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8:03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预算编制精细化为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产管理工作透明度,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建立全面、准确的动态数据库,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单位资产总量、分布情况、资产构成、资产变动等信息。

(二)以动态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发挥资产管理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各类资产数据的整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确立资产管理工作规程,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以技术手段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控制资产运行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资产预警信息系统,及时、自动提供预警信息。

(四)实现各级单位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通畅,数据准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切实做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保证按时、顺利完成数据上报和系统平稳运行,由县国资局牵头,县财政局协助共同组织实施,具体负责召集、协调和系统业务联系的准备、运行、数据收集上报及总结工作,包括研究确定工作方案、组织导入基础数据、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

四、实施范围

根据财政部要求,参加此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单位包括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和行政(含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事业单位(含全拨、差拨、自收自支单位)。

五、工作内容

(一)组织培训。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单列)会计或资产管理人员和乡镇资产管理人员参加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确保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软件。

(二)采集数据。上报数据的基准日为2011年12月31日。将采集的数据通过系统导入或手工输入的方式录入到资产管理系统中,核对数据的正确性,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修改。将经过系统审核无误的数据收集、汇总上报。

今后每年将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上报该年度的数据。

六、实施步骤

(一)布置培训阶段。2012年6月20日至7月31日组织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各乡镇资产管理人员开展软件应用培训,保证参训人员准确掌握、熟练运用软件。

(二)实施阶段

1、2012年8月1日至8月31日,各单位组织资产信息收集、录入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各单位将所有资产清理登记,资产明细账与会计总账核对无误。

2、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各单位完成资产卡片、数据录入、生成报表,由县财政局行政政法科审核全县行政单位上报数据,教科文科审核全县事业单位上报数据,经审核无误后交县国资局。

3、2012年10月1日至10月20日,县国资局收集各单位数据分别按行政、事业类别汇总后,上报市财政局。

七、具体要求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 基层工会 资产合理化使用

铁路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基层工会的资产管理工作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铁路企业的点多、线长,各级工会和工会小组的数量也较多,工支会会员在人数上、地域上分布不均衡,而各地工会工作重点也不同,这种分散性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另外,作为企业管理模式,基层工会的财务大多是由行政部门,这就使得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差较大,会造成财务人员的精力不足,影响工会财务管理的深入和细化。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会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合理使用资金。

1)铁路企业基层工会资产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2)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铁路企业的基层工会财会人员大多属于兼职,而且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因此一些基层单位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财务控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日常的工会工作中,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依据的《工会会计制度》以及上级的工会管理制度等,对工会的实际财务管理缺乏细化和具体规范,导致工作中一些具体事务的管理缺乏有效依据。

3)工会的财务预算工作缺乏前瞻性和准确性。根据铁路企业基层工会日常经费预算的编制情况来看,一些单位编制预算时缺乏同财务部门的沟通和对基层工会工作的实际研究,因此很难有效地结合基层工会工作的整体思路去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其预算编制仅仅对简单的收支进行分类统计,并未形成细化的明细数据以及量化的分析材料,缺乏相应的预算编制依据与标准,这样就使经费预算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在经费执行时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预算开支超出现象频频出现,使编制的预算方案失去了约束力。

4)基层工会的会计工作存在严重薄弱环节。铁路企业的基层工会面对的是各级工支会,由于分布区域较广,基层工会工作的重点各不相同,财务经办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并频繁变动,加上对工会财务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等不足,致使基层工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现象,如会计凭证的粘贴不规范、财务报销的手续不符合规范、资金超支等。

5)一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随着铁路企业对“三线”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地加强,铁路企业基层工会在购买固定资产以及低值易耗品上的花费日益增多。而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近些年来各基层工会虽然都做到了同步入账,但部分一线单位和班组对工会的固定资产缺乏严格管理,或者还未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制度,或者所登记的固定资产型号、品牌、投入时间和存放的地点不明,导致工会的固定资产时有遗失和毁损。另外对于低值易耗品,基层工会往往重投入、忽视管理,没有台账,没有定期地盘点,更没有进行毁损登记,使低值易耗品大量地流失和浪费。

6)铁路基层工会合理使用资产的有效措施

7)铁路企业工会领导层应提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工会的资产是工会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铁路企业领导人要充分地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切实地做好各项财务制度和计划的制定,加强对财务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使资金管理意识深入广大职工的心中。还要由上而下的转变传统上资金使用的观念,树立“钱物共管”的创新理念。另外将基层工会的资金管理工作列入企业工会的年度工作计划以及考核中去,成为考核基层工会工作以及领导层业绩的重要指标。

8)建立健全基层工会资产管理制度。

9)建立完善的财会制度。铁路企业工会应严格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工会会计制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形成符合自身的有效的财务会计制度,并适时根据工作变化作出调整,完善工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及时记录和统计铁路基层工会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项经济支出与资产支配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与真实,例如涉及到的经济业务、资产投资、财务报销等项目。另外还要明确地规定财务预算等工作的执行标准,严格地执行财会制度,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0)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铁路基层工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好资金使用预算,防止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点:

11)在年初预算编制中,详细分析研究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总结经验,取长补短,还要加强同各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今年的工作计划与内容,并据此合理制定相应的资金安排计划,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12)对各基层工会与小组进行摸底调查,熟悉各个区域各级工会的工作内容与重点,依照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资金预算,细化预算编制以提高工会预算管理的水平。

13)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全面监控预算执行过程,保证每一笔资金切切实实地合理使用,同时要做好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记录,为以后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依据。另外要将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贯穿于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始末,进行及时有效的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

14)完善基层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基层工会在购置新的固定资产时,先要经过严格仔细的考察并通过审批以后才能购置,确保资金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还要根据《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展开资金管理工作,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全面科学。另外,要逐步地推进工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资产管理严格按照程序,全面科学地规范进行。最后还要构建规范的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和维修保养制度,强化铁路基层工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详细做好固定资产的购置、转让和使用的登记,并按时进行维修保养,延长其寿命,提高资产的价值。

15)打造一支优秀的资产管理团队。优秀的资产管理团队要具有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是强化铁路基层工会资产管理的保障。资产管理团队应包含财会人员、审计人员以及资产管理人员,这些工作者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严格遵守相关工作规程,切实维护和管理好工会资产,避免贪腐现象的出现。另外还要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先进的资产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学习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工会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16)做好资产清查工作,提高工会资产的运用效率。要强化铁路企业基层工会的资金管理,首先要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彻底掌握各级工会的资产总值,明确营利性资产同非盈利性资产的界限尤其是工会资产与国家资产的区别,并不断调整工会的资产结构,利用好每一份资产,同时要做好相对应的养护工作,保证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17)加大基层工会资金使用的监控力度。资产使用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工会经济审查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基层工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管,保障工会资产使用的透明和有效。工会经济审查委员会要提高对资产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照法律法规构建合理的资产审查与考核机制,明确自身的监管内容与目标,严格依照制度进行各项审查工作。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对工会资产使用每个环节的监管,监督好资产预算的编制、执行,并及时将结果公示,保证监管工作的透明与公平,还要注意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方法与工作重心。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能 计量管理 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特点为使用设备的单价较低,但是使用数量非常多。在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对管理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造成了制约。所以需要对提升管理水平的相应措施进行研究运用。

1电能计量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1.1资产购置问题

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对计量资产进行购买时,没有与出售单位进行沟通,并且没有提前对市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只是盲目的进行购买,致使购买的计量资产中技术含量过低,不能为电力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条件,进而被快速淘汰,成为不可再用资源。这样不仅大量浪费资金,还占有了大量空间。

1.2资产管理问题

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没有制定进行统一管理的目标,只是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所以需要提升计量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与系统性;第二由于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在实施解决方案后,没有得到及时回馈,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第三电能作为一种营销资源,是市场运营的重要组成,所以计量资产管理需要更多的营销手段进行推动,但现在依然没有统一的管理目标。

1.3人员水平问题

在计量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自身的整体素养对管理质量具有严重影响。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普遍较低,不能对业务原理进行良好理解,以致不能有效完成计量资产管理工作,对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相应影响。

1.4资产处置问题

出现闲置或者报废计量资产的因素包括:第一没有按照相应规定,避过监管措施,所购买的次品计量资产,对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营不能产生任何效益,进而形成了闲置资产;第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量管理工作中原来使用的装置已经不能满足其工作需求,需要对装置进行及时更新,而被替换的装置就形成了闲置资产。闲置资产不只使用了大量资金,还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如果不能对其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十分容易形成计量资产流失。

2电能计量资产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2.1完善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的工作水平对计量结算结果的公平准确性有着直接影响。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对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提升计量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对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技术有关的标准制度进行有效落实,并制定相应完善的实施策略以及管理规划。构建对计量管理进行监督的网络系统,对与计量管理有关的工作流程、制度进行有效完善,务必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提升计量资产管理的技术水平,保证其结果的公正准确性。

2.2实现标准化管理

采用标准化管理是顺利完成计量管理的前提。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可靠依据,来确保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合法有效性,同时这也是实施标准化计量管理的前提。让企业中相关领导对计量资产进行直接管理,以提升其对计量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对计量管理中每一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制度,并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中构建工作完成标准,从而确保计量管理工作的完成质量。此外,还需要制定有效的责任管理制度,将计量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增强每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齐心合力实现企业计量资产的标准化管理。

2.3提升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对其计量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使用装置技术水平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因素的影响,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完成。所以电力企业需要提升对员工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使其对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进行学习了解,以提升员工自身的技术水平。通过提升计量管理装置与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整体的技术水平,促进计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4提高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进行计量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对象存在着种类多样,数量众多的特点。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需要准确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装置档案,对管理计划进行集中发放。准确迅速的对装置进行入库与发放,并作好记录。同时根据库存情况,对下月的工作计划进行制定,保证计量物资的入库、领取相吻合。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报废制度,明确报废标准,并对报废装置进行妥善处理,尽量不浪费资源。

2.5改进管理标准

对计量资产管理的绩效标准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对相应报表进行完善,可以使其对管理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包含,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其次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以对计量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对工作中的不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进而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3结语

在计量管理工作中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要重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进而提升计量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以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征.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04):132-133.

[2] 彭清清,邓黎明.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04):102-103.

[3] 曾欣.分析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的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3(20):146-147.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资产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策略的探讨,努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保障本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

各单位在日常办公运行中使用的电脑、办公桌椅、执法用车、办公用房等方方面面都是国有资产在支撑着每个单位、每名工作人员的每项工作运行。国有资产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性资金,即通过财政性资金购买、建造的。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直接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发挥职能起基础性保障功能,关乎一个单位的社会形象,也关系到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

(二)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全面实施依法治国,这就要求各项管理工作都有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就财政管理系统而言,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及时准确提供资产存量信息,可以为单位编制部门预算、科学调配资产提供依据。资产管理也是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有效实施政府采购,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资产管理基础之上。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实现源头治理腐败的需要

党的十以来,许多厉行节约的措施都直接涉及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例如,公车制度改革,治理车轮上的腐败问题,以及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重新制定等等,都是从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入手,治理腐败的同时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上多头管理,部门间缺乏沟通

就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来源的渠道看,对于基建项目、大型固定资产购建等资产的形成,从投资计划立项、项目资金安排、项目评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批、年度预算编制、资金拨付、政府采购、日常管理等环节看似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实则效率低下,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较多。大型购建项目通常需要发改委、建设、国土、财政、环保、消防等部门进行审批,而这些审批部门相互之间并没有统一的业务数据链接平台和统一的工作规划,并且由于每个部门的规定、编报口径不一致等等原因,若想顺利通过各项审批,通常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社会上普遍反映的“事难办”的症结之一。在正常的程序下,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申请购建,可以说是时间长、困难大,容易贻误实际工作。

(二)日常使用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长期以来,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重钱轻物”思想比较普遍,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管没有真正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和要求。在资产日常使用管理中,资产的实物管理还普遍停留在依靠“人治”的状态。许多单位对属于固定资产范围的个别资产,考虑到将来处置时审批手续办理比较困难,在核算时采取化整为零或“费用化”的处理办法,出现未入资产账的现象。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由于信息不对称、手续流转不规范等因素,往往出现接受方不入资产账的情况。资产定期维护保养等工作更是没有硬性规定和操作性,许多人普遍存在“公家的东西耐用”的思想,只使用不保养,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报废重新购置,有的则过度保养,甚至成为变通处理各种费用的一种手段。一些资产未按照规定流程处置,将性能较好、实际价值较高的资产廉价出售给利益关联方,共同侵吞国有资产。个别人员将体积较小、价值较高的资产(如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长期私自保管,个人使用,随着时间流逝及岗位变动,以各种借口据为己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财政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社会机构鉴证缺乏独立性

一是在资产增加环节上,现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相脱节。资产的增加应该与工作计划紧密结合,为实现工作目标服务。在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未制订的前提下,先期编制部门预算,其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必将大打折扣。二是在资产日常使用环节上,财政部门的监管工作几乎为“空白区”。虽然按照要求各单位应定期进行盘点工作,并且定期进行资产年度检验上报工作,但能够此项工作有效执行的单位比例较小。三是在资产的清查和处置环节上,未真正实现常态化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形同虚设。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工作流于形式,多数单位资产长期不对账、不盘点。四是目前的委托机制存在一定不足。财政部门通常将盘盈盘亏资产的核实工作交给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在接收行政事业单位的委托后,为其出具鉴证报告。由于鉴证费用通常由委托处置的行政事业单位支付,受经济利益引导,社会中介机构通常很难确保执业的独立性。

(四)管理人员从业门槛较低,业务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实物资产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是对人员道德品行和责任心要求较强。如果单位管理实物资产的人员责任心、业务能力都比较强,则此项工作整体情况会较好;而实物资产管理员一旦道德品质差、业务能力和责任心不强,加之必要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流失及管理风险必将增大。如果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资产管理工作只能流于表面形式了,由此造成许多单位缺乏定期的资产清查盘点工作,疏于日常管理,资产统计不实、账实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资产管理人员与财会人员的沟通不够,财务人员埋头进行会计核算而忽视实物资产真实状况,缺少责任心。实物保管员不熟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业务流程,通常按照前任口口传授的土办法或者自己编制的流水账进行登记,由此导致单位资产管理出现账务处理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账表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责任意识

各单位均应完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加强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的行政办公室、财务、考核、信息化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资产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日常管理办公室,由单位专兼职保管员、财务会计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资产管理具体工作。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增强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使单位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领导责任,以此来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问题。要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把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克服“重钱轻物”思想,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安全完整。

(二)健全管理制度,细化操作流程

财政部门是各级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监督责任,应切实理顺财政内部、主管部门和单位内部三方的工作关系和运行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和管理职责。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的要求,承担资产日常管理主体责任。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应按照财政部第35和36号规定,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建立健全实施细则或办法,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1)要从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实物资产管理工作,同时增强财会人员及保管人员的岗位制约意识。按照内控不相容岗位的要求,记账人员与财物保管人员都应分离,做到“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实现内部有效牵制、相互制衡。

(2)要建立和完善资产购置及维护费用公示制度,以信息化核算为依托,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贴标签”管理,即:新购置的固定资产要在发放前将本单位设计的“资产标签”进行粘贴,对以前的固定资产采取分步骤向前推的做法,结合资产盘点粘贴标签,确保本单位所有固定资产(除土地、房屋类)均有显眼的国有资产标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产清查盘点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对使用人员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与个人资产混为一谈。要对各项资产日常运行维护产生的相关费用进行公示,强化资产定期保养工作的同时实现“阳光财务”的目的。

(3)要建立健全大型资产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库建设制度,按照单位总体工作安排部署。对于大型项目和重点项目,由于涉及资金大、购建时间长,一般当年预算内资金无法安排,应先列入资产项目库中,根据实际分阶段实施。

(4)要完善财政资产清查及资产处置制度,改进资产清查及资产处置环节中的鉴证委派制度,由财政部门进行委托并支付相关费用,避免与经济利益挂钩,确保中介机构执业的独立性。同时,财政部门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完全依靠中介机构的鉴证报告。应从制度上制定一定的抽查比例,对重大资产处置项目进行实质行核实抽查,杜绝资产处置环节可能存在的共同舞弊行为。

(三)把好出入口关,提升使用效益

要按照国有资产形成的来源、日常使用、清查盘点、处置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管。重点是管住“两头”,即入口和出口问题,严控制资产的来源和资产处置行为,同时加强资产日常管理行为,杜绝资产名存实亡现象。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也要发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用。例如,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标准管理,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腾退的办公用房应按照规定程序实行公开拍卖、招租等手段,取得收益,避免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四)做好培训工作,完善考核机制

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为全面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国有资产管理要实现管理现代化,改进目前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人员素质是根本保证。要树立资产管理人员“能管”、“会管”,特别是“敢管”的意识。同时,财政部门应定期对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抽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对资产管理工作质量优秀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树立优秀典型,增强资产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要将资产管理列入本单位工作考核,由单位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抽查使用部门的资产数量和质量,同时验证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对资产管理好的部门进行奖励,管理差的要予以处罚,对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损失的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栋,杨林.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探析[J].中国政府采购,2007(12).

[2] 詹奎芳.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6(03).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一)加强国有资产日常管理

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我们加强了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到11月25日为止,办理了新增固定资产录入手续154笔,累计增加固定资产账面金额9700738.9元(含13辆车,一栋办公楼),依照固定资产处置办法,对部分固定资产进行了公开处置,同时办理了这些资产账面核减手续,累计共核减了30笔,共计核减金额为7347353.67元(含7辆车,一栋办公楼)。

(二)加强经营性资产日常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区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意见》、《区房屋门面公开租赁办法》、《区经营性资产公开操作意见》等文件要求,对全区所有到期的经营性资产实行了公开租赁,截止11月25日全区共有64个已到期的门面全部实行了重新公开租赁,大大提高了经营性资产的收益金,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企业股工作

关于企业股业务除按照上级要求和年初工作计划安排,认真做好了企业股各项业务工作外,我们还安排了何成超、继续参与全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各项改制工作都基本完成。企业股其他日常主要工作如下:

(一)每月按时做好了20户企业财务报表工作,及时上报市局。

(二)按要求今年认真完成了12家全区国有、集体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汇编工作。

(三)完成了区属18户外资企业2011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的编报工作。

(四)完成了全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调查摸底工作。

三、条法税政工作

条法税政工作今年主要是按市局要求进行了所得税调查、关税调查,组织开展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六五普法考试,按照上级要求,所有应考对象参考率达到100%,以及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管理。截止11月25日止,今年共完成了户企业所得税调查、户重点产品关税调查。依法办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业务。

四、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国资股各项工作将继续按照年初计划和上级要求认真抓好抓紧落实,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明年重点是:将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部署要求,对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全面登记,将全区国有资产建立信息化网络,全面与市财政局、省财政厅实行资产信息对接与共享,确保我区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

二、企业股工作主要是做好日常各项业务工作。

三、条法税政股工作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和关税调查工作,同时在开局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和培训,努力完成市局布置的各项条法税政工作。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53-02

电力企业为资产密集型企业,其计量资产管理工作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计量自动化终端以及电能表等装置,特点表现为单个设备的价格相对较低,设备数量相对较多的特点。但是目前电力企业电能计量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明显著的影响了电能计量资产的管理水平,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1 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购置计量资产设备前缺乏合理的分析

电力企业的业务管理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在购买计量资产时,没有和相应的单位进行合理的沟通,并且也没有经过仔细、全面的调查就盲目购买,导致购置的计量资产设备技术含量非常低,并不能够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很快被其他的电能计量资产设备所取代,形成闲置计量资产,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

1.2 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缺乏整体管理目标,电能计量管理手段以应对具体问题为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化与规范化。

②管理策略方面并不重视资产管理的考核要求好反馈机制,并没有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计量资产闭环管理模式。

③电能作为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资产管理需要多项营销工作的支持,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总体管理目标。

④计量装置、器具等计量资产管理对象不统一,并且业务语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造成误解。

1.3 计量资产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技术水平有待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计量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很难保证其能够正确的理解业务原理,并有效的完整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对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

1.4 报废或者闲置计量资产的处置存在的问题

报废或者闲置计量资产的处置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由于没有按照规定途径形成的闲置计量资产,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逃避监管的手段,购买电力企业计量次产之外,并且没有实际生产效益的资产。

②由于计量资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形成的闲置计量资产,主要指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电能计量资产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即设备的更新换代形成的资产。闲置资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还占用很大面积,如果不能进行妥善的处理,将会造成资产的流失。

2 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创建完善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

电能计量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电能计量资产结算的公正性与准确性。供电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创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及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认真贯彻和落实电能计量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制度,同时制定相应配套的实施计划以及管理措施,创建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监督网络,完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做到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以此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

2.2 实现标准化管理

实现标准化管理是地哪里企业进行计量资产管理的基础,电力企业在进行计量资产管理的工作中,应该以新型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用计量资产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法律来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这也是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标准化的前提。通过创建以领导来进行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增大领导对计量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针对每一个计量资产管理的所有环节制定标准化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并针对具体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创建相应的标准,以此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将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电力计量资产管理的有效、合理、标准以及规范化管理。

2.3 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技术水平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存在计量资产管理装备水平落后的问题,并且计量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为了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计量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的先进计量资产管理技术,进而提高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再通过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技术水平,能够强化对计量资产的管理水平。

2.4 提升电能计量资产日常管理水平

由于电力企业的计量资产管理的种类多、数量大,为了做好计量资产管理,应该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创建设备档案,做好集中发放管理计划,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收货和发货,做好领表管理工作,并根据当月的库房存储数量,制定下一个月的领表工作计划,以此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的账务和领用相吻合。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创建计量资产报废制度,明确规定设备报废的标准,只有达到了相应的报废标准之后才允许报废,同时还应该做好报废设备的处理工作,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

2.5 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

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其中包括了电流和电压互感器、自动化终端、集中控制器、智能电表等,为了提供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水平,应该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可以利用GPRS技术创建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全周期管理系统,通过GPRS技术获得计量资产管理所需的所有数据,并以实时、可视的定位信息管理计量资产,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运行维护、供货管理、预算编制、资金管理以及资产需求等工作的准确性,显著的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2.6 改进计量资产管理绩效标准

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绩效标准的改进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计量资产报表的优化与应用,通过梳理与审视计量资产报表,保证其能够覆盖计量资产管理的各项内容,为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另一方面,制定合理、完善的计量资产管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对计量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及时、准确地发现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以及不足,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的管理水平。

3 结 语

总而言之,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是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当前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显著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进而促进电力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征.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24):132-133.

[2] 彭清清,邓黎明.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102-103.

[3] 曾欣.分析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的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20):146-147.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闲置封存物资清理工作,领导自收悉文件后,立即召开会议,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要求清查人员按照文件要求实事求是,建立工作台账,严格落实责任制,严守纪律,认真核查,做到应清尽清。

二、清查总体情况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要求,安排工作人员对照文件要求的清理范围对本单位及下设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全覆盖资产清理。我镇无闲置封存物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电网设备 管理水平 全生命周期

电网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畅通的有效保障,是电网企业提高质量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是提高国有资产收益和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以往国内电网企业只重视设备资产的表现而忽略资产价值、重视投入轻视产出效益的传统理念和做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电网发展的要求,只有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才能在确保电网设备可靠性的同时,延长设备使用生命、降低全生命周期费用,实现“电网坚强、资产优良”。

1.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预期效益目标

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体系,可以实现以降低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的全面基础管理体系;可以实现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的高度集约化管理模式;可以促使企业完成管理目标从注重设备效率向注重资产效率的转变,管理方法从技术决策向技术经济决策的转变,管理方式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代表了当今全球电力工业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效益目标。

1.1投入产出成本最优化

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是全生命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

(1) 在履行社会责任、兑现合理的服务水平(频率、电压、可靠性、节能环保)的基础上,达到资产的生命周期最长及在生命周期内成本最优、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2) 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准则下,利用自动化及全电压等级序列最优实践等手段,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或提高负载率,使资产充分发挥效能。

(3) 采购行为中推行 LCC招标方法,充分考虑采购价、设备运维成本、故障风险成本、惩罚成本、报废处置成本、残值回收成本等各项采购因子,在投资初期就通过该类资产的策略,启动运维、检修、更改的长期计划,建立起资产全生命管理体系。

(4) 合理对退役设备进行拆除报废、拆除备用 (再利用),并尽可能最大化回收残值;充分利用可用的闲置资产,建立有效的资产重新起用机制;并运用信息化平台建立投资计划向设备退役报废计划延伸的业务流程。

(5) 以风险评估为手段,在充分考虑人员安全、公众安全、环境影响、电网安全、供电能力、成本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实现风险控制和成本最优;同时采用 LCC对资产采用维护检修继续使用还是更新的策略最终作出决策。

1.2 建立资产投资战略,明确投资目标,围绕目标安排投资,获得对资产投资的有效管理,提升投资决策水平。

在资产策略的指导下,结合负荷增长、新电厂和用户的接入,进行中、远期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投资结构,将投资计划做长;对不同的回路和站点的设备工作进行整合,将检修、更改、基建业扩等因素汇综合在一起通盘考虑资源配置,及早预知人力资源、资本性投入、资产采购需求,减少重复停电,合理安排综合停电计划,分析和确定计划执行优先顺序及外部限制因素。同时强化对资产投资调整的控制,确保调整后的可行性和与资产投资目标的一致性。

1.3 提升企业资产运维水平和状态监测手段

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是建立全生命资产管理体系和企业投资战略的重要依据,资产投运后的剩余生命指标取决于运行维护水平、缺陷的及时发现能力和处理、负载控制和检修质量的保障等得益于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提高,通过设备家族性状态评估,就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健康,避免设备故障并造成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发现缺陷的能力将不断提高,同时不必要的检修或更换也将被取消或延长,从而实现提升资产表现的目标。

1.4 建立健全企业物资管理体系

实现电网企业物资从需求提出到报废全生命、全过程的管理,达到物资需求计划、采购、仓储、配送、 供货商管理、工程余料、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物资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五大统一目标。同时,与优秀的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着双赢的共同目标,从资产购入这一重要环节,发挥电网企业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的规模效应。

1.5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是资产全生命管理的必备条件。面对电网企业资产总量庞大、地理位置广阔、功能定位千变万化的特性,以资产管理体系为契机,实现企业资产帐、物信息统一,改变目前基础资料不健全的现状,深化信息统计、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资产管理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紧密集成的信息系统和完备可行的数据治理体系是资产全生命管理工作中进行流程执行和控制、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物质基础,是确保资产信息准确、规范、及时的全面保障。

2.资产管理工作主要环节

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图1中 4个环节并不是通过一次就终止的,而是不断地循环、完善和提高。

图 1 资产管理工作主要环节

2.1资产战略的制定

从企业全局战略角度对资产管理策略作出较为明晰的界定,即明确全生命资产管理的内涵、目标、实施原则和策略等纲领性要点。

2.2电网规划及设计

以资产战略为指导,建立电网规划。按照资产更新策略形成资产的替换改造规划,按照电网发展策略形成基本建设规划;建立长远财政年度支出中资本性项目规划,平滑资产墙,避免后续财政年度资金的集中投入,同时将规划按照回路、变电站、类型打包,形成一个初步的停役计划,一个初步的项目资金估算以及资本性项目的采购及安装包,便于供应商和电网企业本身合理配置生产能力、人力及其他资源,达到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时针对新用户接入、基建、设备更换的计划落实设计的管理工作,确保满足相应计划、运行安全和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实现最优化成本投入、获得可持续收益,同时最大化客户服务和电网可靠水平,最终促成企业自身持续发展、满足日益增强的监管要求。

2.3电网建设

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约 70%的技术数据和财务数据在本阶段采集。投运前,通过采用“设备注册代码”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数、维护检修策略、作业指导书、更新策略、采样数据、巡视检查规范、设备挂网运行许可证、设备出厂试验数据、设备安装数据等信息进入数据库。为成本分析、风险评估、检修维护技改策略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撑。

2.4资产表现的回顾和提升

在致力于最佳实践、知识管理、持续改进的基础上,运用状态监测、状态评估、风险评估、缺陷故障管理等手段提供资产健康指数、风险值、质量保证、安全与环境、资产处置等方面的专家意见,确保企业资产的运行满足各项标准的要求;同时制定和监控资产绩效 (KP I )关键指标。

3.结语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消防部队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消防工作,对消防部队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各级消防部队的营房、车辆器材装备、办公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品种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为部队官兵的工作、生活和执勤备战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也为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拟通过分析当前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对策,以期对加强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一、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预算不够科学合理

根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部队各级在年初须将资产购置计划纳入年度预算,但是部分基层单位不重视此项工作,年初未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盘点,不能准确掌握单位存量资产整体情况,以致编制的年度资产购置计划不准确,出现遗漏或重置,最终导致预算编报不够科学合理。

(二)资产购置随意性大

有的项目年初未纳入预算,为单位临时安排,有的项目虽然年初有预算,但实际支付的金额超出预算等等。上述情况在个别基层单位看来,只要财力足够都不是问题,殊不知超计划、超财力进行资产购建极容易造成资产重置、浪费。

(三)资产管理当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1、资产登记不及时

一些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与后勤财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存在资产管理部门已登记,后勤财务部门未 登记,或者后勤财务部门已登记,资产管理部门未登记的现象。

2、资产调配比较混乱

有的单位不重视资产调配工作,认为都是单位的资产,那个部门使用都一样,在资产变换使用部门时,未及时出具有关调配手续,久而久之资产便不知去向,无法准确定位。

3、资产使用监管不到位

资产领用后,由于使用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旦资产出现损坏、遗失,经常无法查找出原因,更有甚者连责任人都无法找到,以致单位在追究时,出现“糊涂账”,最后为了不影响内部团结,只好不了了之,给国有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4、资产处置问题较多

一是资产处置年限没有明文规定,从目前各级通用的处置年限来看,部分资产的处置年限与当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脱节,存在一定滞后性。二是资产处置随意性大。有的单位为更换新的资产,往往以损坏无维修使用价值为借口将未到处置年限,尚能正常使用的资产作了报废处理。三是资产报废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资产报废前未作市场价值评估,或者虽然作了评估,但是明显与实际残值存在差距,还有个别资产被认定为零残值,但实际通过拆解配件,仍具有一定回收使用价值,将之随意丢弃,易造成国有资产浪费。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要做好资产预算工作

年初,要全面摸清单位存量资产,在此基础上结合年度工作计划、要点,要求相关业务部门上报年度资产购置计划,并严格审核把关,对重复购置或实际意义不大的资产要果断剔除。对年内新增的资产购置计划,要做好登记,并按要求集中调整预算。

(二)要严把资产“采购”关

要看年初是否纳入预算,开支金额是否在预算范围之内,对未纳入预算或超预算范围开支的项目,要及时叫停,并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对于因执行专项任务执需要新购资产的,一般由单位调剂解决,确需购置的,按规定权限报批。对于年内确因工作任务变化,需要增加预算的采购项目,要责令业务部门重新上报资产购置计划,按规定权限报批。

(三)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及时做好资产登记工作

资产购置到位过后,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登记,并及时出具手续通知财务付款。特殊情况下,财务先付款,资产后到位的,财务部门要与资产管理部门做好沟通,便于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登记,确保帐帐、账实相符。

2、加强资产调配管理

要严格资产调配管理工作,各部门因工作任务需要调配使用资产的,必须事先申请,并经资产管理同意出具手续后,方可领用。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摸排,对未经同意,擅自调配动用资产的,要及时叫停,并责令补齐手续。

3、强化资产监管

资产管理部门要指导各部门加强对领用资产的管理,要求其定人、定位,对“问题”资产,要协同使用部门共同查明原因,对确因人为原因造成损坏、遗失的,要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以维护资产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4、加强资产处置管理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

Abstract: The fixed asse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ad business management. High value, long cycle, and difficult to manage ar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highway fixed assets. In order to save costs and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oad companies, it is necessary to do the road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highway fixed assets and problem solving measures.Key words: highway business; fixed asset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problem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一、 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节约资金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是对一个单位的管理效果和业绩的直接反映,有利于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如果管理不善则会造成利用率低下,甚至国有资产流失。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使用地点分散、盘点工作量大、固定资产经常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信息反映不及时等现象。如何管理和用好施工企业数量多、价值高的固定资产,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节约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着集团总公司(集团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到各个项目部共三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财务部门、机料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管理的办法。各级单位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在上述管理体制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安排购置指标,强化各项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批,保证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确保其账务处理的合理规范,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为此,近年来公路工程公司内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如筑路机械管理办法、机械设备租赁管理细则、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处置管理制度、核算制度与内部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成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路施工企业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正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把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提高资产质量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计划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管检查成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要求。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细化,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基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体制不完善之处而产生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1.账实不符问题。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原因是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认识不到位,个别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没有切实按要求做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的全面盘点清查。虽然公司在每年会计年终决算前都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但在财产清查中存在不彻底的现象,造成账实不符。

    2.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问题。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公司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有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国有企业监管不力的通病。由于责任人的处罚未得到彻底落实,容易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

    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公司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根据公路施工任务、工作计划、技术条件和财力可能等情况,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减少闲置和浪费,使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得到有效的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具体对策如下:

    1.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首先,各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的全过程业务。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2.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大,种类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以反映,按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使用年限,分类计提折旧,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

    3.固定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控制。在量力而行和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应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充分考虑公路施工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及技术的先进性、适应性。固定资产购置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立项审核,报各单位分管固定资产的领导审批后,列入购置计划。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应当参与固定资产验收工作,出具验收报告。对贵重的专业仪器设备,还应当由技术部门、使用部门检验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对于经营性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单位应当设立备查登记簿进行专门登记,避免与本单位固定资产相混淆。

    4.各部门的职责和日常使用保管控制。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遵循“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界定使用责任。财会部门是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资产投资规模和总量调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审核资产购建、维修、处置计划。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清理盘点,监督和检查资产使用情况,使固定资产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机料部门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完善资产的登记备案及领用制度,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各项业务的终端,负责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计划需求,妥善使用和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财会部门和安全机械部门的监督检查。领用固定资产要完善各项领用手续。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负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5.固定资产的处置控制。固定资产的处置即将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账上进行销账处理的行为,包括:固定资产的自然正常报废;固定资产的损坏、丢失等非正常报废;固定资产的对外转让、捐赠或投资。各单位处置固定资产,必须报主管部门审批,不得擅自处置。应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依据、处置方式、处置价格等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处置依据是否充分,处置方式是否适当,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及时、足额地收取固定资产处置价款,并及时入账。凡经总公司批准报损、报废、调出、出售的固定资产,由单位安全机械部门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报废单、报损单等,经总公司主管部门盖章后,具体办理有关手续。

    五、结语

    当前的公路施工行业已不再是拼设备比消耗的低水平竞争,在建设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的情况下,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建设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对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按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制度的要求予以健全、完善,必将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降低风险,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延萍;;公路企业的两种会计核算模式[J];交通财会;2006年12期

    [2]郑永生,刘建英;对我国公路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3期

上一篇:寝室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厨房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