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3:12:15

主题教学法论文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体育科研论文写作 原则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118-0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该教学法将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题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学、计算机等工科教学中广泛应用,而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高专体育科研论文写作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改变传统“讲授例文”的公式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知识探究、相互协作和综合实践三大能力。

一、在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当前一种新的教法与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而且让学生走出单纯的理论灌输,从实践中理解知识,从实践中培养科学的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主动构建起探究、实践、思考、运用等心智活动的学习体系。

体育科研论文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教学中,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还要掌握具体的科研方法,并且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得出新的研究结论,具有明确的目标性。体育科研论文的前提是客观实际,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科研论文写作教学,借助现代化的科技工具对体育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已成为先进的传播交流手段。在科研论文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在强烈的任务驱动下,将课堂变成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学生相互协作的动态教学,让学生借助教师、同学的帮助,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通过对相关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分析论证和实践运用,实现获取知识、得出成果的科研知识构建过程。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设计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而且能让学生走出单纯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获取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应用。

三、在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鲜明突出的科研主题原则

在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有定位准确、主题鲜明的科研主题。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为主,围绕科研论文的主要论点和结构,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运用。要突出创新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科研内容,设计明确具体的论文主题,设计的任务主题要紧扣学生真实的学习实践,贴近日常生活经验。从科研论文主题的确定,到论文架构层次的谋篇,从论点论据的提炼,论证资料的选择到论文步骤的制定,做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灵感激发落实到独到的视角、深邃有力的论证、翔实丰富的材料表现以及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成果上来。通过从小到大,由点及面,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教学,使学生在感受知识的应用后自主创新,训练主题突出、论据确凿、论证有理、结论新颖的体育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二)储备充分的理论知识原则

扎实、充分、储备丰厚的理论知识是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教学任务设计的重要一环。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时,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以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事项为主题,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任务。教师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进行分解,量化成一个个具体微观的“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提炼概括知识重点的目的。科研论文主题确定之后,学生结合生活化、情景化的“子任务”,以科研论文的论点为核心,进行有价值的论证材料储备与选择。对理论素材进行选择分类,分清哪些是直接论证的论据,那些是间接论证的论据,让原本抽象、枯燥的科研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显现出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以往学习过的理论概念、知识点,以此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三)强化实际操作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强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突出特点。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教学远非一般文体写作技巧的讲解,它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更具有实事求是、立异创新的科学性。从谋篇布局到完成文稿,必须按照规范的结构模式进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具备多门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方法。论文所反映的科研成果能否迅速向社会传播并被认可,取决于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这表明,一篇高质量的体育科研论文既是内容与形式的合一,也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体育科研论文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走出空洞的概念积累和被动灌输的学习模式,加大实际操作的实践比重,课堂上敢于提出质疑,才能逐渐提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科研论文写作前的资料搜寻、引用文献的词条检索、规范标题的启发借鉴、图表制作等,都可以让学生凭借电脑、多媒体等手段来实现。这种突出实践操作的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四)层次分明的任务设计原则

体育科研论文规范的写作要求,决定了课堂教学层次分明的任务设计。从科研论文的主题、序论、本论到结论,步步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根据各阶段的知识点与难易度,确定不同的学习层次。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分类设计不同难易度、不同水准的目标任务,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高低,反应速度有快慢,性格存在差异,故而教师要立足这些特点,因人制宜,分类分层施教,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宗旨,倾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和多元思维能力,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在科研论文写作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实效

(一)情境创设确保了教学目标实现

高专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教学,无疑有它相对枯燥的一面,这是其自身特点决定的。此前,学生之所以感觉乏味厌学,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填鸭式讲解,始终不变的是泛泛说教模式的重复。这种“上讲下听”框定了学生僵化的线性思维,往往是教师课堂投入多,学生理解收获少,造成学生对体育科研论文的理解是平面的、静止的、片面的,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完成的科研论文是“千稿一面”。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后,教师联系实际创设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变为课堂主体,如同“真实再现”的真实场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学习思维。这种真实性高、贴近性强的情景刺激,使学生的智力和意志得到挑战,学生带任务进入课堂,过去的静态听讲变成了动态的协作探究,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循循善诱的启发下,逐步得以实现。

(二)任务驱动法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引入课堂教学后,学生的自由度相对扩大,教师的管束力在形式上“减小”,这种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改革,带来的是学生认识、发现、解决、处理问题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根据教师的任务设计,学生在准备科研论文材料的选择中,学会了多层面、多角度分析概括,在提出问题、解决疑问、推理判断中,摒弃了传统的思维定势。特别是在实地调研中走出课堂的学生,发现社会是复杂的,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概念背诵,也不是公式化的材料堆砌,而是构思精密、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论证透彻的创新过程。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学习思想、灵活的探索方式的前提下,抓住并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掌握知识、分析研讨、自主拓展等方面的优势,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进而在掌握体育科研论文写作技能的同时,举一反三地总结获取高效能的学习方法。

(三)自主开放式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优点在于,同一课堂可以立足同一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可以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任务来做。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例如,学生在获取写作素材之后,如何选择、消化、吸收、提炼表现主题的素材精华,通过分组整理、分析讨论、统计汇总等,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讨论中,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种有分有合的开放式学习,学生自觉将个人的“小我”融入集体的“大我”,在相互合作、意见交流中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进行多样化的探讨合作,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的探究式学习,能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深层感受到知识的价值,达到提高综合素质、催生学习激情、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协作能力的目的。

五、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任务设计切忌以“偏”代“全”

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过程,课堂任务设计中的“引力”,决定着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效力”。所以,任务设计一定要突出教学目标,融入实践,使其新颖、富有吸引力。但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在任务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以偏代全,任务片面化,缺乏可操作性,将任务等同于传统讲授课中的练习,忽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信息素养。二是任务统一化,缺乏个体差异性,没有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所有学生设计同一起点的任务。三是任务设计简单化。简单化的任务远离学生的现实,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所做的课件是不同程度的“课本搬家”,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任务设计中,既要增强针对性,又要处理好难易度、详略度的总体把握以及重点、难点的科学安排。

(二)师生之间要“主”“辅”兼顾

如果说传统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重“主”轻“辅”。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当然,这种“轻”与“重”都是相对的,有的教师对“学生为主体”理解偏颇,在教学中起组织、控制的“主导”作用受到淡化和削弱。有的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了组织、引导、管理、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致使在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应当说,角色转变后的教师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任务更加艰巨。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并对任务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三)任务评价要“零”“总”结合。

教师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教师评价分为过程的“零评”和完成任务后的“总评”。通过“零评”,教师能够检查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例如,学生准备的论证材料如果泛泛一般,确定的论点司空见惯,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指出并调整,学生据此形成的论文就会论证无力、论点雷同。“总评”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成果进行评价,“总评”不是简单的答案讲解,而是针对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课堂任务完成后,教师都应该作出点评,其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任务完成作出检测,及时找出陷缺。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成果予以肯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零碎的“零评”,可以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释疑解惑,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作用不可低估。应将学习过程“零评”与结果的“总评”结合起来,正确处理“零”与“总”的辩证关系。坚持以正面肯定为主,以欣赏激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对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正面评价,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延伸与拓展。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有独特的优势,使学生从填鸭式被动学习向探究式自主学习转变,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作为组织引导者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一旦学生在课堂失去了组织、引导、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教师面临的职责、任务和挑战将比过去更加艰重,要致力于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以实践动手为重点,逐步深化课堂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振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实践――以“调查报告”写作为例[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张 伟.论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西安社会科学,2008(6)

【课题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育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背景下课程设置优化与创新研究(2012JGB289)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研究应用;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68-02

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欧美各国多认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改革中提倡“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因应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于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责任意识等突出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方式,强调学生的“学”,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使学生在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因而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内容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法研究与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项目教学法的发展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1935年Kilpatrick首次提出项目教学法,并认为项目教学是“在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全心身的、有计划的行动”[2]。其后的几十年里项目教学法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教育领域得到逐步发展和应用。1968年Boddy等从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对这一阶段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3]。随后,项目教学法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重视和应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奔驰汽车公司开发的“蒸汽机项目”为标志,使项目教学法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许多大学得到应用。1992年我国教育工作者提出项目教学法以来,目前在我国不同层次的教学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中得到了快速发展[4,5]。

二、项目教学法的内容

项目教育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核心都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寻找教学结果的方法/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合适的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在项目执行中,学生的知识背景(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等)、老师的综合技能(对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掌控能力等)将决定项目的成功与否,因而设计项目内容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如与项目相关的场所、材料、设备等)、学生的知识背景、项目的评价标准等,如条件不具备,就不能应用项目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在中国知网以项目教学法为主题进行检索,1992年至2013年底共检索到6818篇论文,表明20世纪末开始项目教学法在我国教育工作中得到了极大重视并发展迅速。

1.项目教学法的发展阶段。我国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引进、探索阶段:1992年第一篇项目教学法以来,直到2005年的13年里,发表与项目教学法相关的论文仅占论文总数的1.2%,表明该阶段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2)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发表项目教学法论文101篇,2012年1357篇,7年里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到20年总数的82.2%,表明该时期项目教学法在我国教育界得到高度重视和应用。(3)创新发展阶段:2013年1219篇,数量明显下降,但研究论文的创新性明显提升,表明我国教育工作者已开始注重提升研究论文的质量,突出创新性。

2.项目教学法的学科分布。检索发现,农业科技、基础科学和医药卫生等学科应用项目教学法最少,分别占1.2%、1.4%和2.3%;社会科学和信息科学最多,分别占29.5%和30.6%,两者论文总数的60.1%。表明信息科学、社会科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更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

3.项目教学法的领域分布。对项目教学法文献分析发现约80.6%的文献涉及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涉及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约16.4%,其他类(小学、中学、企业管理等)约3%,说明项目教学法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项目教学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研究领域宽度不够,限制了广泛应用。绝大多数研究多集中于职业技术教育(中职和高职教育、成人教育),高等院校中多见于计算机、理、工类、社科类等专业,而生命科学领域则寥寥无几。其原因估计与学科特点有关,如计算机、理、工类学科的教学内容可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便于设计项目教学,而生命科学类知识点衔接紧密,通常需要多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对人(老师的综合技能水平等)、财(项目进行中需要的仪器、耗材等)、时(周期较长等)需求更高,因而较难应用项目教学法。

2.一般性研究多,创新性研究少。多数论文均是向读者介绍自己课程中如何采用项目教学法,缺乏对项目学习本质的分析,缺少针对研究内容的独特理解,对项目学习的效果缺乏可靠的实证信息,因而只能主观推断项目学习的有效性,导致可靠性较低,借鉴性较差。

3.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理论探索。多数研究仅是对某门课程的某个教学内容人为的按照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划分,缺乏内在联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如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监控、评价等)缺少深层次剖析。由于研究深度不足和缺少创新,导致理论上也没有相应突破和进展。

五、对项目教学法的建议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尽管在教学实践中已有较多应用,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展缓慢。因而,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项目。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适用的范围。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需要选用适当的某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体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原则。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取部分内容设计项目,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背景、项目的难易程度、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项目执行时间、项目评价标准等。

2.项目目标难易适中,体现学生个体差异。项目的目标应体现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即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参与项目活动,完成项目,得到项目成果(产品、结果等),是培养学生一般认知能力的过程;高级目标即通过项目学习实现学生的情感、思维、学习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是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

3.项目评价标准应具备科学性,体现学习过程性评价。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因而项目执行的评价标准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应将过程性评价引入项目考核中。科学的评价体系至少应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团队评价、成员间的相互评价、理论掌握/知的评价、实际能力/行的评价等。

由于项目教学法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诉求和我国“两个纲要”提出的“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因而可以预见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必将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项目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真正为人才培养服务,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则是应仔细考虑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篇分析法;大班;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11-02

一、引言

近年高校持续扩招使大学英语课学生人数激增,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大班授课。以笔者任教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从 2004 届本科生起,本校大学英语系开始实行分级大班教学体制。该体制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小班教学,教师往往将词汇、句法等微观层面作为教学重难点,而语篇教学模式的运用旨在强调整体语篇理解的宏观层面。语篇分析教学法则强调外语教学要从整体语篇层面实现信息交流。实践证明:将语篇分析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大学大班英语教学的现状

大班英语教学较传统的小班教学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及走访本校部分教师学生,总结了其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笔者所在院校大学英语系实行的是分级教学,虽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带来的难以学难度和进度的问题,但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很难做到关注每名学生,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语言教学关键在于师生、生生间有足够机会互相交流,进而制造练习机会,发现问题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而在大班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交际教学法方面的教学活动因为大班人数限制而不便开展,教师难以通过多样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终导致许多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

(三)分级教学大班学生来自于几个专业,甚至几个学院,不同院系的教学周长度和社会实践时间难以统一,直接影响教师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加之师生交流少,更谈不上全面熟悉班上的学生;

(四)中学英语教学及传统大学英语小班教学均偏重词汇学习和句型分析,对于整篇文章结构和内容理解相对较少要求,学生养成了在旧的模式中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努力适应新学习模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三、语篇分析教学法

语篇分析,是对超出单句长度的语言段落进行的语言分析,研究交际中的口头或书面语言,涉及语言与语境间的关系。Harris 认为语言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的,而并非杂乱无章的语句;Halliday也指出判断一系列句子是否构成篇章取决于句内和句间的逻辑性。

语篇分析教学法和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有明显差异。传统教学法停留在解决一些词、句理解的语言障碍等语篇表层信息上,而语篇是作者思想、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的综合表现形式,若忽视上下文信息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整个语篇就会支离破碎,难以达到正确理解整篇文章的目的。 语篇分析教学法则是以文章的语篇意义、结构和信息为中心开展的课堂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从宏观上理解语篇主要信息及其内在逻辑,培养学生把握文章总体脉络的能力。它注重语言形式,也注重文章的文化背景,更注重语言功能。

四、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大学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对于篇章理解有重要作用。 因此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还需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 联系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即将学习或处理的语言材料有心理及语言上的准备,从而对大学英语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材料做出正确的整体反馈与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力教学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 例如听力语篇中常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学生若无法辨别代词的具体所指,对整个听力语篇的理解则往往会出现偏差。如果教师运用语篇衔接中的照应理论,使学生通过短暂记忆辨识出对话或短文中的代词所指内容,那么就可以轻松理解所听材料中的长难句了。

在听力教学中还应重视语篇的关系结构。 关系结构主要分为:顺序关系结构、层次关系结构、连环关系结构、平衡关系结构四大类。 顺序关系结构指语篇中各句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所听序数词如first,second,finally等理清所听材料的顺序。 层次关系结构中的句子层层积累又上下呼应,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所听对话或短文往往由几个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有层次的句子组成。 连环关系结构和顺序结构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一点谈到另一点,但顺序结构是按一个方向发展,而连环结构可能曲线发展。 平衡关系结构指从正反两方分析,前后呼应。 以上四种关系结构的把握对学生理解所听语篇中心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三)阅读教学

泛读,又称快速阅读,是对篇章的浅层理解。 荷兰语言学家范・迪吉克把语篇分为叙述总结构、论证总结构和试验报告总结构三种语篇模式。大学英语教材选材虽话题广泛,但体裁还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最常见。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篇章体裁使用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记叙文可按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顺序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论说文则按论点、论据、论证的递进层次进行分析。具体操作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略读或寻读技巧,带着教材课后问题,再加上教师针对文章内容设置的附加问题,进行快速阅读,达到使学生对语篇的概要及结构进行宏观把握的目的。

精读是对篇章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大学英语课文是教材专家精选的典型性语言示范对象,文中字里行间大部分存在着意义或结构上的联系。教师在分析课文时,首先应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句子和段落间的连接词,体会语篇中的递进、转折、因果、条件和例证等各种逻辑关系。这些连接词不仅使篇章语义通顺、结构紧凑,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正确把握篇章写作意图和思路,进而提高写作技巧。不过不是所有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都有明显的连接成分,这种情况被称为零形式或意合的隐性衔接。

读后活动。对文章进行泛读精读了解主要语言点后,为加深理解篇章、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复述课文、讨论、辩论等读后活动进行教学效果反馈,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强化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最后再结合语篇的题材,布置相关话题对学生进行输出式训练―写作。

(四)翻译教学

传统翻译法认为翻译重在转换的对等或等值,采纳了从局部到整体的翻译策略,从词、短语、分句、全句到段落及全文,但未强调语言的文化交际功。而语篇分析翻译法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所决定的,涉及语言体系以外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各种制约因素,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注重语言的语境、交际功能和文化属性。

(五)议论文写作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议论文语篇的异同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对议论文范文语篇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篇章布局和段落结构的认识, 还有利于学生写出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的段落和文章。英汉议论文的成分虽然都是引论、本论和结论, 但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语言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写作模式必然不同。英语议论文一般采用演绎法来论证观点,篇章结构呈线性特征;对比之下,中文议论文常采取归纳法来阐明观点,篇章结构呈用螺旋型或间接性特征。因此,学生写的英语议论文常体现出重暗示、重含蓄、重整体的曲折委婉的汉语思维模式:语篇常先避开主题,从宽泛的时间和空间入手,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在一定的引言或铺垫后才引出主题,甚至期待读者推断出含而不露的主题。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好英语议论文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

如何来引导学生树立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进行写作的意识呢?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英语议论文课文或写作范文进行语篇分析。首先从语篇的基础―段落进行分析。典型的英语段落一般由主题句、支撑句和结尾句构成。主题句概括全段中心思想;支撑句用具体细节、事例而非套话对主题句进行描述、说明与论证;结尾句是再次强调段落主旨或总结段落主旨的句子。英语段落的统一性则是指支撑句要围绕段落主题句来紧密展开,不写与主题无关的句子。连贯性指上下文各句安排的逻辑性,即过渡是否自然流畅。在写作训练方面,对衔接与连贯手段的了解和掌握可以确保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整体性的表达,从而使文章浑然一体。

五、语篇分析教学法的局限性

语篇分析要和传统教学中的语言分析相结合。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语言分析,即词汇、句子分析而言的。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上,教师脱离篇章语境单独讲解词汇用法,词汇学习与篇章理解严重脱节,考核时也往往仅以学生掌握的单词量为基准,结果是学生掌握单词的效率低下,实际运用起来更力不从心。但如果大学英语课堂上全都采用语篇分析教学法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词汇、语法和句型等毕竟是英语语言的基础,如果只注重语篇的宏观分析而忽视基本功,不利于语言技能的平衡发展,因此比较可取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

语篇分析教学法将整个语篇视为整体,提倡在句中讲词、在段中讲句、在篇中讲段,使学生既能掌握语言知识,又理解了语篇。一个单词在不同句子中意义可能不同,在不同的语篇中的交际功能也可能不同,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考察词汇,才能确定其真正含义。因此教师要把词汇教学提高到篇章层次上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建立篇章观。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分析语篇后,让学生围绕主题利用所学的词汇展开讨论或进行翻译、写作训练,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词汇,也强化了语言应用能力。

六、结论

在当今很多高校采用大班英语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大班英语教学质量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语篇教学法正是适合大班教学的一种模式。通过语篇分析,教师能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语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把握语篇结构,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分析、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进而最终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朱永生.试论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上)[J].现代外语,1996.

[3]张德禄.语篇内部衔接的原则[J].外语学院学报,2001.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1

一、过程体裁教学法简介

过程体裁教学法(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最早是由英国的Stirling大学的Richard Badger和Goodlish White在2000年提出的一种综合写作教学模式。它能充分发挥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这三种写作教学法各自的优点,同时能有意识地克服和规避各自方法的不足。过程体裁教学法强调写作应包括语言知识(体现在成果教学法中)、语境知识(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写作目的(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和写作技巧(体现在过程教学法中)等要素。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基于资源整合互动策略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模式。

二、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Go For It(人教版)教材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每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活动学会语言。单元话题写作是基于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话题,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使用本单元的目标语言进行写作。而这个话题通常与阅读材料section A 3a或section B 2b的文章息息相关。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阅读课和写作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将阅读作为写作创设的具体情境,并在写作中将阅读材料作为一个体裁的文章在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技巧上作进一步的深化。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将过程体裁教学法分为课前准备阶段、阅读文章阶段、话题写作阶段和批改总结阶段。

1. 课前准备阶段。认真研究阅读材料section A 3a和section B 2b的文章和单元话题写作要求。教师可以以单元话题背景语言为依托,通过改变作文材料,达到促进学生对单元目标语言进行再理解、内化提取和综合运用的目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阅读文章阶段。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模仿写作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是通过模仿培养写作技能的。教师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先见森林后见木的阅读方式,首先通过阅读揣摩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章各个段落层次的分析,领悟文章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作者所采用的各种衔接手段,领会文章的各种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上的特点,并借以掌握英语写作的内在规律,采取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明白组句成章的各种原则,进而增加篇章意识,学会从宏观角度上构筑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将来的英语写作准备必要的技能。

3. 话题写作阶段。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从词汇、句型到篇章结构的框架,使学生各抒己见,并将它们对某一体裁的认识内化到其知识结构中。

4. 批改总结阶段。这个阶段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决定是在课堂进行或是放到课后进行。在课堂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收集、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出及时评价,从而使教、学双方得到过程体裁教学中的第一手反馈信息。

三、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笔者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clothes.”单元写作为例,将Section B 2a-2e的阅读材料和3a-3b的写作任务结合起来探析过程体裁教学法。这也是九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如何规范地进行议论文写作。

1. 课前准备阶段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Unit 7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ection B的阅读语篇介绍了一个叫刘宇的男孩,他希望实现自己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为此和父母产生了分歧。文章的结构比较清晰:第一段提出话题(topic),第二段和第四段是父母的观点和理由,第三段和第五段是刘宇的观点和理由。整篇文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Section B3a-3b是写作板块。3a以表格形式提供给了写作大纲,要求学生列出不赞成的规定、不同意的理由以及修改建议。3b则提供了写作支架,增加过渡性语言,帮助学生使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写出完整的文章。

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如果要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完成这两大部分的教学,难点是:(1)如何使学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阅读中所学的词汇和句式;(2)如何使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使用恰当的具有连接作用的词或句式;(3)如何安排文章的段落结构。

2. 阅读文章阶段

在阅读文章的处理上,笔者采用“Top-down”即“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

Activity 1: Read the title

(After a short warming-up activity, ask Ss to read the title.)

T: What’s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T/Ss: The article is titled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T: Well, 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S1: The writer may have problems in making his decisions.

S2: Someone may not agree with the writer.

S3:...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中心话题,揣摩作者的意图,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特征。

Activity 2: Read and Answer

(Ask the Ss to divide the article into some parts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T: Could you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e article? By the way, where can we usually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an article?

Ss: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 Are you sure that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topic sentence?

S1: No. I think it is “Teenagers often think they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their hobbies as much as they want.”

T: I am sorry it is not the right one.

S2: Do you agree?

T: What do you agree?

S2: Do you agree that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their hobbies as much as they want?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主题句,但应根据前一句补充同意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主题句,引导学生探索议论文的模式。议论文的模式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来说开篇第一句就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主题句。但不是所有的议论文都是这样的。学生要通过仔细阅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主题句与文章标题也是相互呼应的。

Part 2: Find Liu Yu’s and his parents’ opinion and reasons

笔者在这个环节首先设计了两个问题:1. Who gives their opinions and reasons? 2. In which paragraphs can we find their opinions and reasons? 学生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紧接着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展开。以“Liu Yu’s parents’ opinions and reasons”为例:

T: What do Liu Yu’s parents think?

S1: They don’t allow Liu Yu to train so much and become a professional running star.

T:How do you know Liu’s parents dont allow him to train so much?

S2: In paragraph 2, there is a sentence, “However, his parents won’t allow him to train so much”. (引导学生寻找过渡句。)

T: Why don’t they allow Liu Yu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running star?

(板书The first reason is that...,引导学生使用具有连接作用的句型)

在这个环节上,学生颇费了点时间寻找到了四个理由。笔者将四个理由的句式一一呈现在幻灯片上。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利用幻灯片上的词汇和句式复述“Liu Yu’s parents’ opinions and reasons”。并且在学生复述过程中,摘录学生使用的连词。“Liu Yu’s opinion and reasons”部分的操作基本一致。

设计意图: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议论文有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结论。这篇阅读材料不属于典型的议论文结构。为了更有利于后面进行的写作教学,笔者对阅读材料进行了灵活处理,通过表格的形式提炼文章,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了解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给出自己的理由。并且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和句型的使用。

3. 话题写作阶段

Section B 3a提供了单元写作话题,即父母制定了家规“can’t play computer games”和“can’t watch TV”,3b提供了写作支架。笔者认为在写作支架的搭建上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篇章结构、句式和词汇。为此,笔者重新设计了写作材料。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写作呢?笔者认为,教师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步:“Well,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in talking about Liu Yu’s family rule. And suppose you have a family rule. Your parents don’t allow you to watch TV because they hope that you can enter a good high school. Now look here.(呈现幻灯片上的材料作文) How many paragraphs are you going to write?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in each paragraph?”在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板书把作文的整体结构呈现在黑板上。

第二步:“In which sentence do we usually give opinions in each paragraph?”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已经知道在议论文这样的体裁中,通常是开篇就会明确地给出观点。答案无疑是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topic sentence”。笔者继续追问,“What is your topic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和“What reasons may your parents have?”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将主题句和学生要用到的词汇、句式写到黑板上。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操作步骤相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生成的黑板板书内容。(内容略)

第三步:“Wow, we can see so many reasons in each column. How can we put these reasons together?”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总结这篇作文会用到的具有连接作用的词汇和句型。如下:

第1组:first/firstly, second/secondly, then, finally/at last/in the end...

第2组:also, besides, what’s more/worse, moreover, in addition, more importantly, by the way, one more thing...

第3组: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 The second reason is that ..., The (上接第112页)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

第四步:呈现文章所有信息,并强调可以适当增加上课的内容。

4. 批改总结阶段

由于时间关系,笔者采用的是课后教师批改的方式。从开始实践过程体裁教学法以来,笔者都要求学生要将写作课中的关键词与句型记在笔记上,并切实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把课堂上出现的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用起来。所以,笔者的作文批改方式也做了相应的改变:(1)坚持给学生作文纠错;(2)学生的主要信息采用打勾的方式检查;(3)用得好的词和句子用波浪纹和五角星。

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写作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收集,佳句后面署上学生的名字,并且用幻灯片的方式在黑板进行了投影。

在作文讲评结束后,学生需对作文进行二次修改,笔者也对二次修改的作了批改。

四、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过程体裁教学法在词汇、话题、佳句、过渡词、篇章结构等方面实现多元联动,扎实地落实以读促写,逐步建立起学生对于某一类体裁的英语阅读和写作的信心。笔者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践行过程体裁教学法,刺激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依托项目的教学 外语教学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A Literature Review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ZHANG Ming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Abstract The paper collects the theses related with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n the net of CNKI, analyzes the sources, subjects, contents and trend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main problems, to provide the solutions, to sh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ies,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ies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project-based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literature review

0 引言

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方向,同时学生也可以获得问题解决、批判思维、合作学习与终生学习能力。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投身到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相关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加。本文通过收集、分析中国知网上有关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的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发现以往研究的问题和弊病,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外语教学服务。

1 我国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2001年到2011年十一年间收录的国内关于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论文,发现没有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只有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检索方法按关键词“依托项目的学习”、“外语教学”或“项目学习”、“外语教学”两种。共检索到论文145篇。

1.1 2001年-2011年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论文来源及数量统计

在2001-2011年的11年之间,论文来源差异较大,只有5篇是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占论文总数的3%,并且数量不是逐年增加的,发表年份比较分散;而研究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的硕士论文为数也不多,占到了所有论文总数的10%,主要集中在2008年以后,2008-2010年每年的硕士论文数量基本上持平,没有看出增长的趋势。数量最多而且变化最明显的是普通期刊收录的论文,05年之前,每年只有少数,但从2006年以后,论文数量每年在成倍增长,从2006年到10年短短的5年中,数量从1篇增加到了单年69篇,可见增长速度之快。除此之外,近11年来,笔者未见与其相关的博士论文出现。

1.2 2001年-2011年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论文研究对象统计

笔者按研究对象将其分类:(1)大学外语教学;(2)高职高专外语教学;(3)基础外语教学;②(4)其他。其分布变化情况如图1:

图1 不同研究对象论文数目年度增长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分配不均匀,数量最多的是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研究,占总数的51%,而最少的是基础教学,仅占到7%;从2001年开始直至2006年,四类研究论文的增长幅度都比较平缓,而且数量也较少,但2007年之后至2010年,论文数量都有所提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四种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最多的当属高职高专外语教学,其数量为74篇,占论文总数的一半,论文数量也从2007年的3篇上升到2010年的40篇,增长幅度很大,可见项目学习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受到的关注最多,而且在教学中的实践也最多;依托项目学习的大学外语教学论文共有30篇,与高职高专外语教学论文相比在数量上少了44篇,而且增长幅度也不比前者;“其他”种类的教学论文也是30篇,占总数的21%,2001至2008年期间论文数量增长幅度很平缓,但2009年至2010年数量迅速增长了10篇;基础外语教学论文只有10篇,数量极少,而且增长幅度也不大。从总体来看,各类不同研究对象的论文呈增长趋势,数目在逐年增加,高职高专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1.3 2001年-2011年我国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论文研究内容统计

根据研究内容分类,十一年间的论文可分为以下六类:(1)综述类研究;(2)教学过程研究;(3)具体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讨论;(4)问题与对策研究;(5)实证研究。

图2 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论文数目年度增长表

可以看出,虽然研究内容不同,但六种论文数量都是从2005年之后才缓慢增长的,而且近两年的增长幅度相当大,2001至2005年几乎没有增长。就数量而言,研究最多的当属综述类研究,数量为64篇,占总体数量的45%。研究者们大都依据项目学习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即在外语教学中的流程、步骤及模式,综述类研究不仅数量多而且增长幅度也最大,2007年至2010年论文在数量上就增加了33篇。部分学者探讨了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共有42篇论文,数量仅次于综述类的论文。具体课程主要有旅游英语、专业英语、商务英语、精读、英语口译、报刊阅读等,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每年的论文数量都呈直线上升,而且发展趋势良好。占总数15%的教学过程研究比前者在数量上减少了20篇,而且在近两年内增长幅度也很平缓,论文数目没有太多的增长,探讨项目学习的具体应用情况的研究不容乐观。“实证研究”的论文数量仅仅有12篇,只有少数人进行了实验、个案和行动研究,其增长速度过于平缓也不足为奇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只有5篇,仅占总数的3%。

2 我国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我国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分布不均。分布不均的情况不仅体现在论文的来源中,而且体现在研究内容上。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只有5篇,而且硕士论文也只有十几篇,没有博士论文,这就表明质量好、层次高的论文还很少。很多的一线教师或研究人员没有对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做长期、深层次的了解和调查研究,理论驱动的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实证研究也没有出现。从研究内容上看,综述类论文占大多数,研究者们大都在介绍项目学习的理论和国外项目学习实施情况,没有考虑到国外的一些理论是否适合中国的教学环境,,导致“问题与对策”类论文数量偏少。同时,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如何在英语课堂实施项目学习,而对于其他语种的研究就寥寥无几了,只有5篇论文是在描述德语、日语教学中实施项目学习。从整体看,缺乏对本土化的项目学习理论研究和理论驱动的实证研究。

研究深度不够。大多数论文只停留在对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的引介或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没有对项目学习的实施环境、实施前提、对师生的要求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此外,研究中有些教师并不了解项目学习的本质,便笼统地套用项目学习的一般模式和流程,没有针对外语教学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仅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之外附加了项目学习。

研究方法不规范。大部分的实证研究论文尝试通过搜集数据证明项目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有些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匹配,有些研究只是主观推断了项目学习实施的效果,缺乏有説服力的数据或数据分析和讨论不充分;有些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工具匮乏;有些研究仅设计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时间不够充足,只对比了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缺少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历时变化研究;还有些论文探讨了如何运用依托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量具,所以所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有些研究对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缺少科学分析和判断,也没有提供可靠的实证数据。

2.2 我国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研究中问题的对策

开展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的本土化研究。依托项目的教学是继交际教学法之后的又一热门教学法。任何一节好的外语课都不是某一种教学法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教学法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长久以来,我们对国外盛行的教学法都习惯“拿来主义”,不去深入剖析此种教学法的适合土壤、制约因素、实施前提以及各方面的要求。因此,要有效地促进外语教学,教师需要从后方法视角,既考虑宏观的社会因素,又考虑微观的教学因素,如:具体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需求、知识水平等,同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当地引入依托项目的教学,从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定期召开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的专门学术研讨会。定期召开该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为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教师搭建一个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便紧跟最新探究动态,准确把握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尤其是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关注国内外关于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相关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最近的研究热点,并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素养,不断改进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使项目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实施。

实施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改革。依托项目的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独立、竞争、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体验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强化语言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顾佩娅的项目教学研究实际是基于固有学科体系对部分课程实施的教学改革实践,即采用多媒体项目教学法,设置各种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调研项目。③虽然其各科课程结构未发生改(下转第69页)(上接第49页)变,但收到的效果是良好的,可以看出,国内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3 结语

国外有关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理念的探讨和实践方兴未艾,但在我国外语界还没有对这一理念进行足够的宣传。国内部分一线老师和研究人员开始在外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地使用项目学习,因此,一旦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开展较大规模的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实践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依托项目的学习将成为未来外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我们需要继续开展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依托项目的学习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它,使其真正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服务。

基金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40143)“依托项目的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研究能力影响的研究”

注释

① Beckett & Miller.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2006:20.

② 从常规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应该包括高中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由于笔者检索到的文章中没有针对小学生和高中生展开的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论文,所以这里的基础外语教学不包括小学和高中。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将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概念混淆,以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各有各的优势,只有将两者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相互补充运用,才能最终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举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该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知识是培养开展外贸业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教学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与创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既要运用举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部分讲解得清楚透彻,也要较多采用案例进行训练,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外贸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概念混淆,误将举例教学法当作案例教学法来用,以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略显不足,不利于创新型、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塑造。

一、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不同之处

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解释某个专业术语、某项国际惯例的规定,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列举一些典型事例进行解说,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抽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便是举例教学法。可见,举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配合对学科内容的教学,通过举例使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举例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而所举的事例在教学活动中则居次要地位,且该事例的涵盖面一般较狭隘。

而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案例为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放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对实践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案例则在教学中占中心地位,比举例教学中的例子的涵盖面更为广泛,更为精致。案例教学具有使学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的特点,体现了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发挥主体性的客观规律,这也是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的原因所在。

二、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难度比较大,教师不容易教,学生更不容易学。学生对每一个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每一个相关规定的真正领会,都需要师生共同付出多方面努力。若教师将实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用现实的事例来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便能达到巩固书本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容量、引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教学效果。但是若仅靠举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只是单向灌输,师生之间没有双向互动,学生只会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案例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教师从大量的国际经贸实践中选取一些鲜活案例用于教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观念自然而然地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另一方面,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传授给学生已经成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案例教学,尤其是综合性的案例教学以案例为中心,通过让学生独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意见的方式,将某项实际业务中所有环节进行全盘考虑,系统安排,从而将平时学到的零散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大量案例并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办法,可以给学生进行开放式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创新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举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举例教学法在课堂讲授中被使用的频率最高。为了搞好举例教学,“国际贸易实务”授课教师应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体系、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扎实的教学技艺,以及深入浅出的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与此同时,列举的事例要典型、新颖、通俗有趣、灵活多样,这样便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运用自如,从而生动、活泼、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举例教学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备课环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撰写备课笔记。用哪些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都要充分考虑,细致安排,使得课堂语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层层推进,从而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每个业务环节的要领。

2.授课环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过程,只有激活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效益。发挥举例教学的激活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是在导入新课时举例。通过举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起到统领整个课堂语言的作用;(2)是在讲解具体问题时举例。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业务环节中的专业问题,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3)是在组织学生讨论时举例。通过举例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3.课后巩固环节。一节课结束后,所学的内容如何巩固呢?举例教学法的做法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实例。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见闻中列举实例,通过寻找实例,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例写分析报告。根据教师举出的实例,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并写出报告,提高分析、应用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参观港口、集装箱堆场,走访物流公司、外贸公司等,延伸课堂教学,用实例强化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后,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而要熟练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1)根据每章节和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编制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2)精心选择案例。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选择的案例既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很好地结合,又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联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运用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3)教师案例备课和学生案例预习。一方面,教师一定要事先熟悉案例,要备好案例课,包括任务布置,时间控制,提示的信息和对案例的评析等;另一方面,学生事先进行案例预习,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2.课堂实施阶段:(1)教师推出案例。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巧,既要选准切入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2)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讨论中,教师应少讲多“点”,应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驳,这样才能深入挖掘,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升华,同时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是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教师要把讨论引回到

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正题上。授课教师应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当学生提出的方案大致相同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学生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从而引导他们由“学会”到“会学”到“活用”。

3.总结述评。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可由教师总结,也可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总结中要注意不要简单对案例做出结论,也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述评,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给予澄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讲解方面,举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重要趋势的案例教学法只有在学生对专业知识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实施,从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翁爱祥俞林: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5,(2):35-36

[2]郑文昭:试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3]廖万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增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0-241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大学生在计算机运用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法而言,由于模式太过单一,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法应用能够对大学生基础计算机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较为适用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并且这种方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医学、管理以及风险投资等等各个方面,现在已经被公认为可能成为将来教学方向最为成功的教育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不仅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一案例教学概述

1对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定义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被应用到法学教育方面,目前也因为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性,被欧美一些院校所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别的学科当中。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目的要求,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调查、探讨沟通的一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具有的理论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给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知识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案例教学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转变为理性,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也是将实际例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好的案例

第一,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的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将其分层次设计,将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中需要所有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给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做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样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在21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费,并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对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就必须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并且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案例设计,要保证案例必须和时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是围绕着“学”服务的,较为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认知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问题自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落实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进行案列教学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心理准备、情感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的时间,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阅读案例,并且给予其一定时间思考案例阅读提示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让其克服自卑、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勇于发言,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设计

电子表格、文字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都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以上章节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优势以及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将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当做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设计。

1Microsoft Word―――毕业论文

Microsoft Word是一款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适用于各个文档的制作,比如:信件、报刊、论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够让用户流程的处理文字信息以及数据,并且能够创建出各种各样的图文。目前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每个学生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掌握Microsoft Word这款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将毕业论文当成案例来进行设计,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仅对于对于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学校毕业论文管理也有着一定影响。不同的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也有所不一样。在落实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拿出已经完成的纸质版毕业论文,交给学生,让其进行传阅,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更加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学生传阅的论文,提出学校对于论文的相应规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上作出较为规范的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因为课时的关系,需要明确操作任务,给学生规划出必须做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以及交流,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经由这样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Microsoft Excel―――学生成绩统计

Microsoft Excel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一款组件,由微软公司研发,能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适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财税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当中,学生较为关注考试成绩,并且也和考试成绩有较多的接触,教师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 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及录入,成绩的排名以及分数也常常以Mi- crosoft Excel电子版的形式出来。所以教师能够将学生成绩统计当做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把原始的成绩与做出来的成绩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在对Microsoft Word学习的前提下,把学生经由查阅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较为难的操作步骤,最后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对其进行评价,进行交流和讨论。

3PowerPoint―――毕业答辩

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稿演示软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传输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以及音频为一体的文稿。因为演示文稿和大学生毕业答辩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说来,学生毕业都会要求其做一个大约十分钟左右的PPT,将毕业答辩作为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以前学生制作的优秀PPT,对学生讲解模板的选择、幻灯片包含对象的设置以及设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让学生对于PPT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能够在教学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94,197.

[3]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224-226.

[4]张丽.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1-12.

[6]李丽,刘晴,符轶,等.PBL联合CTM教学法在面向医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 24(3):363-365.

[7]尹星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办公软件”的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07.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药剂学;毕业实习;PBL教学法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药剂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是本科学习阶段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可以将本科阶段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实践中,充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怎样带领和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顺利完成毕业实习便成为每位实习带教老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式学习,教师不再只是授课,而是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方向,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1]。PBL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已在世界多所医学院校逐渐推广应用,在国内已广泛渗透到普外科[2]、麻醉[3]、护理[4,5]、血液科[6]、检验科[7]、乳腺病科[8]等多个学科。笔者结合自己带教本科实习生的教学实践,将PBL教学法和药剂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科研立题

立题是实习阶段的第一步,传统的带教方式是带教老师给出一个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学生按照实验方案中的流程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不能很好理解立题依据,实验设计原理,这样学生就很少思考为什么这么做,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结合,在实习之初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样的实验,失去了对实验兴趣和热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实习之初,就将PBL教学理念和立题相结合。首先由带教老师提出将要开展的科研项目,详细的介绍给全体实习生,同时提出该项研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自由选择科研项目,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尊重,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毕业实习中去。

2论文查询与研读

确定指导老师和课题方向后,要求学生对将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论文查询与研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读学科具有前沿性的文献,了解学科研究前沿,了解学科研究内容和进度,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哪些实验方法和手段能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文献检索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带教老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所选科研项目有关论文,积累科研项目有关基础知识,根据这些基础知识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索主题词,学会使用万方、维普、CNKI、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轻松自如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参考论文。找到自己所需论文后就要对这些论文进行系统的研读,在研读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实验方案设计

论文查询与研读及立题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实验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根据积累的科研项目相关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思路,依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实验材料、设备仪器,并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实验方案确定后邀请做相关研究的高年级研究生参加,讨论方案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讨论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既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又达到了PBL教学的目的。

4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启发学生学会分析结果,例如选择何种统计软以及结果何时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结果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也为毕业后科研生涯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奠定扎实的基础。

5论文写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完成之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启发学生思考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素、注意事项等。论文写作完成之后,带教老师全面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撰写出更专业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6结语

如何优化毕业实习生带教方法已成为当前高校急需解决问题,在实际应用PBL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PBL其实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将PBL教育理念贯穿于科研立题、论文查询与研读、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毕业论文撰写等实习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随着对PBL教学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信能够为药剂学本科毕业实习生带教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汪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2]于爱军,张学军,刘金龙,等.PBL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0-101.

[3]蓝鹏.PBL教学法在口腔外科麻醉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75-76.

[4]施华.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00-101.

[5]王佳琳.护理专业PBL教学法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147-148.

[6]孙士玲.PBL教学法在血液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3):65-66.

[7]张苏,唐先平,沈朝辉.PBL教学法在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248-249.

[8]宋玲琴,杨渭临,薛兴欢,等.PBL教学法在乳腺疾病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03-205.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19-02

自1981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条例》,要求各高校把“文献检索课”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教育课以来,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教学已有30年的历史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知识载体的日新月异,文献检索教学也在不断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然而,在搜索引擎等被人们广泛使用的今天,文献检索课的设立也遇到了不少质疑,甚至面临边缘化的危险,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也就“既然网络搜索引擎如此普及,信息检索已是全民行为,高校还有必要专门开设课程吗?”此类的言论进行了探讨[1]。为了解我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究的发展现状,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刊登的文检教学研究类论文进行了统计,通过分析了解其特点及不足,并对检索教学研究进行反思,从而促使文检教学相关人员深化文献检索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材料与方法

数据库采用了中国知识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时间限定为2000~2010年,选用检索词“文献检索课”、“文检课”、“文检教学”、“文献检索教学”、“文献课”,在主题字段进行精确检索。首先在全部期刊中进行检索,结果为2981篇;再限定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检索,结果为563篇;我们进一步将检索范围限定在《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图书馆学、情报学类共19种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结果为453篇文献,显示文献检索教学方面的文章主要刊登在图书情报类期刊上。考虑到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总体水平好于非核心期刊,为消除部分学术质量较低的论文对文献检索教学研究情况产生干扰,我们仅对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进行分析。对检索得到的453篇文献,首先去除增刊上刊登的31篇文献,再经阅读题目及摘要,去除通知、目录、传记等与文献检索教学研究无关的内容,最终获得有效论文356篇。

二、检索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一)年代分布:核心期刊文献量下降趋势明显

全部356篇文献中,2000年有30篇,2001年发表41篇,2002年46篇,2003年44篇,2004年42篇,2005年27篇,2006年31篇,2007年31篇,2008年22篇,2009年17篇,2010年22篇。可以看出2004年之前,文献检索教学研究类论文较多,显示检索教学研究的热点出现在2004年之前,这与张静[2]的研究结果相同,但2005年之后,文献量持续下降,在较低的数量上徘徊;而在全部期刊中得到的2000年到2010年发表文献的篇数比较平均,在230篇至296篇之间,变化并不明显,其中2005年最少,有230篇,2006年后发表的文献量均多于2005年,说明总体而言对于检索教学研究的关注度并未下降,但核心期刊对此类文章的接受度下降。

(二)研究主题:广泛但不够深入

通过对论文标题、关键词及摘要的分析,我们发现356篇文献主题较为分散,涉及的研究内容较多,按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14类,其中主要包括教学改革48篇,占13.5%;教学方法研究36篇,占10.1%;调查分析34篇,占9.6%;教学技术33篇,占9.3%;教学实践30篇,占8.4%;教学模式30篇,占8.4%,说明在文检课教学研究中,各方面的研究比较平均,热点并不集中,相对而言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多,反映了文检课教学人员也在积极开展教学方面的探索。

对这些论文的摘要进行研读,发现尽管研究内容广泛,但大多缺乏深入的挖掘。例如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尽管不少院校都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而且检索到的论文涉及问题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课程法、案例教学法、兴趣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个方面,但大多是泛泛而谈,仅对某种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方法进行介绍,并对该教学法在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探讨的论文并不多,使不少学校在教学方面开展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得不到推广,无法更好地体现其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方法:相关理论的应用不足

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有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之分,定量研究大量依靠数字、数据和统计分析,如描述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质性研究主要依赖文字数据和主观分析[3]。与定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能在更深的层次上促进教学的发展,这是定量研究所无法达到的。在全部的356篇论文中,定量研究包括调查分析及部分教学评价类文章共41篇,占11.5%,而其余多为描述性和实践总结类的论文,而仅有少数论文涉及质性研究,其研究的方法以主观分析为主,质性研究的方法应用较少。此外,除教学评估的定量分析、教学论文的统计等文章外,大多定量研究中涉及问卷调查,与心理学等领域研究中的经典量表不同,文检教学研究中的问卷多为研究者自行设计,其效度、信度没有明确交代,也没有为避免对调查结果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影响因素而进行必要的调控。在描述性和实践总结论文中,不少都是一些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研究,但大多缺乏事实数据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四)期刊的分布:教学类期刊较少

当前,各类期刊仍是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相对而言,核心期刊上刊载的论文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要大于一般期刊。从统计数据看,在2000年至2010年检出的全部文献中,核心期刊论文仅563篇,而限定在图书情报类期刊则有453篇,教育类核心期刊仅36篇,反映了文献检索教学类的文章在其他核心刊物上,特别是教学类核心刊物上刊载较少,与其他领域教学研究人员交流较少。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中,《图书馆学研究》最多,有58篇,占16.3%;《图书馆论坛》47篇,占13.2%;《情报杂志》37篇,占10.4%;《情报科学》35篇,占9.8%;《大学图书馆学报》28篇,占7.9%;《图书馆杂志》24篇,占6.7%;《图书情报工作》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均为23篇,占6.5%;《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2篇,占6.2%;其余大多仅有几篇文献检索教学论文刊载,《情报学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和《国家图书馆学刊》未刊载此类文献。尽管存在作者投稿的方向选择以及期刊在栏目设置中的研究导向因素,但各刊在选稿中存在一定的倾向,也是不争的事实。从统计数据看,在对教学论文的选择方面,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存在一定的喜好。

三、对文检课教学研究的反思

目前,我国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主要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兼职,多数人员不属于教师编制,除上课外还兼有其他的工作,其时间和精力受到制约,而且由于大部分教学和研究人员都是图书馆或情报学专业毕业,缺乏教育专业知识背景,在教学方面较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此外,在院校中,图书馆及其教学任务历来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教学研究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及激励机制。为提高文检课教学研究的水平,需要在外部环境、人员素质以及出版环境等几个方面加以改变。

(一)校内教学研究环境的构建

文献检索课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人员的配置等方面,与校内的教学研究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文献检索课程面临学时减少、学分减少、学生不重视等窘境,并受到了“计算机基础”等其他通识平台课程的冲击[4]。不少高校逐渐将文献检索课由必修课转变为选修课,教学部门、学生等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下降[5]。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文检课教学研究队伍稳定性,以及教学研究主题的选择和开展。通过提升文献检索课的地位,可以使研究人员通过校内外合作,更好地与专业教师、科研人员沟通或联合开展研究,使研究的范围、内容更适应本校及本课程的发展需求。而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则意味着在人员、经费方面能得到良好的保障,研究能得到相关部门更好地配合。教学研究人员结构的改善可以使研究主题和类型的选择,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更加科学合理,使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更强。

(二)外部教学研究环境的支持

文献检索教学作为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与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关系密切,还对图书馆服务和信息资源更好的利用至关重要。我们从统计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来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文检课教学研究论文有减少的趋势;而教学类核心期刊上刊载的相关论文量也并不多。建议高校图书馆学会及相关机构,能采取一定措施,例如教学研讨会、联合专业期刊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等形式,鼓励文献检索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达到支持教学,发展教学的目的。

(三)加强师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

文献检索教学作为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学和研究人员不仅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知识背景,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基础。因此,为提高文献检索教学研究水平,一方面应开展对研究人员的培训,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思维和视野;通过定量和质性研究、统计分析及问卷设计等方法的学习,使研究技能得到提高,研究更加深入;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给予研究人员良好的研究环境、较宽松的时间等,也有利于提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稳定的文检课教师和研究团队。

总之,文献检索课作为当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其教学质量。尽管目前在研究主题及研究的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们期待能通过内、外部教学环境、师资培训以及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改善,进一步发展教学工作,拓宽文检课教学研究的范围,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促进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的发展,为学校素质教育以及图书馆工作更深一层楼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吉久明,任福兵.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46.

[2]张静.从1984-2003年论文统计看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80-82.

[3]殷晓丽,郭立,门寒隽,王通.我国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反思――基于5本主要医学教育学术刊物2007年刊载论文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9(1):87-91.

[4]黄筱玲.基于通识教育视角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61-63.

[5]陈丽.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改革[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5):45-46,60.

主题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科研能力培养;医学生

作为现代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现象,难以适应当今医学事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而且要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的,有创新思维的科研工作者。因此,以何种方式启蒙医学生的科研思维是我校一直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形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问题作为学习和整合新知识的起点。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引进PBL教学法,如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1-4]。目前,PBL教学法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实践证明,在临床医学生教育的初期,在传统授课基础上融入PBL教学理念,联合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1]。而刘本荣[2]等从科研思维培养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及PBL教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开发科研思路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探讨PBL教学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素养中的作用,笔者借着我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活动的契机,将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一次比较研究,并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本科生1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大三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人,均为3名男生和2名女生,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8岁。两组学生的成绩、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每组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和论文写作。

1.2方法 在指导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即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讲解研究相关的知识背景及要研究的关键问题,给出研究方案的设计流程,讲解每个步骤实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示教,调查表格由教师设计并直接发给学生。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即在进行研究前要求每位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并完成一篇综述,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和流程,及调查表格。每学生都要对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阐述,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表格,供其他同学讨论。教师对每个方案和调查表格做专业的分析和评价,推举出最优的方案和调查表格。

考核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论文评分。考试内容为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的知识背景,共70道题,60道为客观题,10道为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h,分数为100分,两组学生考试时间,内容完全相同。论文评分采用5级记分制评定。标准为:5.优秀: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4.良好: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栏目齐全,书写工整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3.中等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2及格: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比较工整。论文写作格式基本规范,基本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基本规范,基本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1.不及格:论文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不规范,不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理论知识考试评分采用100分制,论文评分用5-1代表从优秀到不及格。两组成绩的平均分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成绩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 方法。设P

2 结果

见表1。

两组考核结果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考试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BL组的论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3.1相对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更适用于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素质培养是指对提高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应变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运用PBL教学法的优势在于:①PBL教学法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独立思考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质疑精神是驱动知识创新的"原动力"。在进行科研活动中,学生们会遇到很多课本上没有解答的问题和疑惑,这促使他们到课外去寻找答案和帮助,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可以到图书馆查找书籍文献,可以找长辈或老师咨询,这些途径使他们走出课堂,离开书本,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利用外界资源,文献检索,找到解决问题发方法。而传统的LBL教学法则将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课本上、学校内,求助对象局限于老师,同学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缺少思想火花的碰撞,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切听从教师指示,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开发,是其局限性。②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阐述研究方案和论文答辩时,会要求本科生以幻灯片的形式对自己科研项目进行汇报。这会促使他们去学习幻灯片的制作,版面设计,动画设计,学习准备演讲稿,设计内容大纲,这些过程都有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等。③PBL教学结合团队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科研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小组学习模式中,强调团队合作,有效分工,能使学生们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法所缺乏的,也是PBL教学模式成功的基础。

但是,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也有其局限性。原因有①专业知识不足。科研活动是在一定基础之上对特定的领域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这必然需要备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大三的医学生虽然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但对于刚刚开始学习临床课程的他们,要从事专业性极强的医学研究还为时过早。②研究态度不认真,缺乏耐心。科研研究必须要具有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医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外界诱惑多,难免会出现分心、厌倦、畏难的情绪,仅凭一腔热情很难长久的坚持科研工作,个别会出现"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有部分医学院校尝试给医学本科生开始"科研基础知识与方法的系统性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可开设成为一门新的课程[3]。

因此,建议①医学本科生以立足于基础为主,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了解科研思路,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为目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标准不宜太高,这样,对学生的课业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更易于施行和切合实际。②研究项目不宜太大,复杂,可以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小范围的调查研究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及药物疗效对比研究。③以科研小组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协作能力。

3.2在采用PBL教学法指导科研实践,指导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师生间的沟通很重要。

PBL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作为引导者或辅导者,起指引、纠正、和帮助的作用。指导教师一般都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老师担任,因此他的教学态度、作风、对学生的责任心对初次接触科研的学生影响很大,甚至会持续多年。教师应该以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指导学生,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从写综述、设计研究方案、制定调查表格、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幻灯片制作每一步都参与,督促学术严格按照研究设计的步骤进行,不允许打折、将就、替代,不纵容不正当的学术之风,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扎实、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此外,由于指导过程是在课题外进行,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增多,可以放下架子,敞开胸襟,平等交流,接纳学生的求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与教师及时讨论、交流,创新思想不会受到遏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研兴趣的培养。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尝试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使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建议从大一开始实施全程导师负责制,使学生较早接触科研工作,有利于保证科研工作的延续性和完整性[4]。研究表明,临床实习期间,PBL教学结合导师制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导师起到引导、指点和把关作用,能够长久保持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培养有效的科研能力[5]。

3.3 在基础理论学习方面,PBL教学较传统教学法无明显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PBL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显著性,原因可能是传统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课本理论,而PBL法要求学生自己学习、归纳、总结,知识掌握的水平取决与学生的自学能力,耗时也较长,从这方面来说,传统教学法亦有其优越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基础理论考试、综合分析题等考试成绩;PBL教学法对医学本科生能力的长期影响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效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因而需要教师不间断的采用PBL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授课,特别是对毕业后临床工作的学生要加大对其进行PBL模式的学习指导,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主动用批判性思维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6]。

综上所述,医学是个日新月异的学科,每天都有新知识、新进展出现,现代医学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医学生在积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学生与时俱进,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而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方法尚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国内许多教育学者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提出多种新学教学模式,包括多元教学法等[10]。实践证明,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PBL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疑就问,运用的科学的手段寻求问题的答案,不迷信传统和权威,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缺陷,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有利于培养研究型的医学人才[7-9]。

参考文献:

[1] 罗碧辉,陈倩,黄君瑶等.临床医学教育初期适宜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西北医学教育.[J] 2012,20(1):184-186

[2] 刘本荣,熊玉娟. 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临床医学工程[J].2012,19(7):1206-1208

[3] 梁瑛琦,金可可,宋张. 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3):5-6

[4] 陆春城,夏彦恺,王心如. 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既改革措施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373-375

[5] 崔丽君,魏雪梅,冯鹤媛. PBL与导师制教学对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护理学杂志[J] 2009,24(14):79-81

[6] 张锦,罗盛,李伟. 本科医学教育PBL教学漠式长短期效果的系统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25(4):460-463

[7] 阮玉婷,田京。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PBL与TBL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 2012,20(3):485-487

[8] 刘印,田京. 以科研主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2):56-57

[9] 祖雅琼,崔壮,马骏. 医学研究生PBL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J].2012,29(1):56-59

上一篇:语文味教学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