题,此时兴趣应该先放一放,安全度过最后的一道关才是最重要的。其三,答辩的准备一定要围绕论文本身其实指导老师们都是很心疼学生们的,他们知道我们自考学生的不易,所以都是过程要求严格,结果都是很照顾学生的,所以答辩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一般来讲只要你对你的论文足够熟悉(哪怕不是自己写的也要绝对熟悉内容和体系)通常通过答辩并且取得优、良成绩并不困难。但我还是要说几个要注意的地方。答辩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你的论文都涉及了什么问题,把所有可能提出问题的问题点都做详细的了解,相关的知识要烂熟于心。

但基本主抓的是论文直接涉及的知识和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答辩时通常问的问题都比较基本,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专门去收集整理一些拔高的问题点而忽略了基本问题基本原则,这样在答辩的时候你不仅没有机会展示你准备的高深问题还会因为基本问题没抓住而让老师觉得你表现不够优秀,甚至怀疑论文的真实度。通常说来答辩的气氛是很轻松的,老师们评判主要是从论文本身来,答辩只是一个辅助,即便答辩不甚理想也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老师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论文才是学识及态度的体现,答辩往往受客观因素及紧张程度的影响有时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我们自考生来讲,想要答辩顺利除了认真写论文、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还有就是对老师的尊重和体谅,只要这些因素具备了,得到学位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论文出处(作者):

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2001年考入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06年进入吉林大学手外科中心研习、师从吉林省著名手外科专家王玉发教授。2008年7月毕业后因对华东地区发达的手工业带动的、繁荣手外科创伤修复技术的向往,放弃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受聘至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工作。由于南方手工业发达、伤手患者数量大,加之农家子弟的纯朴踏实、吃苦耐劳精神、自信自强、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在学校期间老师谆谆教导,很快得心应手的胜任工作,平均年独立完成各种手足门急诊及肢体组织修复重建手术约600余例,临床技能得到快速提升。工作之余不断研习国内外手足外科、骨科创伤修复及相关整形烧伤外科的相关文献、教材、专著,奠定了坚实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曾参加上海九院、南方医科大学、南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多个国内著名手足修复重建中心高级研修班、几乎遍访相关领域名师、并与他们保持联系、经常请教。

一、思想上

作为现代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田恒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职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二 、专业上

目前对常见手足创伤、骨病、肿瘤、感染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突破直径约0.2毫米微小血管吻合技术、独立完成百余例小儿断指、末节及指尖离断、脱套及旋转撕脱性离断、伴组织缺损的断指、头皮、耳等组织块离断等难度较大的再植、足趾移植手指再造、成活率约95%;熟练应用肢体各部位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再造浅表器官、重建功能千余例、成活率高达99%;成功应用血管修复、皮瓣桥接血流、组合游离组织瓣修复、急诊再造“中国手”、游离腓骨瓣、足趾移植再造技术对多例重大车祸、农机具绞伤等复合性濒临截肢的伤手、伤肢进行保肢治疗;掌握功能性肌肉移植、严重烧烫伤肢体功能矫形、褥疮、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清理、修复、透析用通路建立翻修的先进理念及技术。

三、科研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专业相关领域核心期刊5篇。谦虚团结、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患者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工作之余,除大量研读专业书籍外,广泛浏览文哲艺术、经济管理类的书籍,曾多次参加院读书报告会,并抽空自学自考法律本科近20门课程、全部通过考试及毕业论文答辩、已于2010年获得南京大学自学考试法律本科专业学历学位证书;热衷党团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活动,曾获得2003年度长春市心语志愿者协会 “优秀组织奖”,续多年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获得2012年度扬州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团干部。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本科法学教育;定位;应用型;

一、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业难,就业率低、失业率高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法学专业成了就业率最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确实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着困境:就业环境方面,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面临着多省联考的机会限制、具备基层工作经验的资历限制、通过司法考试的资格限制和生源地限制,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竞争力培养方面,学生眼高手低,求职就业的能力训练不够;再加上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地缘优势,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远不及其他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

2.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

实际上,在西方法治国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联系。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例如德国、法国等国家,接受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条件,英国美国等国家,法学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接受法学院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由之路。而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处于分离状态是不争的事实,例如:部队转业人员可以安置到司法机关工作,法学教育不是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就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条件,法律职业也不是法学教育的目标。调查发现普通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的不到50%,形成了学习法学的人数众多而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数有限的尴尬局面,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3.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们调查发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人找工作和工作招找人的矛盾,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个法学博士到法院工作后竟然连一起离婚案件也审理不了。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缺失是关键。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教学注重对法学理论的研究,但是,法律工作却尤为注重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到企业干法务,还是到律所当律师,再或者到法院、检察院工作都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这也是现行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脱节的地方。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法学教育规模大、层次多。全国除了五所专门的政法院校,几乎所有综合型大学都有法学院,除此以外,还有电大、自考的法学专业,涉及到专科、本科、硕士等层次。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是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明显倾向,从近几年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培养出的法律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弊端。关于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成了法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1.精英教育

即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是精英教育。美国对法学教育的要求比其他教育要求更高、更严格,其法学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这种培养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法律之前已经获得了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已经取得了学士学位,并且要通过法学院的考试。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起点。这种精英式教育源于美国人民对于法律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和对法治的真正制度要求。就我国目前的条件来讲,照搬这样的制度是不合适的。

2.职业教育

即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就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这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把法学教育当作职业教育,采用投师见习制(也称师徒传授制)的法学教育制度,在教学上一般采用判例教学法,法学教育带有浓重的行业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3.复合型教育

即认为普通 法学本科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能力,还进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其进入研究生教育从事高层次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一个完善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既包括通识理论教育又包括职业技能教育。

笔者认为:我国传统的本科法学教育是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但目前法学教育的规模如此庞大,是不可能都进行学术化培养的,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法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来讲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找准定位,形成特色,以法律职业要求为导向定位本科法学教育,探索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解决法律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矛盾。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分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应主要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服务,立足于实际,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法学教育的定位上不能照抄照搬。

三、本科院校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法律职业具有突出的行业背景和特殊性,我国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对法律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有统一规定,要求都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体现了法律职业内在规定性和同一性。法律职业共同体不仅是法律知识的共同体,而且还必须是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职业技能的共同体。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缺失,结果导致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专业不对口和万金油式的人才过剩的现象并存。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包括四部分:一是法律的学科教育;二是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是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四是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笔者认为本科法学教育作为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根据法律职业的内涵应定为于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1.课程设置方面

我国现行的本科法学教育只考虑到法学教育的教育属性和一般共性,将法律职业按照一般的社会职业对待,沿用社会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采用普通的教育制度,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因此笔者建议开设专业导读课程,建起具有政法特色的全程化、专业化、体系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的普及性与提高性相结合;将知识指导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2.教学内容方面

许多本科生毕业后不会办案、不会起草合同,其原因在于法学本科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实务训练。因此笔者建议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②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法学院应加强和当地的公、检、法机关的合作,在当地的司法机关建立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教学方法方面

在各年级学生的法学专业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本科阶段的二年级,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旁听、观摩法律实务活动;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进行法律文书写作的集中训练。三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审判;许多大学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在校内建模拟法庭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接受实践能力训练。建立模拟法庭辅助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提高其法律职业技能。借鉴英美法系的诊所式教学,法学专业学生就像医学院的学生在诊所实习一样,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案件,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处理,为以后从事法律职业积累实践经验。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这个阶段可以在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四年级,组织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避免纸上谈兵,使学生能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得到逻辑推理和法律技巧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兼职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手段,法学院可以聘请富有经验的法官和律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让法官和律师等指导教师将鲜活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法律实践。

5.考核、考试方面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宜一味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特别是涉及到专业实务的检验应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拟定合同,书写诉状、法庭辩论等增加专业技能测试,包括沟通、协商的能力,谈判、妥协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制定规则的能力,证据审核、识别和有效使用的能力。充分发挥司法考试作为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桥梁作用,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提高本科法学专业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为从事法律职业奠定基础。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针对整体水平

我省法院系统建省时全省法院干部整体水平较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22.8%,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3.1%,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的是个空白点。针对当时我省法院干部的这个“整体水平”,院党组确定把“法律大专”的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来抓。于是,于省高级法院成立之初,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海南分校下简称业大分校和海南省法院干部培训中心同时成立。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作为全省法院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主要负责全省法院干部的“法律大专”学历教育工作和岗位培训工作。至2001年7月,业大分校完成其历史使命时止,共培养了1017名法律大专毕业生,占全省法院干部总数的42.7%。至2001年底为止,在全省法院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已占83.3%,比建省时的22.8%提高了60.59个百分点。这就使我省法院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

就在这个时候,修改后的《法官法》把法官的任职学历条件从大专提到了本科。我们在与中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联合举办法学“专升本”班的基础上,自去年起,又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法学“专升本”班。据统计,至2002年1月1日止,在全省1439名法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已有598名,占41.6%,比建省时的3.1%高出了38.5个百分点,比全国法院的平均数33%高出8.6个百分点。但是,在我省法官中仍有739名不具有本科学历。其中不满40周岁的有299名,按规定必须在五年内达到本科学历;40周岁以上的、55周岁以下的有440名。在他们当中,如果取得本科学历确有困难的,可参加国家法官学院统一组织的“专项培训”,以达到法律本科层次的专业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了“专升本”的培训力度。去年全省就有159名法官,经入学考试就读北京大学法学“专升本”班;今年又有166名同志报考,已有102名被录取。不被录取的,几乎都报名参加自考法学“专升本”。这样一来,至2005年,我省不满40周岁以2002年1月1日为准的法官便可全部达到本科学历。至于对40周岁以上以2002年1月1日为准的、取得本科学历确有困难的法官,我们从今年开始,就举办了“专项培训”班。今年已有151名法官参加,计划三年内全部完成“专项培训”任务。届时,我省法院干部的整体水平,又将实现从“大专”提到“本科”这个目标,比最高法院提出的时间要求提前两年实现。

二、针对形势发展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订和修改我们的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我们的教育培训内容,从而实施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一是举办了“WTO与民事审判培训班”、“WTO与民商事审判培训班”、“WTO与执行工作培训班”、“WTO与审判长综合素质培训班”、“WTO与行政审判培训班”等五期岗位培训班,共培训了近500名法官。

二是举办了“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法制建设”讲座、“WTO与司法审判”讲座、“WTO与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法律问题”讲座、“WTO与涉外商事审判”讲座等。在上述四次讲座中,有两次是我们专程从北京请来最高法院的领导和专家主讲的。参加讲座的约有1100人次。

三是组织全体法院干部学习WTO有关知识,并对处级以上干部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同时结合法院的工作特点进行命题考试。

四是先后选送30多名法官参加国家法官学院组织的各种类型的WTO知识培训班。

五是省高院和洋浦两级法院分别在院机关举办了干部英语初级班和中级班,共有200多名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学习。

三、针对不同对象

一是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二是针对不同的文化程度。三是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四是针对不同下转第52页(上接第37页)的层次级别。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如采取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开庭观摩、以案讲法、以法析案、当场答疑、分组实践和独立完成论文等教学方法,尽量作到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形式活泼多样。学员们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培训,我们学得进,用得上”

四、针对存在问题

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去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以提高受训的水平和能力,从而达到解决存在问题的目的。

针对裁判文书写作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在近两年的岗位培训班中,都安排了“裁判文书写作”这个专题讲座。我们在对全省法院的裁判文书进行检查和评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全省法院中裁判文书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裁判文书的培训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现在,全省法院的裁判文书写作水平已有了明显的提高。

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审判案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官审判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培训力度。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审判实践中去,不论是庭审驾驭的能力还是裁判文书的写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自考法律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法学教育;现状;挑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日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崭新格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进步,民主法制事业也取得显著成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载入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与此同时,法学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政法院校数量迅速增加,法学学科逐渐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法学学位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法治发展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社会生活中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深入进行法学学位体系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明确新时期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战略方向,形成体现管理和机制创新的科学决策,全面提高法科教育质量,加快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发展步伐,实现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现行法学教育为中国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在法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法学学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学制与学位的综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完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衔接、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借鉴互通,法律人才特别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及其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遇到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为此,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深化法学学位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二、我国法学学位体系和培养模式的现状

1. 法学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逐步从“精英式”向大众化法学教育体制转变

一般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划分标准在于高等教育入学率: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当然,精英教育也意味着选拔方式的严格和对受教育者的智力基础的强调。在后发型国家,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向大众教育体制过渡必然伴随着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即使在发达国家,大众教育体制下仍然存在有很大的精英教育的生存空间和需求。“”结束后,百废待兴,政法人才奇缺。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从建国以来,就对办法律学校注意不够……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没有大批法律院校怎么行呢?所以要大力发展法律院校。”(彭真,1992)于是,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方针和“加速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思想指导下,国家“大力培训在职干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办法律专业”。法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点增加很快,教育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办学形式从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形式发展。特别是伴随着1998年以来“高校扩招”的重大政策转向,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数量激增,各类学生的招收规模成倍增长,法律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完全可以说,中国高等法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迅速地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2. 法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从以法律通识教育为主转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

专业学位(profession degree,也称职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和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一起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设立学术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普遍需要和社会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大学教育,推行和学术学位有关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被称之为“普通教育”),侧重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位或职业教育,则具有专业性、功利性、直接性的特征,注重受教育者职业技能的培养,直接为以后从事特定职业工作服务。相较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1)具有较强的行业或职业背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所面对的职业有较为严格的从业标准;(3)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导向,需要受过较高层次教育、具有复合型知识、综合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4)有广泛、持久、大量的社会需求;(5)一般以硕士学位层次为主,在少数专业领域设有学士和博士学位层次。

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进程中,急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的紧迫形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研究指出:“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发展知识经济的重大举措;我国应当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完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09年5月4日,教育部党组围绕《关于主动适应国家需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讨论。认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结构必须调整和优化、培养模式必须转变,要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刘延东同志更是明确指出:“要调整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的比例,积极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学位,改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局面,为各行各业培养一线专业人才。”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弥补从事法律实务人才的不足,就建立了法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意在增加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后来,在借鉴美国法律博士(JD)的基础之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JM)教育于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3次会议全票通过批准设置后,1996年正式实施、试办招生。这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法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经过15年的发展,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已经从1996年试点的八所法律院校,历经1997年、1998年、1999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八次新增单位评审,增设到2010年的116所。随着培养单位的不断增加,人才培养规模也相应扩大,从1996年全国首期招生425人,累计招生已超过10万人,为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政法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新型法律职业人才,法律硕士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的主渠道。

与此同时,为加强政法系统以及其他法律职业人员业务素质,开展了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对于提高政法队伍学历层次和专业化建设水平发挥了历史性的重大作用。政法部门将这项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队伍知识水平的重要工作渠道。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统一的招生工作部署,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每年都与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协调,联合发出招生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本系统“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积极做好推荐和报考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招生29024人(缺2004、2005年实际招生数),在改善政法队伍知识层次结构方面(特别是西部地区)起到了显著作用。

从2009年开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招生,一改法律硕士只招收非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做法。2009年,在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出现了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由于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并未规定此专业,故当年所录取学生都是从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中调剂的。同时启动面向西部基层单位培养法官、检察官的法律硕士项目,全国有近20个培养单位承担了这一任务,进一步拓展了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3. 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与人才培养体系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体系,即以法学专科、法学学士(法学本科)、法学第二学士、法学硕士、法律专业硕士(又分为法学、非法学、在职培养)、法学博士等不同梯次的学位教育为主干,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与政法部门的法律职业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相结合、兼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定向、非定向)与非学历法学教育(包括在函授、自考、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等不同类型的多层次、立体化、项目众多、多头并进的法学教育体系。(如下图所示)

我国现有630多所法学院按其大学性质、培养重点以及成立的时间先后等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照教育的类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或政法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及财经、农林、理工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除原有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法学专科、法学本科培养体系外,目前主要培养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政法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硕士)和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主要包括法律函授、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检察官学院、法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第三类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司法警官学校和司法学校,培养的是中级法律人才。

在法学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法学院校(如政法类、综合类、理工类、医学类等)根据各自不同的层次、不同需要、不同区域和不同优势,有侧重地培养了不同类型的法学人才,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4.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完善,各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固定化、体系化

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以及课程设置角度,硕士学位分为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学位,在教育部、司法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这两类硕士学位均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要求。法学硕士属于学术性教育,其学科划分较细,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劳动与社会法学等法学二级学科。自1999年以来,法学硕士招生数量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尤以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和刑法学为最多,这显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法学的人才的需求结构有关。而法学理论、宪法学和法律史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的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面向非法学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同时也招收少量法学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发文成立“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自1996年正式实施以来,逐渐成为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法上,同本科学位教育一样,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诊所式教学和法律谈判、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式得到逐步推广。

我国法学博士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从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看,实行导师制,课程学约为一年半至两年时间,从论文开题到实际写作完成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历年法学博士进入学术机构的比例远高于同年硕士进入学术机构的比例,表明法学博士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

5. 法学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

近年来,高等法律院校普遍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和办公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高等法科教育组织完成了从教学型大学向科研教学并重型大学的转变;硬件上,综合性大学内的法律系、政法系,绝大多数都改为单科型法学院,政法学院则改成政法大学;软件上,内部的专业分工日益细致、师资力量更为雄厚。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全国法律院校近年来的实际利用经费(包括预算拨款,学杂费收入,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收入,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收入,其他教育经费收入等等)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从总体情况看,教育经费来源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在各校的收入中,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和其他收入基本上三分天下;各校的学杂费用收入在教育经费来源中占较大比重,也因此各高校具有扩大招生规模、收取更多学杂费以改善自身条件的内在动机;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较低,经济落后地区的政法学校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以少数重点法学院系为代表,来自社会的集资款项和捐赠款项日益增多;教育部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法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

各类法律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法学专任教师数量增长较快,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各个法律院校基本上组建起了胜任教学科研任务、专兼职结合的法学教师队伍。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法学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也有显著改善,基本上填补了“”留下的学术空白,并形成了有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学术梯队。当然,这个改善必须考虑到后法律人才“断档”,亟需补充的客观历史背景,不能单纯做数字上的乐观估计。

6. 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人才供给成倍增加,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巨大

从指标数量上来看,高等法科教育的飞速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在自身数量、师资、规模、投入都大幅增长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轨道的同时,高等法科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社会培养了更多、更高层次的法律人才,基本满足了社会对法学法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大量经过专业训练的法学毕业生进入司法机关,为我国的法官、检察官的精英化、职业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我国法科教育结构失衡、层次欠缺、形式单一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层次日趋齐全、结构日臻完善,专业设置日益规范,并形成各个法学院校的办学特色,法科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通过积极参与、主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法科教育走向了世界(曾宪义,2009)。

随着高等法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法律职业的后备人才不断得到充实,到2004年年底,全国法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1万人增至9万余人,占法官总数比例从6.9%提高到51.6%,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也有近万人;2008年,全国已有检察人员22.5万人,本科以上学历者从1998年的15.14%增至2008年的72.1%;2009年全国执业律师达156710人,分别是1981年8571名律师的18倍,本科以上执业律师比例从2000年的47.1%增至2005年的70%以上,而其中硕士、博士比例占到10%左右。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也为法律市场的正规化和国家对法律市场的控制加强奠定了基础。1996年12月司法部颁布的《律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办法》规定须取得法学大专、非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专业水平。2001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三、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的法学教育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恢复与发展起来的,每次重大改革及其进展都与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点紧密相关。有学者把30年法学教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法学教育恢复阶段(1977―1985年)、法学教育发展阶段(1986―1991年)、法学教育全面发展阶段(1992―1996年)、法学教育超常扩充阶段(1997年―2000年)、法学教育供需尖锐阶段(2000年以来)。这一划分大体上反映了我国法学教育阶段性发展的基本特点。不同的发展时期,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在评价30年发展或者分析当前法学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时,不仅看法学教育自身的体系,而要观察其背后的社会经济需要、文化生态、改革目标以及大学制度本身的深层演变,寻找推动法学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这种改革的特殊背景构成了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特定背景与特点。

1. 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在因素

市场经济取向的体制改革和国家事务日益法律化、民主化的发展要求全社会厉行法治,进而对各级各类法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数量、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使法学教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的流动,为了确保本国的竞争力,各国争相以建立“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手段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戴龙,2009)。中国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有市场经济呼唤法治的内在需求动力,外有经济全球化的法治要求推动,实现了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变。在“法的支配”的理念下扩大法律在一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范围,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更要有数量众多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高等法科教育在中国现代法治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依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要求,法学教育如何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法律人才是一个重大而且紧迫的任务。高质量法律人才一言以蔽之,就是“国民表率、政法栋梁”。也就是说,我国的法学教育不仅在于培养法律职业者,还担负着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的使命,不仅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和青年领袖,还要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引领方向和先锋的作用。这一重大使命无疑对实践中的法学学位体系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不仅表现为法律法规数量的几何级数增加,亦非来自于外在法律体系的建构,最重要的需求来自于维护法律秩序、实践法治价值的法律人才。法律意识的养成和法治观念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过程,法学教育不仅培养法律职业者,而且更重要的是,肩负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以及培育全体公民法律信仰的使命,这对法学教育的目标、教育体制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各种改革要求。同时,我国社会治理结构和方式的变化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以培养优秀法律人才为目的的法学院,需要在法治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获得制度的支持,迅速地回应社会的复杂变化。

2. 法学教育改革的外在因素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对法学教育改革提出重大挑战。在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国家法学教育所承载的功能不能仅限于为国家的利益服务,它必须考虑全球化背景下超越单个国家利益的“世界公民”的诉求,使法学院培养的人才拥有成熟的“全球化意识”,要能够不断地适应未来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流的法学院之所以优秀,绝不仅仅在于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在于还能充分地实现大学神圣的使命和每个人的价值。拥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就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且培养的人才状况,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未来的法治发展。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取决于法治力量的竞争,而法治力量的竞争又取决于法律人才的竞争,而法律人才的竞争又取决于法律人才国际化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乃至于文化、法律、社会治理的全球化)趋势要求我国在法学教育方面必须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改变过去较为单一和封闭的内向型教学模式,积极转型,借助于学位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主动应对全球化、国际化的挑战,加大培养外向型高级法律人才的力度,确保占据未来的人才高地和战略高地。信息革命和生态气候变化也给全人类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在法学教育中克服原有的地域空间差异和时间障碍,实现优质法学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和无缝接入。另一方面,全球生态气候变化在给人类社会的下一步发展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指引,对此需要加强未来人才需要的战略研究,以应其变。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社会矛盾更加深刻,各种政治、经济和法律的问题更加突出。要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法律工作者具有精深的法律专业知识之外,也具备广泛的其他知识背景。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和法律案件在发生时,都不会自我定性只是一个宪法问题或者民法问题、刑法问题,不会涉及其他法律部门。从知识发生学的角度看,任何知识分类和学科边界都是人为制造的(事物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我划分),其各种区别和差异,都只有相对合理性,也只反映了有限真理。实践中的一个法律问题,可能跨越好几个法律部门、涉及不同领域的多种知识。而要圆满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求各有所擅、富于经验的“专科法律人”,又需要了解所有法律部门知识的“全科法律人”。为此,亟需采取积极措施,改革法学院校的教育体制,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法学院校除了教给学生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具有与人合作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协同工作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法学教学体制必须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体制,同时积极开设双科本科与硕士教学项目。例如,法学与金融、法学与工商管理、法学与经济学、法学与新闻等等。

参考文献:

[1] 彭真. 论新中国的政法工作[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86-387.

[2] 曾宪义. 法学教育60年[J]. 法学家,2009(5):1-3.

上一篇:本科土建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园林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